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1.观察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了解一些种植知识,并乐于长期观察记3.通过收集和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不同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重点1.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做好记录。2.动手做探究种子发芽条件的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初步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课件、实验记录表、带盖透明玻璃瓶4个、活动手册等。学生分组材料: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一、导入新课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的种子,谁来说说,你们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植物的种子。教师引导:植物的一生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植物种子的发芽。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观察并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1.出示黄瓜的种子,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2.再出示番茄的种子,引导学生将番茄的种子和黄瓜的种子比较起观察来。看一看番茄和黄瓜种子的特点。黄瓜种子是乳白色的,扁平光滑,边缘薄,比较小,形状细长。与黄瓜种子相比,番茄种子小,呈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外面有茸毛,形状圆而扁,有点像小耳朵。教师小结:不仅是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其他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颜色、形状等各方面都不相(1)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的种子各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从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方面,去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发现他们的特征。植物的种子名称外形特点番茄的种子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蚕豆的种子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苹果的种子扁水滴形,询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的种子冬瓜的种子枣子的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活动二:种番茄1.学生观察课本第2页下面种番茄的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种番茄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材料:番茄种子、花盆、土壤、水杯、小铲子等。①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②盖上一层薄土,浇水。教学说明:番茄和黄瓜这两种植物都是常见的,生长周期短,花的外形相似,比较容易种植,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决定种什么样的植物。2.讨论交流:问题1:种好番茄或者黄瓜,需要做好哪些事悄?种好番茄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问题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者黄瓜的知识呢?出示课本第2页番茄种植知识卡: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全班交流获得种植番茄知识的途径,预设: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3·番茄种植好了,下面就需要我们精心的管理,不过在管理的过程中别忘了做好种植记录。出示番茄种植记录表日期生长情况高度4.小结:种植番茄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细心,管理我们的小番茄还要有恒心,要持之以坚持不懈的精心照料,还要做好种植记录。活动三: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实验1.出示课本实验步骤图,全班交流:实验材料:带盖子的透明玻璃瓶4个、番茄的种子。小汤勺、面巾纸、水等等。①在4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同样多的种子。将1号瓶的瓶盖拧紧。②分别在2、3号瓶里洒一点水,将4号瓶里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拧紧2、3、4号瓶的瓶盖。③将1、3、4号瓶放在常温下,将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个瓶里的种子。2.提出要求:按照步骤种植番茄,并且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瓶子序号原因分析12343·讨论交流:在这个对比实验中,4个瓶子中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完成表格填写,体会4个瓶子中种子的不同条件。序号水空气温度发芽情况1XJ常温2J寒冷3常温4X常温教学说明:这个对比实验,是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的时间为10天左右,因此这部分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将种子种在不同的瓶子中,然后按照要求放在不同的位置。10天之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探讨瓶子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得出实验结论。各小组汇报自己本小组4个瓶子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且进行原因分析完成实验记录的填写。瓶子序号原因分析1没有发芽2没有发芽温度太低3发芽水分、空气、温度适宜4没有发芽缺乏空气得出实验结论:5.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对比实验,我们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懂得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有6.全班交流讨论:在特别炎热的夏天,或者在特别寒冷的冬天,或者被煮熟之后,种子能不能发芽呢?不同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种子喜欢炎热的天气环境,有的种子喜欢寒冷的气候环境,种子的萌发与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只有活的种子才可能发。因此我们在种植植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健康颗粒饱满的有活力的种子,这样可以增加出芽率。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了不同的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而且我们还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种子的发芽需要用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2.幼苗长大了教学口标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西红柿和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2.说出茎的作用和叶的构造及作用。3.通过实验,发现茎的作用是输送养料。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教学重点说出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和作用。教学难点长期观察并能记录植物的生长。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芹菜茎、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花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长,种子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生:种子发芽了。2.师:第儿天发芽的?生:第一天。3.师:发芽后的西红柿或者黄瓜,我们把它称为西红柿幼苗或黄瓜幼苗。之后,幼苗还有变化吗?生:西红柿幼苗长高了,长出来叶子..4.师:哦,原来你还发现幼苗长大了!(揭示主题)二、展示交流1.师:其他组也有这样的发现吗?生:有2.师:有小组和他们的发现不一样吗?我们班有12各组,分别有6组观察西红柿,6组观察黄瓜。先请1个西红柿小组上来展示你们的观察结果,把观察记录单拿上来放在投影仪下展示。其他小组认真看,仔细听,是否和你们发现一样?尤其是黄瓜组,你们没有观察的经历,仔细听西红柿幼苗3.师:掌声送给这一组,会观察,会研究。西红柿组还有其他补充吗?4.师:每组的西红柿幼苗生长快慢不同,记录很详细。黄瓜组呢?上来展示你们的观察记录,同样5.师:掌声送给这一组,其他黄瓜组有补充吗?生:我们组测量的幼苗高度是不一样的。6.师:表扬像科学家一样坚持观察并认真记录的12个小组,你们都有不同的发现!三、认识茎的作用1.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中,老师发现大家都观察到量了高度,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茎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观察你们组的黄瓜或西红柿的茎,大胆猜3.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生:实验4.师:课前,老师要求每组同学将芹菜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杯子里,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还可以猜测一下,芹菜的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1:芹菜的茎会变红。生2:芹菜的茎内部会有红水。生3:芹菜的茎可能被红水染红。5.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眼见为实。