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_第1页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_第2页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_第3页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_第4页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剂学03第十三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02目录Contents第一节

固体分散体第二节

包合技术第三节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

第四节

脂质体第五节

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

第六节

纳米粒与亚微粒04学习目标1.

掌握

固体分散体的概念、特点和载体材料;包合物的概

念、包合材料;微囊与微球的概念、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方

法;脂质体的概念、特点及组成;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

微乳的概念及特点;纳米粒与亚微粒的特点。2.

熟悉

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

乳与亚微乳的制备。3.

了解

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的验证方法。23第三节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24定义:微囊(

Microcapsules

)系指

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囊材)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简称囊心物)包裹制

成微型胶囊。微球(

Microspheres

)系指当药物分

散或溶解在高分子囊材中形成的骨架型微

小球状实体。微囊与微球的外观通常呈粒状或圆球

形,直径在

1

250μm

之间。~特点:(

1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4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5

)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6

)缓释与长效性一、概述25二、载体材料囊材的一般质量要求包括:①

无毒、无刺激性;②

性质稳定;③

有适宜的释放速率;④

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⑤

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

黏度、穿透性、亲水性、溶解性和降解性等性质符合要求。26二、载体材料(一)天然高分子材料(

1

)明胶是氨基酸与肽交联形成的直链聚合物。明胶分酸法明胶(

A

型)和碱法明胶(

B型)。

A

形明胶的等电点为

7

~

9

B

型明胶稳定且不易长菌,等电点为

4.7

~

5.0

。(

2

)阿拉伯胶系由糖苷酸及阿拉伯酸的钾、钙、镁盐所组成的一种天然植物胶。。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明胶等量配合作用,用作囊材的用量为

20g/L

~100g/L

,亦可与白蛋白配合作复合

材料。(

3

)海藻酸盐系采用稀碱从褐藻中提出的多糖类化合物。能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溶剂。(

4

)壳聚糖由甲壳素去乙酰化后得到的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多糖,可溶于酸或酸性水溶液,但在水及有机溶剂中均难溶解。(

5

)蛋白类用作囊材的有玉米蛋白、白蛋白、鸡蛋白等,无明显的抗原性,可生物降解。27二、载体材料(二)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常用浓度为

0.1%

0.5%

。属阴离子型高分子电解质,常与明胶配合作复合囊材,(

2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CAP

略有醋酸味,但在强酸中不溶,可溶于

pH

>

6

的水溶

液。(

3

)甲基纤维素(

MC

在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混浊的胶体溶液,可与明胶、

CMC-

Na

PVP

等配合作复合囊材。(

4

)乙基纤维素(

EC

化学稳定性高,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可溶于乙醇。适用于多

种药物的微囊化,可加入增塑剂改善其可塑性,遇强酸易水解,故对强酸性药物不适宜。(

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能溶于冷水成为黏性胶体溶液,长期储存稳定,几乎不

溶于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28二、载体材料(三)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可分为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两类。非生物降解且不受

pH

影响的囊材有聚酰胺、硅橡胶等。非生物降解但可在一定

pH

条件下溶解的囊材有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囊材: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

(PLA)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

(PLGA)

、聚乳酸

-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其中,

PLA

PLGA

是被

FDA

批准的可降解材料,而

且已有产品上市。29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一)微囊的制备微囊制备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三大类。1.

物理化学法本法是指囊心物(药物和附加剂)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故又称相分

离法。a.

囊心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b.

加入囊材;

c.

囊材包裹于囊心物表面;

d.

囊材固

化图

13-3

凝聚法制备微囊步骤示意图30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

1

)单凝聚法(

2

)复凝聚法31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

3

)溶剂

-

非溶剂法系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不溶解囊材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

将囊心物包成微囊的方法。(

4

)液中干燥法系指先把囊材溶液作为分散相分散于不溶性的溶剂中形成乳剂,然后除去

乳滴中的溶剂而固化成囊的方法。(

5

)改变温度法通过控制囊材溶液的温度,降低囊材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成囊。322.

物理机械法该法是将药物在气相中进行

微囊化,可用于固态或液态、水溶性

或脂溶性的药物的微囊化。包括:

1

)喷雾干燥法(

2

)喷雾凝结法(

3

)空气悬浮法(

4

)多孔离心法(

5

)锅包衣法3

.化学法利用单体或高分子在

溶液中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

生成囊膜而制成微囊的方法。

其特点是不加凝聚剂,常先制

W/O

型乳浊液,再利用化学

反应交联固化。(

1

)界面缩聚法(

2

)辐射交联法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33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二)微球的制备微球与微囊的制备方法类似,微囊囊材也可用作微球的载体。

根据药物、载体材料的性质及制备条件不同而形成微囊或微球。

常用制备微球的方法有凝聚法、乳化分散法及聚合法三种。34四、微囊与微球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采用采用微囊

/

微球技术的药物已有

30

多种,如解热镇痛药、镇

静药、避孕药、抗生素、抗癌药、维生素、多肽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