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专升本模拟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氢键B、2’,3’-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3’,5’-磷酸二酯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即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与下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基团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2.下述哪一种碱基存在于RNA不存在于DNA中A、GB、CC、AD、U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RNA中含有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而DNA中含有的四种碱基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所以尿嘧啶(U)存在于RNA中不存在于DNA中。3.具有碱基互补区域的单链又可以重新结合形成双链,这一过程称为A、复杂性B、复性C、变性D、探针E、杂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复性是指具有碱基互补区域的单链重新结合形成双链的过程。变性是指双链解开成为单链的过程;复杂性一般不用于描述该过程;杂交是指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结合的过程;探针是用于检测特定核酸序列的工具。所以符合题意的是复性。4.PCR技术的发明人是A、穆利斯B、史蒂文·沙夫C、兰德尔·才木D、沃森E、施莱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CR技术的发明人是穆利斯(KaryB.Mullis),他在1983年发明了PCR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法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5.有关原核基因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基因中存在大量内含子B、原核生物的基因多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C、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很多D、基因组通常有多个DNA复制起始点E、基因组较小,存在大量基因重叠情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核生物的基因多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原核基因组中结构基因一般无内含子;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很少;基因组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始点;基因组较小,但不存在大量基因重叠情况。6.克隆的基因组DNA不宜在以下哪种系统中表达A、E.coli表达体系B、酵母表达体系C、COS细胞表达体系D、昆虫表达体系E、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正确答案:A7.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的摩尔比为17.2%,则C的摩尔比应为A、67.2%B、32.8%C、65.6%D、17.2%E、50.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DNA分子中A与T互补配对,G与C互补配对,所以A=T,G=C。A所占摩尔比为17.2%,则T也占17.2%,那么G+C占的比例为1-17.2%×2=65.6%,所以C占的比例为65.6%÷2=32.8%,即C的摩尔比应大于32.8%。8.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哪一种DNA的解链温度最低A、DNA中A+T含量占15%B、DNA中C+C含量占25%C、DNA中C+C含量占40%D、DNA中A+T含量占60%E、DNA中C+C含量占70%正确答案:B9.下列描述最确切表达质粒DNA作为克隆体特性的是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携带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C、具有自我复制功能D、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E、获得目的基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质粒DNA作为克隆体的特性主要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它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DNA进行自主复制,这样就能随着细胞的繁殖而不断增加其拷贝数,便于目的基因的扩增等操作。选项A只是描述了质粒的形态;选项B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可用于筛选含重组质粒的细胞,但不是其作为克隆体最核心特性;选项D是自我复制后的结果;选项E获得目的基因不是质粒本身特性,而是克隆的目的。10.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m)不同,以下关于Tm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中GC对比例愈高,Tm愈高B、DNA中AT对比例愈高,Tm愈高C、核酸愈纯,Tm范围愈大D、核酸分子愈小,Tm范围愈大E、Tm较高的核酸常常是RN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DNA的Tm值与GC含量成正比,GC对比例愈高,Tm愈高。因为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比AT之间的两个氢键更稳定,破坏需要更高的温度。而AT对比例愈高,Tm应愈低,故B错误。核酸愈纯,Tm范围愈窄,C错误。核酸分子愈小,Tm范围愈窄,D错误。一般来说DNA的Tm较高,RNA的Tm相对较低,E错误。11.对于限制性内切酶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产生5’-末端突出的黏性末端B、可识别特异的DNA序列C、可产生3’-末端突出的黏性末端D、不能产生平头或钝性末端E、可切割DNA产生钝性末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限制性内切酶是可以产生平头或钝性末端的,比如SmaⅠ切割DNA后产生的就是平末端。而它确实可产生5’-末端突出的黏性末端,如EcoRⅠ;可识别特异的DNA序列;也可产生3’-末端突出的黏性末端,如PstⅠ;还可切割DNA产生钝性末端。12.DNA变性时其结构变化表现为A、磷酸二酯键断裂B、N—C糖苷键断裂C、戊糖内C—C键断裂D、碱基内C—C键断裂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变性时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而磷酸二酯键、N—C糖苷键、戊糖内C—C键、碱基内C—C键并未断裂。13.分子杂交实验不能用于:A、单链DNA与RNA分子之间的杂交B、双链DNA与RNC、分子之间的杂交D、单链RNA分子之间的杂交E、单链DNA分子之间的杂交F、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杂交正确答案:B14.以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行微探针余交法给诊断某常染色体隐性道遗传病时,若能与突变研及正常探针结合,则该样本为A、携带者B、杂合体患者C、不能确定D、纯合体患者E、正常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方法中能与突变及正常探针结合,说明同时存在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所以该样本为杂合体患者。