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尿管相关知识考核(护士版本)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导尿时,润滑导尿管前端选用的润滑剂是()A.石蜡油B.凡士林C.无菌液体石蜡D.无菌凡士林E.碘伏答案:C解析:导尿时应选用无菌液体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减少对尿道黏膜的损伤,且保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石蜡油和凡士林未强调无菌,不符合导尿要求;碘伏是消毒剂,不是润滑剂。2.成年男性导尿时,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可使()A.耻骨下弯消失B.耻骨前弯消失C.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均消失D.尿道膜部扩张E.尿道三个狭窄都消失答案:B解析:成年男性尿道有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可使耻骨前弯消失,便于导尿管插入。耻骨下弯是固定的,不能消失;尿道膜部扩张与提起阴茎的角度无关;尿道的三个狭窄是解剖结构,不会因提起阴茎而消失。3.为女性患者导尿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是()A.2~3cmB.4~6cmC.7~8cmD.9~10cmE.10~12cm答案:B解析:女性尿道短而直,导尿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为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4.导尿过程中,若误入阴道,应()A.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B.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C.嘱患者休息片刻再插D.用碘伏消毒导尿管后再插E.继续插入,直至引出尿液答案:B解析:导尿时若误入阴道,说明导尿管已污染,应更换导尿管,重新进行导尿操作,以防止感染。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会增加感染机会;嘱患者休息片刻再插不能解决导尿管污染问题;用碘伏消毒导尿管不能保证其达到无菌要求;继续插入会将污染带入尿道和膀胱。5.留置导尿管患者留取尿标本的方法是()A.自尿道口处留取B.从集尿袋中留取C.消毒导尿管末端后,用无菌注射器从导尿管末端采集D.拔下导尿管,弃去前段尿液后留取E.直接从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留取答案:C解析:留置导尿管患者留取尿标本时,应消毒导尿管末端后,用无菌注射器从导尿管末端采集,以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避免感染。自尿道口处留取可能会混入尿道口周围的细菌;从集尿袋中留取的尿液可能因在集尿袋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发生变质;拔下导尿管会增加感染机会且破坏了导尿系统的密闭性;直接从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留取也易造成污染。6.留置导尿管患者每日更换尿袋的目的是()A.防止逆行感染B.观察尿量C.保持引流通畅D.便于记录尿量E.防止尿液外漏答案:A解析:留置导尿管患者每日更换尿袋主要是为了防止逆行感染,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观察尿量、保持引流通畅、便于记录尿量和防止尿液外漏虽然也是留置导尿护理的内容,但不是每日更换尿袋的主要目的。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定期更换导尿管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导尿管老化、折断B.使患者得到休息C.防止逆行感染D.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E.避免尿液刺激皮肤答案:C解析: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减少细菌在导尿管周围定植和繁殖,防止逆行感染。防止导尿管老化、折断不是主要目的;使患者得到休息与更换导尿管无关;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是间歇性夹闭导尿管的目的;避免尿液刺激皮肤主要通过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来实现。8.为了训练膀胱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采取()A.持续开放导尿管B.定时夹闭导尿管C.定期更换导尿管D.定期做膀胱冲洗E.每天更换尿袋答案:B解析:定时夹闭导尿管可以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有助于训练膀胱的反射功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持续开放导尿管会使膀胱一直处于空虚状态,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定期更换导尿管主要是为了防止感染;定期做膀胱冲洗是为了清洁膀胱、预防感染;每天更换尿袋是为了防止逆行感染。9.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的温度一般为()A.20~22℃B.25~28℃C.30~32℃D.38~40℃E.45~50℃答案:D解析: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的温度一般为38~40℃,接近人体体温,可减少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温度过低会引起膀胱痉挛,温度过高可能会损伤膀胱黏膜。10.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的高度为()A.30~40cmB.40~50cmC.50~60cmD.60~70cmE.70~80cm答案:C解析: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的高度为50~60cm,这样的高度可产生适当的压力,使冲洗液顺利流入膀胱。高度过低,冲洗液流入速度过慢;高度过高,压力过大,可能会损伤膀胱黏膜。11.进行膀胱冲洗时,若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应()A.加快冲洗速度B.减慢冲洗速度C.夹闭冲洗管,暂停冲洗D.嘱患者深呼吸E.立即停止冲洗,报告医生答案:B解析:进行膀胱冲洗时,若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能是冲洗液流速过快或量过多引起的,应减慢冲洗速度,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加快冲洗速度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夹闭冲洗管暂停冲洗可能会导致冲洗不彻底;嘱患者深呼吸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立即停止冲洗并报告医生一般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出血、剧烈疼痛等。12.下列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A.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B.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C.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D.集尿袋应高于膀胱水平E.定期评估,尽早拔除导尿管答案:D解析: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反流,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以及定期评估尽早拔除导尿管都是预防CAUTI的重要措施。13.导尿操作中,下列步骤错误的是()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B.患者取屈膝仰卧位C.消毒顺序由内向外,自上而下D.导尿管插入深度要适宜E.操作完毕后,整理床单位,记录导尿情况答案:C解析:导尿时消毒顺序应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取屈膝仰卧位、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以及操作完毕后整理床单位并记录导尿情况都是正确的操作步骤。14.为患者导尿时,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E.1500ml答案:C解析:为患者导尿时,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1000ml,以免因放尿过多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引起血压下降而虚脱;同时,膀胱内压力突然降低,也可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15.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留置导尿管()A.昏迷患者尿失禁B.会阴部损伤C.盆腔内器官手术前D.截瘫引起的尿潴留E.测量膀胱压力答案:E解析:测量膀胱压力一般不需要留置导尿管,可通过其他方法如膀胱测压仪等进行测量。