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第1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第2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第3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第4页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页(共14页)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5•裕华区校级开学)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标志着()A.罗马共和国建立 B.罗马帝国建立 C.罗马帝国分裂 D.西罗马帝国灭亡2.(2025•东平县三模)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这一年应标在时间轴什么位置()A.A B.B C.C D.D3.(2025•历城区校级三模)公元前509年,罗马创立共和国,掌握罗马共和国决策权的机构是()A.国民大会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保民官4.(2025•湘桥区二模)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20万千米的地方道路,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罗马()A.民主政治的需求 B.对外扩张的需求 C.城邦经济的要求 D.传统文化的要求5.(2025•锡林郭勒盟一模)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A.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 B.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 C.受到《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D.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6.(2025•亳州一模)演说家阿利斯提得对罗马城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行现存的和的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风加工,任何僧经百出来或者生长出米的东西,你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公元前3000年 B.公元前500年 C.2世纪 D.475年7.(2025•潮阳区二模)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开始接触希腊文化,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略微调整了字母的形状与发音,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拉丁字母。这体现了古罗马文化()A.注重吸收创新 B.追求风格多元 C.侧重标新立异 D.凸显中西合璧8.(2025春•四平期末)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的是()A.设立保民官 B.斯巴达克起义 C.罗马灭掉趣太基 D.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9.(2025春•河东区期末)公元前27年1月16日,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他自称为“元首”,即国家第一人,第一公民,他的名字列在元老院名册的第一位。“他”()A.巩固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创立了儒略历 C.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D.反对君主专制10.(2025春•雁塔区校级期末)下列古罗马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罗马共和国建立②罗马帝国建立③进入黄金时期④称霸地中海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11.(2025春•渝中区期末)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它称之为‘和平’。”这两种观点最能说明()A.罗马公民对法律的实际态度不同 B.罗马军队在扩张中的作用被夸大 C.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材料 D.历史解释受到记录者的立场影响12.(2025春•宜兴市期末)下面是小武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所搜集的资料,据此可知罗马具有()在罗马举行的凯旋式中,一般都陈列将要成为奴隶的战俘;在罗马的学校里,儿童语文训练的一部分是学习如何对奴隶发号施令;在罗马讲演术中,演说者要避免缩头耸肩等奴隶常有的姿态。A.君主专制的特点 B.奴隶社会的特征 C.民主政治的特色 D.古典文化的多样13.(2025•新丰县模拟)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14.(2025•扬州一模)如图是某学生设计了一条罗马发展的时间轴,其中罗马帝国的建立应该在()A.① B.② C.③ D.④15.(2025•平邑县三模)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他”()A.反对君主专制 B.在位时共和国性质没变 C.创立了儒略历 D.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16.(2025•泰安三模)某同学搜集了以下的历史信息,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国家是()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万民法适应疆域的扩张阶级矛盾激化奴隶起义A.斯巴达城邦 B.罗马共和国 C.古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17.(2025•河东区二模)公元前31年的罗马内战中,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为掌握最高的统治实权他()A.实行封君封臣制 B.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C.首创“元首制” D.灭亡波斯帝国18.(2025•济宁二模)根据同学们讨论问题时提到的关键信息,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希腊城邦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D.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BBBDCABCCD题号12131415161718答案BDCDBCC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5•裕华区校级开学)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标志着()A.罗马共和国建立 B.罗马帝国建立 C.罗马帝国分裂 D.西罗马帝国灭亡【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排除。B.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符合题意。C.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排除。D.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排除。故选:B。【点评】记忆罗马帝国的建立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2.(2025•东平县三模)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这一年应标在时间轴什么位置()A.A B.B C.C D.D【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时间轴上A处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0年之间,与题干“公元前27年”不符,排除。B.根据题干“公元前27年”结合所学可知,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公元元年——公元100年这一百年为公元一世纪,公元前1年——公元前100元为公元前一世纪,所以,公元前27年属于公元前一世纪,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元年之间,符合题意。C.时间轴上C处在公元元年之后,与题干“公元前27年”不符,排除。D.时间轴上D处在公元100年以后,与题干“公元前27年”不符,排除。故选:B。【点评】记忆罗马帝国的建立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3.(2025•历城区校级三模)公元前509年,罗马创立共和国,掌握罗马共和国决策权的机构是()A.国民大会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保民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B项正确;“国民大会”这个概念来源于孙中山,与题干“罗马共和国”不符,排除A项;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均与题干“掌握罗马共和国决策权的机构”不符,排除C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4.(2025•湘桥区二模)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20万千米的地方道路,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罗马()A.民主政治的需求 B.对外扩张的需求 C.城邦经济的要求 D.传统文化的要求【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罗马在这个时期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攻占大片领土。修筑如此大规模的道路网络,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便于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从而支持其对外扩张,B正确;罗马在这个时期并非民主政治体制,而是共和制后期逐渐过渡到帝制,排除A;城邦通常指的是较小的政治实体,而罗马在此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远超城邦的规模,排除C;虽然罗马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但修筑如此大规模的道路网络更多是基于实际的政治和经济需求,而非单纯的文化传统要求,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2025•锡林郭勒盟一模)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A.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 B.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 C.受到《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D.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又不统一,由此逐渐形成的万民法是罗马扩张新形势的需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排除A;万民法不是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排除B;万民法比《罗马民法大全》出现的早,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025•亳州一模)演说家阿利斯提得对罗马城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行现存的和的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风加工,任何僧经百出来或者生长出米的东西,你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公元前3000年 B.公元前500年 C.2世纪 D.475年【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公元前3000年,罗马城尚未建立,排除。B.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城尚未如此繁荣,排除。C.