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在冰雪消融的夏季也会在陆地上寻找食物。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摄影观光。以下图左为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图右为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摄影爱好者计划拍摄子夜的太阳与北极熊同框的奇观,应选择的时间及拍摄朝向为()A.夏至日向北 B.冬至日向南C.冬至日向西 D.春分日向东2.一年中,丘吉尔港最适合观赏北极熊的时段是()A.2-3月 B.4-5月 C.10-11月 D.11-12月【答案】1.A2.C【解析】【1题详析】拍摄子夜太阳奇观的地点必须出现极昼现象,6月22日北极圈附近的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极昼地区子夜太阳位于正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C正确;2-3月、4-5月、11-12月哈得孙湾及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ABD错误。故选C。2022年夏季,北半球出现了持续异常高温,测量到欧洲多地气温接近、甚至与北非相同。分析表明,该现象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势力和位置有直接关联。下图为2022年7月12日欧洲500pha等压面海拔高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副高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升温”原理一致的现象是()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距暖流越近,气温越高C.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 D.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4.图中,A线的气压状况是()A.低压槽线 B.高压脊线 C.低压中心 D.高压中心5.在强盛副高的影响下,伊比利亚半岛(图中虚线圈位置)出现了高温干燥天气。下列可能会加剧该地高温干燥现象的是()A.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 B.撒哈拉沙漠吹送出的干热气流C.阿尔卑斯山背风坡的焚风 D.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升温【答案】3.C4.B5.B【解析】【3题详析】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是受太阳辐射强影响,A错误;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是受洋流的影响,B错误;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为气流翻越山体后,逐渐下沉的同时不断增温所导致,C正确;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主要是受地面辐射影响,D错误。故选C。【4题详析】据图可知,此时大西洋气压较高,A线附近等值线出现了由大西洋向陆地的弯曲,故应是高压脊线,B正确,A错误;若为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则等值线应体现为闭合状态,CD错误。故选B。【5题详析】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能够增加降水,A错误;撒哈拉沙漠吹送出的干热气流能够加剧伊比利亚半岛的高温,同时不易使该地形成降水,B正确;阿尔卑斯山距伊比利亚半岛有一定距离,对该地影响较小,C错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升温会使该地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D错误。故选B。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其中,水汽压是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单位为百帕(hPa)。当水汽压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图为河北省承德市2022年5月7日14时至8日13时的气象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7日14~17时,承德市相对湿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中水汽较少 B.地表水域面积小C.饱和水汽压较高 D.风力小蒸发微弱7.8日10时,承德市()A.积水严重 B.道路封冻 C.空气对流强 D.气温较低【答案】6.C7.D【解析】【6题详析】图中显示,承德相对湿度在7日14时到17时较低,20到24时缓慢上升,8日1时到3时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气温从14时到17时,保持在18℃左右,20时到24时,气温有所下降,8日1时到3时气温快速下降到6℃左右。材料显示,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降低,因此,7月14时到17时,承德次相对湿度较低的原因是气温较高,饱和水汽压较高导致,C正确。在较短时间内,空气水汽、地面水域面积、蒸发等因素变化较小,对承德市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7题详析】8日10时累计降水不超过十毫米,不会积水严重,A错误;气温降低,但最低气温在6℃左右,高于0℃,不会出现封冻现象,B错误;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弱,C错误;据图示可知8日10时的气温在图示时间内较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湖水矿化度即湖水含盐量,指一升湖水中所含各种盐类的总重量。博斯腾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由开都河补给水源,孔雀河排盐由于开发强度增大,该湖矿化度由1958年的0.39克/升上升到1986年的12克/升,成为微咸湖。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右下小图示意沙漠盐池附近地质剖面,盐池目前盐度和水量保持稳定)。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甲、乙两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为孔雀河,乙河为开都河B.含沙量甲河大于乙河,水温甲河大于乙河C.径流量甲河大于乙河,水位季节变化甲河大于乙河D.含沙量甲河小于乙河,水温甲河小于乙河9.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变为微咸水湖的原因无关的是()A.甲河矿化度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区生产活动 D.乙河矿化度增加10.关于盐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池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B.盐池水目前处于过饱和状态C.盐池水的收入与支出目前基本相当 D.盐池水下渗严重【答案】8.C9.D10.C【解析】【8题详析】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甲河流入博斯腾湖,乙河流出博斯腾湖,由于甲河支流较多,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大;其他季节流量较小,乙河有博斯腾湖补给,受湖泊调节作用明显,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故甲河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均大于乙河,C项正确;根据材料“开都河补给水源,孔雀河排盐”可知,甲为开都河,乙为孔雀河,A错误;甲河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且海拔较高,水温较低,上游落差大,中下游有农业区,河流含沙量较大,故甲河含沙量大,水温低;乙河上游有低洼沼泽,吸附沉积作用明显,河流含沙量较小,海拔较低,水温较高,故乙河含沙量小,水温高,故BD错误。