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内衬钢管施工方案_第1页
大型内衬钢管施工方案_第2页
大型内衬钢管施工方案_第3页
大型内衬钢管施工方案_第4页
大型内衬钢管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型内衬钢管安装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业介质输送系统大型内衬钢管安装项目,设计输送介质为含砂矿浆及酸碱溶液,管道总长度1800米,管径范围DN600-DN1200,采用外层碳钢基体与内层聚烯烃(PO)衬层的复合结构。其中碳钢层执行GB/T8163标准确保承压强度,PO内衬层执行HG/T2437标准提供耐磨防腐性能,衬层厚度根据输送介质特性设计为4-6mm,系统设计工作压力1.6MPa,运行温度范围-20℃至80℃。管道连接采用法兰连接与沟槽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DN800以上管径采用对焊法兰连接,DN800以下采用沟槽式机械连接,穿越厂区主干道及地下构筑物段采用套管保护措施。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深化设计组织技术团队进行BIM三维建模,优化管道排版及节点设计,直线段按12米标准节段划分,曲线段每6米设置调整节段,确保管节对接错边量≤1.5mm。针对DN1200大管径管道,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吊装工况进行受力模拟,确定吊点设置及加固方案。技术交底与培训编制专项施工工艺手册,对焊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培训PO内衬层保护技术、法兰密封面处理工艺及沟槽连接扭矩控制方法。焊接人员需通过内衬钢管焊接专项考核,持证上岗。(二)材料验收与存储管材检验外观检查:逐根检查内衬层表面应光滑连续,无气泡、裂纹及杂质嵌入,钢管外防腐层完整无损伤,法兰密封面衬塑层厚度≥2.0mm且平整无翘曲。厚度检测: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按10%比例抽检衬层厚度,允许偏差±0.3mm,发现局部超差时扩大抽检比例至30%。压力试验:随机抽取3%管件进行1.5倍设计压力的水压试验,保压30分钟无泄漏,内衬层无剥离现象。存储要求管材存放于硬化处理的场地,采用200mm高木方垫支,分层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DN1200管道单独存放。存储区设置防雨棚,温度控制在5-35℃,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内衬层老化,距热源不小于5米,严禁与尖锐物体混存。(三)机具准备配置专用施工设备包括:切割设备:带合金锯片的液压切断机(切割直径≤1400mm)、坡口机(加工30°-35°V型坡口)焊接设备:直流氩弧焊机(配备水冷系统)、扭矩扳手(量程0-1000N·m,精度±3%)检测设备:超声波测厚仪、电火花检漏仪(检测电压30kV)、光谱分析仪吊装设备:25t汽车吊(配备尼龙吊带)、5t手拉葫芦(带橡胶保护套)三、主要施工工艺(一)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精度建立施工控制网,每50米设置一个轴线控制桩,高程控制点间距不超过100米。管道轴线偏差控制在±30mm以内,高程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在阀门井、三通等关键节点处增设校核点。(二)管道加工切割作业严禁使用火焰切割,DN800以上管道采用液压切断机切割,切口垂直度公差≤±1.5°。切割后立即清除内外毛刺,使用专用环切工具剥离端口内衬15mm,露出钢管基材,剥离过程中采用塑料锤轻击工具,避免损伤剩余内衬层。坡口制备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备焊接坡口,坡口角度32°±2°,钝边厚度1.5-2.0mm,坡口表面粗糙度Ra≤50μm。加工完成后用专用保护套密封端口,防止灰尘污染内衬层。(三)管道安装吊装工艺采用双吊点吊装法,吊点设置在距管端1/4管径处,使用宽度≥150mm的尼龙吊带,吊带与管道接触处垫橡胶板保护。DN1200管道吊装时设置临时支撑,起吊角度控制在60°以内,吊装半径不超过吊车额定半径的80%。