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年、月、日(基础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答案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五单元 年、月、日(基础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答案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五单元 年、月、日(基础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答案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五单元 年、月、日(基础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答案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五单元 年、月、日(基础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答案解析)(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年、月、日(基础卷)(答案解析)1.730【分析】分析题意,需要明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下午5时是17时,列式为:17时-8时-1小时30分,计算即可解答。【详解】下午5时=17时17时-8时-1小时30分钟=9时-1小时30分=7小时30分爸每天早上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3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7小时30分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日期和时间的推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3:50【分析】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刻,据此求出活动结束时刻。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添上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添上限制词,“整时”减去12。据此将结束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表示。【详解】15:10+40分钟=15:5015:50是下午3:50。结束时间是下午3:50。【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以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关键是熟记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和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3.19【分析】分析题目,每个“九”都是9天,2019年12月22日是“一九”的第一天,“三九”的第一天是2×9=18(天)之后,再根据12月是大月有31天,推算出18天后是2020年几月几日即可。【详解】从2019年12月22日到2019年12月31日经过了:31-22=9(天);18-9=9(天),从2020年1月开始推算,第9天是1月9日;所以“三九”第一天是公历2020年1月9日。【点睛】明确从“一九”的第一天到“三九”的第一天一共经历了18天是解题的关键。4.15:00【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观测时间是已知的,用第三次观测的时间加上2小时,求出第四次观测的时间;用第四次观测的时间加上2小时,求出第五次观测的时间。【详解】从表格中可知,第三次观测的时间是11:00;11时+2小时=13时13时+2小时=15时那么第四次观测的时间是13:00,第五次观测的时间是15:00。【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下一次观测的时间等于上一次观测的时间加上2小时。5.717【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据此即可解答。【详解】下午5时42分也就是17时42分。17时42分-10时44分=6小时58分钟≈7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6.727【分析】用到校的时间减去从家到学校需要的时间,就是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据此解答。【详解】7时40分-13分=7时27分;最迟7时27分从家出发。【点睛】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7.24【详解】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1天等于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8.18【分析】2021年4月15日到2022年4月15日共12个月,2022年4月15日到2022年10月15日共10-4=6(个)月,那么2021年4月15日到2022年10月15日共12+6=18(个)月。【详解】由分析得:这瓶酱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年有12个月,再进一步解答。9.8040【分析】先计算写数学和语文作业用了多少分钟,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9:00到11:00的时长,再减做作业的时间即可解答。【详解】35+10+35=45+35=80(分钟)=1小时20分钟11时-9时=2小时2小时-1小时20分钟=40分钟【点睛】本题时间问题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10.午【分析】根据十二时辰计时法可知,5至7时为卯时,7至9时为辰时,9至11时为巳时,11至13时为午时,据此解答。【详解】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23至1时为子时,1至3时为丑时,3至5时为寅时,依次类推,11至13时为午时。【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十二时辰计时法,依次推出各个时间段的时辰即可。11.√【分析】闰年366天,2月29天,平年365天,2月28天,除了2月外,其他月份闰年和平年都是一样的,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闰年2月比平年2月多一天,其他月份闰年和平年都是一样的,全年闰年比平年也多一天,所以判断正确。【点睛】熟练掌握年、月、日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1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一年的上半年指的是1月至6月,下半年是7月至12月。平年和闰年2月天数不同,其他月份天数都相同,闰年上半年的天数比平年上半年的天数多,闰年下半年的天数和平年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详解】闰年下半年的天数和平年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故答案为:×【点睛】平年和闰年上半年的天数相差1天,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13.