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地质队笔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矿物中,莫氏硬度最大的是()A.石英B.方解石C.正长石D.磷灰石2.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表明,上覆地层沉积前,下伏地层经历了()A.强烈剥蚀但未发生构造运动B.构造运动抬升并遭受剥蚀C.快速沉积未受外力破坏D.岩浆侵入但未变质3.下列哪种构造现象最可能指示张性应力环境?()A.逆断层B.正断层C.平移断层D.褶皱轴面直立4.中生代的地质年代顺序(由老到新)是()A.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B.侏罗纪-三叠纪-白垩纪C.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D.三叠纪-白垩纪-侏罗纪5.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中,能指示古水流方向的是()A.水平层理B.波状层理C.交错层理D.块状层理6.下列哪项不属于变质作用的类型?()A.接触变质B.区域变质C.动力变质D.交代变质7.地震的震级与烈度的主要区别在于()A.震级表示能量大小,烈度表示破坏程度B.震级与震源深度相关,烈度与震中距相关C.震级是绝对量,烈度是相对量D.震级由仪器测定,烈度由经验评估8.野外地质调查中,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时,若岩层倾向为120°,则其走向为()A.30°或210°B.40°或220°C.50°或230°D.60°或240°9.下列哪种岩石属于喷出岩?()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砂岩10.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B.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C.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D.重力水、结合水、毛细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类型的有()A.褶皱B.断层C.节理D.片理2.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A.温度B.压力C.化学活动性流体D.生物作用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A.地形地貌调查B.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C.水文地质条件分析D.地震危险性评估4.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包括()A.层理构造B.化石C.气孔构造D.片麻状构造5.地质图的基本要素包括()A.图名、比例尺B.图例、责任表C.地形等高线D.地质界线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花岗岩属于沉积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2.地质年代单位“代”对应的地层单位是“界”,如古生代对应古生界。()3.地震的震源深度越浅,对地表的破坏程度越小。()4.背斜构造的核部地层年代较新,向两翼逐渐变老。()5.方解石遇稀盐酸会剧烈起泡,可作为其鉴别特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的野外鉴别方法。2.列举滑坡的主要识别标志(至少5项)。3.简述1:10000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步骤。4.说明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地质调查中的主要应用场景。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1.5分,共23分)案例1:某地质队在西南山区开展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填图时发现某地层剖面中存在一条走向NW320°、倾向SW、倾角65°的断裂带,断裂带内发育断层角砾岩,两侧地层产状明显错开(上盘为二叠系灰岩,下盘为石炭系砂岩),且断裂带附近岩石节理密集,局部可见擦痕。问题:(1)判断该断裂的性质(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并说明依据;(2)分析该断裂对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案例2:某县山区因连续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滑坡体体积约5×10⁴m³,前缘已堵塞乡村公路,后缘出现宽5-10cm的拉张裂缝,局部有泉水出露。当地政府请求地质队提供应急处置建议。问题:(1)列出滑坡应急监测的主要内容;(2)提出防止滑坡进一步扩大的工程措施(至少3项)。