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页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
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
工作就是你的事业。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此谋生。
这段文字主要叙述的是()。
A.职业与事业
B.谋生与理想
C.兴趣与工作
D.目标与现实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分别说明什么样的工作是职业,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事业;接着提出职业和事业一致是最理想的结论,即文段主要叙
述的是职业与事业。因此A项正确。
2、《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提到,世界上几乎每个经济体,都存在提升营商便利度的空间。让企业家精神发扬光大,让经济活动充分发挥潜
力,正是提升营商环境的要义所在。客观而言,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蜕变,也像是一场“革命”。革命不指向他人,面向的是自
我——它需要城市对自己的肌理进行深入剖析。这样的工作,很难由一个人或者单个组织、部门进行推动,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进行系
统研究,才能从总体把握推进。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城市如何进行自身营商环境变革
B.分析营商环境竞赛的具体评判标准
C.如何更高效地释放企业家精神
D.介绍优化营商环境的专业机构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营商便利度的话题,接着介绍提升营商环境的要义,后文指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是一场“革命”,需要城市对自
己的肌理进行深入剖析,尾句指出这样的工作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来完成,不能由个人或单个组织完成,故接下来
会围绕具有专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组织来展开,对应D项。
A项,文段已经论述过,故后文不会再论述,排除;
B项“营商环境竞赛”、C项“企业家精神”均与文段的核心话题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营商环境竞赛场上的智力支撑》
3、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往往使用的是批量化、规模化的工业产品,审美疲劳,使人厌倦了____________的产品,追新逐异、返璞归真的心
理,让人们对手工、天然的扎染颇感亲近。扎染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形式美,了解这种形式美或许是我们开启手工艺艺术之门的密码,从而
________中国手工艺蕴含着的一种深扎大地、永葆青春的传统文化力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成不变研习
B.千篇一律窥见
C.始终如一感受
D.如出一辙诠释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2页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往往使用的是批量化、规模化的工业产品,审美疲劳”可知,横线处需体现产品单调、雷同
之意。A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强调墨守成规,不知变通,B项“千篇一律”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没有变化,D
项“如出一辙”形容事情非常相似,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一个样子,侧重的是坚持、不间断,与文意
不符,排除。
第二空,“从而”引导因果关系,根据“了解这种形式美或许是我们开启手工艺艺术之门的密码”可知,横线处需体现透过扎染的
形式美可以感受到中国手工艺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力量之意。B项“窥见”指暗中看出或觉察到,符合文意,当选。A项“研习”指
研究学习,D项“诠释”指解释或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竞将红缬染轻纱——谈谈扎染蜡染之美》
4、针对执法实践中的一系列行政微小案件,行政机关常依据《行政处罚法》之外的特别法作出高额罚款的决定,过罚不当问题较为突出。
在“一刀切”式的执法逻辑下,执法者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存在法律适用机械性、执法程序形式化、处罚决定专断性的执法缺憾。若从法律原理角度
审视,可以发现专业思维的理性化、规则至上的合法性以及风险规避的稳妥性是执法者作出高额罚款决定的观念基础,行政执法秉持的是一
种“去行政化”立场。对此,须对行政微小案件高额罚款的执法逻辑予以矫正,执法者应遵循“过罚相适应”的执法立场,找回行政执法中的“行政
智慧”,加强法律规范的体系性适用,发挥执法程序的反思性作用,采用更加包容审慎的监管手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行政微小案件高额罚款的执法逻辑反思
B.行政执法中应秉持“过罚相适应”立场
C.行政微小案件执法过程中切忌矫枉过正
D.执法者如何弥补“一刀切”执法的缺憾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行政微小案件存在过罚不当问题,接着从法律原理角度介绍了行政执法秉持的立场,最后通过“对此”总结前
文,并提出对策,即须对行政微小案件高额罚款的执法逻辑予以矫正。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在强调要对行政微小案件高额
罚款的执法逻辑进行反思,对应A项。
B、D两项,均缺少文段主题词“行政微小案件”,排除;
C项,“切忌矫枉过正”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法学《行政微小案件高额罚款的执法逻辑反思》
5、雷暴云之所以带电是因为“非感应起电”。具体来说,就是大气对流的不稳定和能量的剧烈变动使雷暴云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冰晶、过冷水等水
成物粒子,这些粒子出现增长、碰撞、合并、分离等过程,从而使雷暴云内部形成了携带不同电荷的电荷层。当雷暴云中的电荷发生分离,导
致云内的电场积累增强时,才会击穿空气,形成闪电。闪电一般伴随着雷鸣,当闪电发生的时候,巨大的电流将空气加热,使空气体积急剧膨
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肉眼看到的闪电都是奇形怪状、蜿蜒曲折的,这是因为闪电在放电过程中,电流会
选择更容易通过的地方流动,但空气中存在不同的导电气态分子,而且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也不同,所以在不断选择更容易导电物质的过程中,
电流流动就会出现弯曲的现象。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暴云中的电荷分离是形成闪电的前提
B.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较为笔直的闪电
C.闪电冲击波使空气体积膨胀从而导致雷鸣
D.大气对流的不稳定性会使雷暴云产生危害
《正确答案》
A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3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当雷暴云中的电荷发生分离,导致云内的电场积累增强时,才会击穿空气,形成闪电”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肉眼看到的闪电都是奇形怪状、蜿蜒曲折的”可知,“无法用肉眼观察到较为笔直的闪电”表述
过于绝对,排除;
C项,根据“闪电一般伴随着雷鸣,当闪电发生的时候,巨大的电流将空气加热,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
强烈的雷鸣”可知,“闪电冲击波使空气体积膨胀”因果倒置,排除;
D项,根据“就是大气对流的不稳定和能量的剧烈变动使雷暴云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冰晶、软雹、过冷水等水成物粒子”可
知,“产生危害”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闪电的别样打开方式》
6、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一架新类型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它是由反射施密特改正板
MA、球面主镜MB和焦面构成。球面主镜及焦面固定在地基上,反射施密特改正板作为定天镜跟踪天体的运动,望远镜在天体经过中天前后时进
行观测。天体的光经MA反射到MB,再经MB反射后成像在焦面上。焦面上放置的光纤,将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光谱仪的狭缝上,然后通过光谱仪
