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歌》教学教案_第1页
《拍手歌》教学教案_第2页
《拍手歌》教学教案_第3页
《拍手歌》教学教案_第4页
《拍手歌》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拍手歌》精品教案学习本课14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1.读音提示。“鹰”(yīng)不读yín,“翔”(xiáng)不读yánɡ。2.书写指导。写上下结构,共5画,不要忘记最后一笔横。深左右结构,共11画,左窄右宽。熊上下结构,共14画,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宽一点儿。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圈出要求会认的字。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大雁丛林深处凶猛百灵休息三、比一比,组成词语。写()处()熊()朋()从() 外() 能() 明()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2.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3.你拍十,我拍十,()是大事。【教学目标】1.掌握14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2.准确、熟练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感。3.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能从《拍手歌》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教学难点】学习编写《拍手歌》。【教学准备】字卡、课件;学生可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14个会认字,会写“歌、深、朋、猫”4个字。2.准确、熟练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感。3.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拍手歌》,去和它们交朋友吧!二、看图片,识记部分生字。(课件出示)1.看天空——认识“鹰”和“雁”。(1)认记“鹰”。看,蓝天上飞来了什么?出示“鹰”的图片,认读,注意后鼻音。雄鹰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飞翔?出示:雄鹰翱翔在蓝天的图片,读一读。谁来学一学雄鹰飞翔的动作。(师根据学生的动作评价)雄鹰在天空中有力地振动翅膀,它才会越飞越高。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读。(2)认记“雁”。再看,蓝天上还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吗?许多的大雁,我们把它叫作“雁群”。大雁为什么要一起飞呢?师小结:排着队形在飞行时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跟着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可以飞得更快更省力。大雁的队形有时像个“人”字,有时像个“一”字。难怪人们说:天空雁群会写字。(出示:“天空雁群会写字”的图片,指导读。)通过常见的动物图引出本课字词,并紧扣为识字服务的宗旨,从整体上感知图画所描绘的事物同字、词、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认字、熟练朗读课文,使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2.走进森林动物园——认识“雀”“锦”“灵”等字。(课件出示)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动物园。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谁呢?(随着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动物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现,学生读出动物的名字,生字带上拼音。)(1)学习生字“雀”和“锦”。(图画)小朋友看看这是哪两种动物呢?相机出示:“孔雀、锦鸡”认读。“锦”字怎么记住?像这种颜色特别鲜艳、五彩缤纷的鸟叫“锦鸡”。你们看,这个“锦”字有一个金字旁,表示锦鸡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认读。在班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动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锦鸡就爱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锦鸡是伙伴。读一读,然后再出示:“雀、鹰、雁”三个字,比一比这三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隹”这个部首是和鸟有关,古时候的这个字是模仿鸟的形状来写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隹”。认读。(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汉字,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汉字的兴趣。)(2)学习生字“灵”。我们继续参观吧。听,谁在唱歌迎接我们?出示两种鸟的图,再出示“黄鹂”“百灵”两个词语,认一认。怎么记住“灵”呢?一天,黄鹂和百灵鸟比赛唱歌,比了一天也没有比出一个胜负来,她们还要不停地唱下去呢!出示:黄鹂百灵唱不休。读一读。(3)学习生字“丛”。离开百鸟园,我们来到竹林里。你们看,谁在干什么呀?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做游戏的意思,出示:竹林熊猫在嬉戏。读一读。告别了憨态可掬的熊猫,我们看到了老虎,老虎喜欢住在哪里?茂密的树林就叫:丛林。出示:“丛林”的图片。认读,怎么记住这个“丛”字?老虎喜欢住在丛林深处。出示:“丛林深处有猛虎”,指导读。(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拼读、说记生字的方法,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1)读词语。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词语朋友,现在不看图片,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开火车读生字。生字跳出来,你还认识吗?(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三、读儿歌识字。1.打开课本读儿歌。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开心极了,它们把自己藏到课文里了,你还认得它们吗?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师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每一小节中都有生字。2.学习生字“世”和“界”。(1)出示第一小节。点击出示生字“世”和“界”,怎么记住它们呢?(2)读课文中的其他内容。指名读,齐读,拍手读。(课堂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也累了,这时候,边让学生诵读儿歌,边拍手,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既熟读了儿歌,又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四、写字指导。1.出示要写的四个生字,学生认读。教师引导按结构归类。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写“歌”(比较“哥”字)“深”“朋”“猫”(左窄右宽)。(板书)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写。4.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指导学生写好字,关键是对字形结构的把握。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领悟。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重点的点拨,并且强调范写的作用。学生经历了书写的过程,写字要求的数量不多,但每笔都要写好。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写、丛、六、熊、九、友”6个生字。2.熟练地朗读儿歌,会背诵。3.会仿照课文编写儿歌。4.有保护动物的意愿。【教学过程】一、巩固识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拍手歌》。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几个字的读音是什么。1.看图猜字。过渡:这些生字我们不仅在课文中学到,生活中也随处可见。2.生活中识字。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找本课中学过的生字。(“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过渡:同学们识的字真多,邮递员叔叔想请你们帮忙把信送给森林中的动物们。(看图猜字、生活中识字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过渡:同学们,本课的生字词你们都掌握得很好,那么儿歌掌握得怎么样了呢?会不会背呢?俗话说得好,熟读成诵,请同学们多读几遍。二、我会背。1.自由读课文、背课文。2.和同桌拍手背课文。(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过渡:这首儿歌多有趣啊!我们也来学着编一首儿歌吧。三、我会编。1.指名编。2.预设: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来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书上说。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儿歌,学生读一读,学着编。看!课文中是怎么编的?丛林深处有猛虎。这句话写了什么?(板书:哪里有什么)竹林熊猫在嬉戏。(板书:哪里谁在干什么)学生说一说。3.写儿歌。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我相信还有同学有更好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学生写,老师巡视。选出几篇写得好的进行讲评。4.把学生编的儿歌拍手读一读。(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我会编”的环节设置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写、丛、六、熊、九、友。2.学生认读,并用生字组词。3.师生共同探讨写字的关键。4.教师范写。(板书)5.学生仿写。五、小结。学习了《拍手歌》,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学会了很多生字,我们还牢牢记住了——保护动物是大事。(补充板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景,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读着本课,想起了孩提时玩过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耳畔响起家乡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阵阵催春,眼前浮现出小羊互相追逐嬉戏的画面……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一定能从儿歌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配套习题一、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6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三、选字组成词语。(8分)()子()节()果()识朋()没()打()()来四、用下列字组成词语,写在田字格中。(6分)五、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语。(9分)六、选词填空。(填序号)(6分)①穿②披③迎④追1.妈妈早晨出门的时候,在外面又()了一件披肩。我很奇怪,妈妈明明已经()了两件衣服,难道今天要变天吗?我()上去问妈妈,妈妈说:“哦,我忘记提醒你了,今天天气预报说要变天,你也加一件衣服吧!”⑤飘⑥打⑦落2.到了秋天,树叶慢慢地变黄,一片一片()下来()在地上。有的还在空中()着旋。七、把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用“”画出。(3分)

