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青海省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其境内三江源地区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A.长江、黄河、澜沧江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C.黄河、澜沧江、怒江D.长江、雅鲁藏布江、怒江答案:A2.青海省“十四五”生态保护规划中提出的“三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中,“三屏”不包括以下哪项?A.祁连山生态屏障B.三江源生态屏障C.青海湖生态屏障D.河湟谷地生态屏障答案:D3.青海省高原特色生物产业中,被称为“高原黑珍珠”的特色农产品是?A.青稞B.藜麦C.黑枸杞D.牦牛绒答案:C4.以下哪项不属于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的核心领域?A.光伏储能B.水电开发C.页岩气开采D.风电利用答案:C5.根据《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省级重要湿地的名录由哪一部门负责发布?A.省自然资源厅B.省生态环境厅C.省林业和草原局D.省水利厅答案:C6.青海省推动“数字青海”建设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全省5G网络全覆盖B.构建“云-边-端”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C.培育100家以上数字经济龙头企业D.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率至95%答案:B7.青海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提出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包括?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C.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D.城市居民离不开农牧民答案:D8.以下哪项是青海省热贡艺术的典型代表形式?A.唐卡绘制B.堆绣C.酥油花D.藏戏答案:A9.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禁牧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多少元?A.5元B.7.5元C.10元D.12元答案:B10.青海省在推动“四地”建设中,“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核心支撑是?A.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B.盐湖资源综合利用C.高原康养旅游D.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答案:A11.青海省实施的“乡村振兴人才计划”中,重点培养的“三类人才”不包括?A.农业科技推广人才B.乡村旅游经营人才C.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D.城市规划设计人才答案:D12.青海省湿地总面积约为814.36万公顷,居全国第几位?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答案:A13.以下哪项不属于青海省河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A.喇家遗址考古文化B.塔尔寺藏传佛教文化C.土族纳顿节民俗文化D.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文化答案:D14.青海省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是?A.45%以上B.50%以上C.55%以上D.60%以上答案:C15.青海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西电东送”通道工程是?A.青豫直流工程B.青藏直流工程C.青新交流工程D.川青联网工程答案:A16.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A.高海拔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B.藏药现代化研发C.高原动植物适应性基因研究D.以上均是答案:D17.青海省实施的“拉面经济”升级行动中,重点推动的转型方向是?A.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B.扩大单店经营规模C.增加传统手工制作比例D.减少外地市场布局答案:A18.以下哪项是青海省生态旅游的标志性景区?A.茶卡盐湖B.孟达天池C.年保玉则D.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答案:A19.青海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团队的比例不低于?A.50%B.60%C.70%D.80%答案:B20.青海省“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A.60%B.70%C.80%D.90%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要生态功能包括?A.水源涵养B.生物多样性保护C.碳汇固碳D.荒漠治理答案:ABC2.青海省推动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有?A.建设牦牛、藏羊核心育种场B.推广“放牧+舍饲”科学养殖模式C.开发牦牛肉、藏羊肉深加工产品D.限制草原载畜量以保护生态答案:ABCD3.青海省在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包括?A.大数据存储与算力服务B.高原特色农产品电商C.藏文信息处理技术D.光伏设备智能制造答案:ABCD4.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包括?A.进机关、进企业B.进社区、进乡村C.进学校、进寺院D.进家庭、进网络答案:ABCD5.青海省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有?A.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部分湿地萎缩B.旅游开发对湿地生态的干扰C.牧民生产活动与湿地保护的矛盾D.湿地监测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答案:ABCD6.青海省推动“四地”建设中,“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优势包括?A.世界屋脊的独特自然景观B.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资源C.青藏高原的生态稀缺性D.便捷的国际航空交通网络答案:ABC7.青海省在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的主要途径有?A.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B.推广“订单农业”模式C.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D.扩大草原禁牧补助范围答案:ABC8.青海省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A.建立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B.开发文创衍生品C.对接现代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D.限制机械化生产以保持传统工艺答案:ABC9.