后的CCD探测器同时获得大量天体的光谱。LAMOST应用薄镜面主动光学加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在曝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暗达20.5等的
天体,使其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同时,采用并行可控的光纤定位技术,在5度视场,直径为1.75米的焦面上放置4000根
光纤,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的光谱,使其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郭守敬望远镜的基本情况
B.望远镜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C.LAMOST望远镜的科学新发现
D.LAMOST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引出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话题,随后指出该望远镜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具体数据表现了郭守敬
望远镜的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故文段主要介绍了郭守敬望远镜的组成、优势等基本情况,对应A项。
B项,“望远镜”概念扩大,文段重点强调郭守敬望远镜,且“自主可控”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新发现”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广泛的应用范围”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关于LAMOST》
7、我们常常毫不怀疑小说和诗歌的假定性,又____________地相信散文、传记、日记、访谈的真实性。殊不知,随着现代叙事中各种文体
的融合和文体边界的模糊,以真实与虚构来区分各种文体的做法也受到质疑。已有学者提出,中国当代作家的____________文字存在假言叙
事的现象,即作家对创作动机、文本意图等的说明会出现前后不一甚至相互________的表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定不移史传性分歧
B.义无反顾自传性龃龉
C.不假思索纪实性矛盾
D.毫无保留严肃性掣肘
《正确答案》
C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4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又”可知,横线处与“毫不怀疑”构成同义并列,应表达十分相信之意。A项“坚定不移”形容人的意志、立场、观
点等坚定,毫不动摇,C项“不假思索”意为用不着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迅速,D项“毫无保留”意为一点都没有剩
余,与“相信”搭配,均能体现十分相信之意,保留。B项“义无反顾”指做正义的事只有上前,绝不回头退缩,文段未体现做正
义的事,排除。
第二空,根据“殊不知,随着现代叙事中各种文体的融合和文体边界的模糊,以真实与虚构来区分各种文体的做法也受到质
疑”可知,学者提出的应该是真实的文体中出现了假言叙事的现象。A项“史传性”指客观地记录下历史事件,其内容应是真实
的文体,与文意相符,保留;C项“纪实性”意为记录真实情况,与“文字”连用,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与文意相符,保留。
D项“严肃性”指令人敬畏、认真的,无法体现出真实性,排除。
第三空,根据“甚至”可知,横线处与“前后不一”意思相近且程度更重。C项“矛盾”比喻互相抵触的语言行为或事物,与文意相
符,当选。A项“分歧”指不一致,有差异,无法与“前后不一”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作家声音”:文本阐释的重要角度》
8、公共数据可谓无处不在,但在开发利用上似乎又壁垒重重。公共数据在流通使用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________,让公共数据在资源供
给、应用创新、权益分配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敢”“不愿”“不会”的问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价值远未得到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阻碍利用
B.疏忽彰显
C.懈怠实现
D.梗阻释放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第一空,搭配“机制性”,根据“公共数据可谓无处不在,但在开发利用上似乎又壁垒重重”和“、”可知,横线处应与“体制性障
碍”对应,体现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机制性存在问题之意。A项“阻碍”指在生活或者做事情当中遇到人为或者自然阻挡的事
情,D项“梗阻”指阻塞,拦挡,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疏忽”指马虎大意,没有注意到,C项“懈怠”指松懈懒散,怠慢不敬,
均与“机制性”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价值”,且根据“让公共数据在资源供给、应用创新、权益分配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敢’‘不愿’‘不会’的问题”可知,
横线处应体现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价值远未得到激活之意。D项“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与“价值”搭配恰当且
符合文意,当选。A项“利用”指利于发挥效用,与“价值”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经济日报《合规高效利用公共数据资源》
9、如果说网络安全对应的是安全问题,那么,信息化则是网络时代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问题。正如发展和安全应当有机统一,不能割裂开来,
仅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同样必须通盘统筹、一体推进,而不能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一持万
B.避重就轻
C.顾此失彼
D.此消彼长
《正确答案》
C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5页
《专家解析》
根据横线前“必须······而不能”可知,横线处成语与前文语义相反,前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同样必须通盘统筹、一体推进”强
调需协同推进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且根据“正如发展和安全应当有机统一,不能割裂开来,仅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可知,网络
安全和信息化同样重要,不可只顾及其中一方面,故横线处成语应表达不能兼顾双方之意,C项“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丢了
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符合文意,当选。
A项“以一持万”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文段并未体现抓住关键和控制全局,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避重就轻”指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文段并未比较网络安全和信息
化谁更重要,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此消彼长”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文段并未强调双方的动态变化过程,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理响中国】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10、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没有跳出上热、下冷的怪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往往一方头头是道,一方____________,缺少呼应,
无法默契,中间隔着一条河。对此,唯有坚持质量导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可____________,根本改变现状。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动于衷动人心弦
B.沉默寡言一挥而就
C.置若罔闻釜底抽薪
