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_第1页
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_第2页
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_第3页
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_第4页
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青海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第一部分案例分析(40分)材料1:青海省海西州某牧业县G乡地处祁连山南麓,平均海拔3800米,是三江源生态保护重点区域。近年来,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该县全面推进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政策,G乡90%以上草场纳入禁牧区,牧民需将牲畜数量压缩至原有的40%。政策实施后,部分牧民出现抵触情绪:-牧民甲:“家里5口人,原本靠120只藏羊、20头牦牛过日子,现在只能养50只羊、8头牛,卖畜产品收入从每年15万降到6万,娃娃上学、老人看病都成问题。”-牧民乙:“禁牧补贴每亩每年8元,我家3000亩草场补贴才2.4万,不够买饲料。想搞生态旅游,但没资金、没技术,村里路也不好,游客进不来。”-村支书:“年轻牧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妇女,集体草场管护缺人手。部分牧民偷偷增加牲畜数量,草原监测无人机拍到过几次,执法队一来又把羊赶回去,监管难度大。”问题:结合材料,分析G乡生态保护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40分)第二部分公文写作(30分)材料2: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拟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要求各地选取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治理机制全的行政村作为示范,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文化传承三项任务。西宁市湟中区拟于6月至12月开展区级示范村创建,计划评选10个示范村,每个给予50万元奖补。任务:请以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名义,拟写《湟中区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的正文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30分)第三部分综合论述(30分)材料3:2024年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其中“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是重要目标。近年来,青海依托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载体,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价值转化、生态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问题:结合青海省情,围绕“如何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论述文章。(30分)答案解析第一部分案例分析答案主要问题分析(15分):1.政策执行与民生保障脱节:禁牧后牧民收入大幅下降,补贴标准(每亩8元)低于实际损失(牧民甲收入减少60%),且补贴方式单一(仅草场补贴),未覆盖转产成本。2.生态产业培育滞后:牧民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意愿,但存在资金短缺(牧民乙无启动资金)、基础设施薄弱(村内道路不通)、技术缺乏(无旅游运营经验)等瓶颈。3.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草场管护人力短缺;牧民“偷牧”现象反映政策宣传不到位、执法方式简单(“运动式”检查),缺乏长效约束与激励机制。针对性解决措施(25分):1.优化补偿机制,强化民生兜底:-动态调整禁牧补贴标准,参考牧民减畜前后收入差(如按原收入的50%)发放差额补贴,探索“草场补贴+就业补贴”组合模式(如为转产牧民提供每人每年1万元就业培训补贴)。-扩大生态公益岗位覆盖,优先吸纳牧民参与草原监测、护林员等工作(G乡可增设50个公益岗位,月薪2500元),实现“保护者得实惠”。2.培育生态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G乡建设“牧旅融合”基础设施(如硬化村内道路5公里、建设牧家乐示范户10家),引入文旅企业合作开发“高原生态体验游”线路(骑马观山、藏文化体验项目)。-推广“合作社+牧民”模式,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统一运营牦牛、藏羊品牌(注册“祁连山藏羊”地理标志),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提升畜产品附加值(目标每户年增收2万元)。3.创新治理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政策进帐篷”宣传活动,用藏汉双语讲解禁牧政策的国家意义与长远利益,选取增收典型牧民(如转产成功的牧户)现身说法,减少抵触情绪。-建立“红黑榜”制度:对严格遵守草畜平衡的牧民给予额外奖励(如优先安排公益岗位),对屡教不改的“偷牧”户扣减部分补贴并纳入信用记录;发动牧民组建“草场管护协会”,通过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第二部分公文写作答案(正文)湟中区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5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立足“高原美丽城镇示范县”定位,聚焦“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目标,在全区选取10个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的行政村开展示范创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湟中模式”,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实践样本。