法兰连接法兰面清理:用丙酮擦拭密封面,去除油污及杂质,检查衬塑层边缘无卷边、破损。垫片安装:选用EPDM橡胶垫片(邵氏硬度70±5),压缩回弹率≥40%,垫片内径比法兰内径大2mm,避免介质冲刷垫片边缘。螺栓紧固:采用扭矩扳手按对角线顺序分三次紧固,第一次预紧至额定扭矩的50%,第二次至80%,第三次达到设计扭矩(DN1000法兰扭矩值为650N·m),终拧后检查法兰平行度偏差≤0.2mm/m。沟槽连接滚槽深度控制:根据管径调整滚槽机参数,DN600管道沟槽深度为9.5±0.5mm,确保密封圈压缩量达到30%-40%。密封圈安装:在密封圈表面均匀涂抹硅基润滑脂,安装时确保唇边无翻转,卡箍螺栓对称紧固至规定扭矩(DN600沟槽连接扭矩为320N·m)。(四)内衬修补与防腐处理端口密封处理法兰连接完成后,使用PE焊条进行热熔堆焊,形成连续密封环。焊接温度控制在220-240℃,焊枪移动速度30-50mm/min,焊肉高度不低于内衬层厚度,冷却后进行电火花检测(电压15kV),无击穿现象。外防腐补口焊口经无损检测合格后,采用三层PE热缩套进行补口。先对钢管表面进行喷砂除锈达Sa2.5级,表面锚纹深度50-80μm,热缩套加热温度110-130℃,确保周向搭接宽度≥100mm,轴向搭接≥150mm,加热完成后用压辊碾压排除气泡。四、质量控制措施(一)过程检验焊接质量控制对DN800以上管道焊口进行100%射线检测(Ⅱ级合格),DN800以下按30%比例抽检。角焊缝进行100%渗透检测,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等缺陷。内衬层完整性检查每安装完成100米管道,采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内衬层检测,检测电压30kV,以无击穿现象为合格,发现针孔时采用专用修补剂进行修补,修补后再次检测。(二)压力试验分段试验管道安装完成后分区分段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2.4MPa),试验介质为洁净水,水温不低于5℃。升压过程分三级进行,每级稳压30分钟,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1小时,压降不得超过0.05MPa,同时检查接口无渗漏。系统吹扫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系统吹扫,采用压缩空气(压力0.6MPa)分段吹扫,流速≥20m/s,在排气口设置靶板,连续吹扫30分钟靶板无铁锈、尘土等杂物。五、安全保证措施(一)吊装作业安全吊装前检查吊具、索具的完好性,尼龙吊带安全系数不小于6倍,使用前进行125%额定载荷的静载试验。设置吊装警戒区,半径为吊装高度的1.5倍,配备专职安全员监护,吊装时严禁在吊物下方站立或行走。(二)焊接作业防护在焊接作业点5米范围内设置防火毯,配备2具8kg干粉灭火器,焊接人员佩戴专用防护面罩及隔热手套。对PO内衬层进行局部降温保护,采用浸湿的石棉布覆盖,防止焊接高温导致内衬层分解。(三)有限空间作业进入阀门井等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使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监测氧含量(19.5%-23.5%)及有毒气体浓度,强制通风风量不小于3次/h,作业人员配备双背带式安全带及应急呼吸装置。六、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总工期90天,采用四级进度控制体系:准备阶段(1-10天):完成材料进场检验、BIM建模及技术交底主体安装(11-60天):按区域划分三个施工段平行作业,日均安装30米试验验收(61-80天):分段压力试验、系统吹扫及防腐补口竣工清理(81-90天):竣工资料整理、现场清理及最终验收关键线路为DN1200主管安装(35天)、系统压力试验(15天),配置2个专业施工班组,实行两班制作业确保关键节点完成。七、应急预案内衬层损伤应急处理配备应急修补工具箱,包含PE修补片、热熔胶枪及专用夹具,发现内衬层局部破损时,立即停止安装,采用直径大于破损处100mm的修补片进行热熔覆盖,修补后进行水压试验验证。吊装事故应急现场配备2台50t汽车吊作为应急备用吊装设备,制定吊装失稳应急预案,设置应急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定期组织吊装应急演练,演练频率每月1次。泄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