15.适合工业生产的细胞破碎方法有A、化学法B、渗透压冲击法C、酶解法D、高压挤压法E、超声破碎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高压挤压法是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细胞破碎方法。它通过高压作用使细胞破碎,具有处理量大、破碎效率较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工业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化学法可能会引入化学残留等问题;酶解法成本较高且酶的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渗透压冲击法一般不太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超声破碎法能量消耗较大且处理量相对有限。16.下列哪种不是癌基因产物A、生长因子类似物B、酪氨酸蛋白激酶C、转录调控中的反式作用因子D、细胞骨架蛋白E、RNA聚合酶正确答案:E17.α-互补筛选法属于A、抗生素抗性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C、标志补救筛选D、分子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α-互补筛选法是基于载体上的一段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α-肽的序列与受体菌染色体上编码β-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实现互补,从而使细菌产生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属于标志补救筛选。标志补救筛选是指当载体上的某个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时,能弥补宿主细胞相应功能的缺陷,使细胞表现出正常的表型。在α-互补筛选中,载体上的α-肽基因与宿主菌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互补表达出有活性的酶,以此来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胞。18.pBR322质粒包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据此可以利用哪些方法筛选重组DNA克隆A、插入失活筛选法B、α-互补筛选法C、免疫化学筛选法D、分子杂交筛选法E、“蓝白斑”筛选法正确答案:A19.基因工程的特点是A、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回到细胞水平上表达B、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在分子水平上表达C、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分子水平上表达D、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细胞水平上表达E、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表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基因工程的特点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如基因的剪切、拼接等,然后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中,回到细胞水平上使目的基因进行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等产物。B选项在分子水平上表达错误;C选项在细胞水平上操作错误;D选项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和表达都错误;E选项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和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表达都不符合基因工程特点。20.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戊糖和磷酸B、戊糖和碱基C、核苷酸D、戊糖、碱基和磷酸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由戊糖、碱基和磷酸组成。所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21.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透析法的是蛋白质与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B、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C、蛋白质在电场中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D、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E、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沉淀析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蛋白质在电场中会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C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透析法可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利用的是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蛋白质不能的特性,该选项正确。B选项,离心沉降法能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该选项正确。D选项,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就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该选项正确。E选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沉淀析出,即盐析,该选项正确。22.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A260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A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C、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DNA的解链温度是指A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当DNA解链过程中,在达到解链温度时,双链DNA解开一半,此时A260的变化最为明显,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所以该温度即为解链温度。23.下列属于DNA病毒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科B、HIVC、HBVD、HCVE、弹状病毒科正确答案:D24.在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质粒DNA通常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上B、酵母染色体上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哺乳类细胞染色体外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细菌染色体是细菌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载体,质粒与之不同,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进行复制和遗传。