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门窗施工方案_第1页
智能化门窗施工方案_第2页
智能化门窗施工方案_第3页
智能化门窗施工方案_第4页
智能化门窗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化门窗系统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团队深入学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等现行标准,编制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文件。针对智能控制系统特性,重点掌握485协议接口规范、无线通信模块配置要求及传感器联动逻辑,绘制详细的系统拓扑图和安装节点详图。1.2材料与设备准备主材清单:智能门窗型材:选用6063-T5铝合金型材,壁厚≥1.4mm,表面经电泳涂装处理玻璃系统:5+20A+5中空Low-E钢化玻璃,传热系数K值≤2.0W/(㎡·K)智能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模块、电机驱动器、风雨传感器、红外人体探测器、指纹识别模块五金系统:采用304不锈钢合页、传动杆,启闭次数≥10万次施工设备:测量工具:高精度激光投线仪(精度±0.3mm/m)、数显游标卡尺(量程0-300mm)安装工具:扭矩螺丝刀(调节范围5-20N·m)、冲击电钻(最大钻孔直径16mm)调试设备:万用表、网络测试仪、信号强度检测仪1.3现场准备对门窗洞口进行三维扫描,生成点云数据模型,重点检查:洞口尺寸偏差:宽度、高度允许偏差±5mm,对角线偏差≤10mm垂直度:每米偏差≤3mm,全高偏差≤15mm基层处理:清除洞口周边浮灰、砂浆疙瘩,修补蜂窝麻面,涂刷界面剂二、主要施工工艺流程2.1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建立施工控制网,设置基准控制线(500mm标高线、轴线)按深化设计图纸弹出门窗安装定位线,水平控制线连续设置,间隔≤2m在结构墙体上植入Φ8膨胀螺栓作为固定基准点,间距≤600mm,距转角150-200mm2.2门窗框安装框体组装:在专用工装台上进行框体拼接,采用M6不锈钢自攻螺丝连接,螺丝间距≤300mm,角部加设三角撑加固固定方式:混凝土墙体:采用Φ10×80mm膨胀螺栓固定加气混凝土墙体:使用尼龙膨胀管配自攻螺丝,预埋深度≥50mm钢结构墙体:采用M8不锈钢螺栓穿透焊接调整精度:使用楔形木垫块调整框体位置,确保:垂直度:≤1.5mm/m水平度:≤2mm/m对角线差:≤3mm2.3智能组件安装传感器安装:风雨传感器:安装于窗框外侧上角,距corner150mm处,采用M4自攻螺丝固定,探测角度120°,感应灵敏度分级可调(1-5级)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高度1.8m,水平探测角度90°,垂直探测角度60°,感应距离5-8m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窗扇底部中梃,采用磁性耦合方式,分辨率0.5mm控制系统安装:主控箱固定于室内侧墙面,底边距地1.5m,预留散热孔面积≥100cm²电机安装:采用三点固定方式,与传动机构同轴度偏差≤0.1mm,输出轴与扇框连接采用弹性联轴器布线规范:强电线路:RVV3×1.5mm²铜芯线,穿Φ20PVC管暗敷信号线:超五类屏蔽双绞线,弯曲半径≥8倍线缆直径接线端子:采用IDC免打线端子,压接力度50-60N2.4玻璃安装玻璃槽内放置邵氏硬度70±5的三元乙丙胶条,胶条接口采用45°斜接玻璃定位:四边间隙均匀,偏差≤1mm,采用玻璃垫块(邵氏硬度80),每边数量≥2个,间距≤500mm密封处理:内侧打中性硅酮结构胶,宽度≥7mm,厚度≥6mm;外侧打耐候胶,采用枪式施胶,确保胶缝饱满连续2.5系统调试分步调试:机械调试:手动启闭窗扇,检查有无异响,启闭力≤80N电气调试:通电测试:施加额定电压,各模块指示灯正常点亮功能测试:依次测试开关、暂停、限位、锁紧功能联动测试:模拟风雨、人体感应等场景,验证自动启闭功能网络调试:无线信号强度:≥-75dBm(室内)、≥-85dBm(室外)响应时间:指令下发至执行完成≤1.5s数据上传:状态信息上传间隔≤30s三、质量控制标准3.1分项工程验收标准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门窗槽口宽度±1.5mm卡尺测量门窗槽口对角线≤2mm