2022年7月22日国考公务员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面试题(补录)_第1页
2022年7月22日国考公务员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面试题(补录)_第2页
2022年7月22日国考公务员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面试题(补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7月22日国考公务员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面试题(补录)第一题一位农夫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邻居偷的,所以他怎么看他邻居都像是贼,后来他在家找到了斧子,他又怎么看邻居都不像贼。对这个故事你怎么看?这个故事生动揭示了“主观偏见影响判断”的道理,对我们边检工作有着极强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工作。农夫因为先入为主的“怀疑”,用“贼”的滤镜看待邻居,直到找到斧子才恢复理性,这说明一旦被主观偏见左右,很容易偏离事实真相。边检工作每天要面对大量出入境人员,负责证件查验、行李检查、边防执法等任务,更容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比如在查验护照时,不能因为旅客的外貌、口音或出行目的就产生“是否有问题”的偏见,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流程核对信息、核查疑点;在处理出入境纠纷时,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认真倾听双方诉求,调取监控、查验记录等客观证据,才能做出公正判断。如果带着偏见工作,不仅可能冤枉无辜群众,还会损害边检的执法公信力,影响国家形象。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时刻反思自我,及时纠正认知偏差。作为边检民警,在工作中要养成“复盘”习惯:每次执法结束后,回顾是否有因主观判断简化流程,是否因先入为主忽略关键细节。比如某次检查中若先怀疑某旅客携带违禁品,后续即使未发现问题,也要反思当初的怀疑是否有合理依据,而非单纯凭直觉。此外,还要主动接受监督,比如在团队例会中分享执法案例,让同事帮忙指出是否存在偏见倾向,通过相互提醒、共同进步,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确保每一次执法都经得起事实和法律的检验,真正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第二题单位组织参观烈士陵园,要你丰富一下活动内容,让民警感到心灵震撼,精神洗礼,你会怎么做?要让参观活动真正触动民警内心,我会围绕“沉浸式体验、情感共鸣、使命联结”三个核心,设计有细节、有温度的活动流程,让英烈精神与边检职责深度融合。首先,前期准备要突出“针对性”,挖掘英烈与边检使命的关联。我会提前与烈士陵园沟通,筛选出与边防、出入境执法相关的英烈事迹,比如曾驻守边境、参与缉私缉毒的烈士,收集他们的日记、生前使用的警械、戍边照片等实物资料,制作成图文展板。同时,邀请烈士的老同事或家属参与活动,让他们现场讲述烈士的真实故事——比如某位烈士在边境巡逻中为保护群众安全与不法分子搏斗的经历,让民警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英烈的坚守与牺牲。此外,提前让民警了解这些英烈事迹,带着敬意和思考参与活动,避免“走马观花”。活动开展时注重“仪式感+互动性”,层层递进引发心灵触动。到达烈士陵园后,先组织庄严的敬献花篮仪式:全体民警整理着装、列队肃立,向英烈敬献花篮,由单位领导整理缎带,随后集体默哀3分钟,在肃穆的氛围中唤起敬畏之心。接着,由烈士家属或老民警带领参观,每到一位英烈的墓碑前,就详细讲述其事迹,比如“这位烈士在一次出入境查验中,发现可疑人员携带违禁品,面对威胁毫不退缩,最终成功截获违禁物品,却不幸因公负伤”,让民警仿佛置身当时的场景。之后,安排“重温入警誓词”环节,全体民警面向警旗庄严宣誓,将英烈精神与自身的入警初心联结起来;再设置“感悟分享”环节,让民警结合边检工作谈体会,比如“作为昆明边检人,我们守着国门,更要像英烈一样守住责任,不让任何危险分子入境”,通过表达心声深化情感共鸣。活动结束后做好“延伸传递”,让精神洗礼持续升温。将活动中的照片、视频、英烈事迹整理成《英烈精神学习手册》,发放给每位民警;在单位走廊设置“英烈精神墙”,展示烈士事迹和民警的感悟卡片;后续组织“英烈精神伴我行”主题讨论会,让民警分享如何将英烈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比如在证件查验中更细致、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更勇敢,真正让英烈精神成为推动民警履职尽责的动力。