D.闭目塞听立竿见影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横线后“缺少呼应,无法默契,中间隔着一条河”可知,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不能有效接收主体“头头是道”的信
息。A项“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C项“置若罔闻”指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予理睬,D
项“闭目塞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沉默寡言”指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横线后“根本改变现状”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体现的应是从根本解决问题之意。C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符合文意,当选。A项“动人心弦”指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立竿见影”形容见效
快,文段没有体现出见效快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提升思政质量:价值与路径》
11、鳝鱼在水中,若不将头部伸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的话,即使水中溶氧十分丰富,也很可能会窒息而死。一般雄鳝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的频率
较高,雌鳝相对较低,小雌鳝甚至不到水面吞吐空气。因为,刚孵出的稚鳝具有胸鳍和鳍褶,上面有许多毛细血管,卵黄囊上具有与水有很大
接触面的血管网膜,这些血管网膜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呼吸器官。稚鳝的胸鳍和鳍褶不停地扇动,在水中进行着气体交换,而不必将头伸出水面
呼吸。随着稚鳝的个体增大,卵黄囊、鳍褶和胸鳍逐渐退化,而后主要靠口腔和喉部呼吸。
根据上文,不能推出的是:
A.即使水中溶氧丰富,鳝鱼也需要呼吸水面空气
B.血管网膜不再是成年鳝鱼的呼吸器官
C.在相同时间内,雄鳝将头部伸出水面的次数比雌鳝多
D.稚鳝一般不会将头部伸出水面呼吸
《正确答案》
B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6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即使水中溶氧十分丰富,也很可能会窒息而死”可知,A项“鳝鱼也需要呼吸水面空气”符合文意,排除。
B项,根据“刚孵出的稚鳝具有胸鳍和鳍褶,上面有许多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网膜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呼吸器官······而后主要
靠口腔和喉部呼吸”可知,鳝鱼并不是完全不用血管网膜呼吸,只是成年后,血管网膜不再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故B项“血管网
膜不再是成年鳝鱼的呼吸器官”表述过于绝对,当选。
C项,根据“一般雄鳝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的频率较高,雌鳝相对较低”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雄鳝会比雌鳝伸出水面呼吸的次数
多,符合文意,排除。
D项,根据“稚鳝的胸鳍和鳍褶不停地扇动,在水中进行着气体交换,而不必将头伸出水面呼吸”可知,稚鳝一般不会把头伸出
水面呼吸,符合文意,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
12、棱镜等高仪是一种多用于测定经度和纬度的仪器。棱镜等高仪的原理是: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棱镜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过水银面
反射后进入等边棱镜另一面。恒星的地平纬度由于周日运动逐渐发生改变,当它正好等于时,从棱镜射出的两束光才互相平行,因而观测
者通过目镜可看到物镜焦平面上的两个星像在此瞬间重合。观测者按电键记录相应时刻,即可完成一颗星的观测。棱镜等高仪的优点是棱镜的
棱角比较稳定,而且不需要精密的轴系、度盘和水准器。但其调焦会引入等高圈记录时刻的误差,并且目视单次记录的偶然误差和人差都比较
大。
关于“棱镜等高仪”,文段没有提及的是:
A.不足之处
B.制作方法
C.主要用途
D.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A项,根据文段“但其调焦会引入等高圈记录时刻的误差,并且目视单次记录的偶然误差和人差都比较大”可知,“不足之处”文
段有所提及,排除;
B项,“制作方法”文段并未提及,当选;
C项,根据文段“棱镜等高仪是一种多用于测定经度和纬度的仪器”可知,“主要用途”文段有所提及,排除;
D项,根据文段“棱镜等高仪的原理是: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棱镜的一面······观测者按电键记录相应时刻,即可完成一颗
星的观测”可知,“工作原理”文段有所提及,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棱镜等高仪》
13、西藏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在我国以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自然环境看,西藏自然生态先天敏感而脆弱,随
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暖湿化迹象明显,生态安全隐患和自然灾害风险随之不断增加。为此,西藏划定并严守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
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发挥生态“防火墙”作用。近年来,西藏颁布施行自治区国
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把牢生态底线红线提供强大法治支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坚持绿色发展方能严守西藏生态红线
B.保护西藏生态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C.西藏生态保护要靠生态研究来支撑
D.应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正确答案》
B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7页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西藏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在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指出西藏自然生态的隐患与风险
不断增加,后文通过“为此”指出西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其在生态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尾句强调西
藏颁布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了强大法治支撑。故文段主要强调西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
力使其能够在生态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应B项。
A项,“绿色发展”范围过大,排除;
C项,文段并未提及“生态研究”,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并未提及“战略”方面的内容,无中生有,且未提及文段主题词“西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14、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到故宫文创产品的走红,再到云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一个个文化现象启示我们,积
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活起来,不仅是群众的期待,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到博大精深的
文明。无论是记载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还是历经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乃至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工艺精湛的陶瓷器皿······这一件件珍贵的
文物,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走进大家视野时,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物是承载中华历史灿烂文明的宝贵遗产
