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n传送带模型和“滑块一木板”模型

新课程标准1.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体现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传送带模

命题趋势

型和板块模型考查频率高,题目综合性强,会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试题

生活实践类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

情境

考问一、传送带模型

考向二、“滑块一木板”模型

考向三、斜面问题

考向四、生活情景问题

考向一、传送带模型

一、水平传送带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0=0(1)可能一直加速

情景1——T)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时,可能一宣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情景2

(2)%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

情景3(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若两

>匕返回时速度为%若小V匕返回时速度为出

二、倾斜传送带问题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一直加速(x后耳2/,且〃2tan,)

情景1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x物』旦〃》tan〃)

乙a

2

(1)一直加速(x将3^21)

情景2(2)先加速后匀速(x构]-</,且〃2lan0)

乙a

2

产(3)先以a加速后以&加速(x物士且〃〈tan〃)

La

(1)一直加速(〃<tan〃)

(2)一直匀速(〃丸an8)

(3)当V《V先加速后匀速(x后———旦〃》tan

0)

I1一诺|

(4)当Vo〈V先以囱加速后以全加速(x物」一〈/且

情景32Hg

jw<tan0)

I/—阖

(5)当V°〉V,先减速后匀速(x且〃2tan

2Hg

〃)

I

⑹当Vo>V,,直感速(x物->/且〃2tan。)

92ug

(1)一直加速(P<tan夕)

(2)一直匀速(〃4an。)

情景4谥

⑶先减速后反向加速(X疗心W/且〃)tan0)

2

(4)直减速

2Ug

【典例"(多选)(2023♦陕西咸阳市质检)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m,以vo=2m/s的速度(始

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丸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4,g取lO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

运动到B的过程中()

A.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Js

B.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s

C.划痕长度是4m

D.划痕长度是0.5m

答案:BD

解析:A.根据牛顿第二定程得,小煤块的加速度a=ng=4m/s2,

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i=vo/a=2/4s=O.5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i=at72==0.5m.

则小煤块匀速运动的位移X2=X^F4-O.5m=3.5m,则匀速运动的时间t2=X2/v(p3.52s=1.75s,

所以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t=tl+t2=2.25s.故A错误,B正确。

C.在煤块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X3=votF2XO.5m=lm,

则划痕的长度△x=X3%=0.5m.故C错误,I)正确。

【典例2L(2023•吉林三调)如图所示,倾角为〃的足够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速度大小

为一个物块从传送带底端以初速度也(以>由上滑,同时物块受到平行传送带向上的恒力尸作用,物块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是()

答案:C

解析:若Q///gsiu〃+〃/〃gccs〃,物块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是向上倾斜的宜.线,A图是可

能的。若4期sin〃+〃崛os3物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T图象是平行于£轴的直线,B图是可能

的。若Rmgsin伊+〃/峡os0,物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合力大小为F合=〃〃氏os〃+〃俗in0—F,速

度减至片时,由于〃=tan。,即侬sin。=〃侬€0$。,存在静摩擦力/*(/<〃侬cos。)使物块沿传送带方

向受力平衡,则物块和传送带一起以速度修做匀速运动,D图是可能的,C图不可.能。本题选不可能的,故

选C。

练习1.(多选)(2023•安徽天长市期末)如图甲所示,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条倾角都为。的倾斜轨道

小》分别与一传送装置的两端平滑相连.现将小物块从轨道a的顶端由静止释放,若传送装置不运转,小

物块运动到轨道〃底端的过程的『一,图象如图乙所示;若传送装置匀速转动,则小物块下滑过程的v-t

图象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B

答案:AC.

解析: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带静止时的相同,加

速度为e=^in。一〃穿os0,则『一£图象不变,选项A正确;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当物块运动

到传送带上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块将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加速度为a=^in

鸵os0>a',此时物块运动到轨道方底端的速度大于小则选项C正确,D错误;当物块运动到传送带上时

的速度大于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块将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加速度仍为团,则选项B错误.

练习2.(2023•四川成都市诊断)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37°,从力至IJ"长度为£=10.25m,

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力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黑色煤块,

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口=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37。=0.6,g

=10m/s2,求:

⑴煤块从力到8的时间;

(2)煤块从力到片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答案:(1)L5s(2)5m

解析:(1)煤块刚放上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其加速度为

a=g(sin〃+〃cos0)=10m/s2,

14%

加速过程中s

1,

Xi=]ai£i=5nio

达到外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则

a2=g(sin〃一〃cos。)=2m/s\

xi—L—X\—5.25m,

,12

X2=历%2+5金右,

得Z2=0.5So

煤块从A到6的时间为t=ti+f2=l.5So

(2)第一过程痕迹长△x】=—小=5m,

第二过程痕迹长△加=在一的七=0.25m,

△为与△工?部分重合,故痕迹总长为5m。

【巧学妙记】

处理传送带模型的万能模板

初上时期•根据

根据临界条件

V.、V.的关乐.

