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阶段滚动检测(六)_第1页
202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阶段滚动检测(六)_第2页
202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阶段滚动检测(六)_第3页
202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阶段滚动检测(六)_第4页
202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阶段滚动检测(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滚动检测(六)

必修—三

(90分钟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L(滚动单独考查)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侦的一个脯

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

中发生变更的是()

A.G=C变为T=AB.A=T变为C=G

C.鸟噂吟变为胸腺喀咤D.胞喘咤变为腺喋吟

2.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诞生率-死亡率)/时

间]1〜7年的调查探讨,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第5年

第7年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6年

增长速0.661.542.813.672.941.650.03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K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3.(滚动单独考查)如图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

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

曲线图,假如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来3胃

值/v\

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基因沟通,在进行了相当长上J

某性状数据

时间的基因沟通后,依据预料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

的曲线,你认为上匕较合理的是()

4.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养分级越多,在能量流淌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B.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层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

C.碳元素只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的主要缘由是生物生存环境的变更和破坏

5.(滚动单独考查)挪威科学家最新的探讨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

的可能性。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

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

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属于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脂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6.(滚动交汇考查)下列四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变更状况与图中走势肯定不相符

的是()

选项\纵坐标

\酶活性

A

B生长素浓度根生长状况

培育液中的

C时间

酵母菌数量

D杀虫剂运用次数害虫的种群密度

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探讨,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诞生率和死

亡率的变更,如图所示,请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点时:

B.D点表:

C.B点表,

D.从。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8.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

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若D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将会增大

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9.(2023•咸阳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圈碳循环失衡

C.尽量削减塑料袋运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模式转化,

有助于削减废料处理的能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13.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nl〜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

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是()

/苔原)

A.在-200nr吗原赢大的差异,温度

秆讦麻一>A

是影响分布I乔木层

灌木层一阔叶林

草本层一,

B.A处不同看

C.B、C处的C喧/霜疆般麝髓鹘嬴群落具有垂直结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14.(2023•济南模拟)如图为一个一般的生态系统能量流淌模型,图中方框表示

各养分级,箭头表示能量流淌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入射太阳能

B.对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质输入大于太阳能输入

C.若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为a,则顶位肉食动物最多可获得a/25的能量

D.能量的输出包括群落呼吸产生的热能和贮存的现成有机物

15.(2023•吉林模拟)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

系统能量流淌的箭头是()

A.①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⑤

1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甲

B.图中②③④过后乙——大^"*一

c.缺少类群甲则生]①||②,亍

D.由于呼吸作用潜热?,的£°工工7,臂暨楚?F摄入量

17.依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一般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

对象

D.养分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18.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限制日照时间以限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

19.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经过一段时

间后,有关山崩形成的土石积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集群一般是()

A.个体体型比较大,且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类型

B.个体体型比较小,且环境适应性较弱的类型

C.地衣首先在土石堆上定居

D.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通常以种子繁殖

20.(2023•德州模拟)生物质能是将树木、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

有机垃圾等生物质所隐藏的能量,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的可再

生能源。燃料乙醇、沼气、固体成型燃料、生物柴油等就是生物质能产品。下

列关于生物质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展生物质能可有效限制“温室效应”

B.生物质能是不行再生能源

C.发展生物侦能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

D.发展生物质能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对于濒危物种,应当禁止采伐或捕杀

D.迁地爱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

22.(滚动交汇考查)新华社2023年消息:国家质检总局扩大暂停进口台湾受塑

化剂污染产品,数量从22种猛增至812种。下列关于塑化剂污染产品对生物的

危害以及治理塑化剂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废弃塑料袋在农田中不断积累,破坏土壤通透性,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和矿质

元素的汲取以及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导致农作物减产

B.植食性动物牛、羊等家畜吞食塑料后,长时间滞留在胃中难以消化,可能是

家畜的胃中缺乏消化塑料的酶或缺少分解塑料的微生物

C.自然界中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极少,塑料在生物圈中越来越多,物质循环受

D,可应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出能降解塑料的细菌

第n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4分)人们运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

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探讨发觉油漆

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探讨如下,

请回答:

⑴较低浓度的有机锡能种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

的繁殖功能有何变更?。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

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想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更?—

o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

至人类造成危害。

⑵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疆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变更(如一图),请预料该种群数

量的变更趋势。

⑶某海疆受有机彳物量显著下降,个

别物种消亡,而沙污染前污染后水平上探讨

的结果。■幼年□成年□老年

图中数字表示各年龄期

⑷以上资料表明,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百分比下降,从而降低

生态系统的。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

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育基成分为:蛋白膝、

、NaCl、氏0和琼脂。

24.(16分)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其养分结构如图甲所示。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科研人员若调查四种鱼类的种群数量,实行的方法是o

⑵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

(K值)是;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

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如图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

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如图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

A和C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如图所示。

⑶该鱼塘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o

⑷如图是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淌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来

源:1]

103kJ/m2•a)o请据图分析:

①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O

②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其次养分级到第三养分级传递的效率为o

25.(16分)(滚动交汇考查)在“坎昆气候会议上”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再次

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依据图1

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削减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⑵细胞产生C02的场全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消耗CO。的场所是

⑶若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隐

臧的能量为lX101°kJ;B种群干物质中隐藏的能量为2X10*kJ,D种群干物质中

隐藏的能量是2.5X10T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

能量值是0

(4)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更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相关问题:

图中的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则C、D表示的含义分别

为:C、—D、_____o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

+(填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

26.(10分)(2023•皖南八校模拟)如图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相关内容示意图,其中

图1所示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图2为图1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图3

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丙所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对应图2中的(填序号)。

⑵图3所示的C中碳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若甲的有机物干重增

加1千克,则至少须要消耗丁的有机物干重______千克。

⑶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若甲、乙、丙、丁均可作

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最好以作为主要食

物来源。

(4)图3中(填字母)为分解者,其包含的生物种类除了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探讨后者类群的丰

富度,常用进行采集。某生物爱好小组打算对学校植物园中土壤小动

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探讨,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你们小组探究的问题:O

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和目测估计法两种。

前者一般适用于的群落。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由题中信息可知,确定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U、CCC、CCA、CCG,

确定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由此可以推断基因中发生变更的是G三C变为

T=A0

2.【解析】选C。由于1〜7年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为正值,即种群的数量都在

增长,年龄组成应当为增长型;第7年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A、D

错误;种群的数量呈型增长,B错误。

3.【解析】选B。亚种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而矽.成的生物性状有所不同的两个

种群,但两个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故在两个种群内的个体再次相遇时,由

于可以进行基因沟通会重新形成一个种群,即符合B项曲线所表示的内容。

4.【解析】选B。A中能量流淌的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养分级越多,消

耗的能量越多;C项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只能借助于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D项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的主要缘由是生物生存环境的变更和破坏,A、C、D三

项是正确的。B项中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肯定大于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因为每一种生物总有相当多

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B项是不正确的。

5.【解析】选A。外毒素相对于人体而言是异己成分,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是

抗原;抗毒素是人体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细菌外毒素的

化学成分困难,不单一;由题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免疫过程是否属于细胞免疫。

6.【解析】选D。害虫的种群密度随着杀虫剂运用次数增多而先减小后增加。

7.【解析】选A。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D点时,诞生率与死亡率相同,种群数

量达到了最大,种群密度最大;对海洋食用生物进行捕捞,应当在大于K/2时,

并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B点时,诞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两者的差值最大,所

以B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从0点到B点,种内斗争很小,B点之后,因为食

物、空间等生活条件的限制,种内斗争不断加剧,从而使种群诞生率下降,死

亡率上升。

8.【解析】选C。生物群落只包括肯定自然区域中全部的生物,图中有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但没有分解者;能量流淌是在养分级间进行的,B、C、F同为其次

养分级,三者共同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假如D种群年龄组成

为增长型,则D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大,E因为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大;图中E

和F为两个物种,肯定存在着生殖隔离,但不肯定存在地理隔离。

9.【解析】选A。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生态系统具有调整功能;在群落的演替过

程中,生物多样性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盲目引进物种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10.【解析】选C。从图占可知,M和N?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