B.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C.文物活化利用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题中之义
D.中华文化的传承旨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文段首句通过热播电视节目等引出文化现象对我们的启示,并通过“更”强调文物活化利用有助于我们传承中华文明。接下来
通过“竹简木牍”“秦砖汉瓦”等一系列珍贵文物进行举例论证。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文物活化利用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重
要性,对应C项。
A项,文段强调的是“文物活化利用”,而非“文物”自身,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B项,“新科技赋能”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未提及主题词“文物活化利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魅力》
15、雕漆是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常见为木胎,少有铅胎、铜胎)层层涂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在漆呈软干状态
时用刀雕刻出花纹,属于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品种。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是雕漆工艺突出的特点。它使漆工艺由平面艺术发
展成为浮雕艺术,产生出立体装饰效果,是漆工艺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革新。根据漆色的不同,雕漆又分为红雕漆、黑雕漆、黄雕漆、绿雕
漆、白雕漆、雕彩漆等多种,也可对应地称之为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白、剔彩等。清代中期剔红制作数量最大、工艺成就亦最高。此
外还有一种雕漆叫剔犀,专以如意云纹、卷草纹为雕刻纹饰而归为一类。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雕漆器物胎骨常见有木胎、铜胎和陶胎
B.雕漆是在漆呈硬干状态时用刀刻出花纹
C.红雕漆因所涂漆为红色而被称之为剔红
D.清代的剔犀制作数量最大工艺成就最高
《正确答案》
C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8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常见为木胎,少有铅胎、铜胎)”可知,“常见有铜胎”表述错误,且“陶胎”无中生有,排
除;
B项,根据“在漆呈软干状态时用刀雕刻出花纹”可知,“呈硬干状态”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根据漆色的不同,雕漆又分为红雕漆······等多种,也可对应地称之为剔红······”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D项,根据“清代中期剔红制作数量最大、工艺成就亦最高”可知,“剔犀”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百里千刀一斤漆”,故宫藏乾隆朝漆器在京展出》
16、今年以来,本市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加,对外贸易回升明显。但产销和利润______持续放缓,新订单
______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上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涨势涨幅
B.涨幅涨势
C.增速增幅
D.增幅增速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BD两项错误,第一空,“涨幅”、“增幅”与“放缓”不搭配。A项错误,第二空,订单数量的变化可用“增减”,但不能用“涨跌”。
“放缓”针对的对象是速度,“回落”针对的对象是幅度,因此C项正确。
17、当前执行工作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现象是恢复执行标准过于严苛,案件得不到及时执行,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另一种现象是恢复
执行标准过于________,只要当事人提出恢复执行申请即可恢复执行,但案件最终执行不能,又不得不以“终本”方式结案,如此反复,便陷
入了“终本—恢复—终本”的循环,不仅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也影响了法院的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宽松公信力
B.模糊权威性
C.抽象结案率
D.自由独立性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现象是恢复执行标准过于严苛······另一种现象是恢复执行标准过于······”可知,横线
处所填词语应与“严苛”构成反义并列。A项“宽松”指少控制、较自由的,D项“自由”指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
制),均可与“严苛”构成反义并列,符合文意,保留。B项“模糊”指不清楚、不明显,C项“抽象”指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
的、空洞的,均无法与“严苛”构成反义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达“终本—恢复—终本”的循环会让人对法院产生不信任感。A项“公信力”指使公
众信任的力量,符合文意,当选。D项“独立性”指人的意志不易受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文
段并未体现法院执行工作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影响,无法独立执行,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强化“一次性解决”理念完善终本机制》
18、火箭是人类进入太空的最主要方式。为了探索和利用更深远的宇宙,世界航天强国纷纷启动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中国航天人也加紧研
制自己的重型运载火箭。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将在现有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主要瞄准深空探测,其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
力可达50吨。这样就可以满足未来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登月等方面的需求,并为我国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探测提供强大的运载平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火箭运输系统将迎来技术革新
B.国际航天技术研究进入新阶段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9页
C.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为深空探测提供支撑
D.各国大力研制重型运载火箭旨在搭建深空探测平台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文段开头引出“火箭”这一话题,接下来通过中外对比强调“中国航天人也加紧研制自己的重型运载火箭”,并指出我国的重型火
箭具备的特征。尾句通过指代词“这样”总结全文,重在说明重型火箭对我国太空探测起到的积极作用。C项是对文段中心句的
概括,当选。
A项,文段围绕“重型运载火箭”展开,“火箭运输系统”偷换概念,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及其作用,而非“国际”航天技术,范围扩大,且未提及主题词“重型火箭”排除;
D项,偏离“我国”这一核心话题,且各国研制“重型火箭”的目的并非“搭建深空探测平台”,而是探索宇宙,表述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我国正研发更先进的运载火箭》
19、在湖北省博物馆吃曾侯乙编钟卤蛋牛肉面、在洛阳古墓博物馆玩“剧本杀”、在北齐壁画博物馆“走进”《宴饮图》、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体
验古人考中进士庆祝游街的盛景······相关打卡帖文在社交平台热度颇高,众多博物馆一改曾经的高冷、严肃面孔,创新求变,逐渐转变为备受
追捧的文化地标,甚至成为年轻人游览各地的首选“网红打卡地”,各地博物馆立足自身馆藏优势“各显神通”,凭借独特的展陈理念、沉浸式的互
动体验以及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成功“破圈”。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标题应该是:
