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阅读测试题库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2025年的社会语境下,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愈发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便捷性上,更对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教育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文化层面来看,科技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遗址,游客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穿越到古代,亲身体验古人的生活场景。这不仅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也使得文化遗产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各种文化作品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经济领域,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智能家居产品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人文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用户体验,通过打造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教育领域也受到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深刻影响。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例如,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然而,在强调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2025年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文的优势,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5年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只体现在日常生活便捷性以及文化、经济和教育层面。B.VR和AR技术的应用,使游客在历史文化遗址能完全变成古人体验其生活场景。C.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打破了文化隔阂,使全球文化完全实现了多元化发展。D.科技与人文融合在经济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创新,人文因素作用也日益凸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文化、经济、教育三个层面,论证了科技与人文融合对2025年社会发展的影响。B.文章在论述科技为文化传播与传承提供新途径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C.文章论证科技与人文融合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时,既肯定科技作用,也强调人文教育重要性。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强调科技与人文融合是必然趋势,应促进其深度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属于总分结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科技与人文的融合,2025年文化遗产可能无法得到如此有效的保护和传承。B.企业注重产品文化内涵和用户体验,打造独特文化价值品牌,就能提高市场竞争力。C.在线教育平台和智能辅导系统的出现,体现了科技与人文融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D.2025年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文优势,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答案:1.D。A项,“只体现在”表述错误,原文说“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便捷性上,更对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教育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非只体现在这些层面;B项,“完全变成古人”错误,原文是“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古人的生活场景”,并非变成古人;C项,“完全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过于绝对,原文是“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D。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2025年社会发展的关键趋势,中间从文化、经济、教育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结尾总结强调要促进两者深度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单纯的总分结构。3.B。“就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表述过于绝对,企业注重产品文化内涵和用户体验,打造独特文化价值品牌,只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不是充分条件。(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高,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例如,一些新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00公里以上,而且快充技术使得车辆在半小时内就可以充至80%的电量。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互联系统等功能不断完善,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驾驶体验。在政策方面,政府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依然存在,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的数量大幅增加,分布更加合理,不仅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方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旧电池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材料二:2025年,共享出行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共享出行方式更加普及,并且与新能源汽车的结合更加紧密。共享汽车大多采用新能源汽车,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符合环保理念。同时,共享出行平台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能够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使用情况等信息,合理调配车辆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例如,当某一区域的共享汽车需求量较大时,平台可以及时将其他区域闲置的车辆调配过来。此外,共享出行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平台加强了对驾驶员的审核和管理,同时车辆也配备了更加先进的安全设备,如碰撞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以保障乘客的安全。材料三:智能交通系统在2025年得到了广泛应用。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时长,缓解交通拥堵。同时,车路协同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互,提高了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例如,当车辆接近路口时,道路基础设施可以向车辆发送路口的交通状况信息,车辆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急刹车等情况的发生。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促进了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通过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了车辆的怠速时间和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5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高,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B.