1.黄莺雄鹰小狗乌鸦麻雀百灵鸟2.熊猫老虎狮子猴子野马猫头鹰3.采桑插秧丰收收麦采茶割油菜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1.小蝌蚪长着的脑袋,黑灰色的,的尾巴。当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就会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的,鼓着一对。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办法。蒲公英妈妈请帮忙把孩子送到远方,苍耳妈妈请帮忙把孩子带到远方。

3.水能变成、、和。

4.“,人无志不立”是告诉我们人要有志向才能成功。但不管我们在外面多么有出息,离开家乡时间多长,最终还是想着回归故土,正是“,”。

5.我认识很多植物,有高高的,有十里飘香的,有四季常绿的,有粗壮的等。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20分)(一)会走路的树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rǎnɡ)里拔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如果,它又感到四周水分不足,它就会继续拔出根来,再次过上到处旅行的生活。卷柏就是这样四处旅行,有水就住下,无水就滚走,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1.卷柏生长在。(2分)

2.请用简单的话说说卷柏是怎样“走路”的。(3分)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1)卷柏之所以能“走路”,是因为它有脚。()(2)任何植物都不能缺水,卷柏也一样。当一个地方缺水不适宜它生长时,卷柏就要到有水的地方去。()(3)因为卷柏有水就住,无水就走,所以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二)小猴脸红了小猴要和梅花鹿比爬树,梅花鹿甘(gān)拜(bài)下风。小猴又去找小鸭比跳高,小鸭说自己不是小猴的对手。小猴要和松鼠比赛跑,小松鼠说:“那我可比不上你。”小猴得意地说:“谁也没有我的本领大。”老山羊问:“你为什么不和梅花鹿比赛跑,和小鸭比游泳,和小松鼠比爬树呢?”小猴一听,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脸红到耳根子。老山羊笑眯眯地说:“孩子,谦虚是美德,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多学习,这样才会进步啊!”1.照样子,写词语。(3分)笑眯眯

2.文中写了种动物。从文中找出以下动物的本领,写在横线上。(3分)

梅花鹿:小鸭:小松鼠: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3分)十、看图写话。(15分)认真观察右面的图画,想一想:他们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