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当凛冽的寒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当大地笼罩一片晦暗,候鸟们一年一度的迁徙之旅,便在这样的氛围里拉开了(wéimù)。它们不会被渐冷的寒风和未知的前路所阻碍,毅然踏上征程,用翅膀丈量着大地与天空的距离。在这漫长的跋涉中,候鸟们大多时候保持缄默,只是偶尔发出一两声鸣叫划破长空。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气流,还是没入浓稠的暗夜,都无法打乱它们前进的节奏。它们依靠着对地球磁场的精准感应,凭借着对太阳位置的甲(敏锐/敏捷)判断,巧妙地规划着路线,穿越广袤无垠的山川湖海,朝着温暖的南方奋力前行。这场跨越千山万水的迁徙,乙(承载/承担)着诸多科学原理,吸引人类不断(zhuīsù)其中的奥秘。候鸟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方向感?它们又怎样储存足够能量支撑长途飞行?这些疑问只要推动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就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立志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wéimù)______②(zhuīsù)______(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裹挟______②缄默______(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甲:______乙:______(4)文中画线句子存在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二、综合性学习(★★★)2.学校开展了“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阅读下面材料,简要概括低碳生活对人类的意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极、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系统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倡导低碳生活,就是要让森林重现绿色,让溪流回归清澈,______,______。保护地球家园,守护生态未来!三、名句名篇默写(★★★)3.钟嵘《诗品序》有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节气的变化萌动着万物,万物的盛衰又触发人的情感,情感的激荡表现为歌舞吟诵。

翠树摇枝叶

(1)青树翠蔓,①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万物有感: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其景清幽,令人爱怜。芬芳满桃林

(2)②______,③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万物有感:花草鲜妍,落花满地,以娴静美好的桃花林作村,引出一个祥和美好的世界。芦苇寄相思

(3)④______,白露为霜。(《蒹葭》)

万物有感:芦苇、霜露勾勒出一幅萧索凄清的秋景,烘托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烟波动岳阳