A.从“小众”到“大众”,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
B.从“传统”到“创新”,历史文物的活力焕新
C.从“说教”到“共情”,让博物馆持续“破圈”
D.从“高冷”到“亲民”,博物馆的消费新潮流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本题为接语选择题与标题填入题的结合题型。文段开头列举了湖北省博物馆等多个例子,指出相关内容在社交平台热度高,
接着指出众多博物馆从高冷、严肃转变为受人们追捧的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最后指出博物馆成功“破圈”,故文章重点围
绕博物馆“破圈”展开论述,对应C项。
A项“传统文化”、B项“历史文物”均偏离文段核心话题“博物馆”,排除;
D项,“消费新潮流”与“破圈”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从“说教”到“共情”,让博物馆持续“破圈”》
20、“互联网黄牛”之所以猖獗,滥用科技堪称罪魁祸首。尽管实名制购票在一定程度上对“黄牛”倒票行为形成了障碍,但____________的新
技术又为“黄牛”开辟了新的生意门路。在高科技面前,再快的人手也____________。无论是明码加价,还是____________,“黄牛”的一日
千金,加剧了民众一票难求,对其治理必须“一马当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望尘莫及暗度陈仓
B.日异月殊无可奈何偷梁换柱
C.眼花缭乱望而却步投机取巧
D.琳琅满目不可逾越剑走偏锋
《正确答案》
A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0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搭配“新技术”,A项“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B项“日异月殊”指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均
搭配恰当,保留。C项“眼花缭乱”指眼睛因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常搭配“人”,与“新技术”搭配不当,排除;D
项“琳琅满目”指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与“新技术”搭配不当,且感情色彩偏积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
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在高科技面前,再快的人手也······”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出再快的人手在高科技面前也无用之意,A项“望尘莫
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B项“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根据“无论是明码加价,还是······”可知,横线处应与“明码加价”语意相反,体现出暗中提高价格之意,A项“暗度陈
仓”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符合文意,当选。B项“偷梁换柱”指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与文意无关,排
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网三评“互联网黄牛”之二:滥用科技,一日千金》
21、硝烟远去,回望一个个战争奇迹,无不浸染着可歌可泣的血性风采。血性胆气既非____________,也非一朝一夕可练就,而是在生与
死、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磨炼而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日之功
B.千锤百炼
C.与生俱来
D.唾手可得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横线处形容“血性胆气”,根据“血性胆气既非······也非······而是······”可知,横线处成语与“一朝一夕可练就”语义不同,且
与“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磨炼”构成反义并列。C项“与生俱来”指一生下来就是如此,与文意相符,当选。
A项“一日之功”形容一天的时间就能做到,与“一朝一夕可练就”语义相近,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千锤百炼”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与“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磨炼”语义相近,无法构成反义并
列,排除;
D项“唾手可得”比喻很容易就能得到,与“一朝一夕可练就”语义相近,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磨砺血性胆气》
22、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用于处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普遍选择。它的实质内容是建立中央与地方两套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从而
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眼下,分税制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国家与地
方两套税务机构已组建完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分税制为市场经济各国普遍采用
B.分税制的实质是建立国家和地方两套税收体系
C.分税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开始采用分税制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通过对分税制的现状、实质内容、主要作用的介绍,引出末尾主旨句“分税制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国家与地方两套税
务机构已组建完毕”,即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开始采用分税制,因此D项正确。
23、对错之争,包括社交网络中的撕扯与谩骂,背后都潜藏着一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化观点。他们误以为对与错、真与假、男与女、身与心、物
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等等,都是____________的两种存在。但实际上,这些被区隔为两个极端的存在,其本质都是同一的,
它们只是__________的呈现,其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1页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然不同差异化
B.毫无二致区别化
C.迥然相异个性化
D.背道而驰多元化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横线后“但”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同一”语义相反,应体现不同之意,A项“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
共同之处,C项“迥然相异”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毫无二致”形容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
全一样,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背道而驰”指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的方向走,文段并未强调背离正确的目标,与文意不
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其本质都是同一的”“其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不同之意,A项“差异化”强调有区别
的、不同的,符合文意,当选。C项“个性化”指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德勒兹: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24、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近
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依恋流连,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扣人心弦只要快乐
B.扣人心弦既然困难
C.赏心悦目无论困难