V9碟定住界状态的

及宠物体的受力

情孔•利斯之后的

情况•进而喘定

诙动期式

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题关键: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1)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同,且仍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

力,物块做加速运动.

(2)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同,月」物>八:”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

力,物块做减速运动.

(3)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反,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力,物块减速;

一、''滑块一木堀当物块速度减为零后,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力,物块做反向加速运动.

I

1.相对运动模理;(4)若I,判=y帚,看物块有没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若物块有加速的趋势,则传送带

I

滑块一一滑板模,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力;若物块有减速的趋势,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力.

I

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滑板(如图b)、圆

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一滑板模型类似.

2.板块问题

一、木板B受到水平拉力

木块A质量为nn,木板B质量为陶,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摩擦

因数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f”和滑动摩擦力4相等

(1)当FW-(nh+nu)g时,AB都静止不动

此时木块A不受摩擦力,木板B受到的摩擦力f=F

(2)当〃?(nii+nh)g<FW(nh+m?)g+(m】+ni2)时,二者一起加速

假设在F作用下AB一起加速,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当F逐渐增大,二者加速度a也随之增大。对木块A

来说,此时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在静摩擦力带动下使木块A随着木板B一起加速。而木块A受到

的静摩擦力也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时,木块A达到最大加速度:

木块APimig-=m/cia得ch=Pig

整体(mi+m2)g=(mi+m2)&

■二〃?(mi+m2)g+(mi+m2)〃名

地面光滑时:木块A〃

得&=〃ig

整体F萨(111)+012)&

氏二(nii+m?)〃/g

(3)当冷〃2(nh+nilg+(IH.+I112)〃/g二者相对滑动

木块A〃,,m/g习/向

得&尸〃ig

木板B/一〃2(叫+叱)g-〃:m:g=n12aB

地面光滑时:木块A〃/勿=卬向得

木板BF—〃m】g=m泪8

二、木块A受到水平拉力

木块A质量为木板B质量为陶,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摩擦

因数为设〃沏(mi+ni2)g

(1)当FW〃2(nh+nh)g时,AB都静止不动

此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f.、=F,地面对木板B受到的摩擦力

(2)当〃?(mi+m2)g<FW〃?(m)+m2)g+(nii+mj)&时,二者一起加速

假设在F作用下AB一起加速,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当F逐渐增大,二者加速度a也随之增大。对木板B

来说,此时木板B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在静摩擦力带动下使木板B随着木块A一起加速。而木板B受到

的静摩擦力也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时,木板B达到最大加速度:

木板Binug(m/m2)

得3rt=["即溶-"2(加1+叱)幻/加2

整体(mi+m2)g=(mi+m2)&

人=心(mi+m:)g+(mi+m:)血叫=小(岫+吗刈吗

地面光滑时:木板B〃加

得a.=umtg/nh

整体Fn=(mi+m2)&

F卡(nii+m)u1明店/叱

(3)F>Fa=(mi+m2)加附店一42(吗+啊)g1的二者相对滑动

木块AF-〃2(mi+m2)g=(m+nh)a、

木板B〃/勿点一〃2(mi+叱)势s

地面光滑时:木块AF-〃2(mrhn2)g=m囱

木板B乂iggmn2a8

三、木块以V。滑上木板

木块A质量为木板B质量为陶,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摩擦

因数为如图木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V。滑上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木板B,A一定会在B上滑行一段时间,

木板B长为L设〃2(mi+ni2)g<"mg。

如果〃g<那么B受到的合力就不为零,就要滑动,此时木板加速,木块减速。

*N

A

木块A加速度〃加爆刖小木板B加速度〃加但一〃2(nn+ni2)g二电an

(1)如果B足够长,经过一段时间t后,A、B将会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设A在B上相对滑动的距离

为d,如图所不,A、B的位移关系是SLSR=d>那么有:

-ant

Vot~/2=d+ant'/2

⑵如果板KL<d,经过一段时间t后,A将会从B上面滑落,A、B的位移关系是S,「SB=L即%

四.木板突然获得一个初速度

木块A质量为叫,木板B质量为此,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

摩擦因数为如图,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A在B的右端。从某一时刻时,B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瞬间