二、主要任务(12分)1.特色产业培育:每个示范村至少发展1项主导产业(如卡阳村乡村旅游、上五庄镇高原夏菜),支持建设产业基地(面积不低于200亩)或特色作坊(如藏香制作、湟中堆绣工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每村至少1个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带动30户以上农户增收。2.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三清三改”(清理垃圾、污水、杂物,改户厕、改管网、改庭院),实现卫生厕所覆盖率8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70%以上;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种植高原耐寒花卉3000株、建设小游园2个/村),打造“一村一景”特色风貌。3.乡村文化传承:挖掘“河湟文化”“卡约文化”等本土资源,每村设立1处文化阵地(如村史馆、非遗传习所);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春节社火、中秋河湟民歌会),培育“湟中老把式”“乡贤理事会”等文化队伍,推动移风易俗(修订村规民约,遏制大操大办)。三、实施步骤(8分)1.申报推荐(6月1-15日):各乡镇按“自愿申报、村级申请、乡镇初审”程序,推荐2-3个候选村报区农业农村局。2.评审公示(6月16-30日):区政府组织农业、文旅、生态等部门联合评审(打分占比:产业30%、生态30%、治理20%、文化20%),确定10个示范村并公示5个工作日。3.创建实施(7月-11月):示范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区直部门对口帮扶(如文旅局指导旅游规划、住建局负责改厕技术),每月调度进展,季度开展现场观摩。4.验收命名(12月):由第三方机构评估(指标达标率90%以上),达标村授予“湟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兑现50万元奖补资金。四、保障措施(5分)1.组织保障:成立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文旅、生态等部门协同,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2.资金保障:区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奖补,整合衔接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等支持配套,鼓励社会资本通过“企业+村集体”模式参与建设。3.考核保障:将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占比10%),对成效突出的乡镇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进度滞后、弄虚作假的通报批评并扣减下年度项目资金。第三部分综合论述答案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绘就青海“绿富同兴”新画卷青海作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不可替代;同时,青海也是欠发达地区,70%以上人口分布在农牧区,民生改善需求迫切。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只有让群众从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激发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只有筑牢生态屏障,才能为高质量发展赢得长远空间。青海必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与“富”的双向奔赴。以生态价值转化为纽带,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青海的生态资源是“宝藏”,但需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手段激活其经济价值。三江源的纯净空气、祁连山的原始森林、环青海湖的生态牧场,都是独特的生态产品。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方面,发展“生态+”产业,如在海南州推广光伏治沙+牧草种植+畜牧业的“光伏牧场”模式,既修复沙漠又增加牧民牧草收入;在玉树州打造“三江源生态体验游”,开发高原徒步、野生动物观察等高端旅游产品,让牧民通过提供向导、住宿服务增收。另一方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探索“流域上下游补偿”(如湟水河下游地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补偿)、“碳汇交易”(支持牧民参与草原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汇指标获利),让保护者从“被动守绿”转向“主动创绿”。以农牧民能力提升为关键,激发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会干事、能受益”,政策才能落地生根。针对青海农牧民技能单一、就业面窄的问题,要构建“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支持体系:一是开展“精准化”培训,围绕生态旅游、有机种植、民族手工艺等领域,联合职业院校开设“短期技能班”(如藏毯编织、牧家乐服务培训),让牧民“学一门技术、端一个饭碗”;二是搭建“本土化”就业平台,在生态保护区周边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如牦牛绒加工园、藏药材初加工基地),优先吸纳本地牧民就业(设置“生态岗位”占比不低于70%);三是培育“示范性”创业主体,对返乡创业牧民给予贴息贷款(最高30万元)、场地减免等支持,打造“生态羊倌”“高原电商达人”等典型,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生态产业。以制度创新为支撑,构建“保护-发展-共享”长效机制。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需要制度“护航”。要完善“共商共建”的治理机制,在草原禁牧、生态补偿等政策制定中,通过“牧民议事会”“草原管护协会”等平台吸纳群众参与,避免“一刀切”;要健全“责任共担”的约束机制,将生态保护成效与干部考核、村集体收益挂钩(如乡镇领导班子考核中生态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