(4)⑤______,⑥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万物有感:洞庭湖水气弥漫、汹涌澎湃,隐喻政治上的波澜壮阔,诗人渴望投身其中,有所作为。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②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③速。谁向孤舟怜逐客④,白云相送大江西。【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因得罪奸臣严嵩而遭贬。②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③楚:楚地,这里指江西。④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4.“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说说你的理由。5.同为送别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和本文有什么不同?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⑧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官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⑧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俶尔远逝______(2)悄怆幽邃______(3)尤奇待宗元______7.下列句子中,与“潭西南而望”中的“而”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结友而别C.中峨冠而多髯者D.康肃笑而遣之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9.《小石潭记》是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文章在写景技巧、表情达意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成就。请你结合【甲】文第一段的相关内容,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10.结合【甲】【乙】语段,分析柳宗元“凄神寒骨”的原因。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故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要求。②中国人一贯把烹调作为艺术来看待,进食的目的首在追求味觉美。正像钱锺书在《吃饭》一文中所说:“‘辨味不是充饥’,变成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最高的裁判。”由于重视味道,因而会采取种种保味、入味的加工方法,使美妙的味道能保持在菜肴之中,或使菜肴的味道更加浓郁,或使本来没有味道的原料与调味的汤汁融为一体,达到“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境界。③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吃,就是洋葱、西兰花也生吃。西餐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主张旺火爆炒,虽然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得多。中国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的最佳平衡,这属于一种中庸之道。中国的中庸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的截然对立,中庸追求的是“恰到好处”与“最佳匹配”。中国人以烹调为艺术,于烹调中进入“中”的境界,西方人不懂“中”,焉能识得个中滋味!【材料二】西方人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所以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其他地方毫无二致,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等有限几种。中国菜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配菜与调味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如冬季味浓郁,夏季味清淡;婚宴色彩鲜艳,丧宴忌讳红色;穷汉解馋应浓油厚汁,雅士会餐宜新鲜别致。【材料三】①国学大师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这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西餐除少数汤菜,鱼就是鱼,鸡就是鸡,所谓“土豆烧牛肉”,不过是烧好的牛肉佐以煮熟的土豆,绝非集于一锅而烧之。番茄酱、柠檬汁等调味佐料,也都是现吃现加,体现了“西方重分别”。②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甲】《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虽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乙】中餐的“五味调和论”是由“本味论”“气味阴阳论”“时序论”“适合论”所组成的。【丙】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使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丁】不像西餐,一块牛排佐以两枚土豆,三片番茄,四叶生菜,虽处一盘,却各自为政,只待食至腹中。方能调和一起。③中国菜讲究整体配合效果,要配合得好,就需掌握好调和的分寸,一如中医投药时讲究“君臣佐使”,多味药相配合,以求整体的疗效。全不若西医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西医与中西饮食,也是“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体现。1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都做了引用,它们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看法。12.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材料三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哪一处最合适,为什么?就是说,在重视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13.请以“中国人的饮食是很讲究的”这句话为开头,就饮食与艺术、文化等关系中的任意一个方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日炒米香朱慧彬①过了立冬日,便到了农家炒米季。②从地里收上来的糯谷经过反复晾晒、脱粒后,白花花的糯米便进了米缸。择一吉日,母亲将糯米泡水、洗净、入笼,再一笼笼蒸出来。白花花的软与糯,在大白瓷碗里泛光。一碗糯米配什么菜都好吃——豆腐炒蒜苗、韭黄炒鸡蛋、莲藕烧猪排……若是糯米上再铺一层薄薄的五花肉或油菜蔬菜,那顿饭就会香甜得堪比过年。③蒸出来的糯米抱着团,难储存,须先冷却阴干搓散,晾在日光下。几个太阳天,糯米便会失去水分变瘦变小,白嫩水润的皮肤一层层变干变淡。阳光一缕缕潜入,糯米一粒粒变得冷峻、坚硬,连枝头虎视眈眈的乌鸦、麻雀都会望而却步。此时年关就要到了。④在冬月,豆饼与炒米是年货的一部分。糯米干燥后成为阴米,即可入缸,母亲一有闲暇,便会手制竹刷、采购黑沙。它们是制作炒米不可或缺的工具。⑤母亲早早清扫厨房的灰尘,起锅除垢,备好食材。然后身着长衫,整理头发,手执竹刷,一如出征的女将。她意气风发地指挥帮厨将大铁锅烧热。等锅底泛红、黑沙出烟,火候到时,母亲便会撒入一把阴米,一把竹刷拂尘般不紧不慢地在沙海米阵里辗转腾挪。⑥母亲的手法是轻盈的,竹刷与糯米的互动,像一幕点石成金的神秘仪式,又如一支编排好的喜庆舞蹈。一双云手起承转合,一对眸子涡流暗涌。光影聚集的锅底,阴米一分一分地由灰变黄,由黄变白,变回从前的模样。紧接着,一声声轻微的爆响,米粒一点点变长变粗,身子渐渐膨胀隆起,最终蜕变成白胖胖的“蚕宝宝”。一锅“蚕宝宝”出炉,母亲便迅速捞起,滤掉黑沙与残粒,存入筐中。⑦这一流程,母亲每年都要演练千百遍。有时疲惫的母亲也会打盹,听到我们“糊了糊了”的提醒和一阵哄笑时,母亲才猛然惊醒,一边手忙脚乱,一边“哎哟,哎哟”地自责。⑧炒米是一个村庄年庆的前奏。领头的先是一户两户,然后是整个村庄。炒米的香钻出厨房,挤出门窗,浮在村庄空气里。那气味穿堂过户,传递着入冬进腊的消息。而屋外村道上,赶集办年货的车铃声、脚步声也越来越近,越来越紧。⑨在故乡,炒米是农人饱腹的冬粮,是孩子放学回家解馋的零嘴儿,抓一把炒米入口嚼一嚼,身体便热乎起来。炒米和着白面或者豆饼,就盘酸菜,晒着冬阳,那种舌尖上的软、口鼻里的香让人无法忘怀。……(选自2024年1月《人民日报》)14.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处中填写相应内容。文章以______为叙事线索,串联起______、晒熟米、______、吃炒米等情节。15.赏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16.请从语速、重音等角度对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17.结尾的艺术,犹如画龙点睛。你认为下面哪段文字可以作为文章的结尾,请说明理由。A.故乡的炒米将农家的年味炒浓炒香、拉长拉近,到春暖花开,犁把声响;到春播夏种,福满人间。B.如今客居城市,偶尔买来炒米,却总觉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母亲翻炒时的香气,少了邻里互赠时的笑语,少了那份淳朴的乡情。夜深人静,炒米香总萦绕心间,那是故乡最温暖的味道。七、名著阅读(★★★)18.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藤野先生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真诚的关怀和不辍的教诲,是鲁迅一生中的“重要他人”,那保尔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是谁?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述这个“重要他人”给保尔带来的积极影响。(★★★)19.希望中学近期开展初中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