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石英硬度7,方解石3,正长石6,磷灰石5)2.B(角度不整合需下伏地层经构造运动抬升、倾斜并剥蚀后,上覆新地层沉积)3.B(正断层由张应力形成,逆断层为压应力,平移断层为剪应力)4.A(中生代顺序: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5.C(交错层理的倾向与古水流方向一致)6.D(变质作用类型包括接触、区域、动力变质,交代变质属变质作用过程)7.A(震级是能量大小的量度,烈度是地面破坏程度)8.A(走向与倾向垂直,故120°±90°为30°或210°)9.B(玄武岩为喷出岩,花岗岩为侵入岩,大理岩为变质岩,砂岩为沉积岩)10.B(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二、多项选择题1.ABC(片理是变质岩构造,非地质构造类型)2.ABC(生物作用是沉积岩形成因素)3.ABCD(工程地质勘察需综合分析地形、岩土性质、水文及地震风险)4.AB(气孔构造为喷出岩特征,片麻状构造为变质岩特征)5.ABCD(地质图需包含图名、比例尺、图例、地形及地质界线等)三、判断题1.×(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2.√(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对应地层单位“界-系-统”)3.×(震源越浅,破坏程度越大)4.×(背斜核部地层较老,向两翼变新)5.√(方解石主要成分为CaCO₃,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₂气泡)四、简答题1.三大岩类野外鉴别方法:(1)岩浆岩:多为块状构造(侵入岩)或气孔、杏仁构造(喷出岩),矿物结晶程度高(侵入岩晶粒粗,喷出岩晶粒细或隐晶质),无层理、化石;(2)沉积岩:具层理构造(水平、交错、波状层理),常见化石(如三叶虫、植物碎片),成分以碎屑(石英、长石)、化学沉淀(方解石、白云石)为主,结构多为碎屑结构(砾状、砂状、泥状);(3)变质岩:具片理构造(片麻理、片状、千枚理)或块状构造(大理岩、石英岩),矿物多为变质矿物(石榴子石、蓝晶石、红柱石),原岩特征部分保留(如大理岩由灰岩变质而来,可见残余化石)。2.滑坡主要识别标志:(1)地形标志:圈椅状或马蹄形地貌(滑坡后壁)、舌状突出的滑坡体、两侧羽状排列的擦痕阶地;(2)地表特征:后缘拉张裂缝(平行于滑坡壁)、前缘鼓张裂缝(垂直于滑动方向)、两侧剪切裂缝;(3)水文标志:原泉水干涸或新泉水出露,地表径流突然中断或汇聚成湿地;(4)植被标志:树木歪斜(醉汉林)、局部植被枯萎(因土体滑动导致根系破坏);(5)人工痕迹:房屋、道路等建筑出现开裂、倾斜,田埂错位。3.1:10000地质填图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制定填图设计书,准备仪器(罗盘、GPS、放大镜等);(2)野外踏勘:选择典型剖面,确定填图单元(如地层、岩体、构造),建立填图标志(岩性、化石、构造特征);(3)实测剖面:系统测量关键地层/岩体剖面,控制填图单元的岩性组合、厚度、接触关系;(4)路线填图:按设计路线(垂直构造线方向为主)进行地质观察,记录岩性、产状、构造、化石等信息,用GPS定位地质点,勾绘地质界线;(5)室内整理:每日整理野外记录,绘制信手剖面图,核对地质点与地形图的位置关系,修正地质界线;(6)野外验收:完成规定工作量后,提交野外手图、剖面记录、样品等,经检查合格后转入室内成图;(7)室内成图:利用GIS软件将野外数据数字化,编制地质图、综合柱状图、构造纲要图等,撰写填图报告。4.GPS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场景:(1)地质点定位:精确测定露头、构造点、采样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程),提高填图精度;(2)剖面测量:沿地质剖面布设GPS控制点,快速获取剖面线地形数据,辅助绘制实测剖面图;(3)构造运动监测:通过长期观测GPS基准站位移,分析断层活动性、区域地壳形变(如地震前后的位移变化);(4)遥感解译验证:结合卫星影像圈定的地质界线(如断裂、岩性边界),用GPS定位野外验证点,提高解译准确性;(5)应急救援定位:在山区或无标识区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时,利用GPS实时定位队员位置,保障安全。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1)断裂性质:逆断层。依据:①上盘为较新的二叠系灰岩,下盘为较老的石炭系砂岩,上盘相对上冲;②断裂带内发育断层角砾岩(压碎岩类),擦痕指示上盘向上滑动;③倾角65°(陡倾角逆断层),符合逆断层特征(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两盘水平错动)。(2)构造演化意义:该断裂反映区域曾受近NE-SW向挤压应力作用(断裂走向NW320°,倾向SW,挤压方向与断裂走向垂直);断裂切割石炭系和二叠系,说明其形成于二叠纪之后;断层角砾岩和密集节理表明断裂经历了较强的构造活动,可能是区域褶皱-冲断带的组成部分,对分析区域构造格架(如造山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案例2:(1)应急监测内容:①地表变形监测:用全站仪或GPS监测后缘拉张裂缝、前缘鼓胀区的位移速率(水平、垂直位移);②地下水动态监测:观测滑坡体及周边泉水流量、浑浊度变化,布置孔隙水压力计监测地下水位;③宏观现象监测:记录裂缝扩展速度、植被歪斜程度、土体湿润区范围变化;④气象监测:实时收集降雨量、降雨强度数据,分析降雨与滑坡活动的相关性。(2)防止滑坡扩大的工程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