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知,t1℃时,KNO3溶解度为20g,应得到60g溶液,故正确。C、由于t1℃时,两者溶解度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D、由于没有量的限制,无法确定,故D错误。2.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 D.【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详解】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B、常温下,石灰石是固体,反应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从零开始,图示错误;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到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再继续加入盐酸,温度会逐渐降低,图示正确;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图示错误。故选C。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变小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相同质量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质质量a<b【来源】2016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的二者的质量一定相同,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故选A.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5.下列有关水、溶液、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会放热C.过滤自然界水可得到纯净水 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溶解了油污【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万安学校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详解】A、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故B不正确;C、水的净化过程中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蒸馏才得到纯净的水,故C不正确;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汽油清除油污是汽油的溶解作用。6.如图所示:t℃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C.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年中考三模拟化学试卷【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错误;C.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100g×20%+10g=30g,而溶剂的质量是80g,故t℃时,KNO3的溶解度>30g,此选项错误;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此选项错误。故选A。7.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加【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还会放出大量的热,A、溶剂质量应变小,而不是不变,错误,B、由于饱和溶液水分减少,故溶质会结晶析出,故溶质质量也减少,而不是增加,错误,C、因为最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成为同温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浓度不变,正确,D、温度没变,溶解度也不变,错误,故选C考点:溶液的成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B.将酒精加入水中,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固体不能溶解【来源】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三塘铺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答案】B【解析】【详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的是溶液,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析错误操作对溶质与溶剂的影响,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丙>甲,故B错误;C、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C错误;D、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升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故选A。10.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Na2CO3·10H2O后溶液为yg。则x+n-m=y,解得,x-y=m-n,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m-n;故选C。11.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所以错误;B、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所以错误;C、因为甲的溶解度在t3℃时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相等的水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大,所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是正确的;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液都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剂都没改变,所以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错误;故选C。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形,A、B、C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4.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A.消耗锌粉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D.生成ZnSO4的质量【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选B。考点: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变化曲线。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逐一分析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合理答案。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将温度由t2℃降到t1℃,甲和乙因为溶解度的减小有晶体析出,变为t1℃的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质量分数乙>甲,而丙因为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与t2℃质量分数相同,仍为最小,质量分数关系为乙>甲>丙;甲的溶解度变化陡度大,同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时,甲析出晶体多;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所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甲。1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b=Sc,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甲物质溶液从t2℃降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来源】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青州、临朐、昌邑、昌乐、诸城)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错误;B、甲物质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不确定,故甲物质溶液从t2℃降到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来源】201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初级中学二模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温度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否则无法确定,选项错误;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溶液质量不确定时,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C、,t1℃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选项正确;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固体溶解度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有意义。19.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东方中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t2℃时,甲物质溶解度是50g,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50g+25g=75g甲溶液.故A错误。B.t2℃时,溶解度甲>乙>丙,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故B正确。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错误。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没有质量限制,降温到t1℃,不能说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肯定无晶体析出。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含义。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化学(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t1℃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甲物质,所以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B。21.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A.X是溶剂B.X只能是固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中如果有水,水是溶剂,此选项错误;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此选项错误;C.由题给信息,不能判断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5%,此选项正确。故选D。2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23.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水减少,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因此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⑤正确;故选:D。24.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某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3.1% B.30% C.35.2% D.38.6%【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同步练习(5)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D【解析】【详解】方法一取双氧水溶液100g,设其中的H2O2质量为X,则H2O的质量为100g﹣X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为:X氧元素的质量为:X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X)氧元素的质量为:(100g﹣X)由题意得:=解得:X=38.6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8.6%.方法二设溶液中H2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X:Y,则=解得:=,即溶液中H2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8.6%.2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来源】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十中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浑浊,故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故选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和D都不符合题意;考点: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6.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化学(带解析)【答案】C【解析】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63.9g的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31.9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9.0%,正确;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u硝酸钾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C。27.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化学(带解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从所示图像可知,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均大于30g。即: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二者都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均为30g,溶剂质量均为100g,因此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B、要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相溶解度应小于30g。根据图像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小于30g,但通常情况下(图中温度范围内)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30g,所以可以通过降温使上述溶液中硝酸钾溶液转为饱和溶液,但氯化钠溶液无法通过降温成为饱和溶液,选项B不正确;C、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时,其溶解度大于30g,所以溶液中溶质仍为30g,溶剂质量为100g,二者的质量为3∶10,选项C正确;D、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22g,所以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应为22g,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30g,所以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选项C正确。故选B。28.甲、乙两种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