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_第1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_第2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_第3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_第4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页(共26页)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4秋•庆阳期末)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B.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2.(2025•广东校级二模)载人航天器中利用下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排到舱外的物质是甲烷 B.反应器1中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反应器2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系统在产生O2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3.(2025•船营区校级模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是减碳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中一条转化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该反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反应的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变4.(2025春•高青县期末)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甲酸(化学式为CH2O2)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甲、乙都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实现了由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 D.该反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5.(2025•灵台县校级模拟)中国科学院在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消耗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6.(2024秋•成都期末)中国科学院首创高效制氢方案,其微观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B.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实现了低能耗生产高纯氢气7.(2024秋•西安校级期末)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O2)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O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B.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D.由图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8.(2025•阳山县二模)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减少 B.A的化学式是CO2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后A与氢气的质量比是1:49.(2026•太和县模拟)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8 B.参加反应的乙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10.(2025•武汉模拟)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电解水制氢制取成本高且储存困难,目前不能被广泛利用。下图电解水的微观反应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消耗能量 B.该图可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电解水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 D.该反应可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1.(2025•坪山区模拟)甲烷硫化氢催化重整新路线可高效制氢,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硫化氢的化学式是H2S12.(2025•潮阳区三模)硼氢化钠(NaBH4)催化释氢,为便捷式电源提供移动氢能,该反应原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4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 B.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C.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为H2O D.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则微粒Z为13.(2025•广州校级二模)甲醚(CH3OCH3)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是燃料电池动力汽车首选的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减少 B.该反应体现了乙可以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4.(2024秋•惠州期末)如图为处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 C.丁的化学式为CO2 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是1:115.(2025•徐州)煤的气化是煤综合利用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氢分子,其符号为2H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质量比为1:116.(2025•阳山县一模)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7.(2025•安州区开学)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如图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B.液氮沸点比液氧高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18.(2024秋•岳阳县期末)如图是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改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微粒观点与模型图的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BADDBBDAC题号12131415161718答案CBDCCBB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4秋•庆阳期末)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B.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加热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故A说法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汞原子,故B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在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氧气和氧化汞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分子和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理解和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5•广东校级二模)载人航天器中利用下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排到舱外的物质是甲烷 B.反应器1中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反应器2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系统在产生O2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A、从图中可看出,排到舱外的物质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是甲烷(CH4),A正确;B、反应器1中发生的反应是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水(H2O)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氢气(H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氢元素化合价降低,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器2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D、由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可知,该系统在产生O2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025•船营区校级模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是减碳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中一条转化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该反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反应的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选项A说法错误;B、该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B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C说法错误;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4.(2025春•高青县期末)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甲酸(化学式为CH2O2)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甲、乙都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实现了由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 D.该反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A【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O2(甲)、H2O(乙)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H2O2(丙)、O2(丁),化学方程式为2C【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2CO2+2H2O催化剂2CB、甲(CO2)、乙(H2O)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B说法正确;C、反应中反应物有CO2,生成物有O2,实现了由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故选项C说法正确;D、该反应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路径,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2025•灵台县校级模拟)中国科学院在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消耗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D【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然后书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推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A、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自由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反应过程中“”分成“”和“”,故A说法正确;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故C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6.(2024秋•成都期末)中国科学院首创高效制氢方案,其微观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B.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实现了低能耗生产高纯氢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选项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8:18=14:9,选项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可以节约能源,实现了低能耗生产高纯氢气,选项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7.(2024秋•西安校级期末)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O2)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O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B.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D.由图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氧气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化学方程式为3O2无声放电2OA、甲物质是氧气(O2),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丙物质是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中的粒子是氧原子和氧分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和微粒是氧分子,氧原子不可以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3O2无声放电2O3,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臭氧的质量比为(3×32):(2×48)=1:1,故D、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臭氧分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8.(2025•阳山县二模)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减少 B.A的化学式是CO2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后A与氢气的质量比是1: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C、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D、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解答】解: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知有4个氢分子(4H2),共8个氢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1个A分子中应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A的化学式为C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O催化剂¯光照CO2+4H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A选项说法错误;B、A的化学式是CO2,故B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CH4+2H2O催化剂¯光照CO2+4H2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D、根据化学方程式CH4+2H2O催化剂¯光照CO2+4H2可知,反应后A(二氧化碳)与氢气的质量比是44:(4×2)=11:2,故故选:B。