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一、学习本课11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1.读音提示。“治”(zhì),翘舌音,不读zì;“邻”(lín),不读líng;“芦”(lú),在词语“葫芦”中读轻声。2.书写指导。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谢左右结构。中间的“身”字撇不出头,“身”的撇起笔要比左边的言字旁和右边的寸字略高。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右边是双耳旁,不要写成单耳旁。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在文中找出来,圈一圈。一棵葫芦藤花谢以后小葫芦啊蚜虫心里想盯着自言自语赛过邻居治一治感到奇怪慢慢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葫芦藤()的小葫芦()的小花()的叶子 ()地说 ()地变黄四、在括号里填上动词。()葫芦 ()绿叶 ()小花()蚜虫 ()果实五、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读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那个种葫芦的人很喜欢,但是他却不知道对葫芦的生长很重要,所以,当上长蚜虫时,他不去给叶子治病,最后,小葫芦都。
2.让种葫芦的人感到很奇怪的是()。①葫芦长虫子②叶子生蚜虫要治③叶子生蚜虫【教学目标】1.认识11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练习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1.小葫芦实物,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1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简介资料,引入课题。1.出示葫芦实物:大家见过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呢?(指导读好“葫芦”一词,“芦”读轻声)2.简介资料: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师用课件展示葫芦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口述葫芦的生长过程。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种植物吗?3.引入课题。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都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感怪慢(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一棵葫芦藤花谢以后小葫芦啊蚜虫心里想盯着自言自语赛过邻居治一治感到奇怪慢慢(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挂:在本课是结的意思。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俗称:腻虫。(出示课件)(4)交流识字方法。①比较识字:盯——叮——丁邻——领——令②猜字谜:有眼不见灯火。(盯)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然后练习读熟。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关注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果”字的最后一横写在横中线上。谢:左右结构。中间的“身”字撇不出头,“身”的撇起笔要比左边的言字旁和右边的寸字略高。想:上下结构,上边是“相”,要写得紧凑,下边是“心字底”,要写得稳,托住上面的“相”。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言:独体字,最上面的一横最长。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右边是双耳旁,不要写成单耳旁。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怪:左右结构。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次:左右结构。注意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呢: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尼。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看投影,读词语。一棵葫芦藤花谢以后小葫芦啊蚜虫心里想盯着自言自语赛过邻居治一治感到奇怪慢慢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先看插图后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出示课件)3.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读文。(出示课件)★葫芦究竟长什么样?画出描写葫芦样子的句子。★你喜欢这些小葫芦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它们吗?从哪里知道的?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出示课件)(2)汇报交流。过渡语:这么可爱的小葫芦能长成大葫芦吗?(3)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课文。①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你是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出示课件)②种葫芦的人此时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出来?③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画出来。④比较读。(出示课件)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⑤分角色表演读第二、三自然段。⑥议一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⑦理解寓意。学习了本文,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出示大屏幕(葫芦的图片)让学生先介绍自己对葫芦的了解,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会运用“我要的是……,而不是……”的句式说话;让学生产生质疑,纷纷提出: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学生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相关链接】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爬藤植物,一年生攀缘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1米不等,最重的可达1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葫芦的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另外,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配套习题一、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4分)
1.寒号(hàoháo)鸟把石崖上的缝(fènɡfònɡ)当作自己的窝。2.周总理端着盛(shènɡchénɡ)满清水的银碗,拿了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洒水,为人们祝(zhùzù)福。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三、照样子,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语。(10分)四、把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画上“”。(6分)
1.摩托车 自行车 轿车 消防车 救护车2.货船 客船 科考船 渔船 宇宙飞船3.蛇 青蛙 老虎 猛兽 乌龟五、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自言自语千言万语坐井观天无边无际1.天,不是像青蛙说的那样只有井口那么大,只不过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不能学青蛙,要走向大自然。
2.妈妈出门打工了,每次打电话回来,我总是觉得有要说。
3.小勇很少和同学玩,经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六、试着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8分)1.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的小花。
2.她迎着的北风,踏着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3.的北风地刮着,像,我冻得直。
七、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8分)1.今天的太阳真好好长时间没有看见太阳了2.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大街上怎么这么多人呢3.你的衣服好漂亮啊你在哪里买的4.现在才秋天你怎么连棉袄都穿上了呢八、把下面的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8分)1.有志者事竟。——《后汉书》
2.高远。——诸葛亮
3.穷且益坚,不坠。——王勃
4.山鸟飞绝,径人踪灭。——《江雪》
九、回忆课文,选择正确说法,并将正确说法的序号填到“()”里。(8分)1.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文章是发生在()。①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②延安的艰苦岁月里2.葫芦叶长蚜虫,我们()。①不用管,我们要的是葫芦而不是葫芦叶②应该赶紧治蚜虫,因为葫芦叶和葫芦有很大关系3.朱德在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是为了()。①不让别人藏他的扁担②不让别人偷他的扁担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表现了()。①周总理对少数民族的关爱②周总理很喜欢过节日十、课外阅读我能行。(13分)一根扁担的感人故事1935年底,红军长征进入四川省邛(qiónɡ)崃(lái)境内。那个时候已经是岁暮天寒,战士们还身着单衣、足穿草鞋与敌军作战。很多战士都得了伤寒,情况十分严重。当时有一部分红军驻(zhù)扎(zhā)在一位姓张的老中医家,老中医天天上山挖草药给战士们治病,战士们的病情逐渐好转。1936年2月,红军向西转移,离开邛崃,无钱给这位老中医支付医药费,于是留下一根扁担作为信物,说:“如果将来我们的革命成功了,你就拿着这根扁担找政府要医药费。”这根扁担就一直由老中医及其妻子精心保存着,把它视为家里的珍宝。后来革命成功了,老中医家却舍不得将扁担拿到政府去换钱。2005年,老中医的孙子将这根扁担捐给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如今,这根扁担仍静静地躺在红军长征纪念馆中,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和遐思。1.“岁暮天寒”一词中的“暮”的正确解释是()。(3分)①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②晚,将尽2.这一根扁担最初是的,因为,所以到了的手里,最后捐给了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4分)
3.这根扁担当时是红军的物,后来老中医家把它当作。(2分)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4分)①从“精心”看出老中医对这根扁担的珍爱。()②“一直”说明老中医怕这根扁担丢失了,无法换医药费。()十一、看图写话。(15分)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段话写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濮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14人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国网广东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5国网浙江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6年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6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玄武湖主题公园项目运营管理方案
-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课件(17张)
- 创伤后应激障碍课件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Q∕SY 1736-2014 评标方法选择和评标标准编制规范
- 油套管主要技术标准、检测项目与尺寸公差范围
- 食品风味化学-6食品风味的调整和香味料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 闵行区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 ZZG22高频开关整流器 - 图文-
- 珍珠棉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