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PAGE\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影像护理学考核试卷题库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科室/部门/班级:得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共20分)
1.影像护理学中,用于固定患者体位的约束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尽量减少使用,优先采用口头引导
(B)长时间固定,确保患者舒适
(C)仅用于急诊患者,门诊无需使用
(D)固定后无需调整,直至检查结束
2.静脉注射造影剂前,护士需重点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其中哪种情况属于绝对禁忌?
(A)轻微荨麻疹史,经抗组胺治疗后缓解
(B)曾对碘对比剂过敏,但未出现严重反应
(C)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D)孕妇,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3.核磁共振(MRI)检查中,以下哪项操作可能导致患者体内植入物移位或损坏?
(A)协助患者进入扫描床时,动作缓慢轻柔
(B)检查前告知患者禁用含铁药物,如铁剂
(C)为患者佩戴颈圈时,确保松紧适宜
(D)发现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时,立即终止检查
4.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中,以下哪项属于清洁消毒的优先级?
(A)扫描床表面(B)操作面板(C)摄像头镜头(D)患者床单
5.患者在行CT检查时突发呼吸急促,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呼叫医生并记录时间
(B)调整扫描参数以减轻患者负担
(C)给予吸氧并观察反应
(D)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以缓解不适
6.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
(A)50-70kPa(B)70-90kPa(C)90-110kPa(D)110-130kPa
7.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项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范畴?
(A)地面定期使用消毒液拖拭(B)操作台面保持整洁(C)废弃针头直接丢弃(D)患者等待区通风良好
8.患者因幽闭恐惧症无法配合MRI检查,护士可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强制约束患者,确保检查完成
(B)播放轻音乐并逐步引导进入扫描间
(C)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暴露
(D)要求家属陪同,分散患者注意力
9.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时,正确的照射时间是?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
10.患者行血管造影术后,护士需重点观察的并发症是?
(A)皮肤色素沉着(B)穿刺点出血(C)造影剂肾病(D)肢体麻木
11.护士在为患者准备PET-CT检查时,需强调的饮食要求是?
(A)检查前4小时禁食(B)检查前2小时禁水(C)检查前可饮用含糖饮料(D)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12.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项属于职业暴露的常见途径?
(A)接触患者血液(B)触摸门把手(C)使用一次性手套(D)佩戴口罩
13.患者行骨密度检测前,护士需告知的注意事项是?
(A)检查前需脱去所有金属饰品(B)检查前可服用钙片(C)检查期间可佩戴隐形眼镜(D)检查前需空腹
14.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连接管路→开启负压→插入吸痰管(B)开启负压→连接管路→插入吸痰管(C)插入吸痰管→连接管路→开启负压(D)插入吸痰管→开启负压→连接管路
15.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项属于辐射防护的“时间防护”?
(A)操作时保持距离(B)使用铅屏风(C)缩短检查时间(D)穿戴铅衣
16.患者因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记录皮疹形态并汇报医生(B)给予抗组胺药物(C)停止检查并观察(D)涂抹外用激素药膏
17.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的指标是?
(A)心率(B)呼吸频率(C)血氧饱和度(D)血压
18.影像设备消毒时,以下哪项属于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
(A)紫外线照射(B)酒精擦拭(C)高温蒸汽灭菌(D)环氧乙烷熏蒸
19.患者行介入治疗后,护士需强调的居家护理要点是?
(A)穿刺部位可沾水(B)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C)立即进食高蛋白食物(D)无需观察穿刺点变化
20.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项属于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A)使用自动注射器(B)将针头弯曲后丢弃(C)徒手拆针帽(D)将针头放入普通垃圾桶
二、多选题(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21.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些属于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
(A)配药造影剂(B)处理废弃针头(C)协助患者定位(D)清洁消毒设备
22.患者行MRI检查时,以下哪些物品禁止带入扫描间?
(A)手机(B)手表(C)硬币(D)金属假牙
23.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以下哪些属于常见的并发症?
