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_第1页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_第2页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_第3页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_第4页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规范一、概述

冬季防冻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设备运行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本规范旨在明确防冻措施的实施步骤、监督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冬季低温环境对各类设施和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系统化的操作和持续的监督,提高防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防冻措施的实施

(一)设备防冻措施

1.关键设备检查与维护

(1)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保温层及管道连接处,确保无泄漏或破损。

(2)对水冷式设备,提前排空冷却水,防止冻裂;对无法排空的水系统,需添加防冻液(例如,乙二醇溶液浓度不低于30%)。

(3)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元件,避免因低温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2.保温与封闭

(1)对暴露在外的管道、阀门、储罐等设施,使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泡沫)进行包裹,确保保温层厚度均匀。

(2)露天设备应搭设临时遮蔽棚,隔绝寒风直吹,减少热量散失。

3.运行与测试

(1)设定设备最低运行温度,确保循环系统保持微弱运行状态,防止冻结。

(2)每日进行一次防冻功能测试,记录设备温度变化,确认防冻措施正常。

(二)建筑与设施防冻

1.建筑物防冻

(1)关闭非必要的门窗,减少冷风渗透;对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2)室内温度低于5℃时,启动暖通设备,保持最低温度(例如,供暖温度不低于12℃)。

(3)检查消防栓、水龙头等外部水管,包裹保温材料或采取断水措施。

2.场地与容器防冻

(1)堆放的物料应分层覆盖,防止积雪压垮或冻融交替导致变形。

(2)储水容器需定期排放积水,避免结冰膨胀;对必须保留的水体,可采取循环加热或防冻措施。

(三)作业人员防冻

1.个人防护

(1)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体温稳定。

(2)低温环境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每间隔30分钟休息一次,补充热饮。

2.现场管理

(1)设置取暖设备(如暖风机),确保作业区域温度不低于8℃。

(2)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工具,使用保温套或存放于暖房内。

三、防冻措施的监督

(一)监督流程

1.制定防冻计划

(1)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例如,参考近5年最低气温记录),确定防冻重点区域和措施优先级。

(2)将防冻责任分配到具体部门或人员,明确检查频率和报告要求。

2.定期检查与记录

(1)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防冻巡查,重点检查管道、设备、建筑保温情况。

(2)记录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二)监督要点

1.设备状态监督

(1)防冻液浓度检测:每月至少检测一次,确保符合要求。

(2)保温材料完整性检查:目视确认无破损、脱落。

2.现场管理监督

(1)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巡查时随机抽查,确保100%符合规范。

(2)取暖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温度是否达标。

(三)应急响应

1.防冻事件处置

(1)发现设备冻结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相关作业,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2)对轻微冻胀的管道,采取临时泄压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信息通报

(1)防冻问题需及时上报至管理部门,同步通知相关方协同解决。

(2)重大防冻事件需形成报告,总结经验并优化后续措施。

四、总结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结合设备、建筑、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不仅能减少低温带来的损失,还能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建议定期更新防冻方案,结合实际经验持续改进,确保长期有效性。

一、概述

冬季防冻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设备运行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本规范旨在明确防冻措施的实施步骤、监督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冬季低温环境对各类设施和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系统化的操作和持续的监督,提高防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防冻措施的实施

(一)设备防冻措施

1.关键设备检查与维护

(1)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保温层及管道连接处,确保无泄漏或破损。具体操作如下:

-使用超声波检漏仪或涂抹检漏剂,对冷却系统进行全覆盖检测,记录可疑点。

-检查保温层时,用手指按压表面,检查是否松动或脱落,特别注意弯头、阀门等易损部位。

-对管道连接处,重点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变形,必要时进行更换。

(2)对水冷式设备,提前排空冷却水,防止冻裂;对无法排空的水系统,需添加防冻液(例如,乙二醇溶液浓度不低于30%)。具体步骤为:

-关闭设备电源,泄压放空冷却水,并使用压缩空气吹干残留水分。

-防冻液添加需使用专用计量工具,确保浓度符合设备要求,并搅拌均匀。

-添加后,启动设备循环系统,检测防冻液循环是否正常。

(3)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元件,避免因低温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兆欧表测量关键线路的绝缘电阻,确保数值不低于设备标准值(例如,动力线不低于0.5MΩ)。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有无氧化或腐蚀,必要时进行清洁和紧固。