×【分析】每年的1、3、5、7、8、10、12月是大月,每个大月都有31天;每年的4、6、9、11月是小月,每个小月都有30天;据此解答。【详解】芳芳的爸爸4月31日去上海出差是错误的,因为4月没有31日,4月只有30天。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大月和小月的月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经过时间的计算是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题目中16:30是结束时间,9:00是开始时间,因此直接用16时30分减9时后与7小时30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6时30分-9时=7小时30分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2时25分+35分钟=13时则结束时间是13:0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公式。16.B【分析】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据此求出到达南京的时间,再用普通计时法表示。【详解】10:30+5小时=15:3015:30是下午3:30。到达南京的时间是下午3:30。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和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17.B【分析】此题用做饭结束的时间减去做饭开始的时间,就是做饭用了的时间。【详解】6:15-5:30=45(分钟),奶奶做饭用了45分钟。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时间的推算。18.A【分析】一年有7个大月,1、3、5、7、8、10、12月是大月;一年有4个小月,4、6、9、11月是小月;据此解答。【详解】A.5月是大月,6月是小月,则5月和6月不是两个连续的大月;B.12月和1月是两个连续的大月;C.7月和8月是两个连续的大月。故答案为:A【点睛】熟记大月、小月的月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A【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个月有31天;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每个月有30天。据此解答。【详解】A.儿童节在6月,是小月。教师节在9月,是小月;B.国庆节在10月,是大月。妇女节在3月,是大月;C.劳动节在5月,是大月。建军节在8月,是大月。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年月日的认识,需熟练掌握。20.C【分析】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其判断方法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为普通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且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世纪闰年,因此直接用选项中的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详解】A.2010÷4=502……2,因此2010年是平年;B.2018÷4=504……2,因此2018年是平年;C.2020÷4=505,因此2020年为闰年;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见详解【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需熟练掌握。22.85分钟【分析】用50减去15,求出下山用了多少分钟,再加上50,求出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详解】50-15+50=35+50=85(分钟)答: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85分钟。【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23.订一份《太原晚报》全年需要180元,订一份《太原日报》全年需要168元。【分析】订一份《太原晚报》全年需要多少元,用每月花费的钱数乘总月数12即可;订一份《太原日报》全年需要多少钱,用每个季度花费的钱数乘4即可。【详解】15×12=180(元)42×4=168(元)答:订一份《太原晚报》全年需要180元,订一份《太原日报》全年需要168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24.102个【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用做的零件个数除以做的时间即可解答。【详解】上午8时也就是8:00,下午4时也就是16:00。16:00-8:00=8(小时)816÷8=102(个)答:平均每小时做102个零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的掌握。25.775个【分析】用每天写字的个数乘7月份的天数即可解答。【详解】25×31=775(个)答:7月份一共能写775个。【点睛】7月是大月,有31天,然后再作进一步解答。26.不晚【分析】用爸爸到达的时间减去高速动车开车的时间即为爸爸到达前可以行驶的时间,再乘高速动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即为爸爸到达的时候高铁动车可以行驶的距离,如果小于或等于820千米,则还没有到站或正好到站,去接妈妈不晚,如果大于820千米,则已经到站,去接妈妈晚了,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2时-9时=3时260×3=780(千米)780<820答:爸爸中午12时到车站去接妈妈不晚。27.(1)8;45(2)225元【分析】(1)观察发现话剧开始时间为上午9时30分,减去45分钟计算出小军一家到达的时间;(2)观察发现小军一家需要买1张儿童票和2张成人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用45乘2计算出成人票的单价是多少元;再乘2计算出2张成人票的价格,最后加上45元计算出购买三张话剧票他们一家共花多少元;据此计算。【详解】根据分析:(1)上午9时30分-45分钟=上午8时45分,所以他们是上午8时45分到达的。(2)45×2×2+45=90×2+45=180+45=225(元)答:购买三张话剧票他们一家共花225元。28.不能【分析】根据题意,首先用8时距离上海的路程减去10时距离上海的路程算出8时到10时这2小时爸爸所走过的路程,再用2小时走的路程与250千米进行比较,2小时走的路程大于250千米,爸爸能到达上海;2小时走的路程小于250千米,爸爸不能到达上海。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0时-8时=2(小时)420-250=170(千米)170千米<250千米答:再过2小时爸爸不能到达上海。【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过时间的计算。29.240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小时可以长高30厘米,那么先用30除以6算出1小时可以长高多少厘米,因为1天=24小时,所以2天等于24×2=48(小时),然后再用1小时可以长高的高度乘48即可。【详解】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