故选C。【9题详析】本题应选择与该湖变为微咸水湖的原因无关的选项。甲河流域有城镇和大面积农业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使得当地可能出现土壤盐碱化,盐分随着地表径流进入甲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使得甲河流矿化度增加,甲河是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故甲河矿化度增加和农业区生产活动造成博斯腾湖变咸,故AC不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蒸发加剧,再加上人类活动,农业生产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使得湖泊矿化度提高,B不符合题意;乙河从博斯腾湖流出,承担博斯腾湖排盐作用,矿化度也会增加,但与湖泊由淡变咸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10题详析】据图可知,博斯腾湖通过含水层渗入盐池,即盐池湖水的补给来源是博斯腾湖,且该地气候干旱,大气降水补给来源很少。根据材料“盐池目前盐度和水量保持稳定”可推测盐池目前水量收支状况为收入基本等于支出,没有明显的过饱和状态以及下渗严重的现象,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我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布着众多湖泊,每一个湖泊都形成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中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且被周围沙山分水岭圈闭,近年来湖泊面积较稳定。图为“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湖泊的类型和主要补给方式分别是()A.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 B.咸水湖地下水补给C.淡水湖积雪融水补给 D.淡水湖雨水补给12.据图推测,该湖面积最大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析】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且被周围沙山分水岭圈闭。无河水外泄通道,为咸水湖,周围被沙山包围,无冰川覆盖,无冰川融水补给,全年总补给量稳定,为地下水补给,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析】读图可知,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苏木吉林湖总补给量持续大于总排泄量,因此5月苏木吉林湖面积达到最大,5月过后面积开始减小,11月达最小;因此湖泊面积春季达到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南麂列岛海域(下图)可生长温度适应能力不同的多种贝类(以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是中国贝藻混养示范区。南麂列岛海蚀地貌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南麂列岛海域可生长多种贝类,主要是由于()A.河流径流影响大 B.海蚀地貌,海底垂直差异大 C.洋流影响大 D.贝类天敌威胁小14.与乙区相比,甲区发展贝藻养殖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水体污染较少 B.光照条件较好 C.海域面积和深度较大 D.风浪和潮汐影响较小【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析】径流带来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但无法提供不同温度环境,A错误;区域多海蚀地貌,海水不一定深,且贝类对光照有一定要求,深度较大处不利于贝壳的生长,B错误;读图可知,南麂列岛海域既有寒流流经,又有暖流流经,水温差异较大,因此可以生长多种贝类是由于洋流影响大,C正确;与贝类天敌威胁无关,D错误。故选C。【14题详析】南麂列岛人口较少,产业不发达,且离陆地较远,两个区域水体污染都较少,A错误。读图可知,甲区位于岛屿的西侧,距离大陆近,乙区位于岛屿的东侧,临近大洋,而且岛屿中部海拔在100米以上,因此甲区受来自大洋的风浪和潮汐影响较小,D正确;与两个区域的光照条件、海域面积和深度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附近,岛上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到2023年3月,持续3年的拉尼娜事件正式结束,厄尔尼诺即将登场。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降低,热季延长 B.气温降低,凉季延长 C.气温升高,凉季延长 D.气温升高,热季延长16.厄尔尼诺事件对南美洲秘鲁附近海域海水运动及渔场的影响,表现为()A.上升流减弱鱼类增多 B.上升流减弱鱼类减少C.上升流增强鱼类增多 D.上升流增强鱼类减少【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析】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使得该岛附近海域地面(或海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或海面)辐射增多,导致气温升高,热季延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析】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气温升高,秘鲁寒流势力减弱,上升补偿流减弱,鱼类饵料减少,导致鱼类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环境因子的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反应。亿万年前,甲、乙两处(如图)均受盛行风影响,森林茂密。但随着西部山地的隆起及冰川运动,甲、乙两处景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17.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甲处破碎的海岸线主要是受到()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冰蚀作用 D.海蚀作用18.随着西部山地的抬升,乙处植被()A.将更加高大、茂密 B.垂直结构将更复杂C.根系将更加发达 D.蒸腾作用将加强【答案】17.C18.C【解析】【17题详析】据材料可知,甲、乙两处(如图)均受盛行风影响,森林茂密。但随着西部山地的隆起及冰川运动,甲、乙两处景观差异显著。据所学可知,甲处破碎的海岸线形成峡湾景观,甲处西部是隆起的高山,是由冰川侵蚀原来的河谷而形成的一种冰川槽谷,是在冰川退却后海水入侵而形成的。因此主要是受到冰蚀作用而形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析】读图可知,乙处位于中纬西风带,乙地位于山地以东,随着西部山地的抬升,对来自海洋的西风阻挡作用更强,降水更少,气候更干旱,植被将更加稀疏,垂直结构更简单,蒸腾作用更弱,根系为了吸收水分,将更加发达,ABD错误,C正确,故选C。研究发现,某类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都应该在1000m以内。我国秦岭中部太白山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垂直高差达2300m左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超级垂直带”。图示意秦岭中部(太白山北坡)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3层5亚带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推测与糙皮桦亚带相邻的上部自然带属于()A.