2.保温与封闭

(1)对暴露在外的管道、阀门、储罐等设施,使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泡沫)进行包裹,确保保温层厚度均匀。具体操作步骤为:

-清理管道表面油污和灰尘,确保保温材料粘贴牢固。

-使用专用保温带或胶带固定材料,避免脱落。

-对弯头、阀门等复杂部位,定制尺寸的保温套,确保覆盖无死角。

(2)露天设备应搭设临时遮蔽棚,隔绝寒风直吹,减少热量散失。具体实施要点为:

-选择风力较小、日照时间较长的位置搭建棚架,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以提高保温效果。

-定期检查棚架结构是否牢固,有无积雪压垮风险。

-在棚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温度变化。

3.运行与测试

(1)设定设备最低运行温度,确保循环系统保持微弱运行状态,防止冻结。具体做法为:

-在控制系统设置最低温度阈值(例如,空调系统不低于5℃),避免长时间停机。

-对关键设备,可启动备用泵进行微量循环,保持流体温度。

(2)每日进行一次防冻功能测试,记录设备温度变化,确认防冻措施正常。具体测试项目包括:

-测量冷却水温度、防冻液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循环泵运行状态,确认有无异响或卡顿。

-记录测试数据,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异常波动原因。

(二)建筑与设施防冻

1.建筑物防冻

(1)关闭非必要的门窗,减少冷风渗透;对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

-使用密封条(如毛毡条、硅胶条)填补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确保无缝隙超过0.5厘米。

-定期检查密封条老化情况,及时更换破损部分。

(2)室内温度低于5℃时,启动暖通设备,保持最低温度(例如,供暖温度不低于12℃)。具体步骤为:

-设置暖通系统定时运行,例如每日早中晚各运行2小时,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使用智能温控器,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供暖功率,避免能源浪费。

(3)检查消防栓、水龙头等外部水管,包裹保温材料或采取断水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防水保温棉包裹水管,并用胶带固定,确保覆盖整个暴露部分。

-对无人值守区域的消防栓,可采取临时断水并放空措施。

2.场地与容器防冻

(1)堆放的物料应分层覆盖,防止积雪压垮或冻融交替导致变形。具体实施要点为:

-对金属托盘、木质包装箱等,使用防水布或保温膜进行覆盖。

-每日清理物料堆顶的积雪,避免重量集中导致坍塌。

-对精密仪器或易损品,使用防潮箱存放,并放置除湿剂。

(2)储水容器需定期排放积水,避免结冰膨胀;对必须保留的水体,可采取循环加热或防冻措施。具体操作步骤为:

-每日检查储水容器液位,及时排放接近冰点的积水。

-对无法排放的水箱,使用电加热棒进行循环加热,功率根据水箱体积选择(例如,200L水箱使用500W加热棒)。

-在水中添加食品级防冻剂(如乙二醇,浓度根据最低气温选择),避免完全冻结。

(三)作业人员防冻

1.个人防护

(1)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体温稳定。具体防护清单包括:

-防寒服:外层防水、内层保暖,厚度不低于200克绒毛。

-手套:分指手套或五指手套,内层加绒,外层耐磨。

-帽子:能覆盖耳朵的保暖帽,内衬抓绒。

-防滑鞋:鞋底加厚,有防刺穿功能。

(2)低温环境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每间隔30分钟休息一次,补充热饮。具体要求为:

-休息时进入暖房或临时取暖点,避免在寒冷环境中快速回暖导致感冒。

-热饮选择温水或热茶,避免咖啡因刺激血管收缩。

2.现场管理

(1)设置取暖设备(如暖风机),确保作业区域温度不低于8℃。具体布置方法为:

-在作业点上方悬挂暖风机,确保出风口不直接吹向人员,避免烫伤。

-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控区域温度,低于8℃时立即增加取暖设备。

(2)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工具,使用保温套或存放于暖房内。具体措施包括:

-工具箱内放置保温棉垫,对精密仪器使用原厂保温箱。

-暖房内设置工具架,避免工具直接接触地面导致潮湿。

三、防冻措施的监督

(一)监督流程

1.制定防冻计划

(1)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例如,参考近5年最低气温记录),确定防冻重点区域和措施优先级。具体操作为:

-收集近5年每日最低气温数据,绘制温度曲线,标记极端低温时段。

-根据设备重要性、室外暴露程度,划分防冻风险等级(例如,高风险为关键设备、低风险为室内辅助设施)。

(2)将防冻责任分配到具体部门或人员,明确检查频率和报告要求。具体分配表样例如下:

|责任部门|具体任务|检查频率|报告要求|

|-||-||

|设备部|水冷设备防冻液检查|每日|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安全部|作业人员防护检查|每次作业前|签到表记录|

|维修组|管道保温破损修复|每周|修复后拍照存档|

2.定期检查与记录

(1)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防冻巡查,重点检查管道、设备、建筑保温情况。具体检查清单包括:

-管道:有无结冰、泄漏、保温层破损;

-设备:冷却液温度、循环泵运行状态;

-建筑:门窗密封性、供暖设备运行情况。

(2)记录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具体记录格式为:

|检查日期|检查项|发现问题|整改措施|整改人|跟踪结果|

|-|-|-||-|-|

|2023-12-01|水冷设备防冻液|液位偏低|补充防冻液至标准线|张三|液位正常|

(二)监督要点

1.设备状态监督

(1)防冻液浓度检测:每月至少检测一次,确保符合要求。具体检测步骤为:

-使用防冻液浓度计,抽取样本进行测量,记录数值并对比标准要求。

-若浓度不足,需计算添加量并记录,避免过量导致腐蚀。

(2)保温材料完整性检查:目视确认无破损、脱落。具体检查方法为:

-沿管道、设备表面行走,用手指轻触保温层,检查有无松动或塌陷。

-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保温层背面的温度,温差过大说明保温失效。

2.现场管理监督

(1)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巡查时随机抽查,确保100%符合规范。具体抽查要点为:

-检查防寒服是否完整、干燥,有无被雨水浸湿;

-手套是否为防寒手套,而非普通劳保手套;

-防滑鞋鞋底是否磨损严重。

(2)取暖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温度是否达标。具体检查项目包括:

-暖风机电源是否正常,有无过热保护;

-作业区域温度是否均匀,有无局部过冷区域。

(三)应急响应

1.防冻事件处置

(1)发现设备冻结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相关作业,联系专业人员处理。具体步骤为:

-立即切断设备电源,防止启动时损坏电路;

-用温水(不超过40℃)缓慢融化结冰,避免热水导致金属变形;

-联系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协助恢复运行。

(2)对轻微冻胀的管道,采取临时泄压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具体操作方法为:

-在冻胀位置上游安装临时泄压阀,缓慢放空压力;

-用保温材料包裹冻胀区域,减缓温度变化。

2.信息通报

(1)防冻问题需及时上报至管理部门,同步通知相关方协同解决。具体上报流程为:

-当日发现的问题需在当日提交报告,紧急情况需立即电话上报;

-重大防冻事件需形成专题报告,包括原因分析、处理过程及改进措施。

(2)重大防冻事件需形成报告,总结经验并优化后续措施。具体报告内容应包括:

-事件描述:时间、地点、受影响设备;

-原因分析:温度记录、检查记录等;

-处置措施:具体操作步骤、参与人员;

-预防建议:改进防冻措施的具体方案。

四、总结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结合设备、建筑、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不仅能减少低温带来的损失,还能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建议定期更新防冻方案,结合实际经验持续改进,确保长期有效性。

一、概述

冬季防冻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设备运行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本规范旨在明确防冻措施的实施步骤、监督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冬季低温环境对各类设施和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系统化的操作和持续的监督,提高防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防冻措施的实施

(一)设备防冻措施

1.关键设备检查与维护

(1)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保温层及管道连接处,确保无泄漏或破损。

(2)对水冷式设备,提前排空冷却水,防止冻裂;对无法排空的水系统,需添加防冻液(例如,乙二醇溶液浓度不低于30%)。

(3)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元件,避免因低温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2.保温与封闭

(1)对暴露在外的管道、阀门、储罐等设施,使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泡沫)进行包裹,确保保温层厚度均匀。