等会儿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用刀分别横向切芹菜的茎和纵向切芹菜的茎(教师演示),观察茎的变化。为了实验更精确,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没有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横切和纵切,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明白了吗?生:明白。6·师:老师有以下儿个友情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2)注意用刀安全。(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学生操作观察,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7.师:完成的小组坐坐好,准备汇报生1:没有浸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段后,没有什么变化;浸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断后,看到芹菜的茎变生2: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红水被芹菜引到上面了,芹菜茎里有红丝。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染红的部位就是茎的导管,它能帮助植物运输水茎除了运输植物所需的水分,还能输送各种养料,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了。(实物展示双色花)2.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把它变成双色花的吗?学生讨论并交流:老师的双色花是把白色康乃馨的茎切成两半4.师:其实,在生活,老师还认识了一些特殊的茎,想介绍给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土豆、洋葱……这些是变态的茎,有的可以供我们人类实用。1.师:还是这棵西红柿幼苗,我们认识了茎,茎的上端连接着是什么呢?学生:叶。2.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组的西红柿幼苗的叶或者黄瓜幼苗的叶的正面和反面(植物放在教室养),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颜色深浅不同、光滑度不同等。3.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内介绍叶片。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清楚了吗?生:清楚。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4.师:1、2、3坐坐好。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学主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5.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6.师:是的,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包括叶柄,称为叶片。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机构。7.师:如果老师把这颗西红柿幼苗的叶子全部摘除,幼苗还能活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8.师:统计认为能活的同学人数,认为不能存活的同学人数,一切猜想需要实验验证。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9.师:现在告诉我,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学生: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10·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究。五、巩固总结1·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3、植物开花了1、通过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会分辨番茄花上的雄蕊和雌蕊以及黄瓜的雄花和雌花。2、了解雄花和雌花的作用,知道植物的雌花要经过雄花的授粉,才能结出果实。3、知道植物有多种传粉的方式,初步了解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等一些传播花粉的方式。4、了解什么是人工辅助授粉,知道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和作用,并动手操作,学习人工辅助授学会辨别植物的雄花和雌花,以及雄蕊和雌蕊,了解植物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等一些传粉方式。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粉方式。多媒体课件等等。观察植物的花,初步了解雌花和雄花以及雌蕊和雄蕊。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同学们,一颗种子播种下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生根、发芽,然后慢慢长大,等到长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开花。那么植物的花是什么样子的?111哪儿部分组成?又有什么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花。2、板书课题:3、植物开花了二、比较番茄花与黄瓜花的不同之处1、教师引导:同学们,很多植物都会开花。这些植物开出的花会相同吗?其实,每种植物开出的花都不一样。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番茄花和黄瓜花的不同之处。2、多媒体出示番茄花和黄瓜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大小等各方面比较两种花的不同。3、引导学生观察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出示课本第6页番茄花的放大图,引导学生认识雄蕊和雌蕊。引导学生观察黄瓜花,分辨黄瓜的雄花和雌花。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而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拥有雄蕊的花就是雄花,拥有雌蕊的花就是雌花。出示课本第6页下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中的黄瓜花,辨别哪一朵是雄花,4、风力传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别列举一些例子。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些植物,就像番茄花一样,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例子,你们能够列举出来吗?如郁金香、月季花、桃花、白菜、萝卜、樱花、蔷薇、6、花粉的作用同学们,植物开花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能结出果实,那么怎样才能结出果实呢?(就需要授粉。)当雄蕊上的花粉受到雌蕊上,或者雄花上的粉授到雌花上的时候,植物就会结果。那么,植物乂是怎样传授花粉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三、植物的传粉方式1、教师引导:在自然界,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粉方式,总的来说,有这样儿种方式。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7页“植物有多种传粉方式”这一部分的内容,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3、昆虫传粉什么是昆虫传粉?顾名思义,就是依靠昆虫传播花粉。哪些花依靠昆虫传粉?桃花、油菜花等等。这类花有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者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因此被称为虫媒花。这类花依黑哪些昆虫传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等。出示蜜蜂采蜜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讲解:同学们,蜜蜂采蜜对于蜜蜂来讲是采集花蜜,蜜蜂在采蜜的同时乂将花粉传播到别的花朵上,这样就,实现了植物的传粉工作。什么是风力传粉?风力传粉,顾名思义就是依靠风力传授花粉,这一类花被称为风媒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花是风媒花呢?玉米、杨树等等。风媒花一般有哪些特点呢?风媒花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没有花香,也没有花蜜,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当风吹起的时候,这些花的花粉就随风飘扬,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教师出示风媒花的一些植物,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5、自花传粉教师引导:在自然界,除了依靠昆虫和风力传粉之外,神奇的大自然让一些植物还拥有了自己给自己传粉的能力,就是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自己给自己传粉,这种方式叫自花传粉方式。学生看一看,同时弄明白这些花是既有雄蕊,也有雌蕊,也就是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前面6、人工辅助授粉什么是人工辅助授粉?为什么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呢?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笫7页的最后一幅图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原因是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懂得人工辅助授粉就是人为的给这些植物传授花粉。出示人工辅助授粉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必要性,懂得人L辅助7、学习人工辅助授粉出示课本笫7页最后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做法。