打击力而获得了一个向右运动的初速度Voo

BR

A静止,B有初速度,则A、B之间一定会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是B带动A运动,故A的速度不可能超

过B。由A、B的受力图知,A加速,B减速,

木块A加速度〃加声或困

木板B加速度〃/mg-〃?(nh+ni2)g二勿加

两种情况:

1.如果板长L,经过一段时间I后,A将会从B上面滑落,则S『S.、二L

Vot-^t2/2=£坳^/2由此可以计算出时间t。

2.板足够长,则A、B最终将会以共同的速度一起向右运动。设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A在B

上相对滑动的距离为d,位移关系如图所示,则S「SFd

-=

Vo3Bt3.ft

Y忒-a代-/2二d+a,、/2

A、B达到共同速度后分为两种情况

(1)木块A和木板B一起减速

假设一起减速,木块A和木板B的加速度u?(mi+m2)g=(mi+m2)a

此时对木块A来说,静摩擦力对A产生加速度,则f=nna叫g

如果此时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没有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加g,即〃冽igWH则木块A和木板B以加

速度a=〃2g一起减速。

(2)木块A和木板B相对滑动,各自减速

如果此时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加ig,即g>umg,木块A和木板B相对滑动,各

自减速。

木块Aa产

木板BP2(mi+m2)g-Hmig二叱a。

【典例3】(2023•江苏・8)如图所示,A.4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和加,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夕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

W

对4施加一-水平拉力尼则()

A-»F

A.当"寸,尔〃都相对地面静止

51

B.当F=~〃mg时,A的加速度为鼻〃g

C.当冷时,力相对6滑动

0.无论〃为何值,〃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答案:BCD

33

解析:当0<々5〃侬•时,4、〃皆静止;当2〃/〃处PW3〃/〃g时,月、”相对静止,但两者相对地面一起向右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入3〃〃名时,力相对8向右做加速运动,笈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错误,选项

3

5F-5Hmg1

C正确.当尸=5〃侬时,力与8共同的加速度a=而选项B正确.少较大时,取物块8为研

3

2Pmg—2Nmg)

究对象,物块8的加速度最大为&2=;=5〃g,选项D正确.

【典例4】(多选)(2023•洛阳偎师中成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厚度不计的圆环A,紧套在

长度为£的圆柱体B的上端,A、B两者的质量均为他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其大

小为A/期(上1)。A、B由离地〃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触地后能竖直向上弹起,触地时间极短,且能量损

失,A环运动过程中未落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急

A.B与地底一次碰撞后,

B.E与地底一次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二二

K~\

C.B与地底一次碰撞后,当A与B刚相对静止时,B离地面的高度是“,厂”

k-

当A与B刚相对静止时,B离地面的高度是丝平

D.E与地底一次碰撞后,

k

答案:AC

解析:AB.物体A、B一起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则2mgH=g2〃z/

解得v=12gH

对B来说碰撞以后以速度/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吆+公咫=m/,

得%=(2+l)g

„v2H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上升的最大高度^i=—=—

2*k+1

即B与地第一次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与,故A正确,B错误;

CD.对A来说碰撞后的加速度4A,由kmg-mg=maA

得4=(Z-Dg

方向竖直向上,当A、B速度相等时,两者相对静止,设经时间£后,两者速度相等,有吁4,二一(L/,)

解得二隹

k\g

2

B下端离地面的高度为H;=vt-^aKt=吗T)

jK

即B与地第一次碰撞后,当A与B刚相对静止时,B下端离地面的高度为"([1),故C正确,I)错误.

k~

故选ACo

练习3.(2023•荆州模拟)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1kg和期=2kg

的4、8两物块、力、〃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

恒力厂作用在/I物块上,如图3-3-25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则()

A.若4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若41.5N,则力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L5N

C.若6=4N,则〃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D.若48N,则8物块的加速度为1.0m/s?

答案:D

解析:力物块与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当/;V2N时,力物块没有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力、B与

板整体向左加速,选项A错误;若方=1.5N,对力、8及轻质木板整体有a=」一=0.5m/s:对力物块分

的十例

析有尸一6=阿小解得6=1N,选项B错误;若/=4N,则力物块与板发生相对滑动,板对8物块的静摩

pt.

擦力为2N,选项C错误;若F=3N,板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仍为2N,根据a=—可得a=lMs?,选项1)

正确.