【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9.(2026•太和县模拟)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8 B.参加反应的乙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D【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在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构成、反应的意义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烷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乙烯(C2H)、一氧化碳(CO)和水(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CO2一定条件C2H4+CO+H2OA、由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所以乙烷的化学式为C2H6,而不是CH8,故A说法不正确;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乙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12×2+1×6):(12+16×2)=30:44=15:22,而不是1:1,故B说法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2025•武汉模拟)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电解水制氢制取成本高且储存困难,目前不能被广泛利用。下图电解水的微观反应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消耗能量 B.该图可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电解水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 D.该反应可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A【分析】通电时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解答】解:A、该反应消耗电能,故选项正确。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该图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不正确。C、电解水生成物的质量比为4:32或32:4,故选项不正确。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2025•坪山区模拟)甲烷硫化氢催化重整新路线可高效制氢,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硫化氢的化学式是H2S【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特点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H2S一定条件CS2+4HA、甲物质是甲烷,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A说法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B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个分子变化成了5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C说法不正确;D、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硫化氢的化学式是H2S,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应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2025•潮阳区三模)硼氢化钠(NaBH4)催化释氢,为便捷式电源提供移动氢能,该反应原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4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 B.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C.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为H2O D.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则微粒Z为【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5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故A分析不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故B分析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②中是由BH3和X反应生成了BH2OH和H2,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则X为H2O,故C分析正确;D、由物质的转化可知,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是由B(OH)3转化为B(OH)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则微粒Z为,故D分析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13.(2025•广州校级二模)甲醚(CH3OCH3)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是燃料电池动力汽车首选的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减少 B.该反应体现了乙可以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根据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解答】解:根据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均不变,则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不变,故A错误;B、该反应为甲醚在氧气中燃烧,体现了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故B正确;C、根据CH3OCH3+3O2点燃D、根据CH3OCH3+3O2点燃2CO2+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意义,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2024秋•惠州期末)如图为处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 C.丁的化学式为CO2 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是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D【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微粒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催化剂N2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A说法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选项B说法正确;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丁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化学式为CO2,故选项C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N2+2CO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2025•徐州)煤的气化是煤综合利用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氢分子,其符号为2H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质量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碳原子与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氢分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O高温【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表示氢分子,其符号为H2,故选项是错误。B、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碳原子与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氢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质量比为12:18=2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2025•阳山县一模)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A、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D、丙物质是氧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解答】解:A、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B、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C、丙物质是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选项正确。D、丙物质是氧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不是氧气,故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2025•安州区开学)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如图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B.液氮沸点比液氧高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根据氮气首先分离出来,说明液氮沸点比液氧低,故B错误;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D、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解答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根据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来解答问题。18.(2024秋•岳阳县期末)如图是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A、水是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不正确。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故选项正确。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不正确。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卡片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知识点的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是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或特点,来对某物质进行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1.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还有,由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所以只要某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的是混合物.【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进一步分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类别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在判别某物质是纯净物或混合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其实质(即它的物质组成,也就是它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否则,就会误入圈套,进而导致出错失分.例如,纯净的盐酸就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而冰和水的混合物却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2.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微粒观点的应用就是从物质的微粒性角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例如,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是由于水受热时,水分子获得的能力大,运动加剧,分子间隔逐渐变大,从而使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而模型图的应用是指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用能够看到的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展现出来,以便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或实际问题等.例如,分析图1中的模型图可知:(1)A表示的是某种原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当该原子是能够直接物质的原子(即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和能够构成固态非金属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时,该图还能表示由这种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2)B表示的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了,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单质.(3)C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化合物.(4)D表示的是两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还表示由这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5)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原子;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分子(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6)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原子或分子(指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化合物是只含有一种分子(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混合物是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又如,分析图2中的模型图可知:(1)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和乙物质都属于单质.(3)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5)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BA3(或A3B)、A2和B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A3(或A3B)=B2+3A2(由于不知条件和物质的状态,所以暂时不够全面).(7)该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应.【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