学生以小组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人工辅助授粉的实践情况,并相机对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8、教师小结:同学们,人工辅助授粉在一些情况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在自然状态下传粉不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观察同一朵花的雄蕊和雌蕊,也学会了分辨同一种植物的雄花和雌花,了解了植物传授花粉的方式,知道了植物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等儿种传粉方式,特别是人工辅助授粉,能够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在日常4、植物结果了种植记录表、各种常见蔬菜及水果、有关植物资源的视频资料、学生自己查找的植物资源资料1.师:今天同学们都把自己种植的果子和种植记录带到了班级来,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也利用课间的时间参观了,通过参观别人的成果,相信很多同学有了不一样的收获。现在老师宣布“我们的丰二、种植成果汇报生1:(以展板汇报)我们小组种植的是黄瓜/西红柿,在种植的第儿天种子发芽了?第儿天开花了?结果了?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种植记录和他们小组的一样吗?生3:(以种植手册汇报)生4:没有种植成功的汇报3.师在黑板上列出表格,在学生汇报时师适当板书板画三、寻找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1.师:同学们都汇报得很不错,接下来到了“我们的丰收节”活动第二个环节:寻找植物共同足迹。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2.师: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两个视频回顾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3.师:通过观看视频你们能准确的总结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了吗?4.师总结:对比西红柿和黄瓜的植株,我们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看来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有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出示西红柿和黄瓜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学生讨论发言五、应用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六、拓展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2.小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类离不开植物,希望同学们回去能继续观察,发现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大叶黄杨树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二、植物的形态1.师:仔细观察5种植物并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轮:1号一2号,3号一4号第二轮:2号一3号,4号一1号;(教学策略:循环赛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生1:水瓶树像个水瓶,很高,内部空心,储水。生2:树干较粗,叶少,树枝短。师:同学们都关注到水瓶树的叶和茎了,谁能完整描述下水瓶树的茎和叶?师生总结:少树叶,大肚皮。师:它们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叶是什么样子的?生:巨人柱无树枝,会长刺,生活在沙漠里(及时追问,纠正),用叶子保存水分;内部水分充足。师出示巨人柱的茎和叶的放大图。师:谁对巨人柱的刺有了解?小组讨论交流,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师生总结:巨人柱的茎高大呈柱状为了储水(根分布广却浅),刺状叶是为了减少水分丢失。生:叶大,叶柄很大,像羽毛,树干高且细。师:椰树的叶和茎为什么长这样?主:羽毛状的叶子被海风吹不会烂掉,茎长得高高的可以接受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总结:椰树的茎和叶很特别,叶像羽毛称羽状叶,都集中长在树的最高处称簇生。它们的特点都有很多作用。生:叶子很大,像扇子。植株很矮。师:这么大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生:可以挡太阳。师:对植物本身有什么好处呢?生思考,说出可以吸收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纠正:叶子越大的确接触的阳光和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到了晚上再把热量慢慢散发出去。叶子大且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慢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不至于昼夜温差太大影响植物生长。师生总结:叶片形,宽大,主叶脉粗厚。生:松树的叶像针一样硬和尖,一年四季常绿,耐寒。师出示松树的针状叶放大图,帮助观察。师: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轮状生长,针状叶乂细乂长,一年四季常绿3.小结:这些植物形态各异,它们的特点大都集中在它的叶,茎(树干),根等形态上。三、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里1.师: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呢?2.师出示沙漠、高山、热带草原和热带沿海地区的文字介绍资料。请同学们自主阅读3分钟。3.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手册:将5种植物与适宜生长的环境连线,并思考理山。①沙漠:水少,阳光足,昼夜温差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②高山:土层薄,温度低,风也会很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生:风大乂冷的地方,植物的外形会是三角形,而且叶子也应该很细,所以适宜松树生长。③热带草原:降水是一段时间集中,一段时间干旱,所以水的惜况会影响植物生存。植物要在降雨的时候不被淹死,降雨少的时候不被干死,所以适宜水瓶树,因为它的树干(茎)能够储水。④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季风时候风大,植物的叶要避免被风破坏,叶柄也要大一些。所以5.总结:自然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出示课题),其形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师:如果是我们学校的空地里种植一种植物,你觉得是冬青好还是杨树好呢?①眼睛看一看,手摸一摸两种树叶的正反面,感受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厚度。②师:为了我们的研究更充分,安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视频资料。生:秋天时冬青树叶还是绿色,杨树叶是黄色;冬天冬青树叶绿色,不掉落,杨树叶掉师:秋天和冬天的环境都有什么特点?生:秋天开始变凉,光照少,下雨也少;冬天气温很低,雨水更少,会下雪。师:两种植物采用什么方式来过冬的呢?生:冬青是叶子颜色不变,也不落叶,因为它表明蜡纸,保生: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杨树依靠落叶师:叶子大小、形状、厚度、表面等特点各不相同,都是③探究小结:因此我们的选择是冬青,因为它过冬的方式是靠表面蜡纸,所以冬天也是绿色的,1.师: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冬天不落叶。那其他时间冬青落不落叶呢?生:不落叶。因为我看到冬青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叶生:落叶,因为植物的叶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有2.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结论。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分组材料:仙人掌、放大镜、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学生答:沙漠。教师问:大家知道沙漠的特点吗?学生答:沙漠干旱少雨。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2、教师引导: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究竟有没有植物能够生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沙漠中3、板书课题:6、沙漠中的植物二、认识沙漠中的植物1、教师引导:沙漠中,有没有植物能够生存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哪些植物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呢?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植物,如仙人球、沙棘、仙人掌、骆驼刺、梭梭树、胡杨等,另外芦荟和石莲花也可以在沙漠中生存。3、教师引导:想不到有这么多的植物能够生长在沙漠中。这些植物究竟有哪些本领,让他们能够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呢?下面我们就以仙人掌为例,来探究沙漠中植物的独特本领。三、探究仙人掌的本领方法一:观察仙人掌1、教师出示一盆仙人掌,引导:同学们,这是一盆仙人掌,谁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这盆仙人掌的样子。2、那么大家能够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吗?要想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光靠眼睛看可不行,还需要借助工具。3、教师出示放大镜,相机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仙人掌,找一找仙人掌的茎和叶分别在哪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被仙人掌的刺扎着,那会很疼的。4、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使用放大镜观察仙人掌,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了解仙人掌的5、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仙人掌的茎和叶分别是什么?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仙人掌的茎就是我们看到的厚用的、绿色的、呈椭圆形的东西,我们平时说的刺,其实就是仙人6、教师分别展示仙人掌的茎和放大了的仙人掌的叶子,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了解仙人掌的茎和7、全班交流,仙人掌的茎和叶分别有什么作用呢?