昏迷患者尿失禁、会阴部损伤、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以及截瘫引起的尿潴留都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以解决排尿问题或便于手术操作等。16.留置导尿管期间,为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B.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C.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摄入2000ml以上水分D.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E.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有结晶时,及时进行膀胱冲洗答案:B解析:集尿袋应每日更换一次,而不是每周更换一次,以防止细菌滋生和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以及发现尿液异常及时进行膀胱冲洗都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正确措施。17.导尿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应()A.继续插入导尿管B.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C.稍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缓慢插入D.用注射器向尿道内注入润滑油后再插入E.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生答案:E解析:导尿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可能是导尿管插入方法不当、尿道有损伤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以便进一步评估和处理。继续插入导尿管可能会加重损伤;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可能会再次造成损伤;稍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缓慢插入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向尿道内注入润滑油也不能解决疼痛的原因。18.为男性患者导尿,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的目的是()A.使耻骨下弯消失B.使耻骨前弯消失C.使尿道膜部扩张D.使尿道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均消失E.使尿道三个狭窄都消失答案:B解析:同第2题,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可使耻骨前弯消失,便于导尿管插入。19.下列关于膀胱冲洗的描述,错误的是()A.冲洗液常用0.02%呋喃西林溶液B.冲洗液量一般每次为50~100mlC.冲洗时应先排尽膀胱内尿液D.冲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E.冲洗完毕后,夹闭导尿管30分钟答案:B解析:膀胱冲洗时,冲洗液量一般每次为500~1000ml,而不是50~100ml。冲洗液常用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时先排尽膀胱内尿液可保证冲洗效果;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及冲洗完毕后夹闭导尿管30分钟都是正确的操作要点。2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肺炎链球菌D.白色念珠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案:B解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它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容易污染尿道口并逆行感染泌尿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也可引起尿路感染,但不是主要病原菌。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导尿的目的包括()A.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B.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等C.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D.盆腔内器官手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E.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者保留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答案:ABCDE解析:导尿的目的有很多,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是常见的目的之一;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等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是通过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盆腔内器官手术前排空膀胱可避免手术中误伤;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者保留导尿管能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2.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A.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B.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C.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D.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E.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答案:ABCDE解析: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细菌滋生;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可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能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可减少感染机会;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3.膀胱冲洗的目的包括()A.清洁膀胱B.预防感染C.清除血凝块D.稀释尿液,防止感染E.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答案:ABCDE解析:膀胱冲洗可以清洁膀胱内的细菌、分泌物等杂质;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清除血凝块,防止堵塞导尿管;稀释尿液,减少细菌在尿液中繁殖的机会;对于膀胱肿瘤患者,还可以通过膀胱冲洗进行化疗,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4.导尿操作的注意事项有()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B.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C.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D.导尿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E.导尿完毕后,整理床单位,记录导尿的时间、尿量、尿液的颜色和性状等答案:ABCDE解析:导尿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可取得患者的配合,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并轻柔操作能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导尿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并处理;导尿完毕后,整理床单位并记录相关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5.下列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B.主要是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C.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风险越高D.女性患者发生CAUTI的风险高于男性患者E.预防CAUTI的关键是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和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答案:ABCDE解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主要是细菌从尿道口逆行进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细菌在导尿管周围定植和繁殖的机会就越多,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就越高;女性尿道短而直,相对男性更容易发生CAUTI;预防CAUTI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为患者导尿时,应注意()A.