(2)露天设备应搭设临时遮蔽棚,隔绝寒风直吹,减少热量散失。

3.运行与测试

(1)设定设备最低运行温度,确保循环系统保持微弱运行状态,防止冻结。

(2)每日进行一次防冻功能测试,记录设备温度变化,确认防冻措施正常。

(二)建筑与设施防冻

1.建筑物防冻

(1)关闭非必要的门窗,减少冷风渗透;对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2)室内温度低于5℃时,启动暖通设备,保持最低温度(例如,供暖温度不低于12℃)。

(3)检查消防栓、水龙头等外部水管,包裹保温材料或采取断水措施。

2.场地与容器防冻

(1)堆放的物料应分层覆盖,防止积雪压垮或冻融交替导致变形。

(2)储水容器需定期排放积水,避免结冰膨胀;对必须保留的水体,可采取循环加热或防冻措施。

(三)作业人员防冻

1.个人防护

(1)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体温稳定。

(2)低温环境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每间隔30分钟休息一次,补充热饮。

2.现场管理

(1)设置取暖设备(如暖风机),确保作业区域温度不低于8℃。

(2)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工具,使用保温套或存放于暖房内。

三、防冻措施的监督

(一)监督流程

1.制定防冻计划

(1)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例如,参考近5年最低气温记录),确定防冻重点区域和措施优先级。

(2)将防冻责任分配到具体部门或人员,明确检查频率和报告要求。

2.定期检查与记录

(1)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防冻巡查,重点检查管道、设备、建筑保温情况。

(2)记录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二)监督要点

1.设备状态监督

(1)防冻液浓度检测:每月至少检测一次,确保符合要求。

(2)保温材料完整性检查:目视确认无破损、脱落。

2.现场管理监督

(1)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巡查时随机抽查,确保100%符合规范。

(2)取暖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温度是否达标。

(三)应急响应

1.防冻事件处置

(1)发现设备冻结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相关作业,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2)对轻微冻胀的管道,采取临时泄压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信息通报

(1)防冻问题需及时上报至管理部门,同步通知相关方协同解决。

(2)重大防冻事件需形成报告,总结经验并优化后续措施。

四、总结

冬季防冻措施的实施与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结合设备、建筑、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不仅能减少低温带来的损失,还能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建议定期更新防冻方案,结合实际经验持续改进,确保长期有效性。

一、概述

冬季防冻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设备运行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本规范旨在明确防冻措施的实施步骤、监督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冬季低温环境对各类设施和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系统化的操作和持续的监督,提高防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防冻措施的实施

(一)设备防冻措施

1.关键设备检查与维护

(1)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保温层及管道连接处,确保无泄漏或破损。具体操作如下:

-使用超声波检漏仪或涂抹检漏剂,对冷却系统进行全覆盖检测,记录可疑点。

-检查保温层时,用手指按压表面,检查是否松动或脱落,特别注意弯头、阀门等易损部位。

-对管道连接处,重点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变形,必要时进行更换。

(2)对水冷式设备,提前排空冷却水,防止冻裂;对无法排空的水系统,需添加防冻液(例如,乙二醇溶液浓度不低于30%)。具体步骤为:

-关闭设备电源,泄压放空冷却水,并使用压缩空气吹干残留水分。

-防冻液添加需使用专用计量工具,确保浓度符合设备要求,并搅拌均匀。

-添加后,启动设备循环系统,检测防冻液循环是否正常。

(3)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元件,避免因低温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兆欧表测量关键线路的绝缘电阻,确保数值不低于设备标准值(例如,动力线不低于0.5MΩ)。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有无氧化或腐蚀,必要时进行清洁和紧固。

2.保温与封闭

(1)对暴露在外的管道、阀门、储罐等设施,使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泡沫)进行包裹,确保保温层厚度均匀。具体操作步骤为:

-清理管道表面油污和灰尘,确保保温材料粘贴牢固。

-使用专用保温带或胶带固定材料,避免脱落。

-对弯头、阀门等复杂部位,定制尺寸的保温套,确保覆盖无死角。

(2)露天设备应搭设临时遮蔽棚,隔绝寒风直吹,减少热量散失。具体实施要点为:

-选择风力较小、日照时间较长的位置搭建棚架,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以提高保温效果。

-定期检查棚架结构是否牢固,有无积雪压垮风险。

-在棚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温度变化。

3.运行与测试

(1)设定设备最低运行温度,确保循环系统保持微弱运行状态,防止冻结。具体做法为:

-在控制系统设置最低温度阈值(例如,空调系统不低于5℃),避免长时间停机。

-对关键设备,可启动备用泵进行微量循环,保持流体温度。

(2)每日进行一次防冻功能测试,记录设备温度变化,确认防冻措施正常。具体测试项目包括:

-测量冷却水温度、防冻液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循环泵运行状态,确认有无异响或卡顿。

-记录测试数据,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异常波动原因。

(二)建筑与设施防冻

1.建筑物防冻

(1)关闭非必要的门窗,减少冷风渗透;对门窗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

-使用密封条(如毛毡条、硅胶条)填补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确保无缝隙超过0.5厘米。

-定期检查密封条老化情况,及时更换破损部分。

(2)室内温度低于5℃时,启动暖通设备,保持最低温度(例如,供暖温度不低于12℃)。具体步骤为:

-设置暖通系统定时运行,例如每日早中晚各运行2小时,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使用智能温控器,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供暖功率,避免能源浪费。

(3)检查消防栓、水龙头等外部水管,包裹保温材料或采取断水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防水保温棉包裹水管,并用胶带固定,确保覆盖整个暴露部分。

-对无人值守区域的消防栓,可采取临时断水并放空措施。

2.场地与容器防冻

(1)堆放的物料应分层覆盖,防止积雪压垮或冻融交替导致变形。具体实施要点为:

-对金属托盘、木质包装箱等,使用防水布或保温膜进行覆盖。

-每日清理物料堆顶的积雪,避免重量集中导致坍塌。

-对精密仪器或易损品,使用防潮箱存放,并放置除湿剂。

(2)储水容器需定期排放积水,避免结冰膨胀;对必须保留的水体,可采取循环加热或防冻措施。具体操作步骤为:

-每日检查储水容器液位,及时排放接近冰点的积水。

-对无法排放的水箱,使用电加热棒进行循环加热,功率根据水箱体积选择(例如,200L水箱使用500W加热棒)。

-在水中添加食品级防冻剂(如乙二醇,浓度根据最低气温选择),避免完全冻结。

(三)作业人员防冻

1.个人防护

(1)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体温稳定。具体防护清单包括:

-防寒服:外层防水、内层保暖,厚度不低于200克绒毛。

-手套:分指手套或五指手套,内层加绒,外层耐磨。

-帽子:能覆盖耳朵的保暖帽,内衬抓绒。

-防滑鞋:鞋底加厚,有防刺穿功能。

(2)低温环境下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每间隔30分钟休息一次,补充热饮。具体要求为:

-休息时进入暖房或临时取暖点,避免在寒冷环境中快速回暖导致感冒。

-热饮选择温水或热茶,避免咖啡因刺激血管收缩。

2.现场管理

(1)设置取暖设备(如暖风机),确保作业区域温度不低于8℃。具体布置方法为:

-在作业点上方悬挂暖风机,确保出风口不直接吹向人员,避免烫伤。

-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控区域温度,低于8℃时立即增加取暖设备。

(2)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工具,使用保温套或存放于暖房内。具体措施包括:

-工具箱内放置保温棉垫,对精密仪器使用原厂保温箱。

-暖房内设置工具架,避免工具直接接触地面导致潮湿。

三、防冻措施的监督

(一)监督流程

1.制定防冻计划

(1)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例如,参考近5年最低气温记录),确定防冻重点区域和措施优先级。具体操作为:

-收集近5年每日最低气温数据,绘制温度曲线,标记极端低温时段。

-根据设备重要性、室外暴露程度,划分防冻风险等级(例如,高风险为关键设备、低风险为室内辅助设施)。

(2)将防冻责任分配到具体部门或人员,明确检查频率和报告要求。具体分配表样例如下:

|责任部门|具体任务|检查频率|报告要求|

|-||-||

|设备部|水冷设备防冻液检查|每日|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安全部|作业人员防护检查|每次作业前|签到表记录|

|维修组|管道保温破损修复|每周|修复后拍照存档|

2.定期检查与记录

(1)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防冻巡查,重点检查管道、设备、建筑保温情况。具体检查清单包括:

-管道:有无结冰、泄漏、保温层破损;

-设备:冷却液温度、循环泵运行状态;

-建筑:门窗密封性、供暖设备运行情况。

(2)记录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具体记录格式为:

|检查日期|检查项|发现问题|整改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