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 波的干涉 衍射 学案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_第1页
2 5 波的干涉 衍射 学案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_第2页
2 5 波的干涉 衍射 学案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3-4第二章第5节波的干涉、衍射〖课前问道〗:任务1:阅读教材P36-40页并思考下面问题:1、什么是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2、波的叠加原理?3、什么是干涉现象?干涉现象的特点?稳定干涉的条件?任务2:完成下面习题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隔墙有耳”指的是声波的衍射现象。()(2)在操场上不同位置听到学校喇叭的声音大小不同,是声波的干涉现象。()(3)两列频率不同的水波不能发生波的干涉现象。()(4)不是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干涉。()(5)只有障碍物尺寸和波长差不多时,才能发生衍射现象。()2.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1(a)、(b)所示,则()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3.蝉是利用了a发出声音,某同学围绕蝉歇息的树干走了一圈,听到忽高忽低的蝉鸣声,这是由于声波的b现象,a、b组合正确的是()A.蝉的嘴干涉 B.蝉的腹鼓干涉C.蝉的翅膀共振 D.蝉的嘴共振4.用2×106Hz的超声波检查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2250m/s和1500m/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的波长是胆汁中的________倍。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的波长较短,遇到结石时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发生衍射。〖课中寻道和引道〗:[针对训练-1].1.(多选)“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一般障碍物的尺寸()A.跟声波波长相差不大,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B.比声波波长大得多,声波不能发生衍射C.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较,使光波也发生衍射D.比光波波长大得多,故光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针对训练-2].(多选)在做水波通过小孔衍射的演示实验中,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为5Hz,水波在水槽中传播速度为5cm/s,小孔直径d选用下列哪些尺寸可使实验效果比较明显()A.1m B.0.8mC.0.8cm D.1.2cm[针对训练-3].3.如图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A.整个区域B.阴影Ⅰ以外区域C.阴影Ⅱ以外区域D.上述选项均不对[针对训练-4].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1)简谐横波的波长。(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针对训练-5].(多选)如图所示,P点为两波之间线段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波峰值可达到A1+A2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时不能叠加[针对训练-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列相互垂直传播的波,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箭头表示波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