酵母染色体是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载体,与质粒无关。哺乳类细胞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通常有其他形式,质粒一般不存在于哺乳类细胞中。酵母虽然也有一些自主复制的遗传元件,但和质粒DNA概念不同。所以质粒DNA通常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25.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的维系C、A+T与G+C的比值为1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E、磷酸、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包括:两条链反向平行,均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横向靠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系;A与T、G与C配对,A+T与G+C的比值不一定为1;两条链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螺旋的骨架。26.用于检测HP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哪个具有高特异、高敏感、高通量、操作期便快速的特点A、核酸杂交技术B、飞行时间质谱技术C、荧光定量PCRD、基因芯片技术E、流式荧光技术正确答案:C27.下面哪一种技术不能用于鉴别核酸分子序列:A、Southern印迹杂交B、Northern印迹杂交C、斑点印迹D、原位杂交E、Western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Southern印迹杂交用于分析DNA,Northern印迹杂交用于分析RNA,斑点印迹可用于核酸的定性检测,原位杂交用于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对核酸进行定位分析,这些都可用于鉴别核酸分子序列。而Western印迹是用于蛋白质检测的技术,不能用于鉴别核酸分子序列。28.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不需要:A、ddNTPB、dNTPC、逆转录酶D、DNA聚合酶E、模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是利用ddNTP(双脱氧核苷酸)终止DNA链的延伸,需要dNTP(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以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DNA合成反应,不需要逆转录酶。逆转录酶主要用于以RNA为模板合成DNA,与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无关。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RNA检测的样本短期可保存在-20℃B、用于PCR检测的样本可用肝素作为抗凝剂C、如使用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应尽快分离血清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从抗凝全血制备E、用于核酸提取的痰液标本应加入1mol/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用于RNA检测的样本短期可保存在-20℃,A选项正确;进行PCR检测的样本不能用肝素作为抗凝剂,因为肝素会抑制PCR反应,B选项错误;使用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应尽快分离血清,防止细胞释放核酸酶等影响检测,C选项正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从抗凝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制备,D选项正确;用于核酸提取的痰液标本应加入1mol/LNaOH等进行处理,E选项正确。30.RNA的核苷酸间由哪种键相连接A、疏水键B、磷酸酯键C、糖苷键D、磷酸二酯键E、氢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RNA的核苷酸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磷酸二酯键是由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另一个核苷酸的核糖的3'-羟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它将相邻的核苷酸连接起来,形成RNA的骨架结构。疏水键主要维持蛋白质等分子的空间结构;磷酸酯键表述不准确;糖苷键是连接碱基和核糖的键;氢键主要维持核酸的二级结构等,并非连接核苷酸的主要键。31.重组体中切出插入片段,最常用的方法是A、用DNA酶将其切出B、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出C、用核酶将其切出D、用重组时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出E、用DNA聚合酶I将其切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重组体中切出插入片段,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重组时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出。因为在构建重组体时使用了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用相同的酶切割可准确地将插入片段从重组体中切出,操作相对简便且能保证片段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2.长期保存核酸样品的适宜温度是A、0~4℃B、-50℃C、室温D、-20℃E、-8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核酸样品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是-80℃,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核酸结冰,影响其结构和活性,-80℃能较好地维持核酸的稳定性,所以长期保存核酸样品适宜温度是>-80℃。33.有关mRNA的恰当解释是A、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有较多的稀有碱基B、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5’末端多聚腺苷酸结构C、原核生物mRNA的3’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D、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端为m7GpppN结构E、有3’-CCA-OH结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即m7GpppN结构,它能使mRNA免遭核酸酶的破坏,并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过程。选项A,并非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都有较多稀有碱基;选项B,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3’末端多聚腺苷酸结构;选项C,原核生物mRNA的5’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选项E,tRNA3’端有3’-CCA-OH结构,可携带氨基酸。34.限制性内切酶所识别的序列的结构特点是A、往往成回文结构B、往往成发夹结构C、往往成单链结构D、往往为袢状结构E、缺乏任何结构特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所识别的序列具有回文结构,即从5'→3'方向和从3'→5'方向阅读序列是相同的。