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传统戏曲文化探究_第1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传统戏曲文化探究_第2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传统戏曲文化探究_第3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传统戏曲文化探究_第4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传统戏曲文化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传统戏曲文化探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首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被誉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戏曲剧种是:A.京剧B.昆曲C.越剧D.黄梅戏2.元杂剧的四大本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及马致远的《汉宫秋》和:A.白朴的《梧桐雨》B.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C.王实甫的《丽春堂》D.关汉卿的《救风尘》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京剧的“四功五法”中的“四功”?A.唱B.念C.做D.画4.在戏曲脸谱中,红色通常象征:A.邪恶B.勇猛、正直C.智慧、机敏D.忠奸莫辨5.中国戏曲的唱腔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A.宫调和调式B.曲牌和板腔C.行当和流派D.唱腔和念白6.代表了宋元南戏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本是:A.《赵氏孤儿》B.《拜月亭》C.《梧桐雨》D.《汉宫秋》7.明清时期,在中国南方兴起的,以“雅部”著称的戏曲声腔是:A.高腔B.昆腔C.弋阳腔D.罗江调8.“程式化”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A.服装、化妆、道具、音乐、表演动作等方面B.剧本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对话C.演员的个人天赋和即兴发挥D.剧场的建筑风格和灯光布置9.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元曲四大家”?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王实甫10.戏曲表演中的“虚拟性”体现在:A.演员完全按照现实生活进行表演B.通过程式化的动作和技巧表现非现实的事物和情境C.只注重唱腔的优美动听D.严格遵循剧本的每一段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中国戏曲的形成大约是在朝代。2.元杂剧的体制通常是一折或折。3.京剧中的主要行当包括生、旦、净、末、丑。4.“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基本功。5.明代戏曲创作的高峰期,以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代表。6.戏曲脸谱的色彩和图案具有的作用。7.昆曲的唱腔音乐属于性音乐。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先秦诗歌《》。9.戏曲的舞台语言包括唱词和两种。10.一些地方戏曲剧种,如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对下列名词进行解释。)1.行当2.曲牌3.脸谱4.程式化5.雅部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2.分析戏曲中“唱”的语言特点。3.简述戏曲脸谱的基本功能。4.举例说明戏曲表演中“虚拟性”的表现。五、论述题(10分。请就下列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论述戏曲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多重价值。---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A3.D4.B5.B6.B7.B8.A9.D10.B二、填空题1.宋2.四3.净4.本5.清6.表现人物性格7.宫8.诗经9.念白10.地方色彩三、名词解释1.行当:戏曲艺术中,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年龄等因素划分的类别,是演员专业分工的依据。如生、旦、净、末、丑等。2.曲牌:中国古代戏曲和说唱艺术中,具有一定格律和音乐结构的歌谣调式。剧作家根据曲牌的格律填写唱词,构成戏曲的唱段。3.脸谱:中国戏曲演员在脸上涂抹的图案,用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和身份。不同色彩的脸谱象征不同的意义,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直等。4.程式化:戏曲艺术在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遵循着一套固定的规范和模式,这种规范化和模式化的特点就是程式化。它使得戏曲表演具有了象征性和虚拟性。5.雅部:明代中后期,在昆腔影响下,由一些追求艺术性、格律严谨的声腔组成的戏曲流派,与后来的“花部”(乱弹)相对。四、简答题1.简述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元杂剧通常是一折或四折的连台戏,有完整的“楔子”,篇幅相对较短;而明清传奇多为五折或十折以上的长篇巨制,没有楔子,结构更为复杂。*元杂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元素融合在四折(或楔子)之中,每一折通常由同一宫调的曲牌连缀而成;明清传奇则更加注重唱与念的结合,表演程式更为丰富多样,音乐体制也更为复杂。*元杂剧的作者以北方作家为主,语言上更接近口语;明清传奇的作者以南方作家为主,语言上更讲究文采和格律。2.分析戏曲中“唱”的语言特点。*戏曲唱词的语言既有诗歌的格律要求,又吸收了口语的生动活泼,形成了独特的“曲白”风格。唱词需要符合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又要通俗易懂,便于演唱和记忆。*唱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可以抒情达意,也可以叙事说明,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唱词的语言运用常常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不同剧种的唱腔音乐不同,其唱词的语言风格和韵律要求也各有所异。例如,昆曲的唱词讲究文雅,格律严谨;而高腔的唱词则更为口语化,自由奔放。3.简述戏曲脸谱的基本功能。*表现人物性格:脸谱的色彩和图案可以直观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直,白色代表奸诈等。*揭示人物身份:脸谱可以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如国王、将帅、鬼怪等都有特定的脸谱。*增强视觉效果:脸谱的色彩斑斓,图案复杂,可以增强戏曲舞台的视觉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辅助表演:脸谱可以作为演员表演的辅助,帮助演员进行表情和动作的刻画,使表演更加生动形象。4.举例说明戏曲表演中“虚拟性”的表现。*程式化动作:戏曲表演中的许多动作都具有程式化的特点,例如,演员用“云手”动作表示行路或翻越障碍,用“指法”表示书写或弹奏乐器等。这些动作并非完全按照现实生活进行表演,而是经过艺术提炼和概括的。*虚拟道具:演员在表演中常常使用虚拟的道具,例如,用一根马鞭表示骑马,用一把扇子表示船桨或雨伞等。这些道具并非真实的物品,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空转换:戏曲舞台的时空转换非常灵活,演员可以通过简单的舞台调度和唱词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场景,例如,演员可以通过唱词“日出东海落西山”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五、论述题论述戏曲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多重价值。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多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戏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戏曲表演讲究唱、念、做、打,表演程式化,虚拟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还有社会生活,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戏曲文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戏曲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伦理观念等,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例如,元杂剧反映了元代的市民文化,明清传奇反映了明清的社会生活,地方戏曲则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再次,戏曲文化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戏曲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对于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公正廉明,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的爱国情怀,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最后,戏曲文化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戏曲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