(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气胸(C)压疮(D)呼吸肌疲劳
24.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中,以下哪些属于清洁消毒的要点?
(A)扫描床表面(B)操作面板(C)摄像头镜头(D)患者床单
25.患者行血管造影术后,护士需重点观察的指标是?
(A)穿刺点出血(B)肢体血运(C)尿量(D)皮肤过敏反应
26.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些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
(A)地面定期消毒(B)操作台面整洁(C)废弃针头锐器盒存放(D)患者等待区通风良好
27.患者因幽闭恐惧症无法配合MRI检查时,护士可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
(A)播放轻音乐(B)逐步引导进入扫描间(C)强制约束患者(D)缩短检查时间
28.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以下哪些属于正确的操作要点?
(A)先开启负压再插入吸痰管(B)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C)吸痰管一次性使用(D)吸痰前先冲洗吸痰管
29.影像科环境中,以下哪些属于锐器伤的常见原因?
(A)徒手拆针帽(B)针头弯曲后丢弃(C)使用自动注射器(D)处理废弃针头时未使用防护装置
30.患者行PET-CT检查前,护士需告知的注意事项包括?
(A)检查前4小时禁食(B)检查前可饮用含糖饮料(C)检查前需空腹(D)检查前可服用抗焦虑药物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0.5分)
31.影像科环境中,紫外线灯消毒时无需关闭门窗。
32.患者行CT检查时突发呼吸急促,护士应立即调整扫描参数。
33.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70-90kPa。
34.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中,操作面板无需清洁消毒。
35.患者行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出血量超过5ml需立即汇报医生。
36.影像科环境中,锐器盒装满3/4时需及时更换。
37.患者因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立即给予抗组胺药物。
38.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
39.影像科环境中,操作台面保持整洁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
40.患者行MRI检查时,可佩戴金属假牙进入扫描间。
四、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41.影像科环境中,约束带使用应遵循________原则,并定时检查患者皮肤情况。
42.静脉注射造影剂前,护士需重点询问患者的________史,如荨麻疹、哮喘等。
43.MRI检查中,体内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属于________,需提前评估风险。
44.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中,扫描床表面应使用________消毒液进行清洁。
45.患者行CT检查时突发呼吸急促,护士应首先采取________措施,并记录时间。
46.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________kPa。
47.影像科环境中,生物安全防护的“距离防护”是指________。
48.患者因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首先采取________措施,并汇报医生。
49.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________指标,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50.影像设备消毒时,环氧乙烷熏蒸属于________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设备。
五、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51.简述静脉注射造影剂前,护士需重点询问的患者过敏史内容。
5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MRI检查中,体内植入物移位或损坏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
53.简述影像科环境中,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54.患者行介入治疗后,护士需重点观察哪些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55.简述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的指标及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共15分)
案例:患者女性,68岁,因“右侧股骨骨折”入院行MRI检查。检查前,护士发现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并告知患者检查可能存在风险。患者表示理解,但担心检查时间过长会影响康复。检查过程中,患者突发头晕、恶心,护士立即停止检查并协助患者平卧,监测生命体征。检查结束后,医生告知患者需避免MRI检查,并建议转诊至其他医院进一步治疗。
问题:
(1)分析患者突发头晕、恶心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结合案例,说明护士在MRI检查前需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
(3)总结该案例中,护士在职业防护方面应注意哪些要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A