旱。而仙人掌的叶子非常细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的散失。这两点为仙方法二: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用放大镜找到了仙人掌的茎和叶,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仙人掌的茎。2、教师分别出示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3、提出活动要求,下面我们用勺子来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活动工具一一勺子、塑料垫板、仙人掌的茎活动要求一一分别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仔细观察在挤压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发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5、全班交流活动情况,说一说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什么?当我们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时,发现会有大量的绿色的汁水流出来。这说明在仙6、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仙人掌的茎有什么作用了吧?学生说一说仙人掌茎的作用,教师小结:仙人掌要在沙漠环境中生存,它必须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而仙人掌的茎就可以为仙人掌储存大量的水,以便在干旱的时候使用。方法三: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1、教师引导:仙人掌的茎能够储存大量的水,不过要想在沙漠的环境中生存,仅仅凭借这一点还不够。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验进一步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2、出示课本17页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及实验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步骤。3、全班交流:实验器材:三张纸巾、水、蜡纸、塑料布。实验方法以及步骤;第1步: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第2步:一小时后观察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进行指导。展示各小组完成的实验情况,并且把各小组的实验材料放在窗台上晾晒。特此说明:因为课堂关系,纸巾晾晒20分钟之后,就可以进行比较。这20分钟,可以安排学生先行学习下面的内容。(20分钟后)5、教师引导:同学们,请把你们各小组的纸巾、塑料布领回自己的桌上,仔细观察三张纸巾,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对这一现象,你们如何解释?三张纸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平铺的那一张纸巾干的最快,卷起来的那一张纸巾外面一层比较干,而里面仍然是潮湿的,而卷起来用蜡纸包住的那一张纸巾完全是潮湿的。6、为什么平铺的纸巾干的最快,而卷起来用蜡纸包住的那一张纸巾还完全是潮湿的呢?因为平铺的纸巾充分接受阳光的照耀,水分蒸发最快,因此干的最快。卷起来的那一张纸巾,只有外面一层受到阳光的照耀,因此外面一层纸巾干的最快,里面的水分很难蒸发,所以干的比较慢。第3张卷起来用蜡纸包住的那一张纸巾,没有受到阳光的照耀,水分蒸发非常缓慢,因此这一张纸巾是最潮湿的。7、根据这一点,我们再联系一下仙人掌的叶子,大家想一想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是一个个细小的刺?这样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一个个细小的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体内的水分,这也是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的原因。8、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发现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一是因为它巨大的茎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二是因为它细小的刺,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的蒸发。因为这两点,仙人掌才能够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顽强的生存下来。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的植物,都有他们独特的本领,而其中一项本领就是他们有发达的根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漠植物的根。2、出示课本17页骆驼刺的图片以及旁边的文字,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初步认识一下骆驼刺这种植物以及它们巨大的根系,认识到它们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与它们发达的根系有着巨大的联系。3、出示17页梭梭树的图片以及文字,引导学生再看一看,读一读,了解梭梭树强大而发达的根4、除了骆驼刺和梭树这两种植物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沙漠植物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呢?学生列举沙漠植物强大而发达的根系,教师相机出示图片以及文字介绍,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沙漠植物的根。胡杨树根系发达,密如蛛网,长达20余米。一棵胡杨树能吸取儿十平方米内2-5米深处的地下水。它的根总是朝着水多、肥多、空气流通的方向伸展。当一面水源断绝时,它便用另一面的根系汲取水分;当水源贫乏时,它就少长枝叶,减少蒸发,一到水分增多时,又枝繁叶茂起来,恢复了生长能力。沙漠中生长的那种萨瓜罗掌的根尖距离茎部可达15米,而那种牧豆树的根扎得更深,可以深入到30米以下的土壤里摄取水分。朵酚灌木丛的根还具有一种保卫功能,它能释放毒素,防止其他植物侵入自己的取水领地。5、教师小结:同学们,凡是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的植物,他都有一个强大而发达的根系,这样一个强大而发达的关系,是它们能够赖以生存的根本。五、课堂总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些沙漠植物,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总结一下,不同形态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第一,他们有一个强大而发达的根系。第二,他们都有较强的储水能力。笫三,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其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3、教师总结:同学们,沙漠植物能够在沙漠这样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都有他们独特的本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更多的了解沙漠植物。7.水里的植物教学口标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得一些在池塘中生活的水生植物。2.结合讨论、观察、探究实验的结果,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征。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红树适应海水环境的结构特征:长有许多支持根和呼吸根。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水生植物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准确描述池塘水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位置。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水果刀、托盘、碗莲种子、无底孔的花盆、田园土或池塘泥、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分组材料:透明水槽、小水壶、水葫芦、金鱼藻、藕、莲的叶柄、水果刀、托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一个小姑娘,家住在水乡,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猜一种植物。生:莲花。(荷花)2.师:真聪明!为什么是莲花呢?师:你真的太棒了,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点。老师也很喜欢植物,看到喜欢的,都会用相机拍下来。前一段时间,我出去玩的时候,拍了一张非常漂亮的图片,我就整理了一下,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大家想不想看?图里的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学生指着说。)师: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你观察出来了吗?是的,它们都生活在水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水里的植物》。(板书课题)二、观察池塘植物的生长位置和形态特点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这些植物,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它们师:还有没有?师:是的,它们生长的位置不同,有的生长在水底,有的漂浮在水面上,还有的挺立在水边。2.师:嗯!同学们都观察的非常仔细,很不错,那他们的形态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说)师: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很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吧。以跑火车的形式,一位同学说一种植物的一个特点,好不好,不想说的可以说下一个,然后坐下,好吗?师:同学们透过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了这些植三、问题交流1.师:如此美景,煞是好看,谁能帮我想个办法把这美景搬回家啊?(生态水族箱)2.师:很好,大家都是留心生活的好孩子。