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_第1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_第2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_第3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_第4页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庆典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节日主要与农事相关,起源于对自然神祇的祭祀?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2.“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A.藏族B.维吾尔族C.彝族D.傣族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宋代以后才逐渐兴起并普及的节日习俗?A.贴春联B.放鞭炮C.舞龙舞狮D.吃月饼4.明清时期,关于端午节起源的哪一种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可?A.祭祀太阳神B.祭祀水神C.纪念屈原D.纪念伍子胥5.下列哪部文学作品主要描写了中秋节的习俗和情感?A.《桃花源记》B.《水经注》C.《东京梦华录》D.《枫桥夜泊》6.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中国古代节日习俗的著作是哪一部?A.《诗经》B.《楚辞》C.《礼记》D.《史记》7.“年兽”的传说与哪个节日有关?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现代春节庆祝方式中常见的?A.家庭聚餐B.互相拜年C.网络红包D.穿和服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下列哪项与清明节相关?A.踏青习俗B.祭祖仪式C.扫墓歌谣D.以上都是10.汉学研究领域中,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视角包括:A.历史演变B.文化内涵C.民族关系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传统节日中,与“祭祀祖先”相关的节日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__________。3.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与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有关。4.清明节扫墓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5.“年”的起源与古代的一种历法制度__________有关。6.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挑战。7.汉学研究强调对文化现象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析。8.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观念。9.“文化认同”是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的重要基础。10.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共同努力。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二十四节气2.社会功能3.文化符号4.文化传承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简述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3.简述汉学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五、论述题(20分)结合具体节日实例,论述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建议。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C6.A7.A8.D9.D10.D二、填空题1.春节,清明节2.屈原3.嫦娥奔月4.纪念先人,整理墓地5.干支历6.商业化,全球化7.跨文化,比较研究8.家庭观念,集体主义,天人合一9.社会10.社会,个人三、名词解释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以指导农事活动和反映季节变化。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2.社会功能:指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例如维系家庭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承文化价值、调节社会秩序等。3.文化符号:指传统节日中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事物或行为,例如春节的红色、元宵节的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等,通过这些符号可以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4.文化传承:指传统节日文化在代际之间传递和延续的过程,包括习俗的传承、价值观的传递、精神内核的延续等。四、简答题1.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腊祭和社祭,是古代农耕民族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的重要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春节逐渐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宋代以后,春节的习俗逐渐定型,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互相拜年等。明清时期,春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全民性的盛大节日。2.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习俗的简化,例如一些繁琐的仪式被简化或取消;二是庆祝方式的多样化,例如网络拜年、旅游过年等新的庆祝方式出现;三是商业化现象加剧,例如商家利用节日进行大规模促销;四是全球化影响,例如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传统习俗的庆祝;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三是全球化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四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提倡移风易俗。3.汉学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汉学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二是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三是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指导;四是可以丰富汉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汉学研究强调对文化现象进行跨文化和比较研究,通过将中国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中的节日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同时,汉学研究还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指导,例如通过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演变等,可以为制定保护和传承政策提供参考。五、论述题结合具体节日实例,论述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建议。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节日文化是维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例如春节,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重要时刻,通过春节期间的拜年、聚餐等活动,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中秋节则强调“团圆”的概念,通过赏月、吃月饼等活动,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增强了家庭凝聚力,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其次,传统节日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外,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健康的追求,例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习俗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了文化知识,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再次,传统节日文化是调节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例如清明节,通过扫墓祭祖等活动,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也可以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尊重长辈,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重阳节则强调“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通过登高、赏菊等活动,可以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可以向人们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鼓励人们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庆祝,同时也可以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投入,支持相关的研究和传承工作。第三,鼓励社会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