练习4.(2023•河南林州市专项练习)如图所示,一圆环月套在一均匀圆木棒“上,力的长度相对〃的

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力和6的质量都等于如力和8之间滑动摩擦力为f(优加g)°开始时8竖直放置,

下端离地面高度为力,力在8的顶端,如图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

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在6再

次着地前,力、6不分离。

(1)请描述在从开始释放到月再次着地前的过程中,力、各自的运动情况,并解出匀变速运动时的加速

度大小;

(2)8至少应该多长?

答案:(1)见解析(2)—右「

mg-vi

解析:(1)释放后力和〃相对静止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大小都为a=g,〃与地面碰撞后,A

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mg-f

a[=m

6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mg+f

ci/i—,

m

〃速度减为零后,继续以加速度检向下运动。

(2)8着地前瞬间的速度为匕=,丽,

B与地面碰撞后向上运动到再次落回地面所需时间为

2%

t=9

an

在此时间内A的位移x=vi

要使8再次着地前A不脱离B,木棒长度L必须满足条件L^x,

97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2

练习5.(2023•全国卷山)如图,两个滑块力和〃的质量分别为例=1kg和助=5kg,放在静止于水平

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2=0.1.某时刻力、8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3m/sJ、8相遇时,1与木板恰

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求:

/?

A

n

(1)6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1、8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m/s(2)1.9m

解析:(1)如图所示,对力、8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八分别表示物块水笈受木板摩擦力的大

小,/、/;/和/'分别表示木板受到物块小〃及地面的摩擦力大小,设运动过程中小〃及木板的加速度

大小分别为&、a和a,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fn=m隔②

fn'—f/—f=mw③

且:△=fj=P

fn=fs=〃i//M⑤

f=分(如+而H•勿)挺)

联立①〜⑥解得:&=5m/s2,&=5m/s2,a=2.5m/s2

故可得8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力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且&显

然经历一段时间力之后8先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状态,且此时人8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妨假设此

时5与木板的速度大小为力:

匕=%-a必⑦

V\二&力⑧

解得:力=0.4s,ri=lm/s.

(2)设在右时间内,力、〃的位移大小分别为必,X;由运动学公式得:

1.八

必=%£】一/为石⑨

1

四=的力―5a方⑩

此后8将与木板一起保持相对静止向前匀减速运动,直到和力相遇,这段时间内4的加速度大小仍为

办,设8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才,则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对木板和B:

〃2(加i+◎+ni)g+mnt\g=(热+n])a'⑪

假设经过七时间后力、8刚好相遇,且此时速度大小为上为方便计算我们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向,则在

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化:

对8和木板:v2=v\—ci£2⑫

对4:以=—%+aA七⑬

联立(SA年解得七=0.3s,可以判断此时〃和木板尚未停下,则七时间内物块儿〃的位移大小假设

为x/、X:,由运动学公式:

XA=V\?2—4⑭

Xu'=%叁一,4⑮

则力和8开始相距x满足:广弱+%/+检+题'⑯

联立解得:%=1.9m.

【巧学妙记】

分析滑块一木板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与清M达外相向逢及久才清块从青”

上看下是受力“城通秋刍支化的“新』

G发力情丸之网的美及“看陵、清

极值档与依长之同的美黑.一做情孔下.由

于摩撑力或其他力的绅支杨京、后清块

”滑帐的加速度・会火生史化•国改.以纷析

点片界,立内折苜、后遣行受力分析无瘦血

模电的美・

叠加体系统临界问题的求解思路

假设件加体间无相

八嬴、隔离法J求临界加]整体法对滑动,求解系统

业系切1速度6=%加谏曲

比较判断j"W"m♦无相对滑动)计算求解/根据判断的结果

Tia-。,有相对有动j1进行有关计算

斜面问题

【典例1】(多选)(2023•湖南株洲市质检)如图所示,三角形物体/I应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上面的ABD

部分为一种材料,下面的皮厉。部分为另一种材料。劭界面平行与底面值/1C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小,

4E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且有%V〃2。物块从4点由静止下滑,加速至夕点后,又匀速运动至。点。

若该物块由静止从力点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A

A.由〃匀速运动至£

B.巾〃加速运动至E

C.通过〃点的速率等于通过8点的速率

DJ8段运动的时间大于/山段运动的时间

答案:BD

解析:AB.由题意可知物块从6匀速运动到C,则有mgsincos=0

由9到E,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gsin。?一〃y〃gcos,=nia

因为a

所以。>0即由〃加速至反故A错误,B正确;

C.从A到8根据动能定理,有mgh—AjngCGS。、-AB=^mv\

从4至ij〃根据动能定理,有mgh-/mgcos02AD=-,叫;

根据几何关系cosaABAcosa-A。所以%<心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二定律,在47段〃AB=gsin4-〃话cos4

在比'段々AD=gsin,一Mgcos"

因为4<4所以。AB〈〃AD

根据X二二"2解得f=

2

因为&B>&D所以,AB>的)故。正确。

故选BDo

【典例2](多选)(2023•安徽省池州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的斜面上有一小

物块出石与〃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石和。

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力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A.a与力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向下滑动

B.a与6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向上滑动

C.a与6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静止不动

I).6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向上滑动

答案:BC.