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水族箱里的植物,你有什么疑问吗?生:预设一:水族箱里的植物为什么能活下去?预设二:漂浮植物是怎么漂在水面上的啊?预设四:水里的植物怎么获取空气呢?3.师:提出问题是成功的第一步,大家提出了很多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非常不错。老师也很想知道水里的植物到底有哪些本领,让它们能够在水里生存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研究一下1.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水葫芦。我们已经知道水葫芦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可是,水葫芦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呢?生:水葫芦有个大肚子?师:那如果我把水葫芦概到水底,它是不是就沉在水底了啊?生:是的。(不是)师:我们来试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来操作一下呢?师:水葫芦的这个大肚子里面会是怎样的呢?到底是不是这个大肚子使水葫芦浮在水面呢?师: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这样,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和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意见,等会每个小组请组长代表大家发言。如果交流中有不同意见,可以用手轻轻捏一捏再交流。可以做到吗?师:你们小组认为里面可能是怎样的?师:捏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师:里面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也很想知道,怎么办呀?师: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可得仔细的观察,看看跟你们之前猜的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开始。(学生剥开看一看)交流:(把水葫芦气粪切开)师:里面是怎样的?师:真不错!你们有没发现里面有小孔?孔里有东西吗?生:没有(有水)。师:全是水吗?师:孔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空气。正因为里面有这样的孔洞,所以水葫芦的外面看上去圆鼓鼓的。这和我们夏天游泳时用到的一个装备很像。生:救生圈师:有什么相似之处?生:都充满空气,能浮在水面上。师:现在,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了吗?生:使水葫芦浮在水面上师:所以水葫芦漂浮在水面的秘密是:因为水葫芦的叶柄膨大有气囊,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2.探究金鱼藻的特点。师:大家实在太棒了,透过你们善于观察的眼睛,积极思考的大脑,探究了水葫芦漂浮的秘密。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植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金鱼藻。师:是的,金鱼藻也是漂浮在水面吗?生:不是。师:老师的这个水槽里有金鱼藻,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搅动水槽里的水,金鱼藻会怎样呢?生:随水扭动。师:那如果,我继续往水槽里加水,这些金鱼藻会怎样呢?生:不动。(会慢慢上浮)师:既然大家有不同意见,那我们来试试就好了。大家注意仔细观察哦。我要倒水了。实验现象:金鱼藻整体漂浮。3.莲藕的小秘密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一起探究了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秘密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你认识吗?生:这是藕,我吃过。师:是的,藕可以做很多美食。藕是莲的地下茎,如果我想探究一下它的特点,该怎么做呢?哪位同学能来当我的老师指导我一下呢?生跃跃欲试,指点我先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切割,并进行记录。师:我们发现莲藕是一节一节的,圆筒状,表面是棕口色的。把莲藕切开,可以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气孔,这是帮助莲藕呼吸的,我们还能发现一些丝状物,这些丝是莲藕的维管束。师总结说:同学们很棒,虽然小小年纪,已经可以给我做老师了。为你们点赞。师:这是莲叶,我们可以发现莲的叶子像把大伞,4.小结师:通过研究水葫芦、金鱼藻、以及莲这三种水里的植物,你发现它们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啊?生:水葫芦有气囊,很轻,能漂浮。金鱼藻很柔软,能随水流扭动。藕内有气孔。师:是的,水里的植物,有的内部中空,能通气;有的茎柔软,能适应水流;还有的内有空洞,5.记录整理活动手册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的探究整理一下活动手册,有不明口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师:前面,我们研究的这些植物,都是生活在淡水中。那海水中有没有植物呢?他们具有哪些生存的本领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咸水植物的生存本领。师:迅速浏览课本所给资料,勾画关键词语,小组讨论:为什么红树要长出支持根和呼吸根?生: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的主干不会无限增长,而是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潭以维持植株的稳定。红树的指状的呼吸根从泥土中伸到地面上,在涨潮时可以帮助植株吸收空气的师:非常善于阅读和思考的孩子,你们很厉害。这里,老师却有疑问了,我们常见的大树,桃树、李树、松树都有根啊,根系也很发达,但是就是没有听说过呼吸根,红树为什么要有呼吸根呢?生: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常见的大树,生活在陆地上。红树生长在海水里。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探究了水里的植物的小秘密,大家想不想自己养一株水里的植物呢?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卷柏具有超常的耐旱能力以及对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师:大多数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可有些植物却生长在石头上,你见过它们吗?(出示南庭芥、青苔、虹如玉图片)二、出示青苔进行观察2.师:课询让同学们都各处寻找了青苔,能说说你是在哪发现它们的吗?生1:盆景的石头上。生2:潮湿墙根的石头上。3.师: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4.师:石头上没有水分和养料,为什么青苔可以长在石头上,它有哪些特殊本领呢?生1:它长生2:它长在水边的石头上。生3:可能它的茎和叶也能帮助吸收水分。3.师:同学们的猜测都很有道理。那么青苔有没有像大多数植物一样的根茎叶呢?我们一起观6.老师分发青苔、手持放大镜、银子、牙签。(出示观察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观察。)7.介绍观察方法:用牙签轻轻地从苔蘇丛中分离出儿株个体;用银子夹取苔薛个体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茎的质地、叶的厚薄和大小等;拨开土粒,寻找青苔生1:它的茎比较柔弱。生2:它的叶又小乂薄。生3:它的根比较短、细、有绒毛。9.青苔的根与正常植物的根相比,有什么不同?10.师:青苔的根乂细乂短,它能满足植物吸水的需要吗?(介绍“假根”)11.师:通过对青苔根、茎、叶的观察,你知道他们对青苔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吗?生1:青苔的根又细又短,有绒毛,所以能把青苔固定在石头上。生2:它的根虽然不能吸收水分,但青苔表面可以直接快速吸收水分。12.老师小结(出示青苔知识简介,了解它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三、研究卷柏1.师:石头上的植物有多种多样适应环境的本领,有些植物的耐旱本领非常强。今天老师带来了另一种长在石头上的植物一一卷柏。(出示水分充足状态下的卷柏图片和干旱枯萎的卷柏图片)介绍卷柏。2.卷柏在水分供应充足时,植株的叶片基本是展开的,这时候看着是翠绿的,很美。但是在它缺水的时候,叶片基本会弯曲起来,也就是卷起来了,所以和枯萎的野草是很像,其实这时候它依3.师:卷柏多生活在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1959年,日本一位生物学家采集卷柏并做成标本,11年后,他把标本放入水中,标本竟然活了,因此卷柏乂被称为九死还魂草。4.师:想一想,卷柏为什么能生长在石头上,它有哪些特殊的本领?生1:干旱缺水时,它的叶卷缩起来变得焦干,进入假死状态,当得到水分,温度适宜时,它就大生2:干旱石崖难以保持水分,它要经过多次枯死和还魂才能长大,所以叫九死还魂草。5.想一想卷柏的耐旱本领和仙人掌的抗旱本领有什么不同?6.讨论并得出结论:卷柏是通过休眠的方式应对干旱,当缺水时,所有的代谢儿乎停滞,等到环境适宜再重新生长。仙人掌是通过自身储存大量水分,叶子变成针状减少蒸发来应对干旱,在干旱环境中,并没有停滞代谢。(出示)7.师:卷柏的耐旱本领对它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卷柏的耐旱本领使它能在干旱缺水的石崖上生存,这种适应环境的改变增加了生存机会。生1:青苔的根乂细乂短,有绒毛,所以能把青苔固定在石头上。它的根虽然不能吸收水分,但青生2:我知道卷柏乂叫九死还魂草,它的耐旱本领极强。生3:我知道了植物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为了适应环境,增加生存机会。生4: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植物生存,植物的特点对应所属环境,适者生存。低,有风声,有雨声,有动物的声音,还有人类发出的声音……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板书课题:9、声音的产生二、聆听周围的声音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让大家在课间时到学校操场上,闭上眼睛听一听周围有哪些声音?现在呼呼的风声、树叶的沙沙声、同学们的笑声、喊声、尖叫声、奔跑的声音、乒乓球落在桌面上的同学们听到的声音可真多呀!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周围到处充满了声音,我们能不能制造出各种声音呢?三、想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各种声音教师引导: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现在让我们想办法制造声音。塑料袋中鼓满气,用手指弹出声音,用手搓塑料袋没有鼓气之前,甩动塑料袋发出声音教师小结: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塑料袋就能制造出了这么多的声音,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产生。