D.赏心悦目如果快乐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AB两项错误,第一空,“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
畅。文中讲的是攀登高塔,应选“赏心悦目”。第三空,由后文的“学会坚持”可知,应该是攀登越来越“困难”,而不是越来越“快
乐”。因此答案选C。
25、受原材料质地、加工工艺、烧成技术的变化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不同时代的陶瓷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发生演变,其胎、釉、彩中的化
学成分也不尽相同。国内学界认为,早期青花瓷生产使用的是来自波斯地区的青色颜料苏麻离青,因为那里曾进行过青花彩绘陶器的生产;而
被后世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的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则兼用了进口颜料与国产颜料。但这些,大多是人们通过清代文献资料和流传下来
的工艺去推测的,并没有研究支撑。技术进步后,人们开始通过铁锰比来推断青花颜料的成分,但准确度依然存疑。如今古陶瓷基因库已通过
先进的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对永乐年间的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理化分析,证实其同时使用了国产和进口颜料。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陶瓷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完全取决于每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B.通过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已证实早期青花瓷使用的是苏麻离青
C.对于人们用铁锰粉来推测青花瓷的成分是否准确还未知
D.经理化分析可知明代生产使用的青花瓷使用了进口颜料
《正确答案》
D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2页
《专家解析》
A项,根据“受原材料质地、加工工艺、烧成技术的变化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不同时代的陶瓷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发生演
变”可知,“审美情趣”只是影响陶瓷器物造型和纹饰的因素之一,“完全取决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项,根据“如今古陶瓷基因库已通过先进的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对永乐年间的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理化分析,证实其同时使用
了国产和进口颜料”可知,利用聚焦离子束显微镜证实的是明代永乐年间青花瓷的颜料同时使用了国产与进口颜料,而非早期
青花瓷的颜料成分,偷换概念,排除;
C项,根据“技术进步后,人们开始通过铁锰比来推断青花颜料的成分,但准确度依然存疑”可知,人们用铁锰粉推测的是“青
花颜料的成分”,而非“青花瓷的成分”,排除;
D项,根据“被后世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的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则兼用了进口颜料与国产颜料”“如今古陶瓷基因库已
通过先进的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对永乐年间的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理化分析,证实其同时使用了国产和进口颜料”可知,明代生
产使用的青花瓷,其颜料中有进口颜料,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听千年瓷片“说话”》
26、网络文艺的产生和繁荣,非但没有________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反而以网络技术为媒,不断加速并深化两者的融合,从而使传统文化
持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被网络文艺捕捉、________和弘扬,通过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再造,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和时
代品相。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斩断追逐
B.割裂激活
C.剥离发掘
D.弱化传播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第一空,搭配“联系”,且由“非但没有······反而······”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融合”意思相反,表示网络文艺的产生和繁荣
没有使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切断或变少。A项“斩断”指砍断、切断,B项“割裂”指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D项“弱化”指变
弱、使变弱,均与“联系”搭配恰当,且符合文意,保留。C项“剥离”指(组织、皮层、覆盖物等)脱落、分开,一般搭配“视网
膜”等,与“联系”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与“捕捉”“弘扬”构成三并列,存在时间上的顺承关系。B项“激活”指剌激某事物,使活跃起来,符合文段语境,当
选。A项“追逐”指追赶,应置于“捕捉”的前一个阶段,无法构成顺承关系,排除;D项“传播”指广泛散布,与“弘扬”意思相近,
无法构成顺承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网络文艺激起传统文化长河新浪花》
2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堕落潜然泪下蚊蚋动辄得咎
B.颧骨缘木求鱼双鬓恬不知耻
C.涣散焕然冰释僭越前倨后躬
D.截流开源截流启示遗笑大方
《正确答案》
B
《专家解析》
A项错误,“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C项错误,“焕然冰释”应为“涣然冰释”,“前倨后躬”应为“前倨后恭”。D项错误,“开源
截流”应为“开源节流”,“遗笑大方”应为“贻笑大方”。
28、在经济新常态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正逐渐步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宏观经济预警
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传统的宏观经济预测方法不仅受限于采样数据的缺陷,而且面临小样本推断的瓶颈,而在经济大数据范畴内,利用大数
据技术更易构建经济先行指标体系,从而更易构建多维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复杂性预测,这使得大数据正成为突破传统预测方法瓶颈的一个重要
手段,在GDP、失业率、通胀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上已有成功的应用。大数据预测方法往往具有比传统经济预测更好的精准度和时效
性,这往往能为宏观经济预警赢得更长的窗口期,从而能为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赢得更多的战略机遇。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3页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能有效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B.应重视发挥大数据对于经济决策的作用
C.大数据预测对宏观经济预警至关重要
D.大数据是辅助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
C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宏观经济预警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同时介绍了传统宏观经济预测方法的局限性,接着转折指
出大数据正成为突破传统预测方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以多个指标预测的成功应用为例进一步印证观点,尾句详细介绍
了大数据预测的作用,故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大数据预测对宏观经济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对应C项。
A、B、D三项均未体现大数据预测对“宏观经济预警”的影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用大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29、数据确权看似是新问题,实际上却既不需要也不应该依赖新手段来解决。传统规则尽管形成于传统技术条件和传统商业模式之下,但这并