高山灌丛带 B.高山草甸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 D.山地针叶林带20.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典型垂直带的变化趋势是()A.上限上升—下限上升 B.上限下降—下限上升C.上限上升—下限下降 D.上限下降—下限下降【答案】19.D20.A【解析】【19题详析】结合材料可知,糙皮桦亚带属于山地落叶阔叶林,与其相邻的上部地区热量条件稍差,形成山地针叶林,D正确;糙皮桦亚带所在地区和相邻的上部地区水分差别不大,不会由森林直接过渡为灌丛、草甸和荒漠草原,ABC错误。故选D。【20题详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为全球变暖,太白山各海拔区域气温均有所上升,热量条件改善,因此植被会向原来温度稍低的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发展,即典型垂直带的上限和下限均向上发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湿地只占地球表面积的5%~8%,却贡献了全球土壤碳储量的20%~30%,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存储过程中关键的调控者和贡献者。在黄河三角洲某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主要受植物碳输入与土壤碳输出的影响(图1)。因修建道路隔开了黄河和柽柳湿地,加剧了该区域土壤盐渍化,导致柽柳湿地退化。柽柳,落叶灌木,适应性强,喜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海滨、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等。近年来,当地通过河道修建引入黄河水,加速了以柽柳群落为主的湿地恢复。研究表明,退化湿地和恢复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显著(图2)。(1)指出柽柳耐盐碱外其他的生长习性。(2)简述柽柳对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主要作用。(3)分析湿地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增高的原因。【答案】(1)耐旱、耐涝、耐贫瘠、耐大风、耐高温、耐严寒。(2)柽柳能够涵养水源,减少蒸发,增加土壤湿度;枯枝落叶为土壤提供腐殖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够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水侵蚀作用,保护水土和肥力;柽柳(为盐生植物)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3)湿地恢复后土壤含水量增加,盐度下降,植物群落光合作用增强,更多植物光合碳以根系分泌物等形式输入到土壤中;植被覆盖率增加,进入土壤的植物凋落物更多;恢复湿度,淹水期延长,(厌氧环境)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减弱。【解析】【小问1详析】本小题主要从柽柳生长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柽柳的生长习性。由材料“沙荒地”可知,柽柳耐旱、耐贫瘠;由材料“河流冲积平原、海滨”可知,柽柳耐涝;由材料“海滨”结合图中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可知,海滨多大风,该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可知柽柳耐大风、耐高温、耐严寒。【小问2详析】土壤的组成包括空气、水分、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等,此外还需考虑土层厚度、盐度、酸碱性等。柽柳可以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覆盖地表可减少蒸发,增加土壤湿度;柽柳的枯枝落叶进入湿地土壤,可以为土壤提供腐殖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柽柳通过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可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水侵蚀作用,保护水土和肥力;由材料可知,柽柳喜生于潮湿盐碱地,为盐生植物,可以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小问3详析】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的输入、分解或输出有关,有机碳含量高,说明进入土壤的有机碳数量多,分解或输出的有机碳数量少。由上题分析可知,湿地恢复后土壤含水量增加,盐度下降,植物群落光合作用增强,更多植物光合碳以根系分泌物等形式输入到土壤中;湿地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进入土壤的植物凋落物更多,为土壤提供了有机碳;湿地恢复后,淹水期延长,(厌氧环境中)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减弱,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明显增高。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后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隆起形成岛屿,至今多火山、地震活动,埃特纳火山(3326米)是欧洲最、最活跃的火山。在阿格里真托的海边,有一独特的白色石岩悬崖,纯天然的白色岩石(质纯的石灰岩呈白色),镶嵌在蓝色的海天里。白色沙滩和悬崖被视作西西里岛最美丽的风景线。西西里岛与亚平宁半岛之间隔墨西拿海峡,这里是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运输繁忙。(1)请阐述阿格里真托海边白色石灰岩悬崖的形成过程(2)埃特纳火山海拔高达3326米,请分析其高耸的原因。(3)有人认为墨西拿海峡正在变窄,也有人认为正在变宽。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曾为海洋,沉积了深厚、质纯的石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5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微商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口腔科病历记录规范操作指南
-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卷合集
- 二年级数学教案全集及解析
- 进口代理业务会计核算实务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塔吊拆除安全操作规程
- 财务会计模拟实务操作案例
- 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检查清单
- 油库施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门诊电子病历书写规范考核试卷有答案
- 2025年《党务工作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翻译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设计文化衫课件
- 2025河南郑州海关缉私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聚醚醚酮垫圈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公共资源交易知识培训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 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招标文件范本
- 安全生产课题立项申报书
- PEST分析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