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包括?A.日照时间长、风能资源丰富B.土地资源广阔,适合建设大型电站C.电网外送通道逐步完善D.本地能源消费需求旺盛答案:ABC10.青海省在应对高原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挑战中,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有?A.冻土路基稳定性保障技术B.高海拔地区建筑抗寒保温技术C.缺氧环境下施工人员健康保障技术D.强紫外线辐射防护技术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青海省是全国唯一的藏族自治省。()答案:×(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答案:√3.青海省“河湟谷地”是全省人口、城镇和经济的主要分布区域。()答案:√4.青海省黑枸杞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具有高花青素含量的特点。()答案:√5.青海省所有草原均实行禁牧政策。()答案:×(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分区管理)6.青海省热贡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答案:√7.青海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答案:×(核心是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8.青海省光伏产业已形成从硅料生产到组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答案:√9.青海省在高原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全球高海拔地区健康问题具有借鉴意义。()答案:√10.青海省“拉面经济”从业人员中,回族群众占比超过60%。()答案:√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述青海省在“双碳”目标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路径。答案:重点包括:①建设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提升清洁能源供给稳定性;②推进储能技术应用,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③加强“西电东送”通道建设,扩大清洁能源外送规模;④推动工业、交通等领域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⑤发展绿氢等新兴产业,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2.青海省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答案:①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方式保障牧民收入;②发展生态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推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吸纳当地牧民参与生态保护并获得稳定收入;④加强生态移民后续帮扶,通过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方式帮助移民融入新社区。3.简述青海省河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保护意义。答案:特征:多元交融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汉藏回等多民族文化融合)、历史传承性(自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今)、地域独特性(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特殊文化形态)。保护意义: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为高原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为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民族交流史提供活态样本。4.青海省在推动“数字青海”建设中,如何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答案:①构建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破“数据孤岛”,促进跨部门、跨领域数据流通;②开发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监测、精准农业、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提升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效率;③培育数据标注、数据清洗等数据服务产业,形成数据要素市场;④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合法合规利用。5.青海省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建议。答案:瓶颈:①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占比高,深加工能力不足;②品牌影响力有限,市场认知度低;③科技支撑薄弱,品种选育、保鲜技术等关键环节存在短板;④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产品外销。对策:①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②加强“青字号”品牌建设,通过展会、电商等渠道扩大市场推广;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含量;④加大冷链物流、仓储设施投入,完善产品流通体系。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青海省海南州某县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项目推进中,当地牧民反映光伏板遮挡导致草场光照减少,影响牧草生长;部分牧民担心项目占地补偿标准不合理,存在抵触情绪。问题:如果你是项目协调负责人,应如何处理这一矛盾?答案:处理措施应包括:①开展科学评估:委托专业机构对光伏板间距、高度与牧草生长的关系进行监测,调整设计方案(如提高支架高度、扩大板间距),减少对草场的影响;②完善补偿机制:组织牧民代表参与补偿标准协商,参考周边类似项目案例,确保补偿公平合理;③创新利益联结:引导牧民以草场入股、参与光伏板清洗维护等方式获得长期收益,变“占地补偿”为“合作共赢”;④加强沟通宣传:通过牧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讲解项目对地方经济和生态(如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综合效益,争取理解支持;⑤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向牧民反馈草场生态变化数据,及时解决后续问题。案例2:青海省黄南州某村拥有丰富的热贡艺术资源,村内有30余名唐卡画师,但存在作坊规模小、产品同质化、年轻艺人流失等问题。当地政府计划推动热贡艺术产业化发展。问题:请为该村提出热贡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方案。答案:方案设计应包含:①产业集聚:建设热贡艺术文化产业园区,整合分散作坊,提供共用的绘画材料采购、作品展销、培训交流等服务,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