导尿前要彻底清洗患者会阴部B.导尿管应充分润滑C.插入导尿管时要缓慢,避免损伤尿道D.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E.若患者不配合,可强行插入导尿管答案:ABCD解析:为患者导尿时,导尿前彻底清洗患者会阴部可减少细菌数量;导尿管充分润滑能减少插入时对尿道的摩擦和损伤;插入导尿管时缓慢操作可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防止感染的关键。若患者不配合,应耐心解释和安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而不能强行插入导尿管,以免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和损伤。7.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有()A.泌尿系统感染B.尿道损伤C.膀胱结石D.血尿E.膀胱痉挛答案:ABCDE解析: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细菌容易在导尿管周围定植和繁殖;导尿管的刺激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尿道损伤;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容易在导尿管周围沉积,形成膀胱结石;导尿管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可能会引起膀胱黏膜充血、出血,导致血尿;膀胱痉挛也是长期留置导尿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导尿管的刺激、膀胱炎症等因素有关。8.膀胱冲洗的操作要点包括()A.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的高度为50~60cmB.冲洗液温度一般为38~40℃C.冲洗速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调整D.冲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引流液的情况E.冲洗完毕后,夹闭导尿管30分钟答案:ABCDE解析: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50~60cm可产生适当的压力使冲洗液顺利流入膀胱;冲洗液温度38~40℃接近人体体温,可减少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冲洗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进行调整;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引流液的情况,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冲洗完毕后夹闭导尿管30分钟,可使冲洗液在膀胱内充分发挥作用。9.下列关于导尿的说法,正确的有()A.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B.导尿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C.女性患者导尿时,应注意区分尿道口和阴道口D.男性患者导尿时,遇到阻力可稍用力插入E.导尿完毕后,应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出答案:ABCE解析: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导尿前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导尿方法和取得患者的配合;女性患者导尿时,准确区分尿道口和阴道口是关键,避免误入阴道;男性患者导尿时遇到阻力应分析原因,不可盲目用力插入,以免损伤尿道;导尿完毕后,妥善固定导尿管可防止其脱出,保证导尿的有效性。10.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A.间歇性夹闭导尿管B.定时开放导尿管C.鼓励患者自主排尿D.延长每次放尿的间隔时间E.逐渐增加膀胱的容量答案:ABCDE解析: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可采用间歇性夹闭导尿管的方法,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定时开放导尿管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尿反射;鼓励患者自主排尿,增强其排尿意识;延长每次放尿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增加膀胱的容量,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导尿的操作步骤。答:导尿的操作步骤如下:(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膀胱充盈情况等,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准备用物:准备导尿包、无菌手套、碘伏、润滑油、集尿袋等用物。(3)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取屈膝仰卧位,暴露会阴部,臀下垫一次性垫巾。(4)消毒:用碘伏消毒会阴部及尿道口,消毒顺序由外向内,自上而下。女性患者消毒顺序为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男性患者消毒顺序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5)铺巾:打开导尿包,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按操作顺序整理用物。(6)润滑导尿管:用无菌液体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7)插入导尿管:女性患者用左手分开小阴唇,暴露尿道口,右手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男性患者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使耻骨前弯消失,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8)固定导尿管:根据导尿管的类型进行固定,如气囊导尿管可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固定。(9)连接集尿袋: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妥善固定集尿袋,使其低于膀胱水平。(10)整理与记录:操作完毕后,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记录导尿的时间、尿量、尿液的颜色和性状等。2.简述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要点。答: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下:(1)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1~2次,防止细菌滋生和逆行感染。(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确保尿液引流通畅。若发现尿液引流不畅,应及时检查并处理。(3)防止尿液反流: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及时倾倒尿液,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4)鼓励患者多饮水:鼓励患者每天摄入2000ml以上的水分,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5)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一般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每日更换尿袋一次,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6)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或血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7)膀胱功能训练: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采用间歇性夹闭导尿管的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8)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四、案例分析题(10分)患者,男性,65岁,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需行导尿术。请问:(1)在导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应如何处理?(2)导尿后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答:(1)在导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插入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