发夹结构常见于RNA等,单链结构不符合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特点,袢状结构也不是其识别序列典型结构特征,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有特定结构,并非缺乏任何结构特征。35.基因工程亦称为A、基因的剪切B、细胞克隆C、细胞工程D、重组DNA技术E、生物反应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选项A基因的剪切只是基因工程操作中的一部分步骤;选项B细胞克隆主要侧重于细胞层面的无性繁殖;选项C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选项E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构建的用于生产特定产物的装置,均不符合基因工程的准确表述。36.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A、增色效应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D、溶液黏度增加E、溶液黏度减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核酸变性后,由于双螺旋结构破坏,碱基堆积力消失,碱基暴露,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增强,产生增色效应,最大吸收波长不变,溶液黏度减小。选项A正确,选项B中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选项C中吸收能力增强,选项D溶液黏度应减小,选项E正确,综合判断答案为A。37.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分子克隆主要是指A、DNA的大量复制B、DNA的大量剪切C、RNA的大量剪切D、RNA的大量复制E、蛋白质分子的大量复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分子克隆是指将特定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载体中,然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大量复制,从而获得大量相同DNA片段的过程。所以分子克隆主要是指DNA的大量复制,答案选A。38.关于癌基因论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基因来源于病毒癌基因B、细胞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C、有癌基因的细胞一定发生癌变D、癌基因只存在于病毒中E、甲基化程度增高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细胞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或低表达状态,对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生长、分化等起重要作用。细胞癌基因不是来源于病毒癌基因,A错误;有癌基因的细胞不一定发生癌变,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C错误;癌基因不仅存在于病毒中,细胞中也有,D错误;原癌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可导致其被激活,E错误。39.有关核酶的恰当解释是A、它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B、它是RNA分子,但具有酶的功能C、它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是专门水解核酸的蛋白质E、它是蛋白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它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在RNA的剪接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非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也不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更不是专门水解核酸的蛋白质或单纯的蛋白质。40.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A、氢B、碳C、氮D、磷E、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核酸中磷元素的含量相对恒定,大约为9%~10%。而氧、氮、氢、碳在核酸中的含量不是相对恒定的。41.DNA分子的体外连接方法包括A、人工接头连接B、同聚物加尾连接C、黏末端连接D、平末端连接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人工接头连接是在DNA片段两端连接人工合成的接头,便于后续连接等操作;同聚物加尾连接是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给DNA片段加上同聚物尾巴,利于连接;黏末端连接是利用DNA片段自身的黏性末端进行连接;平末端连接是针对没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进行连接。这几种方法都属于DNA分子的体外连接方法,所以答案选E。42.有关PCR的描述,不正确的为A、引物决定扩增的特异性B、是一种酶促反应C、以DNA或RNA作为模板D、扩增的序列是氨基酸残基E、是在体外进行的核酸复制过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以DNA或RNA为模板,在引物引导下,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以dNTP为原料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其扩增的是特定的DNA序列,而不是氨基酸残基。引物决定了扩增的起始位置和特异性,整个过程是一种酶促反应。43.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除了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A、两股核苷酸链呈反向平行B、两股链间有严格的碱基配对关系C、为右手螺旋,每个螺距含10对碱基D、极性磷酸二酯键位于双螺旋内侧E、螺旋直径为2n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极性磷酸二酯键位于双螺旋的外侧,而不是内侧。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右手螺旋,每个螺距含10对碱基,螺旋直径为2nm。44.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来自A、脱氧核糖B、核糖C、嘌呤嘧啶碱基D、磷酸二酯键E、磷酸基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核酸分子中嘌呤、嘧啶碱基具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处有特征性紫外吸收峰,所以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来自嘌呤嘧啶碱基。脱氧核糖、核糖、磷酸二酯键、磷酸基团等没有此特征紫外吸收特性。45.DNA的超螺旋结构是A、二级结构的一种形式B、三级结构C、四级结构D、一级结构E、只存在于真核生物DNA分子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DNA超螺旋结构是DNA三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双螺旋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形成的,有助于DNA在狭小空间内的包装和稳定等。46.