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_第1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_第2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_第3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_第4页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 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中国民俗文化与人类习惯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A.地域性B.群体性C.变异性D.纯粹人为性2.“春节”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主要功能不包括:A.强化家庭伦理B.告别旧岁,迎接新春C.纪念历史人物D.营造社群认同3.中国的“人生礼仪”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诞生礼B.成年礼C.婚嫁礼D.丧葬礼E.中秋赏月4.“图腾”信仰在人类早期民俗中普遍存在,其核心意义在于:A.规避自然灾害B.巩固社会等级C.标识氏族身份,解释血缘来源D.提供经济支持5.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信仰?A.祖先崇拜(北方典型)B.龙王崇拜(南方水乡常见)C.火神崇拜(西北地区常见)D.雅利安神教(外来信仰)6.民间文学中的“谚语”主要反映了:A.民间审美情趣B.生产生活经验与智慧C.民间道德观念D.民间政治诉求7.“风水”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其核心观念与以下哪项人类习惯密切相关?A.对清洁的追求B.对秩序的偏好C.对生命的敬畏与繁衍的期盼D.对财富的贪婪8.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文化中都有“禁忌”现象,这体现了人类习惯的:A.绝对统一性B.相对多样性C.完全随意性D.无普遍规律性9.人类学家认为,仪式感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其主要功能是:A.纯粹娱乐B.强化群体凝聚力,传递文化价值C.支配他人行为D.获得经济利益10.中国的“社火”表演通常与以下哪个节日或场合联系紧密?A.中秋节B.丰收节C.春节或元宵节D.端午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中国民俗文化按照其性质可分为生产民俗、生活民俗、______民俗、信仰民俗和娱乐民俗等。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体现了古人对______的深刻认识。3.民间信仰中的“禁忌”现象,往往与人类趋吉避凶、______的心理有关。4.中国的民间文学形式多样,除了神话、传说、故事外,还有歌谣(如______、______)、谚语、谜语等。5.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______”理论,认为习俗和仪式是人类为适应心理需求而创造的行为模式。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图腾2.人生礼仪3.俗语4.文化相对主义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其文化意义。2.简述中国民间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具体民俗事例,论述中国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传承的可能路径。2.从人类习惯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中国“春节”习俗与其他文化中类似“告别旧岁、迎接新年”习俗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C3.E4.C5.B6.B7.C8.B9.B10.C二、填空题1.社会交往2.天时变化3.避免灾祸4.民歌/悦耳歌5.亲属本位三、名词解释1.图腾:指氏族或部落认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起源的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图腾信仰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仰形式,通过崇拜图腾来确认氏族身份,解释氏族来源,并规范氏族行为。2.人生礼仪:指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如出生、成年、婚嫁、丧葬)相关的民俗活动。它标志着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转变,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社会教化功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俗语:指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和通俗性、具有修辞和谚语某些特点的定型化语句。俗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智慧、民风和地域文化信息。4.文化相对主义:一种人类学理论观点,主张不同文化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和逻辑,不应以单一文化标准(通常是西方文化)去评判其他文化。该理论强调理解文化现象必须将其置于其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其文化意义。解析思路:首先列出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主要特点,如: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蕴含丰富的祭祀和信仰内容、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交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庆祝方式多样(饮食、活动、服饰等)。然后,分析这些特点背后的文化意义,如:强化农耕文明的生产观念、维系宗法社会的家庭伦理和社群关系、传承民族历史记忆和集体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与秩序、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2.简述中国民间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解析思路:首先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形成的复杂性和多重因素。主要因素可包括:古代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留、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如祖先崇拜)、道教和佛教的传入与融合、巫术仪式的演变、社会生活的需要(如祈求丰收、健康、平安)、民间文学艺术的渲染等。最后,强调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五、论述题1.结合具体民俗事例,论述中国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传承的可能路径。解析思路:首先分析当代社会对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挑战,如:现代化进程加速、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冲击、城市化导致的生活空间变迁、大众传媒的普及(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等。可结合实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简化(春节放鞭炮减少、旅游替代回家)、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的市场萎缩、乡土社区解体导致部分民俗活动失去载体等。然后,探讨传承的可能路径,如:政府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学校教育中的融入(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媒体传播与创意转化(如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创作民俗题材的影视作品)、社区自觉与民间传承(如成立民俗协会、举办民俗活动)等。强调需要尊重传统、适应时代、创新形式,多方协力,才能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2.从人类习惯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中国“春节”习俗与其他文化中类似“告别旧岁、迎接新年”习俗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解析思路:首先确定比较对象,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其他文化中类似“告别旧岁、迎接新年”的习俗(如西方的圣诞节、印度的排灯节、非洲的丰收节等)。然后,从人类习惯的共性出发,指出两者可能存在的相似之处,如:都标志着时间的节点转换、都包含辞旧迎新的心理需求、都强调家庭团聚(或社群聚合)、都伴随着特定的仪式和象征(如饮食、火、清洁、装饰等)。接着,分析其差异性,从文化角度解释原因,如:中国的春节更强调家庭伦理(祭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