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_第1页
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_第2页
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_第3页
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_第4页
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双机互联实验教学指导*观察结果是否连通。4.(可选)文件共享与访问*步骤1:在其中一台计算机(如计算机A)上设置共享文件夹。*选择一个文件夹,右键点击“属性”->“共享”选项卡->“高级共享”。*勾选“共享此文件夹”,可修改共享名。*点击“权限”,设置允许访问的用户及权限(为简化测试,可允许“Everyone”完全控制)。*点击“确定”完成共享设置。*步骤2:在另一台计算机(如计算机B)上访问共享文件夹。*打开“我的电脑”或“此电脑”。*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2`(计算机A的IP地址),然后按回车键。*若设置正确,应能看到计算机A上共享的文件夹,双击即可访问(可能需要输入计算机A的用户名和密码,取决于系统安全设置)。(二)无线连接方式(临时无线网络/Ad-hoc模式)此方式适用于两台均具备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无需无线路由器。1.创建临时无线网络(以Windows10为例)*步骤1:在计算机A上,打开“设置”->“网络和Internet”->“移动热点”。*步骤2:在“移动热点”页面,设置“共享我的Internet连接”(若计算机A有其他联网方式,如有线,可以选择共享;若仅双机互联,则此选项可能不影响创建网络本身)。*步骤3:点击“编辑”,设置网络名称(SSID)、网络密码(至少8位)和网络频段,然后保存。*步骤4:打开“移动热点”的开关,使其处于“开”的状态。此时计算机A创建了一个临时的无线热点。2.连接到临时无线网络*步骤1:在计算机B上,打开无线网络列表。*步骤2:找到计算机A创建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点击连接。*步骤3:输入之前设置的网络密码,完成连接。3.IP地址配置与连通性测试*情况A:部分情况下,创建临时网络的计算机会自动为连接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类似DHCP服务器功能)。*可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通过命令`ipconfig/all`查看无线网卡获取到的IP地址。*确认IP地址是否在同一网段(通常临时网络会使用如192.168.x.x或169.254.x.x网段)。*情况B:若未自动分配IP或分配的IP不在同一网段,则需要手动为两台计算机的无线网卡配置静态IP地址,方法同有线连接的IP配置步骤,确保IP地址在同一网段。*连通性测试:同有线方式,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的IP连通性。4.(可选)文件共享与访问与有线连接方式下的文件共享步骤类似,在确认网络连通后,可进行共享文件夹的设置与访问。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记录实验现象:详细记录网络连接方式、IP地址配置信息、`ping`命令的输出结果、文件共享是否成功等。2.分析实验结果:*若`ping`命令成功,说明双机互联基本成功,TCP/IP协议栈工作正常。*若`ping`命令失败,需分析失败原因(见下节故障排查)。*文件共享成功表明在网络层连通的基础上,应用层服务(如文件共享服务)也配置正确。七、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1.物理连接问题:*现象:网卡指示灯不亮。*排查:检查网线是否插紧;尝试更换网线;检查网卡是否被禁用(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2.IP地址配置错误:*现象:`ping`提示“目标主机不可达”或“请求超时”。*排查:使用`ipconfig`命令确认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在同一网段,子网掩码是否一致。例如,若A机是192.168.1.2/24,B机必须是192.168.1.x/24(x不能为2)。3.防火墙阻止:*现象:IP配置正确,但`ping`不通或无法访问共享。*排查:暂时关闭两台计算机的Windows防火墙(“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WindowsDefender防火墙”->“关闭WindowsDefender防火墙”),测试是否通畅。若关闭后通畅,则需在防火墙中配置允许文件和打印机共享、ICMP协议(ping使用)通过。4.网线类型错误:*现象:使用有线连接,IP配置正确,但不通。*排查:若确认网卡不支持自动MDI/MDIX,尝试更换为交叉线。5.无线信号问题:*现象:搜索不到临时网络或连接经常断开。*排查:确保两台计算机无线网卡已启用且工作正常;靠近一些以增强信号;检查无线网卡驱动是否正常。6.文件共享权限设置不当:*现象:能ping通,但无法访问共享文件夹或提示无权限。*排查:重新检查共享文件夹的共享权限和NTFS文件系统权限是否允许访问。八、实验总结与思考1.总结:回顾本次实验的主要过程,成功实现了哪种连接方式的双机互联,掌握了哪些关键配置步骤,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2.思考:*为什么两台计算机要配置在同一网段才能通信?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使用了TCP/IP协议簇中的哪个协议?*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在原理上有何异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如果要实现三台或更多计算机互联,仅使用网线直连的方式可行吗?需要什么额外设备?*在企业网络中,计算机是如何获取IP地址的?与本实验的静态配置有何区别?九、注意事项1.实验前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卡驱动工作正常。2.配置网络参数时,注意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的正确性。3.进行文件共享时,注意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实验结束后建议恢复防火墙等安全设置,移除不必要的共享。4.爱护实验设备,插拔网线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