对角尺测量框与扇间隙2-3mm塞尺检查传感器安装位置≤5mm坐标测量仪控制系统电压DC12V±0.5V万用表检测3.2关键工序控制点框体固定:扭矩扳手设定紧固力矩12-15N·m,每完成10个洞口进行扭矩复校密封胶施工: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40%-80%,施胶后24h内避免淋雨系统接地:智能控制箱接地电阻≤4Ω,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时需加设等电位联结端子3.3成品保护措施型材表面粘贴PE保护膜(厚度≥0.05mm),交工前撕除,不得使用利器刮擦玻璃安装后采用木质护角(厚度≥18mm)保护四角,高度1.2m智能组件安装后进行通电试运行,确认功能正常后断电保护,待系统联调时再通电四、安全生产管理4.1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危险源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高处坠落重大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作业人员使用双钩安全带物体打击较大工具系防坠绳,材料堆放距临边≥1m,设置1.8m高防护挡板触电伤害较大使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RCD(动作电流≤30mA)4.2专项安全措施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智能调试设备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防火管理:施工现场严禁吸烟,配置ABC干粉灭火器(每50㎡1具),动火作业办理许可证智能设备防护:传感器运输采用防静电包装,安装前进行绝缘检测(≥20MΩ)4.3应急预案制定触电、高处坠落、设备故障等专项应急处置方案,配备急救箱(含AED除颤仪),每月组织1次应急演练,演练记录存档备查。五、系统集成与调试5.1网络架构部署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设置独立SSID无线网络,信道选择1、6、11非重叠信道安装信号增强器,确保所有智能终端信号强度≥-70dBm,漫游切换时间≤50ms数据加密:采用WPA2-PSK加密方式,密钥长度≥128位,定期(每季度)更换5.2功能调试流程基础功能测试:手动控制:分别测试本地开关、遥控器、APP控制三种方式定时控制:设置每日启闭时间,误差≤5min情景模式:测试"离家模式""回家模式""睡眠模式"等预设场景切换智能联动测试:风雨感应:模拟降雨(喷水强度5L/min),窗户应在30s内自动关闭火灾联动:接收消防报警信号后,所有窗户开启至通风位置(开启角度15°)防盗报警:非法入侵时,触发声光报警(声压级≥85dB)并推送报警信息至业主手机5.3系统验收连续运行测试:系统满负荷运行72h,记录: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h电机温升≤45K(环境温度25℃时)性能参数测试:启闭速度:8-12mm/s(可调)噪音:≤55dB(距设备1m处)待机功耗:≤1.5W六、施工进度计划6.1进度控制节点工序名称工期(天)前置工序资源配置测量放线3结构验收测量工2人,技术员1人框体安装10测量放线安装工6人,辅助工3人智能组件安装7框体安装电工4人,技术员2人玻璃安装5智能组件安装安装工4人,玻璃工2人系统调试5玻璃安装调试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6.2进度保障措施材料供应:建立三级库存管理制度,主材提前7天进场,智能组件预留10%备用量劳动力组织:采用专业班组施工,每个作业面配置木工、电工、调试工的固定组合技术保障:设置BIM技术专员,实时进行进度模拟与实际进度对比分析,偏差超3%时启动预警机制七、售后服务与培训7.1保修服务质量保修期:整体工程2年,智能控制系统3年,电机等核心部件5年响应机制:提供7×24小时服务热线,市区2小时内到达现场,郊区4小时内到达7.2培训方案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三级培训:初级培训:设备日常操作、简单故障排除(培训时长8学时)中级培训:系统参数设置、模块更换(培训时长16学时)高级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