教师引导: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本身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方法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尺子。方法2:摸着自己的喉咙,大声的发出“啊”的声音。方法3:试管里放些泡沫屑,然后用力吹试管口。方法4:敲击音钱,然后用手触摸音钱,感受音钱的变化。学生分小组活动,用上述4种方法分别体验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然后完成活动记录表。活动记录表实验弹拨喉咙友尸吹试管里的泡沫屑音拔发声时的状态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活动情况并交流活动记录表。师生共同完成活动记录表的填写。实验弹拨喉咙友尸吹试管里的泡沫屑音钱的状态颤动(抖动、振麻(酥、震颤)上下(四处)飞舞颤动(抖动、振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发现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全班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并小结:是的,物体在发出声音时,物体本身在振动。教师做演示实验:把气球挂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气球的变化。指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预设:音箱在发声时,气球在振动。教师小结:音箱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气球在振动,其实气球是因为音箱的振动而振动。声音是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引导学生读一读,并结合前面做的儿个实验,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进一步明白声音是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五、现象解释出示课本26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幅插图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敲击音义接近水面,水面上会水花四溅?为什么水鼓表演会有气泡产生?请同学们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两种现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声音是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原理,来解释这两种现象。音义发声时义臂会振动,当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棋至激起水花。同理,在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六、动物的声音教师引导:同学们,不但大自然会发出声音,人类会制造出声音,动物也有自己的声音,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动物的声音。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的声音呢?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出示课本26页的5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动物发声同样是物体振动的结果。不同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声音也不同。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如狮子、老虎等等。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如苍蝇、蜜蜂、蚊子等等。鸟类发出声音的器官是鸣管,如麻雀、鹦鹉等等。鱼类会利用鱼膘、腮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七、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探究,初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声音,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传播10.声音的传播3.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教师材料:可密封钟罩、水槽、手机与防水袋、小鼓、纸屏与泡沫塑料小球、人耳结构图片等。1.师: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走向教室,这说明了什么?2.师:那说明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板书:方向)3.师:四面八方。(板书:四面八方)二、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1.播放一段视频,提问学生:你听到了铃声了吗?2.师:声音到你耳朵这段距离上,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揭示课题,板书声音的传播)生:空气3.师:原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谁能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通过空气听见声音的?4.师:这么多情况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如果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还能听见声音吗?5.师:那我们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有没有信心接受这个听力的挑战?(视频:重复播放闹钟消声的实验验证学生的假设)6.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真空不能传声)7.师:H前我们知道了气体能传播声音,那么固体能传播声音吗?8.我们将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行研究,出示书本上固体传播声音的实验,思考:你认为这个实验①敲击桌面时要轻轻敲击。②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11.师:气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那液体能传播声音吗?听见音乐,说明什么?如果不能听见音乐,说明什么?14.师:我们看见有人在钓鱼的时候,都要1.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声音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那我们通过哪个器官听到声音的呢?(板书课题生答:耳朵。)2.师:关于耳朵你知道些什么?师:看来同学们对耳朵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带来了一个耳朵模型,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认识下耳朵的结构。耳廓一一外耳道一一鼓膜一一听小骨一一耳蜗一一听神经一一大脑师:根据这个模型和图片,我们一起简单画一画耳朵的结构好不好?先是我们能看见的耳廓一一然后是小管道(外耳道)一一像鼓面一样(鼓膜)一一然后是我们人体最小的骨头,由三块骨头组成(听小骨)一一然后像蜗牛形状的(耳蜗)一一最后就是听神经,传递给我们的大脑。(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师:这些结构都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用视频来了解一下。4.活动二:认识鼓膜的作用师:视频中说鼓膜有什么作用?师:因为鼓膜在耳朵里,我们看不见,那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模拟下耳膜,这是一个纸屏,上面还有一个泡沫小球,一个小鼓,请你拎起小鼓,鼓面对准纸屏,连续敲击,观察纸屏和小球的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师:为什么小球会跳动?总结:其实这个纸屏相当于我们耳朵的一一鼓膜,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课件出示)三、制作土电话1.师:老师这个有个玩具(出示土电话),你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2.生:找两名同学演示3.师:它为什么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呢?5.师:你想不想也有一个你自己的土电话呢?我们来看段视频,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因为时11.不同的声音2.能够对不同物体的发声情况进行区别与辨识,学会利用不同声音的特点制作发声装置。3.在小组合作的制作与演奏游戏中运用相关概念,形成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分享与合教学重点能辨识声音在音量、音调方面的区别,了解声音教学难点分组材料:小皮鼓、三角铁、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若干、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其他各种适宜发出1.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王国,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演员,同学们先来听一听,猜猜他是谁?空1:赵本山,周星驰。生2:不认识。2.师:猜对了。声音到底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生1:赵本山的声音沙哑,周星驰的声音尖细。生2:两个人的声音不同。3.师:你的嗓音和其他人一样吗?嗓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生1:我的声音大;生2:我的声音小;生3:我的声音高;生4:我的声音低;小结: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各有特色,声音有大小的变化,声音还有粗细变二、音量1.师:我给你们带来一个乐器大鼓,敲两次,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2.生1:一个声音大。生2:一个声音小。生3:一个声音强。生4:一个声音弱。4.师:那么音量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猜一猜。生1:与用力的大小有关。生2:用力大,音量就大;用力小,音量就小。是不是这样呢?老师演示,用两种不同的力来敲。5.师:为什么用力大的时候,声音就大(强),用力小的时候,声音就小(弱)?