解析:约束带使用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尽量减少使用,优先采用口头引导、心理疏导等方法,避免长时间固定,以免影响患者皮肤及血液循环。
B选项错误,长时间固定可能导致皮肤压疮、静脉炎等并发症。
C选项错误,门诊患者同样可能因检查需要使用约束带,但需严格评估必要性。
D选项错误,固定后需定时调整,避免持续压迫。
2.D
解析:孕妇属于碘对比剂使用的绝对禁忌,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但若检查对胎儿有绝对必要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剂量对比剂。
A选项错误,轻微荨麻疹史经治疗后可使用对比剂。
B选项错误,曾过敏但未出现严重反应者需谨慎评估,必要时使用低剂量或脱敏治疗。
C选项错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主要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但非绝对禁忌。
3.D
解析:心脏起搏器属于MRI检查的禁忌症,强磁场可能导致起搏器失灵或移位,需提前评估风险。
A选项正确,动作缓慢轻柔可减少患者不适。
B选项正确,检查前需禁用含铁药物。
C选项正确,颈圈需确保松紧适宜,避免压迫神经。
4.C
解析:摄像头镜头属于精密光学部件,需重点清洁消毒,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A、B、D选项虽需清洁,但优先级低于摄像头镜头。
5.C
解析:患者突发呼吸急促,应立即给予吸氧并观察反应,同时呼叫医生记录时间。
A选项错误,需先处理紧急情况再记录。
B选项错误,调整参数需医生判断,护士无法独立操作。
D选项错误,调整体位可能加重病情。
6.B
解析: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70-90kPa,过高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
A、C、D选项负压过高,易导致组织损伤。
7.A
解析:地面定期使用消毒液拖拭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范畴,可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B、D选项虽属日常管理,但非生物安全防护。
C选项错误,废弃针头需放入锐器盒。
8.B
解析: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播放轻音乐并逐步引导进入扫描间,缓解紧张情绪。
A选项错误,强制约束可能导致心理创伤。
C选项错误,缩短检查时间可能无法完成检查。
D选项错误,家属陪同可能加剧患者紧张。
9.B
解析:紫外线灯消毒房间时,正确的照射时间是30分钟,确保杀灭病原体。
A、C、D选项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消毒效果。
10.B
解析: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出血是常见并发症,需重点观察。
A、C、D选项虽属术后观察内容,但出血风险最高。
11.A
解析:PET-CT检查前4小时禁食,避免影响药物吸收及检查结果。
B、C、D选项均不符合检查要求。
12.A
解析:接触患者血液属于职业暴露的高风险途径,需严格防护。
B、D选项虽需防护,但风险低于血液接触。
C选项错误,触摸门把手属于一般接触,风险较低。
13.A
解析:骨密度检测前需脱去所有金属饰品,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B、C、D选项均不符合检查要求。
14.A
解析: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连接管路→开启负压→插入吸痰管,避免污染。
B、C、D选项顺序错误或操作不当。
15.C
解析:辐射防护的“时间防护”是指缩短检查时间,减少辐射暴露。
A、B、D选项分别属于“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个人防护”。
16.A
解析: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首先记录皮疹形态并汇报医生,后续根据医嘱处理。
B、C、D选项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7.C
解析: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A、B、D选项虽属监测内容,但血氧饱和度是最直接的指标。
18.D
解析:环氧乙烷熏蒸属于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设备。
A、B、C选项分别属于物理消毒、表面消毒、高温灭菌。
19.B
解析:患者行介入治疗后,穿刺部位需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或血肿。
A、C、D选项均不符合术后护理要求。
20.A
解析:使用自动注射器可减少手部接触针头,降低锐器伤风险。
B、C、D选项均增加锐器伤风险。
二、多选题
21.AB
解析:配药造影剂和使用锐器处理针头属于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需严格防护。
C、D选项虽需防护,但风险低于配药和锐器处理。
22.ABC
解析:MRI检查中,手机、手表、硬币均含金属,可能干扰磁场,需禁止带入。
D选项错误,金属假牙可能移位或损坏,需提前取出。
23.AB
解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胸是常见的并发症,需严格监测。
C、D选项虽属并发症,但发生率较低。
24.ABC
解析:扫描床表面、操作面板、摄像头镜头均需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D选项错误,患者床单属于一次性用品,无需清洁消毒。
25.ABC
解析:穿刺点出血、肢体血运、尿量是术后重点观察指标,可及时发现并发症。
D选项错误,皮肤过敏反应虽需观察,但非首要指标。
26.AC
解析:地面定期消毒和废弃针头锐器盒存放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
B、D选项虽属管理要求,但非直接防护措施。
27.AB
解析:播放轻音乐和逐步引导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C、D选项均可能加剧患者不适。
28.AB
