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核心考点考题概览202520242023大气环流与降水北京卷,11题,3分,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安徽卷,19(3)题,6分,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黑吉辽卷,18(1)(2)题,10分,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浙江6月,24-25题,4分,考查季风环流安徽卷,7-8题,6分,考查季风环流对地层沉积物的影响湖南卷,15题,3分,考查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全国乙卷,37(2)题,8分,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影响重庆卷,8题,3分,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考情分析】【复习目标】理解气压带风带及移动规律,掌握其分布特征及对气候的基础影响。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课程标准】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考频较低,试题涵盖选择题与综合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及移动规律,包括其分布的各种变式图【情境问题】看似毫无关联的撒哈拉沙漠和亚马孙雨林,其实有着奇妙的“物质交流”——每年有2.2万吨磷从撒哈拉沙漠飘向亚马孙雨林,滋养着这片“地球之肺”。思考:撒哈拉沙漠尘土跨越大西洋抵达亚马孙雨林,其动力是什么?与大气环流有何关联?东北信风携带撒哈拉沙漠的尘土飘向亚马逊雨林思考:撒哈拉沙漠尘土跨越大西洋抵达亚马孙雨林,其动力是什么?与大气环流有何关联?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即空间分布范围广(跨大洲、大洋)、变化周期长、运动特征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的大气运动形式,如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一、大气环流[回顾旧知]热力环流BAC冷热冷高压高空近地面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单圈环流的形成单圈环流(理想状态,实际不存在)假设条件:①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②地球不自转(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0°低压高压90°北半球形成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思考:请画出极地地区与赤道地区之间的环流状况,并将极地与赤道地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表述清楚。“冷热不均使其动”高压低压单圈环流的形成形成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理想状态)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因此,在赤道地区的高空形成高压,两极地区形成低压。气压梯度力由赤道指向两极,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地区形成低压,两极地区形成高压,气压梯度力由两极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向赤道。如果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那么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单一的闭合环流。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赤道南极北极赤道思考:如果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低纬地区气流的运动如何变化?赤道北纬30°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压带高空气流右偏成西南风到北纬30°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北纬30°附近地面形成高压——副热带高压带气流被迫下沉气流从副高流向赤低,近地面偏转成东北风——东北信风水平气压梯度力低纬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的形成“地球自转使其偏”中高纬环流90°N60°N被迫下沉遇冷下沉30°N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思考:冷暖两个气流相交汇,会发生什么情况?暖而轻的盛行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形成一个相对低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迫抬升极锋思考:中高纬地区气流的运动如何变化?动手绘制立体环流示意图。“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接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分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假设条件:地球表面性质均匀形成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球自转)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二、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包括两个极地高气压带、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一个赤道低气压带。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称为风带。全球共有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各有三个,即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信风带。概念辨析:热力因素与动力因素热力因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近地面气压低,温度低近地面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动力因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原因)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上升,使得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低低高高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原因)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空气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30°N气流下沉上升气流0°高压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空气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低低高高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环流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一一极锋。此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成为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90°N60°N30°N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一一极锋。此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成为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低低高高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环流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副极地低气压带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0°30°N6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寒冷堆积下沉寒冷堆积下沉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上升气流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下沉气流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暖气流被迫抬升——动力因素)上升气流冷湿极地高气压带(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热力因素)下沉气流冷干信风带干热盛行西风带温湿极地东风带冷干三、气压带、风带—性质侧视图俯视图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三、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地球公转使其移”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公转使其移”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地球公转使其移”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在时间上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移动(即“移动不同步”),七月最北,一月最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概念辨析]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的区别①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②大气环流的组成包含下列内容课堂小结思维建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单圈环流地球自转三圈环流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球公转表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7个气压带6个风带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假设条件影响因素表现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不考虑地球公转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全球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气压带形成有两大原因: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热力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或高气压。例如,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形成。动力原因:气流运动造成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辐合或辐散,从而导致气压发生变化。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能力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能力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气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判断——看图形特点:能力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能力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典题]
(2023·全国乙卷)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典题]
(2023·全国乙卷)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人为排放的CO2主要源自较低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易扩散(被吹散)。观测站海拔高于3000米,受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控制,较低海拔区域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难以向观测站扩散(向上)。变式演练(2025·湖北武汉模拟)2023年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欧洲西部因持续高温导致死亡人数激增。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1.与欧洲西部气候形成原因相关联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甲—东北信风带B.①—赤道低压带C.②—副极地低压带D.乙—西风带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位于40°N~60°N之间,即图中的乙,故选D。2.此图对应的季节以及图中明显错误的箭头是(
)A.夏季、①B.冬季、②C.夏季、③D.冬季、④图示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由气压带位置可知,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偏北,可知该季节是夏季。①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对流上升,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是低气压,副极地低压带高空是高气压,风向应由副极地低压带高空吹向副热带高压带高空,图中③箭头方向错误,故选C。DC考向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由图可知,②为副热带高压带,③为西风带,此时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S以南,因此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对应北半球的冬季,故选D。1.图中②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为(
)A.赤道低压带B.东南信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盛行西风带由图可知,②位于30°S附近,应该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故选C。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物加工研究方法
- 开年员工收心大会
- 2025版痛风症状解析与护理要点
- 幼儿感知觉训练
- 长城汽车新员工入职培训
- 2025版脂肪肝常见症状及护理技术
- 公司员工福利方案
- 长城的历史及介绍
- 中考成语运用训练
- 2025版脑卒中常见症状解读及护理技巧
- 终末病历质控工作规范与案例
- 四川省石渠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合同签订与履行法律风险防范
- 基孔肯雅热危害及预防课件
- 2025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行对导盲犬管理办法
- 华为离任审计管理办法
- 《乡土中国》第五章课件
- 康复患者心理护理课件
- 早产儿初乳口腔涂抹操作规范
- 2024年药品监管业务知识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