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当环境条件稳定时,M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故M若不变更生态位,则势必被M排挤掉,故A项正确;而在环境条件频繁变

更的状况下,M与M所代表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占有不同的竞争优势,

就不会出现将另一方完全解除的结果,故B项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

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解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

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解除现象,故C项分析错误;由于自然环

境总是不断变更,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行能有较多的竞争解除现象,

所以D选项正确。

11.【解析】选C。由图示看出,甲适于在无铜环境中生长,在有铜环境中则起

先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生长,而乙适于在有铜环境中生长,但均不行能

呈型增长;由此可知,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中,甲、乙在竞

争中的优势地位要发生变更,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变更。

12.【解析】选A。二氧化碳浓度的微量变更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很大,但对植物

的光合速率几乎不会造成影响,A错误。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的主要缘由是工业上化学燃料的燃烧,B正确。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

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一方面聚集在塑料中的能量

须要消耗大量的植被;另一方面,不被分解的塑料垃圾在土壤中不仅占有土地,

还影响植物对水分和矿物质的汲取,两种情形都会削减植被数量,削减植物对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c正确。,,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经济模式可以变

废为宝,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D正确。

13.【解析】选C。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

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

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是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

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

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

14.【解析】选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不是入射

的太阳能;人工鱼塘须要投入大量饵料,即有机物质输入:摄入量中有一部分

是不能被该养分级固定的,这部分不能进行传递,进行传递的是被养分级固定

的那部分;能量的输出还应包括被分解者利用的部分能量。

15.【解析】选C。由图可以看出农作物是生产者,鸡、猪、牛是初级消费者,

人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生态系统能量流淌是能量由生产者流向初

级消费者再流向次级消费者,故只有①③④这三个箭头才能表示生态系统的能

量流淌,故C正确。

16.【解析】选C。由图示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可知:甲、乙、

丙、丁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故甲、乙、丙、丁共同组

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缺少分解者甲,

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图中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④表

示含碳的有机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由于丁中的粪便没有被同化,导致丁同

化量远小于其摄入量。

17.【解析】选C。A项中,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延长了食物链,实现了能量的多

级利用。B项中,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

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项中,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

象。D项中,依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规律,养分级越高的生物种群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18.【解析】选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有害,而对单子

叶植物的生长却起促进作用。虽然生长素类似物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

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

19.【解析】选D。群落的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所以土石积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集群大多为一年生,能产生大量种

子的草本植物,这些生物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出现地衣阶段的演替属于初生演

替。

20.【解析】选B。温室效应主要由传统燃料煤炭、石油、自然气的燃烧引起,

生物质能可有效限制“温室效应”,故A项正确;生物质能归根结底来源于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项

错误、C项正确;发展生物质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

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21.【解析】选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

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爱护是对生物

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

22.【解析】选D。细菌无染色体,也不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用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菌种。

23.【解析】(1)雌性激素能够促进雌性动物产卵,所以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

的雌性激素的合成,会引起雌性动物繁殖功能下降,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胸腺萎缩导致不能产生T细胞,所以失去全部的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依据数量金

字塔的前后对比,可得出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将下降。

⑶探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是在群落水平上探讨的结果。(4)油

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将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

锡的细菌,应用三丁基锡作为筛选菌株的关键物质。

答案:(1)繁殖功能下降失去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食物链

⑵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3)群落

(4)生物多样性反抗力稳定性三丁基锡

24.【解析】调查鱼类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从图I中曲线的变更

趋势可以看出,种群数量增加到a后,环境并不能承受,资源不能满意要求,

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削减,并最终在b位置左右保持稳定,因此池塘的承

载量(K值)为b。A、B两种鱼的食性相同,对同一种浮游藻类的竞争激烈,竞争

实力弱的将被淘汰,对应图II;A、D两种鱼为捕食关系,对应图III;A、C两种

鱼的食性不同,对空间资源的竞争程度小,可达到各自的K值,对应图IV。其

次养分级鱼A传递给第三养分级鱼D的能量为2.1+5.1+0.05-5=2.25

(103kJ/m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