根据材料“所有的货物,所行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城商品种类繁多,贸易繁荣,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符合题意。D.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排除。故选:C。【点评】记忆罗马帝国的建立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7.(2025•潮阳区二模)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开始接触希腊文化,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略微调整了字母的形状与发音,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拉丁字母。这体现了古罗马文化()A.注重吸收创新 B.追求风格多元 C.侧重标新立异 D.凸显中西合璧【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罗马人在接触希腊文化后,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形成了拉丁字母。这说明古罗马文化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创新,A项正确;题干中只提到了罗马人对希腊字母的调整和创新,没有体现出风格多元的特点,排除B项;题干中罗马人对希腊字母的调整和创新,并非为了与众不同,而是为了适应自身的文化和语言需求,排除C项;罗马和希腊都是西方国家,因此凸显中西合璧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8.(2025春•四平期末)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的是()A.设立保民官 B.斯巴达克起义 C.罗马灭掉趣太基 D.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的事件,重点掌握斯巴达克起义的相关史实。【解答】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斯巴达克起义虽然最终遭到血腥镇压,但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B项正确;保民官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为保护平民利益设立的官职,其职责是制衡贵族权力、维护平民权益。这一制度实际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巩固了共和国的内部稳定,而非打击统治,排除A项;迦太基是罗马在布匿战争中的主要对手,最终被罗马灭亡,这一事件标志着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的霸主,增强了罗马的国力与影响力,属于共和国的成功扩张,而非对其统治的打击,排除C项;公元前2世纪后,罗马通过多次战争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进一步扩大了领土与资源,这一过程巩固了罗马的霸权地位,属于统治范围的扩大,而非对统治本身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斯巴达克起义的相关史实。9.(2025春•河东区期末)公元前27年1月16日,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他自称为“元首”,即国家第一人,第一公民,他的名字列在元老院名册的第一位。“他”()A.巩固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创立了儒略历 C.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D.反对君主专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建立,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中“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自称为‘元首’”等信息可知,该人物是屋大维。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结束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内战,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建立了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发展经济,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初期发展和繁荣,C项正确;屋大维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结束和帝国的开始,并非巩固共和国,排除A项;儒略历由凯撒在公元前45年创立,与屋大维无关,排除B项;屋大维的元首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他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君主,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以罗马帝国建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0.(2025春•雁塔区校级期末)下列古罗马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罗马共和国建立②罗马帝国建立③进入黄金时期④称霸地中海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重要史实,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重要史实的时间。【解答】据所学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2025春•渝中区期末)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它称之为‘和平’。”这两种观点最能说明()A.罗马公民对法律的实际态度不同 B.罗马军队在扩张中的作用被夸大 C.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材料 D.历史解释受到记录者的立场影响【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对比维吉尔和塔西佗对罗马帝国的不同描述考查历史解释的多元性,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可知,维吉尔作为诗人,强调罗马以法律建立和平的正面形象,反映其理想化视角;据“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它称之为‘和平’。”可知,塔西佗作为历史学家,揭露罗马扩张中的暴力本质,体现批判性立场;两人观点差异源于身份的差异(文学家和史学家)和时代背景不同记录目的差异(歌颂v和警示),这种差异说明历史解释必然受到记录者主观立场的影响,两位历史记录者因立场不同,对同一历史现象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解读,生动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学认识论,D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公民的态度问题,排除A项;题干与军队的作用无关,排除B项;“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材料”表述绝对化,文学作品是可作为辅助材料的,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历史解释受到记录者的立场影响的相关史实。12.(2025春•宜兴市期末)下面是小武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所搜集的资料,据此可知罗马具有()在罗马举行的凯旋式中,一般都陈列将要成为奴隶的战俘;在罗马的学校里,儿童语文训练的一部分是学习如何对奴隶发号施令;在罗马讲演术中,演说者要避免缩头耸肩等奴隶常有的姿态。A.君主专制的特点 B.奴隶社会的特征 C.民主政治的特色 D.古典文化的多样【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君主专制的特点通常体现在一个国家由一位君主独揽大权,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而材料中没有提到罗马有这样的政治特点,故A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社会中奴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财产和工具,这正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特征,故B对;民主政治的特色在于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自由。然而,材料中没有提到罗马有这样的政治特色,故C错;选项强调的是古典文化的多样性。虽然罗马文化确实丰富多彩,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关于古典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内容,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3.(2025•新丰县模拟)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公元2世纪”及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公元2世纪”“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可知,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14.(2025•扬州一模)如图是某学生设计了一条罗马发展的时间轴,其中罗马帝国的建立应该在()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是公元前1世纪晚期,在时间轴③处,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点评】记忆罗马帝国的建立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5.(2025•平邑县三模)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他”()A.反对君主专制 B.在位时共和国性质没变 C.创立了儒略历 D.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屋大维并非反对君主专制,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实行个人独裁(元首制),本质仍是帝制,排除。B.屋大维虽然保留共和制形式(如元老院),但实权集中于屋大维,共和国名存实亡,排除。C.儒略历是凯撒改革制定的,屋大维只是稍作调整,排除。D.根据题干材料“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屋大维(奥古斯都),他结束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战,建立了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开始,使帝国进入稳定繁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记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6.(2025•泰安三模)某同学搜集了以下的历史信息,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国家是()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万民法适应疆域的扩张阶级矛盾激化奴隶起义A.斯巴达城邦 B.罗马共和国 C.古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斯巴达城邦是古希腊城邦之一,以军事寡头政治为主,无万民法概念,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万民法主要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万民法理顺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适应了疆域扩张的需要。罗马共和国后期,奴隶起义不断爆发,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符合题意。C.古罗马帝国时期,元老院权力被皇帝架空,排除。D.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与题干“元老院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