不意味着传统规则不能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商业模式。生发于18世纪的版权法并没有在复印机、录像机、电脑和网络的冲击下束手无策,
据说在罗马法中就有迹可循的商业秘密法也没有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丧失活力。可见,尽管在版权法和商业秘密法生成之时,信息尚
未电子化,“数据”也还没有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进入产权规则的视野,但版权法和商业秘密法完全可能容纳绝大多数数据确权的要求。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数据确权不宜“叠床架屋”
B.版权法和商业秘密法仍未过时
C.法律制度可“旧瓶装新酒”
D.数据确权制度需“白手起家”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数据确权”的话题,并通过转折词“实际上”指出数据确权既不需要也不应该依赖新手段来解决,随后通过转折
词“但”论述传统规则可以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商业模式,对前文进行解释,接着以“版权法”和“商业秘密法”为例,论述它
们完全可能容纳绝大多数数据确权的要求,再次论证首句观点。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数据确权不需要依赖新手段来解
决,A项“叠床架屋”指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不宜‘叠床架屋’”即“不需要依赖新手段”的同义替换,当选。
B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数据确权”,且仅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C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数据确权”,排除;
D项,文段强调数据确权不需要依赖新手段来解决,“白手起家”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蒋舸:数据确权不宜叠床架屋》
30、乡村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伦理机制,并为乡村稳定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帮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
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众多的外来文化理念对乡村原有的文化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原有的文化秩序在被破坏的同时,新的文化秩序还未
能建立,从而导致乡村文化秩序处在相对混乱的状态。而乡村伦理文化构成的文化秩序,是乡村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艺术有着极为强大
的包容性与共通性,可以为乡村社会伦理秩序的构成提供助力。艺术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可以有效地凝聚与强化社群的共同意识,并对共同
意识进行引导与规范。一旦这种共同意识超过了功利主义,便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统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群体情感层面的共鸣,形
成全新的情感连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挖掘乡村蕴含的艺术资源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升
B.艺术赋能乡村建设是规范乡村文化秩序的必选项
C.乡村共同意识在乡村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艺术有助于构建乡村伦理文化构成的文化秩序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4页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背景,指出乡村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伦理机制,随后通过“但”转折说明问题,即众
多的外来文化理念对乡村原有的文化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导致乡村文化秩序处在相对混乱的状态,然后阐述乡村伦理文
化构成的文化秩序,是乡村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接着进一步强调艺术可以为乡村社会伦理秩序的构成提供助力,后文
再次强调艺术对构建乡村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故文段重在强调艺术有助于构建乡村伦理文化构成的文化秩序,对应D项。
A项,“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升”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乡村建设”范围扩大,文段重点强调“乡村文化秩序”,排除;
C项,缺少文段主题词“艺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艺术赋能助力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
31、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共254部,10646集。但从电视剧播放的情况看,精品
剧屈指可数,也就那么几部,很多电视剧收视率不足,成为了“炮灰剧”。2018年国产电视剧中“炮灰剧”的比例高达,这个比例应
该说非常令人痛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炮灰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剧创作急功近利,贪大求快,导致违背创作规律,浮华浮躁之风
太盛。而“流水线”拍出来的电视剧成为“炮灰剧”,没人看,浪费的不只是人力物力,还浪费了有限的电视剧资源,可以说得不偿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潜心创作是告别“炮灰剧”的良方
B.要以文化内涵为导向提高电视剧质量
C.“炮灰剧”烂大街会造成资源浪费
D.影视剧应遵循创作规律、去浮华浮躁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文段首先通过数据强调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炮灰剧”占比很高。接着分析了“炮灰剧”很多的原因——电视剧创作急功近利,贪
大求快。文段最后介绍了“炮灰剧”的不良影响。由此可知,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的结构,重在强调电视剧创作太过着
急,导致“炮灰剧”盛行,A项“潜心创作”是针对原因给出的对策,当选。
B项,“以文化内涵为导向”无中生有,排除;
C项,为问题及其影响的表述,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说的是“电视剧”,而非“影视剧”,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东方时评丨去除电视剧浮华浮躁需多方发力》
32、源自西方的“新闻价值”“专业主义”等观念,如果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其间总有____________之处,这源于中国实践历史中存在的“国家和
社会同构关系”有别于西方“国家和社会二元对立建构”,附着在相异理论框架之上的新闻宗旨方针和操作观念难免____________。就像中国当
代新闻中的“两为”宗旨、舆论引导、正面宣传等,如果________其生成的整体结构体系,就无法形成对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与中国百年新
闻传播实践变迁的理解。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牵强附会针锋相对违背
B.方枘圆凿相去甚远脱离
C.水土不服格格不入超越
D.曲意逢迎大相径庭割裂
《正确答案》
B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5页
《专家解析》
第一空,根据“这源于中国实践历史中存在的······‘国家和社会二元对立建构’”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如果把源自西方的观念直接
拿来为我所用是不合适的,B项“方枘圆凿”形容不相容、不适宜,C项“水土不服”指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
适应,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牵强附会”指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文段重在强调不合适,而非关系
