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职业卫生与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构成要件?A.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B.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C.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D.必须是患职业病目录所列的疾病且符合诊断标准答案:无(注:本题为干扰项设计,实际选项均为构成要件。正确表述应为“下列哪项属于”,若按原题,正确选项为“无”,但实际考试中需避免此类设计。)解析:法定职业病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①主体是劳动者;②职业活动中产生;③接触法定危害因素;④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内且符合诊断标准。因此原题无错误选项,设计时需调整题干。2.某机械加工厂焊接车间检测显示,一氧化碳浓度为25mg/m³(PC-TWA为20mg/m³),噪声85dB(A)(限值85d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噪声未超标B.一氧化碳浓度未超标,噪声超标C.两者均超标D.两者均未超标答案:A解析: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³时,25mg/m³超过限值;噪声85dB(A)等于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于限值时视为未超标(需结合接触时间判断,若8小时等效声级等于85dB(A),则符合要求)。3.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的内容不包括?A.职业病危害的种类B.应急救治措施C.安全操作规程D.危害后果答案:C解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10)规定,警示说明应包含危害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不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属于岗位操作规程内容)。4.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应由谁承担?A.劳动者个人B.用人单位C.工伤保险基金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承担50%答案:B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5.某电子厂使用正己烷清洗线路板,正己烷的主要靶器官是?A.肝脏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血液系统答案:B解析:正己烷属于高挥发性、高脂溶性毒物,主要损害周围神经系统,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6.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A.高温B.紫外线C.甲醇D.激光答案:C解析: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激光)等;甲醇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7.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每月B.每季度C.每年D.每两年答案:C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如实、无偿B.有偿、如实C.选择性、无偿D.有偿、选择性答案:A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离开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签章。9.某纺织厂梳棉车间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8mg/m³(PC-TWA为4mg/m³),用人单位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优先的是?A.为工人配发KN95口罩B.安装布袋除尘设备C.缩短工人接触时间D.定期组织健康检查答案:B解析:职业病危害控制遵循“三级预防”原则,一级预防(工程控制)优先于二级预防(个体防护)和三级预防(健康监护)。安装除尘设备属于工程控制,是最根本的措施。10.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前提是?A.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5℃B.劳动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C.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D.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答案:B解析:职业性中暑需满足“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的前提,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其他疾病(如脑膜炎、中毒等)方可诊断。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2.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答案:√解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明确职业健康检查分为四类: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检查。3.噪声作业场所,用人单位只需为劳动者提供耳塞,无需进行噪声危害告知。()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需通过公告栏、培训等方式向劳动者告知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及防护措施,提供防护用品是基本要求,但告知义务不可免除。4.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5.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答案:√解析:《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明确劳动者可在上述三地进行职业病诊断。6.高温作业场所,用人单位可以用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答案:×解析:《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7.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需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8.电焊工尘肺属于职业性尘肺病的一种。()答案:√解析:《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性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9.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无需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10.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直接向劳动者出具诊断证明书。()答案:×解析:《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疑似职业病需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仅需告知劳动者并通知用人单位。三、案例分析题(20分)背景资料: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主要从事涂料生产,使用原料包括苯(PC-TWA6mg/m³)、乙酸乙酯(PC-TWA200mg/m³)、研磨机(噪声88dB(A))。2024年10月,3名新入职工人上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直接上岗;12月,1名工人出现头晕、乏力症状,经检测车间苯浓度为15mg/m³,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90dB(A)。问题:1.该企业存在哪些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8分)2.针对苯和噪声危害,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6分)3.对出现症状的工人应如何处理?(6分)答案及解析:1.违规行为:①新入职工人未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②苯浓度超标(15mg/m³>6mg/m³)、噪声超标(90dB(A)>85dB(A)),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使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符合标准);③未及时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出现症状未及时组织检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应组织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2.控制措施:苯危害:①工艺改革(如用低毒溶剂替代苯);②安装局部排风装置(如密闭投料口+抽风罩);③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车间空气流通);④为劳动者配备防毒面具(如滤毒罐类型符合苯防护要求)。噪声危害:①设备降噪(如研磨机加装减震垫、隔音罩);②调整作业时间(缩短连续接触噪声时间);③发放防噪耳塞/耳罩(选择降噪值≥15dB的个体防护装备)。3.工人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接触苯和噪声作业,安排至无危害岗位;②组织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重点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神经功能);③若确诊为职业病,按《工伤保险条例》申报工伤并落实待遇;④对车间所有接触苯和噪声的劳动者进行全员复查,排查潜在健康损害。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及常见例子。答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三类:①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如苯、铅、氯气)和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电焊烟尘);②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离辐射(如X射线)、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激光);③生物因素:如布鲁氏菌(畜牧兽医接触)、炭疽杆菌(皮毛加工)、森林脑炎病毒(林业作业)。解析:分类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需结合具体行业举例,体现实际应用。2.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案:主要职责包括:①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②保证职业病防治所需资金投入,改善工作条件;③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公示检测结果;④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监护档案;⑤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危害及防护措施;⑥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监督使用;⑦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配合调查处理。解析:核心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至第三十八条,需覆盖“管理体系、资金保障、检测评价、健康监护、培训告知、防护用品、事故处理”等关键环节。3.个体防护装备(PPE)的选择原则有哪些?答案:选择原则包括:①针对性:根据接触的危害因素类型(如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