政府在2025年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不仅有购车补贴、税收优惠,还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C.2025年共享出行行业中共享汽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降低了运营成本且符合环保理念。D.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多种技术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B.共享出行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调配车辆资源,完全解决了车辆闲置的问题。C.车路协同技术实现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杜绝了交通事故的发生。D.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只对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有帮助,对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作用不大。6.请结合材料,概括2025年交通领域呈现出哪些特点。(6分)答案:4.C。“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表述错误,材料二说“共享汽车大多采用新能源汽车”,并非全部。5.A。B项,“完全解决了车辆闲置的问题”过于绝对,材料只是说能合理调配车辆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并非完全解决闲置问题;C项,“杜绝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过于绝对,车路协同技术能提高交通安全,但不能杜绝交通事故;D项,“对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作用不大”错误,材料中提到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车路协同等技术提高了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6.①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续航里程提高,充电时间缩短,智能化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大,但面临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②共享出行普及且与新能源结合紧密:共享汽车大多采用新能源汽车,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更加关注安全问题。③智能交通系统广泛应用: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车路协同技术取得突破,促进城市交通绿色发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25年的乡村夏夜》夜幕降临,2025年的乡村夏夜宛如一幅宁静而又绚丽的画卷。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隐隐约约,像是大地沉默的守护者。田野里,蛙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热闹的音乐会。李老汉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摇着一把破旧的蒲扇。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平静和满足。院子里的葡萄架上,葡萄一串串地垂下来,在月光下闪着微光。“爷爷,给我讲讲以前的故事吧。”小孙女甜甜拉着李老汉的手,撒娇地说。李老汉笑了笑,开始回忆起过去。“以前啊,这乡村可没现在这么好。那时候,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出门都困难。晚上也没有这么多的路灯,到处黑灯瞎火的。”“那现在呢?”甜甜好奇地问道。“现在啊,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又宽又平。村里还装了好多太阳能路灯,晚上亮堂堂的。而且啊,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广场,白天大家在那里锻炼身体,晚上还有人在那里跳舞呢。”李老汉一边说,一边指着不远处的文化广场,广场上灯火通明,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爷爷,那以前的庄稼是不是也没有现在长得好?”甜甜继续问道。“是啊,以前种地全靠人力,累得要命,收成还不好。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无人机可以给庄稼打药,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庄稼的需要精准浇水。庄稼长得又好又多,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正说着,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绚丽的流星。甜甜兴奋地跳起来,“爷爷,快许愿!”李老汉闭上眼睛,默默地许了个愿。他希望乡村的明天越来越好,孩子们能有更美好的未来。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原来是村里的年轻人在文化广场上吹笛子。那笛声在夏夜的空气中飘荡,仿佛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老汉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和科技的发展。在这个2025年的乡村夏夜,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描绘了2025年乡村夏夜的宁静绚丽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B.李老汉回忆过去乡村的落后状况,与现在乡村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巨大变化。C.小说中描写葡萄架上的葡萄在月光下闪着微光,主要是为了表现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色。D.小说结尾悠扬的笛声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8.请简要分析李老汉这一人物形象。(6分)9.小说以“2025年的乡村夏夜”为背景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7.C。描写葡萄架上的葡萄在月光下闪着微光,不仅是为了表现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色,更重要的是烘托出李老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以及乡村生活的美好。8.①勤劳朴实:从他过去种地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一生勤劳,且具有朴实的农民品质。②热爱生活:他对现在乡村的变化感到满足,坐在小院里享受夏夜,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③心怀希望:他许愿希望乡村明天更好,孩子们有更美好的未来,体现出他对未来充满希望。④善于回忆:通过他回忆过去乡村的状况,展现出他对过去经历的铭记和对乡村发展变化的深刻感受。9.①提供故事背景: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础,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2025年乡村夏夜的独特氛围。②营造氛围:宁静而绚丽的夏夜氛围,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感觉,与乡村的美好变化相呼应,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③推动情节发展:在夏夜的场景中,李老汉和小孙女的对话自然展开,回忆过去和讲述现在的情节得以推进,使故事更加流畅。④深化主题:夏夜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乡村变化相契合,深化了对乡村发展、美好生活向往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新唐书·韦丹传》(节选)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法废矣”。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B.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C.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D.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在古代一般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文中“京兆万年人”即指韦丹是京城万年这个地方的人。B.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旧例,与现在“故事”表示虚构的情节等意思不同。C.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的措施。D.斛,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在文中“亡三千斛”指粮食少了三千斛的重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丹为官正直,不谋私利。