不大,排除;D项“曲意逢迎”指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附着在相异理论框架之上”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有差别之意,B项“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
离,C项“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应体现中国当代新闻中的内容不能离开其生成的整体结构体系,B项“脱离”指断绝关系、离
开,符合文意,当选。C项“超越”指超过、越出,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以“经验—理论—经验”有机推进新闻史研究进路》
33、①然而现在拒绝退改签,几乎成了一种行业的集体默契,消费者毫无选择余地可言
②事实上,法律对消费者的支持,对电影院拒绝退改签行为的不认可,也是一种法律常识的重申
③电影票到底该不该像火车票一样支持退改签,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话题了
④在今年6月山东济南的一则判例中,电影院拒绝退改签的行为,被判以行政处罚
⑤电影院推出的不退不改的条款,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如果不勾选该条款,消费者根本就无法购票
⑥有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强买强卖就无可厚非,不接受退改签,可以选择不去这家影院消费
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④②⑤⑥①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④③②⑤①
D.③②④⑤①⑥
《正确答案》
A
《专家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首句分别为③⑥两句。③句引出电影票是否应当支持退改签这一话题,⑥句针对是否支持电影票退改
签的话题从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回答。故按照逻辑顺序,应当先③后⑥。排除B、C项。
寻找其他线索,①句出现转折词“然而”,可寻找捆绑。观察⑥①和⑤①,⑥句指出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去不接受退改签的影
院,①句指出拒绝退改签成为行业默契,消费者毫无选择余地,两者可构成转折关系,A项当选。⑤句指出不勾选电影院推
出的不退不改的条款,消费者根本就无法购票,即消费者根本无从选择,与①无法构成转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电影院拒绝退改签,霸王条款理应破除》
34、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是信访工作的唯一形式,也不是____________,取代基层工作,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
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越俎代庖
B.顾此失彼
C.太阿倒持
D.鸠占鹊巢
《正确答案》
A
编号:bddb9d7d1ff29bf481940973148bb118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
陕西日报招聘笔试内容是什么第16页
《专家解析》
根据横线后“取代基层工作”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表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并不是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取代基层工作
之意。A项“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符合文意,当选。
B项“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C项“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D项“鸠占鹊巢”比喻明明不是
自己的住所,却通过强取豪夺的手段获得,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光明网《干部多下访,解题在基层》
35、俗话说,春困秋乏。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散热困难、体温升高,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又得不
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适度的补偿,结果欠下了一笔“夏耗债务”。而秋天到来之后,人体各种生理系统也相应发生变化,出汗减
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水盐代谢也恢复了日常的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心血管负担减轻,人体能量代谢达到基本稳定的程度。故秋季的
夜间,最容易入睡,睡眠深沉而香甜,但清晨醒来却仍会感到疲乏,还想继续睡下去。
文段文字所要说明的是()
A.人体代谢、调节系统在夏秋两季有所不同
B.秋天比夏天更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平衡
C.季节变化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
D.“秋乏”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最后出现表示结果的“故”字,说明文段是对“故”后面内容的解释,主要描述的是“秋乏”产生的原因。因此D项正确。
36、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其可为合作国培养大批应用技术
型人才,有效促进青年就业和民生改善,赋能东道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理念和课
程设置等有助于提升国内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教出海”是中国教育开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
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聚合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B.“职教出海”是国家外交大局的现实需要
C.“职教出海”是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
D.我国“职教出海”对外有益且“向内赋能”
《正确答案》
D
《专家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助力中国教育更好地融入世界,介绍其对合作国作出的贡献。接着指出在国际交流合作中,
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理念等有助于提升国内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教出海”是建
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故文段为并列结构,核心话题为“职教出海”的对外意义以及
对我国教育的有利影响,对应D项。
A项,未提及核心话题“职教出海”,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B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安全教育不碰电
- 语文中的观察方法
- 综合评价方法与决策数学建模
- 日本建筑工程介绍
- AEO企业高级认证介绍
- 白板课件制作方法
- 智能康复技术科普讲解
- 心血管内科进修护士工作汇报
-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汇报总结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25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 SSM-BK-202509
- GB/T 4026-2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
- 2025年陕西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
-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课件(17张)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Q∕SY 1736-2014 评标方法选择和评标标准编制规范
- 食品风味化学-6食品风味的调整和香味料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 闵行区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 ZZG22高频开关整流器 - 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