大家想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那得借助一个小助手。(小纸屑)①在鼓面上放纸屑,先用小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纸屑振动;②再用大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纸屑振动;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等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6.生1:用力大的时候,纸屑跳得高,声音强;用力小的时候,纸屑跳得低,声音弱;生2:用力大的时候,纸屑跳得很高,声音强;用力小的时候,纸屑跳得7.师:纸屑跳得高,说明鼓面振动幅度大;纸屑跳得矮,说明鼓面振动幅度小;轻轻敲鼓面上的纸屑跳得不高,振动幅度小;用力敲鼓面上的纸8.师: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跟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较大,声音越强,反之,声音越弱。10.友情提醒:在做实验之前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制造不同的声音,然后再动手做。12.生1:用力大,声音强;用力小,声音弱;生2:用力大,声音大(强),用力小,声音小(弱):13.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听一首《幸福拍手歌》跟着音乐的节奏击掌、跺脚。14.师:想一想,音量的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小结:音量的大小与所用力度的大小有关,用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力越小,振声音的强弱还与什么有关?最前面一排的同学听到的音量强还是最后面一排听到的音量强呢?15.小结:距离远近也能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跟振幅的大小有1.师:进入音乐会现场,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钢琴。声音有什么特点?生1:声音有时低,有时高;生2:声音有时悦耳,有时刺耳;生3:声音有时好听,有时难听;声音中除了有强弱的变化,还有高低的变化。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师:你会制造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吗?现在提供给你们器材,水量不等的瓶子、铝片琴、长短不同的管子。想想看,怎么去做?(先思考怎样制造高低不同的声音,然后再动手做。)分组实验。3.师:友情提醒:用相同的力去做下面的实验,使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敲击铝片琴,长短不同的管子,找出最高音和最低音。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内容。研究高低不同的声音。研究方法什么情况下发出的音量最高水量不等的瓶子水量越少。铝片琴铝片琴越短。长短不同的管子管子越短。我发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短、细、薄、紧的物体发出的音调高,长、粗、厚、松的物体,发出的音调低。4.师: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音调的高低有什么因素有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师:发出音高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短、细、薄、紧的)物体发出的音调高,(长、粗、厚、松)的物体发出的音调低。6.师:同学们,想不想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长度不同的塑料管,制作小乐器,合奏一段音乐,比一比,哪个小组先完成任务。学生小组合作。上讲台来展示。课后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7.拓展一—自制乐器电子动画游戏,展示水杯琴。1.师:刚刚听了同学合奏的音乐,很好听。接着听到下面场景中发出的声音,你有什么感觉?生1:很刺耳。生2:心理很难受。这种声音就叫噪音。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2.噪音及降低噪声的方法看PPT谁来说说降低噪音的方法有哪些?3.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交流。师:做个小实验:用手捂住耳朵,老师轻声说话,你们听得见吗?生1:听不见。生2:听不见。4.听力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对于听力有障碍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材料:文具盒、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块、木材、纸片、棉花、膳纶同学们,木头、花布和纸张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探究第四单元一板书课题: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二、探究生活中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们沙子、水泥、砖头、木料、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大理石、灯具、塑料等等。教师相机出示这些材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属于人造材料的有:水泥、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三、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一类是人造材料,那么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呢?出示课本35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是指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者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根据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天然材料?哪些材料是人造材料呢?天然材料:木头、石料、棉花、羊毛、沙子、蚕丝。人造材料:纸张、玻璃、塑料、钢筋、水泥、布料。四、体会人造材料的加工处理教师引导:同学们,人造材料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得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造材料是如何通过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出示课本35页纸张、玻璃、塑料这三种人造材料的制造过程。图1:木质纤维通过浆化形成纸张。图2:沙粒与其他矿物质发生反应而制成玻璃。图3:石油通过加工制成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知道哪些人造材料是怎样制成的呢?学生列举生活中人造材料的制作过程。铁矿石经过加工形成铁,再经过提炼形成钢。人造石(又称“人造大理石”)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是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人造皮革,它是在纺织布基或无纺布基上,山各种不同配方的PVC和PU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五、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它们的异同之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木板与复合板、棉花与晴纶棉等等,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来找一找他们的相似处和不同之处。教师出示棉花与晴纶棉,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要想比较棉花与晴纶棉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呢?学生讨论,预设: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水浸一浸、用火烧一烧、看一看他们的保暖性、再看一看它们的弹性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同学们,下面大家就可以用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来比较一下全棉花与晴纶棉,找一找他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记住:同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还要注意做好活动记录。比较方法棉花晴纶棉浸一浸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比较方法棉花晴纶棉口色白色浸一浸吸水性强吸水性弱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有黑色固体灰烬弹性较好、蓬松性好、保暖性好、手感柔软全班交流讨论:同学们,现在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却越来越多,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以塑料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塑料?包装袋、塑料盆、碗筷、桌子、凳子、学习用品、电线、家用电器外壳等等。教师引导:可以这样说,塑料制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笔,大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有塑料的身影。大家想一想,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塑料制品的优点:颜色鲜艳、轻便、价格低廉、可塑性好等等。教师小结:正因为塑料制品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塑料制品。与塑料制品一样,有很多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且,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材料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者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就是人造材料。