解析:先开启负压再插入吸痰管可避免污染,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可减少损伤。
C、D选项均不符合操作规范。
29.AB
解析:徒手拆针帽和针头弯曲后丢弃均增加锐器伤风险。
C、D选项虽需防护,但风险低于徒手拆针帽和随意丢弃。
30.AB
解析:检查前4小时禁食和可饮用含糖饮料符合PET-CT检查要求。
C、D选项均不符合检查要求。
三、判断题
31.×
解析:紫外线灯消毒时需关闭门窗,避免紫外线外泄伤害人员。
32.×
解析:患者突发呼吸急促,护士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观察,后续根据医嘱处理,而非调整参数。
33.√
解析: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70-90kPa。
34.×
解析:操作面板同样需清洁消毒,避免细菌传播。
35.√
解析:穿刺点出血量超过5ml需立即汇报医生,防止失血性休克。
36.√
解析:锐器盒装满3/4时需及时更换,避免溢出。
37.√
解析: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立即给予抗组胺药物,并汇报医生。
38.√
解析: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39.√
解析:操作台面保持整洁属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可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40.×
解析:金属假牙可能移位或损坏,需提前取出。
四、填空题
41.最小化
解析:约束带使用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尽量减少使用,优先采用非约束方法。
42.过敏
解析:静脉注射造影剂前,护士需重点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如荨麻疹、哮喘等。
43.禁忌
解析:体内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属于MRI检查的禁忌症,需提前评估风险。
44.中性
解析:扫描床表面应使用中性消毒液进行清洁,避免损坏材质。
45.吸氧
解析:患者行CT检查时突发呼吸急促,护士应首先给予吸氧并记录时间。
46.70-90
解析: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正确的负压设置范围是70-90kPa。
47.距离防护
解析:影像科环境中,生物安全防护的“距离防护”是指增加与患者的距离,减少辐射暴露。
48.记录
解析:碘对比剂过敏出现皮疹,护士应首先记录皮疹形态并汇报医生。
49.血氧饱和度
解析: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时,护士需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50.化学
解析:环氧乙烷熏蒸属于化学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设备。
五、简答题
51.静脉注射造影剂前,护士需重点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内容包括:
-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
-曾对碘对比剂、含碘药物过敏的经历;
-食物过敏史,如海鲜、芒果等;
-家族过敏史,如直系亲属中有严重过敏反应者。
52.MRI检查中,体内植入物移位或损坏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
原因:
①患者进入扫描间时动作过快,导致植入物移位;
②扫描间内存在强磁场,可能吸引金属植入物;
③检查前未评估植入物的兼容性。
预防措施:
①检查前详细评估患者体内植入物的类型及兼容性;
②检查时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剧烈运动;
③使用专用固定装置,确保植入物稳定。
53.影像科环境中,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原因:
①徒手拆针帽;
②针头弯曲后随意丢弃;
③使用非一次性针头;
④未使用防护装置处理锐器。
预防措施:
①使用自动针帽去除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储存罐购买合同协议书
- 绿茶儿茶素减脂胶囊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会所会员忠诚度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绘画用画布固定器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社区儿童才艺展示与比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介绍项目合作协议合同
- 保密协议书范本照模板
- 出口蔬菜供应合同范本
- DB63-T 1502-2016 牦牛种牛标识和建档立卡规程
- 企业公园合租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美甲美睫店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员工福利待遇升级)
-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 大型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总结
- 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
- 第24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公司员工反腐倡廉管理制度
- 如愿音乐课件
- 化学社团实践课模板
- 华为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
- 【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探究-以花西子为例(论文)15000字】
- 2024年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收纳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