出使外国时,拒绝按照旧例卖官获取钱财,而是如实上报所需费用,得到皇帝支持。B.韦丹治理有方,造福百姓。在容州时,教百姓耕种纺织,兴修学校,赎回被卖百姓,禁止官吏掳掠百姓为奴隶。C.韦丹勇于谏言,见解独到。刘辟反叛时,他上疏认为应诛杀刘辟以维护法律威严,得到宪宗的褒奖。D.韦丹受诬获冤,死后昭雪。有士卒上书告发他不法,他被解官等待辨明,死后经查验告发都不实,功绩更显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不能者,畀以财。(2)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答案:10.A。“帝命有司与之”意思是皇帝命令有关部门拨付给他所需费用,表意完整,“还”应属下句,作“为容州刺史”的时间状语,排除B、D;“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是并列的动宾结构,应分别断开,排除C。11.D。“斛”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12.无错误选项。13.(1)能够盖瓦屋的人,从官府领取木材和瓦片,免去一半的赋税,慢慢地偿还木料钱;不能盖瓦屋的人,官府就给他钱。(“人能为屋者”,定语后置句;“受材瓦于官”,状语后置句;“畀”,给。)(2)你们依仗权势从官仓中拿粮,这是犯罪,我和你们约定一个月把粮还上。(“若”,你们;“恃权取于仓”,状语后置句;“罪也”,判断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夏夜宿表兄话旧》窦叔向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夏夜庭院中夜合花盛开、香气弥漫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和诗人的状态。B.颔联写远方书信难以送达,过去的事情凄凉不堪听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C.颈联通过“儿童长大”“亲友凋零”的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D.尾联以景结情,“愁见”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河桥酒幔青”则渲染了欢快的氛围。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答案:14.D。“河桥酒幔青”渲染的是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并非欢快的氛围,诗人即将再次离别,内心充满愁绪,此景更增添了离别的愁情。15.①思乡之情:“远书珍重何曾达”,远方的书信难以送达,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②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通过儿童长大、亲友凋零,表现出时光匆匆,人事变化巨大。③离别之愁:“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明日又要孤舟远行,与表兄分别,愁绪满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是“,”。(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4)《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泣孤舟之嫠妇(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25年的城市街头,科技元素无处不在。智能机器人在街道上巡逻,它们①,能够快速识别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有序行驶,它们依靠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②,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商业中心,虚拟现实购物体验成为了一种时尚。顾客戴上VR设备,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商场中,可以自由地浏览商品,与商家进行互动。这种购物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商品选择。智能家居系统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如空调、灯光等。当人们回到家中,迎接他们的是一个③的舒适环境。科技的发展让2025年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需要更加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①②③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19.请结合文本,概括2025年科技发展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3分)答案:17.①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这里形容智能机器人能快速识别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②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这里指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有序。③温馨宜人:形容环境温暖、舒适,让人感觉愉快,符合智能家居营造的环境特点。18.原句“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语序不当,应改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修改后的句子为: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有序行驶,它们依靠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19.积极影响:①提高城市安全:智能机器人巡逻保障街道安全,无人驾驶汽车减少交通事故。②创新购物体验:虚拟现实购物节省时间,提供更丰富商品选择。③提升生活便捷性:智能家居系统让人们可远程控制电器,营造舒适环境。消极影响: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2025年,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健身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健身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健身服务。在一家名为“活力健身”的工作室里,教练根据每个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健身目标,制定了专属的健身计划。学员小李,是一名上班族,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去健身房。教练为他设计了一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的方案,让他在工作间隙也能进行有效的锻炼。此外,科技在健身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健身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学员的运动数据,如心率、运动时长等,并将数据同步到手机APP上。学员可以通过APP查看自己的运动情况,还能与其他学员进行互动交流。然而,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不正规的健身工作室为了追求利益,夸大宣传效果,误导消费者。还有一些教练专业水平不高,无法为学员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20.请根据上述材料,为“活力健身”工作室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5个字。(5分)21.针对健身行业存在的问题,请提出两条合理的解决建议。(6分)答案:20.活力健身,量身定制计划,碎片时间也能高效练!21.①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健身工作室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对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②提高教练门槛:建立教练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教练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对教练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教练的整体专业水平。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5年,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人认为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个人隐私泄露、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等。请结合材料,以“科技与生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以下是一篇参考范文:《科技与生活:共筑美好未来》2025年,科技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人类生活的天空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