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使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更多的了解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特点。教学U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纸的发明史,懂得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生产出不同特点的纸张,方便了生活。3.知道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不同,根据这些纸的特性,不同的纸做可以成不同用途4.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渗水性有强弱,生活中根据纸的特性可以做成不同用途的纸制品。教学难点在纸的吸水性实验中能运用差异法设计实验。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并在实验操作中能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教学准备水槽、有色水、滴管、烧杯、牛皮纸、报纸、A4纸、宣纸、餐巾纸、课件、实验记录单等。1.师:同学们,课堂的开始我们先来猜个谜语: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你们能猜到吗?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纸。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纸,你知道哪些纸呢?3.师:这些不同种类的纸,他们的用途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纸有哪些用途呢?4.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并介绍用途,总结纸的作用很大,纸已经是生活中必不6.师:那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谁对新型造纸术的贡献很大?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1.谈话过渡到探究纸的特性师:纸的历史如此悠久,用途十分广泛,那么作为一名小小科学家,如果让你去研究纸的性质?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呢?出示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归纳整理。2.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纸的结实程度师:老师在材料袋1里准备了3种纸,请同学们打开看看,猜想一下哪种纸的最结实?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呢?师:如果让你去比较,你会怎么做呢?师:老师也设计了相关实验,请你仔细阅读实验方案,我们要注意什么?生:比较的纸的长、宽相同,两个人用的力气相同,要同时用力拉,可以多实验儿次,更准确。师:你能用老师准备好的儿种纸条比较纸的结实程度吗?师:根据学生实验汇报结果进行总结:这3种纸的结实程度依次是:牛皮纸一A4纸一报纸。师:假如我增加一张纸(宣纸),可以怎么比较呢?指导学生有序排列比较,优化方案。师:每种纸张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纸张的结实程度与纸张的什么有关?纸张的结实程度与纸张的强度有关,纸张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和纤维本身的强度。选好造纸用浆的品种和良好的打浆工艺是纸张取得较高抗张强度的关键。另外,添加适量的增强剂,对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也师:除了研究纸的结实程度,我们继续来研究纸的吸水性。打开材料袋2,看看里边有什么纸?师:同学们猜猜看那种纸的吸水性强呢?请将你的预测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师:你猜测的一定准确吗?怎样证明?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滴管(课件演示滴管的使用方法),注意指导孩子去练习使用滴管,准(2)三位同学练习正确使用滴管,熟练操作用滴管滴一师:所以这三种纸的吸水性山强到弱依次是:餐巾纸一报纸一牛皮纸。同学们,不同纸张的吸水性是不一样的,纸张吸水的强弱与毛细孔大小、多少有关,纸越柔软、毛细孔越多,吸水性越强。纸张里面有大量的毛细孔,水和纸接触后,因为表面张力,水就会充满纸张内的毛细孔内,书本的纸张毛细孔很小也少些,而报纸的就很大也很多,所以吸水性就有了差别。实验三:纸的渗水性师:同学们,你们折过纸船吗?师:现在漆老师想考考大家,经过刚刚学习,你们能够折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吗?生:我们可以选择用牛皮纸去折,因为牛皮纸的吸水性最弱!师:粗心的漆老师忘记给大家准备牛皮纸了,只准备了大白纸,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一些防水材料的知识拓展,帮助孩子思考)生:用油画棒将纸涂满颜色后折出的纸船就可到下游去了!师:为什么油画棒涂过之后纸船就不渗水了呢?师:你说的对吗?师:怎样证明你的说法可行呢?生:用两张纸作比较,一张用油画棒涂满颜色,另一张什么也不涂,折出同样大小的两只纸船同时放在水里看看哪个不渗水,如果涂过色的纸船不渗水就说明我们的办法是可行的。师:我们来试试吧!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用油画棒涂过的纸船和没涂过的纸船有什么不一样?主:白色的纸船很快底部就湿了,涂过色的纸船底部不但没湿,而且水好像和纸船关系不好,挨师:我们给两种纸船滴上一滴水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生:涂色的纸船上的水滴是鼓起来的,像一师:看来,同学们的办法是可行的,大家可真聪明!一张普通的贺卡纸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2700吨纸、27万吨水。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2.思考:我们应如何节约用纸?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的造纸术,了解了纸张的用途,并且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纸的吸水性和结实程度,同时我们也明口了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14.金属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铜棒、铁棒、铝棒、铁锤、天平、铜片、铁片、铝片(-)认识常见的金属制品1.提问: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金属制品,请你找一找,你周围有哪些金属物品?它是山哪种金属制成的?(拉链、钥匙、窗户边框、黑板边框、卷笔刀的刀片等)2.谈话:认识它们吗?想一想人们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出示一些常用物品图片)3.谈话:看来,金属这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今天,我们就以铜、铁、铝三种金属(二)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观察未打磨前金属棒表面(2)用砂纸依次打磨铜棒、铁棒和铝棒(3)观察打磨后金属棒表面(预设:比打磨询金属表面更亮了,有金属光泽等)(4)小结:许多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锈,用砂纸打磨后可以露出金属原本的模样,我们发现金属有光泽。2.活动二:锤打金属丝,观察金属变形情况(1)观察金属丝锤打前的模样(2)讨论实验注意事项:锤打时注意安全、锤打时下面垫块布、锤打次数一致,每次锤打均匀用力。(3)观察锤打后金属丝的情况(4)小组汇报,交流总结。3.活动三:放热水中,感受不同棒表面温度变化(1)将三种不同的金属棒、玻璃棒、木棒同时放到热水里,过5分钟后,用手摸一摸感受温度的变化。(2)小结:玻璃和木头导热性较差,金属导热性较好。其中,铜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铝,最差是铁。(三)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1.活动一:比硬度(1)用手掰一掰,初步感知不同金属的硬度;(2)相互刻划,进一步比较它们的硕度;(3)借助指中、钥匙、小刀等比较不同金属的硬度。2.活动二:比轻重(1)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相同大小的铜棒、铁棒和铝棒的轻重(2)用天平称一称,精确比较相同大小的铜棒、铁棒和铝棒的轻重(四)探究不同金属的用途1.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出示铁锅、铝罐、铜锣、金首饰等图片)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师:(出示机器猫的时光机)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时光机2.师:今天我们就跟随时光机一起来了解一些物品,制作他们的材料经历过哪些变化。想不想和3.师: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碗,请大家一起依次告诉老师,这些碗是什么做的?(依次呈现石头碗、木碗、陶瓷碗、铜碗、塑料碗)4.师:当我们出门的时候需要带上一个装物品的东西。(依次呈现竹篮、布包、纸口袋、塑料口5.师:石头、木材、陶瓷、布、铜、塑料他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为什么制作碗和口袋的材料会有这样的变化?塑料是后面才有的,人们为什么渐渐用塑料代替其他材料,来做物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塑料(图片出示,然后出示塑料的字样)(板书:塑料)二、探究塑料的优点1.师:我们先来研究塑料的优点,为了能够很好的研究塑料,老师准备了山不同材料做成的物品,同学们想看嘛?不过老师这里有个要求,老师出示物品,你要告诉老师,这个物品是山什么材料做成的?2.(图片出示:钢尺、塑料尺、纸袋、塑料袋、木筷子、塑料筷子、陶瓷碗、塑料碗)学生根据3.师:利用我们的眼睛、手、鼻子、耳朵等感官进行观察比较,看看我们的塑料都有哪些优点?4.师:在研究之前,你觉得需要提醒别人注意什么?(学生先说,然后出示观察注意事项:1.不能损害任何物品。2.实验中要轻拿轻放。3.小组里研究出的结果先小声的讨论一下。)6.师:哪位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通过比较,你们的发现是什么?研究相同物品的小组可以进7.学生汇报,师做总结。并进行相应的板书。师:其他小组有要补充的吗?板书:重量轻、透明师:这一组呢?预测生:防水、牢固板书:牢固、防水师:塑料碗和陶瓷碗比较呢?师:大家来看老师(扭塑料碗)板书:不易碎、弹性好(教师做到热水到陶瓷杯塑料杯里,让学生摸的实验)板书:隔热性好师:木筷子和塑料筷子呢?8.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羊毛绳和塑料绳,你能用发现塑料还有哪些特点呢?9.师: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如果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