解析;假设a和6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减速,则其共同加速度向右,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

示(假设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将加速度分解到垂直、平行斜面方向,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FN-mgcos6=mavmgsinO-Ff=nia、

解得&=mgcos04-max,Ff=ni^sinmay

其中,加速度a从0增加到了a

可以看出K一定增大了,即压力增大了。

若a较小,4、.<gsine,£方向向上;

若%,=gsin。,A=0;

若a较大,a、.>gsin6,A方向向下;

若引太大,则斤可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物块a就会相对斜面上滑。物块相对斜面上滑时,物块有竖直向

上加速度,超重,因此整体对地压力大于整体重力。

练习5.(2023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斜面,斜面倾角为(),初始时将一

物体A轻放在斜面上,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U>tan。,并在物体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贝J物体A将在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加速

运动

B.若U=tan0,并在物体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贝J物体A将在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加速

运动

C.若uVtan。,物体A将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在物体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后,

物体A将仍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

D.若uVtan。,物体A将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在物体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后,

物体A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

答案:D

解析:AB、若uNtan。,重力下滑分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施加F后相当于增大重力,

物静A仍静止,故AB错误;

CD、若uVtan。,重力下滑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加速下滑,施加F后合外力增大,但质量不变,

故加速度增大,故D正确C错误。

-----考向四、生活情景问题

【典例1】(2023・河南省驻马店后第二次质检)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

x.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

时,再以及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

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明,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

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体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h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式;

(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①而球拍的倾角比即大了£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

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二的下边沿掉落,求£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在匀速运动阶段,有吻tan9。=kv°

得仁照人

Vo

(2)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有

ssin0-kv=ma

\cos0=mg

av

得tan0=-4—tan册.

gKi

(3)以速度如匀速运动时,设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A有

mg

cos狐

球拍倾角为%+£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尸sinB=

ma'

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3有t=--^

vo乙a

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dwr

得sin"非•

\vo2a)

【典例2】(2023•广东省深圳市三校模拟)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

施等组成,如图乙所示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的斜面。一-辆长12m的载有货物的货

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

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

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鼓床阻力大小

2

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1,sin^=0.1,^=10m/so

求:

货物货车

防撞设施

制动坡床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答案:(1)5m/s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98ni

解析:(1)设货物的质量为勿,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0.4,受摩擦

力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8,则

/H-zft^sin0=ma、①

f=〃勿夕os9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包=5m/s?③

向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卜=23川/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

距制动坡床顶端SD=38RI的过程中,用时为h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s

=4m,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至。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凡F

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々倍,4=0.44,货车长度制动坡床的长度为1,则

蟀in④

F=心电

1…

Si=vt--a\t'@

1.C

S2=vt--a>t'@

S=SLS2®

/=Z)+S0+S@

联立①②④〜⑨式并代入数据得/=98mo⑩

练习7.(2023•全国卷II)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无和汨(汨〈汕)

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

速度%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

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

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八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⑵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谥—诏

答案:(1)至一(2)~

Zgxo29照

解析:(1)设冰球的质量为m,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Umg=ma①

由运动学公式得:

伉一V\=2axfi

22

解得〃=年③

(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

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句和色,所用的时间为工

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vo—力=2&弱

vo—Vi=a\t⑤

1,

x{=-aitr©

联立④⑤⑥式得

X1V\+%?

k2/

道典好题,

1.(多选)(2023•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带上端

月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传送带的速率为妆,且孜>口.不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

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和位置,下面哪个是可能的()

A.从下端8离开,B.从下端〃离开,/V-

C.从上端力离开,v=v\D.从上端力高开,

2.(多选)(2023•福建泉州市5月第二次质检)如图,一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小滑块以

某初速度沿传送带向下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3.(多选)(202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综合体二模)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

面上,另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叠放在长木板的一端之上。B是长木板的中点,物块与长木板在段的

动摩擦因数为〃,在〃。段的动摩擦因数为2若把物块放在长木板左端,对其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吟可使

其恰好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若把物块放在长木板右端,对其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2也可使其恰好与长木

板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