第三题你单位一位同事将未经证实的疫情消息发布在微信群,领导让你处理,你会怎么做?面对这种情况,我会以“快速控风险、理性沟通、长效防反弹”为原则,妥善处理,避免不实信息扩散影响单位形象和社会秩序,符合边检单位严谨负责的工作要求。首先,第一时间控制信息传播,减少负面影响。我会立即联系这位同事,说明未经证实的疫情消息可能引发群众恐慌,甚至违反信息发布规定,请他尽快撤回微信群中的消息;若消息已发出一段时间,我会让他在群里发布澄清说明,比如“此前发布的疫情消息未经官方证实,具体情况请以国家卫健委、地方疾控部门及单位官方通知为准,感谢大家理解,避免不实信息误导”。同时,我会查看微信群成员范围,若涉及外部群众,还会协助同事向群内重点人员(如社区联络员)单独解释,确保大家知晓消息不实,防止谣言进一步传播。其次,与同事深入沟通,明确信息发布的纪律要求。待情况稳定后,我会找同事单独交流,先了解他发布消息的原因——是出于好心想提醒大家,还是没意识到消息未经证实。然后耐心告诉他,疫情信息关系到公众情绪和社会稳定,尤其是我们边检单位,作为国门防线的重要力量,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官方形象,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发布规定:所有疫情相关消息,只能转发国家、省、市官方平台或单位内部发布的内容,不能随意转发微信群、朋友圈里的非官方信息。同时,给他举例说明不实疫情消息的危害,比如曾有地区因不实消息导致群众抢购物资,影响正常生活,让他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避免今后再犯。最后,做好后续预防和汇报,建立长效机制。我会将处理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向领导汇报,同时建议领导在单位内部开展一次“信息发布纪律”提醒,通过工作群发布《疫情信息转发规范》,明确哪些信息可以转发、哪些不能转发,以及违规转发的后果,让全体民警都清楚规则。此外,我会定期在工作群分享官方疫情信息平台,方便同事获取权威资讯,从源头上减少不实信息传播的可能,确保单位信息发布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第四题你单位同事老王是多年老员工,但他文化素质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够,领导安排你帮扶,但他说你帮扶不到位,你会怎么办?面对老王的反馈,我会先反思自身帮扶方式的问题,再以“尊重经验、贴合需求、耐心引导”为原则调整帮扶计划,让帮扶真正帮到点子上,同时维护好同事关系,共同提升工作能力。首先,主动与老王沟通,真诚倾听他的想法,找出“帮扶不到位”的原因。我会找老王在休息时间聊一聊,语气诚恳地说:“老王,这段时间麻烦您配合我的帮扶工作,您说帮扶不到位,肯定是我哪里没做好,您别客气,跟我说说您觉得哪些地方不合适,比如是我讲的内容太理论、您不好理解,还是帮扶时间跟您的工作冲突了?”通过耐心倾听,了解他的真实需求——比如老王文化素质不高,可能对文字性的政策文件不敏感,但多年的边检工作让他有丰富的实操经验,之前我若只让他看文件、记理论,他自然觉得没效果;或者他学习积极性低,是因为觉得“老方法够用了”,没意识到新业务(如电子查验系统)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老王的特点调整帮扶方式,让帮扶更“接地气”。针对他文化素质不高、擅长实操的特点,我会把学习内容与他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比如教他使用新的边检业务系统时,不先讲复杂的操作手册,而是直接在电脑上一步步演示,让他跟着操作,遇到他熟悉的查验场景(如旅客证件核验),就说“老王,您看这个步骤,跟您以前手工登记信息是一个道理,只是现在在系统上操作更快捷”,用他熟悉的经验帮他理解新知识。针对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我会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比如老王在处理旅客行李检查时,有时会因为不熟悉新的违禁品名录导致效率低,我就专门整理出“常见违禁品图文对照表”,标注好查验要点,告诉他“您用这个表,以后查行李时对照着看,既快又准,还能减少失误”,让他感受到学习能切实帮他减轻工作负担,从而主动参与。最后,保持耐心和鼓励,逐步提升老王的学习信心。在帮扶过程中,只要老王有一点进步,比如能独立完成系统操作、记住一项新政策,我就及时表扬他:“老王,您今天这个操作比昨天熟练多了,您经验丰富,学这些实操的东西就是快!”同时,多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