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故宫博物馆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1页
(核心素养目标)12 故宫博物馆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2页
(核心素养目标)12 故宫博物馆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3页
(核心素养目标)12 故宫博物馆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4页
(核心素养目标)12 故宫博物馆 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故宫博物馆》教案设计

M故宫博物馆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

文化自信: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核心语言应用: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

素养思维能力:了解事物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感受材料一详略得当

目标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审美创造: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和布局统一的特点

重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和布局统一的特点。了解方位词在空

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环节一:课前导入走进作者。

1.出示图片,介绍故宫

2.作者简介:黄传惕,笔名黄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出生于1934年,湖南

省平江县人。他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

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天安门颂》、《北京,我心

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

3.知识备查

故宫: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

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

但仍保持着原有的规模。故宫由大小数十个院落组成,房屋90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

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是中国现存

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题突出,集中体

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大规模修整,现故宫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现为〃故宫博物院’。

环节二:识记生字,认读词语。

1.认读生字

•*V

chuluanjiong

玲珑宏大品立金銮殿迥然不同

jiaozhuiqing

矫健绚丽点缀琉璃瓦鸣钟击磬

liaozongmuxiao

缭绕错综一肃穆惟妙惟肖

2.多音字

nan难题mo模型

难模

nan难民mu模板

zhou(轴心)xian(鲜艳)

zhou(压轴)xian(鲜为人知)

3.近义词

精美一"(精致)独特一-(独到)

笔直一"(平直)宽广一—(宽阔)

矗立一-(耸立)围绕一-(环绕)

辉煌一-健璨)壮丽一-(壮观)

装饰一-(装点)雄伟一-(雄壮)

4.反义词

完整一一(破损)精美——■(粗糙)

集中一-(分散)笔直——-(弯曲)

宽广一-(狭窄)辉煌——-(暗淡)

仰望——(俯视)

井然有序—(耨L无章)

5.词语解释

【宏大】巨大;宏伟。

【集中】把分散的人、事物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矫健】强壮有力。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环节三:初识课文,了解大意。

1.迅速浏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⑴故宫的具体位置是?

⑵故宫有什么历史

⑶故宫整体布局及建筑有什么特点?

⑷故宫的主体建筑及其功用是什么?

2.划分层次

一、介绍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

二、介绍内廷的后三宫及其功用。()

三、介绍御花园及其特点。()

四、介绍神武门及其对面的景山形成。()

3.小组讨论

一、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二、本文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文章的?

三、本文的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本文属于说明文的什么类别?

4.小组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

5.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一是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

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二是因为: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6.思考: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

因为:皇帝自命〃真龙天子〃,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更能突出皇

权的威严。

7.思考: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

因为:皇帝自命〃真龙天子〃,设〃中轴线"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可以用龙来

突出皇帝的尊严。

8.文中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详略的?

详写:前朝三大殿的代表:太和殿

略写:中和殿、保和殿和内廷后三宫。

好处: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照顾了全局,又突出了重点。

9.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

摹状貌

作比较

10.小结: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的荟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

风格。全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让我

们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巨大的劳动成果。

环节四:深度赏析,品读课文

(一)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什么?

堆理位・口却谓3

国匕京城的中心,寿一・好之域,SMSmM.USA

幻叫它故・,也叫故昵这是明清两代的■容,

st目的・天iuuHi舌而函tm,育六百,年的历史了.

(二)读第2自然段,说说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对故宫的规模有整体上的认识。

2.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在义中有何作用?(中心句)(承上启下)

(三)读3-10自然段,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建筑?

1.介绍了太和殿

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和殿是故宫里最大的殿堂。

3.从色彩方面具体描写了太和殿外观的辉煌。

4.描写了太和殿殿内的景观。

5.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作者的立足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立足点:朱漆方台;雕金蟠龙

顺序: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从周围到下面。

6.文中强调中轴线有何用意?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正象征皇权是中心的中心。这也是故宫建筑的突出特点。

7.太和殿有什么用途?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点明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8.介绍中和殿

略写中和殿的结构和功用。

9.介绍了保和殿

交代保和殿的位置和功用。

10.比起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说明要简略得多,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因为中和殿与保和殿在地位、作用及建筑风格的代表性上都不如太和殿重要,如果详

写会喧宾夺主。但这二殿又具有特殊的功用,所以一笔带过,既做到了内容完整,又做到

了重点突出。

(四)读11-15自然段

1.内廷中主要介绍了哪个建筑物?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2.后三宫和前三殿中的图案有何不同?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

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区别〃后三宫〃和〃前三殿〃在气氛上的不同。

3.作者介绍了御花园的哪些方面?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介绍了御花园的面积、布局和环境气氛。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情况。直接点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宏伟、和谐统一。

(五)默读材料二,了解材料大意。

这则材料主要讲述太和门失火被毁及为应付光绪帝大婚复制〃假太和门〃的事。

第一段:太和门因失火被毁。

第二段:写光绪大婚,修复太和门已来不及,只能让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原建筑面貌复制〃假

太和门〃。

(六)阅读材料三,根据本则材料中介绍的故宫参观方案,在〃材料四”的图片中标出自己

的游览路线,并说给同学听一听。

提示:读图时既要注意画面内容,还要注意图下的注释内容。〃材料四〃中图片下方的

〃阴影部分是未开放区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介绍了故宫在古代的作用。

介绍故宫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简略介绍了故宫的参观方案。

结构梳理

总:故宫博物院位■、价值.规模和建筑特点

太和照谐

材前期三大殿,中和期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