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维系C、A+T与G+C的比值为1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E、磷酸、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正确答案:E47.标记的参与杂交反应的核酸分子称为A、杂交B、变性C、复性D、探针E、复杂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探针是标记的参与杂交反应的核酸分子。变性是核酸双链解开成为单链的过程;复性是变性的单链核酸重新形成双链的过程;复杂性指核酸分子中不同序列的总数;杂交是互补的核酸单链之间形成双链的过程。48.目前常用的基因表达体系细胞包括A、大肠埃希菌B、哺乳动物细胞C、昆虫细胞D、酵母细胞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目前常用的基因表达体系细胞包括大肠埃希菌、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酵母细胞等,所以答案选E。49.真核生物染色质DNA的三级结构是A、结构域B、超螺旋C、锌指结构D、核小体E、模体正确答案:D50.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A与T的含量不同B、同一个体成年期与少儿期碱基组成不同C、同一个体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碱基组成不同D、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碱基组成不同E、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分子中A与T互补配对,含量相同,A选项错误;同一个体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B、D选项错误;同一个体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碱基组成也不会改变,C选项错误;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E选项正确。51.关于Northernblotting与Southernblotting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者检测的样品不同B、两者杂交原理不同C、两者杂交后结果显示方法不同D、所使用的探针标记方法不同E、核酸样品转移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Northernblotting检测的样品是RNA,Southernblotting检测的样品是DNA,两者检测样品不同。B选项两者杂交原理相同,都是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C选项结果显示方法类似,都是通过显影等方法观察杂交信号。D选项所使用的探针标记方法基本相同。E选项核酸样品转移方法,Southernblotting常用毛细管虹吸等方法转移DNA,Northernblotting常用电转印等方法转移RNA,但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所以正确答案是A。52.采用配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分离纯化蛋白的方法是A、离心B、亲和层析C、盐析D、凝胶过滤层析E、离子交换层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亲和层析是利用配体与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盐析是根据蛋白质在不同盐浓度下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凝胶过滤层析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离子交换性质分离;离心主要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均不是利用配体特异性亲和力。53.右手DNA双螺旋模型是何年提出的A、1950年B、1953年C、1958年D、1955年E、1919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右手DNA双螺旋模型是在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所以正确答案是大于1953年,即[B、]>1953年54.基因克隆是指A、单一细胞的无性群体B、酶工程C、蛋白质工程D、细胞工程E、单一DNA重组体的无性繁殖系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基因克隆是指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中,然后通过转化或转导等方法导入宿主细胞,使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无性繁殖,形成单一DNA重组体的无性繁殖系。A选项单一细胞的无性群体不是基因克隆的准确表述;B选项酶工程主要是关于酶的修饰、改造等;C选项蛋白质工程是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D选项细胞工程是对细胞进行操作的工程技术,均不符合基因克隆的定义。55.下列哪一步骤不属于基因工程范围A、转化的阳性克隆的筛选B、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C、制备重组体D、转化宿主细胞E、制备目的基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制备重组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转化宿主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转化的阳性克隆的筛选)等,而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不属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的范畴。56.—个DNA分子中,若T所占摩尔比为28.2%,C的摩尔比为A、21.8%B、28.2%C、14.1%D、43.6%E、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天然橡胶工业项目创业计划书
- 重庆市人民医院护理服务资源配置考核
- 邯郸市中医院微创手术进阶考核
- 厦门石油钻井工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储氢材料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酸性染料和媒染染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苯甲酸银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 中国润滑脂防冻液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纳米硫化锌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届天津市春季高考升学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英语(无答案)
-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AI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学版
-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件-第七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DB51T 692-2018 中小学实验室设备技术规范
- 2024电气安全事故案例
- 期末高频易错测评卷 (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 工程审计报告(共5篇)
- 物业服务品质控制培训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DB34∕T 4433-2023 检测实验室公正性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