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heartfailure,CHF)简称为慢性心衰,一般是由心脏的心室收缩和/或舒张的功能发生的障碍REF_Ref3390\r\h[1],会造成心肌结构、功能的改变,严重的还可造成心机梗死。国内和国外的多项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认为,应把运动康复分为1a类REF_Ref31794\r\h[2,4],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患者心脏功能的提高一部分是由运动康复带来的,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REF_Ref31892\r\h[5]和生活的水平REF_Ref32003\r\h[6]。但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受呼吸困难、水肿、疲劳、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头晕和体重增加等症状困扰REF_Ref32059\r\h[7],由于认知程度的下降,体力活动能力不足,害怕跌倒等因素不敢进行运动REF_Ref32118\r\h[8],易对运动产生防御恐惧心理,担忧运动不利于疾病恢复,即运动恐惧(Fear-avoidanceModel)。这种恐惧会严重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依赖行为REF_Ref17634\r\h[9]。除了害怕运动外,运动自我效能是人们克服各种困难状况、坚持自己运动行为的能力和信念,可以预测患者的运动行为REF_Ref17723\r\h[10],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REF_Ref32167\r\h[11],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康复效果。运动自我效能的核心是运动信心,在恐惧-回避模型中REF_Ref10233\r\h[12],运动自我效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信心,随着患者运动增多、运动能力增强,运动自我效能也随着增强,形成良性正相关。考虑运动自我效能和运动恐惧可能相互影响,调查二者的相关性,旨在提高自我效能、提出运动干预方案、克服运动恐惧提供理论依据。第1章研究方案1.1研究对象和方法1.1.1研究目的1.本研究意在调查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的现状。2.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3.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4.分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的相关性。1.1.2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医院心内科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205份问卷,回收205份问卷,筛选出5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6%。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REF_Ref32682\r\h[13]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均≥18周岁③病情稳定,无其它重大疾病④病人意识清醒,配合工作人员排除标准①疾病导致的受伤、死亡等②研究过程中主动要求退出的患者③预计生存期<半年者样本量计算根据Kendall横断面研究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样本中的样本量是最小因子的5-10倍,此次调查决定选择样本量为研究选择因子的10倍。则至少需要N=130人,为了避免数据无效或泄漏,将样本量进一步扩大了10%。因此,本调查将至少143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调查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名。1.1.3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通过文献查找、总结,最终制出量表,其中包含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运动习惯。2、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ampascaleforkinesiophobiaheart,TSK-Heart):该量表是瑞典学者BäckREF_Ref18483\r\h[14]于2012年通过对疼痛病人的研究得出。该量表已被多国引入并验证REF_Ref14529\r\h[15],最终形成包含危险感知、运动恐惧、运动回避及功能紊乱共4个维度,17个条目的心脏病量表。该量表给出了1~4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总分为17~68分,分数越高,对运动的恐惧越大。得分>37,明显害怕运动。3、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forexercise,SEE):该量表由Resnick等REF_Ref5385\r\h[16]编制,后经Lee等REF_Ref5575\r\h[17]汉化,共有9个条目。采用Likert10级评分法计数得分情况,从0-10的得分分别代表,对运动十分没自信-对运动充满自信。分值越高,则证明患者对运动的自信程度越大,量表适合应用于本研究。1.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26.0对所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运动恐惧、运动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研究意义1.研究出两者的现状,并对二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相关疾病数据有所扩大。2.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患者开展个性化运动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为精准地定位运动恐惧高风险人群提供科学依据。1.1.6技术路线图1技术路线图1.1.7质量控制1)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文献查阅,选取国内外具有良好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量表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测量工具。高度重视测量工具的选取与数据收集的质量控制。2)工作人员能准确地向调查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3)将收集到的问卷检查并分类,对遗漏项目超过5%的问卷进行剔除。1.2结果1.2.1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200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71.06±9.45)岁,其中女性81例(40.5%),男性119例(59.5%)其余资料见表1表1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n=200)变量分类例数构成比(%)性别男11959.5女8140.5年龄≤607638.0>6012462.0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577.5高中及以上4522.5婚姻状况有配偶14673.0无配偶5427.0居住方式与配偶居住7236.0与子女居住4824.0与配偶及子女居住2914.5独居4120.5养老院105.00家庭人均收入/月<20009045.02000-60006733.5>60004321.5职业无业199.5体力劳动10854.0脑力劳动7336.5运动习惯几乎不锻炼8442.0每周<150分钟步行8040.0每周≥150分钟步行3618.01.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得分情况本研究运动恐惧得分(44.50±8.35)分,最高维度是功能紊乱(12.59±2.63)分,最低维度是危险感知(8.30±1.567)分,由此可知运动恐惧导致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紊乱比例最高,本研究共200名患者,其中≤37分的患者有50例,>37分的患者有150例,运动恐惧发生率为150/200=75%,以表2为例。表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得分(n=200)运动恐惧条目数最小值最大值得分(`c±s)条目均分(`c±s)得分排序功能紊乱461612.59±2.633.15±0.661运动恐惧451511.59±2.122.90±0.532运动回避551512.02±2.632.40±0.533危险感知44118.30±1.572.08±0.394总分17235344.50±8.352.62±0.491.2.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情况本研究运动自我效能得分(36.76±3.76)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当您有其他事情忙碌时,您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4.55±0.64);得分最低的条目是:当您运动感到疼痛时,您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22±0.99)。具体内容详见表3表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情况(n=200)条目最小值最大值得分(`c±s)得分排序当您有其他事情忙碌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4.55±0.641当天气使您感到困扰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74.78±0.882当您感到有压力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4.55±0.683当您感到情绪低落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4.20±0.694当您不喜欢锻炼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4.17±0.675当您要对进行的运动锻炼感到厌烦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274.42±1.006当您感到疲惫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3.86±0.897当您必须单独锻炼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363.77±0.928当您运动感到疼痛时,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163.22±0.999运动自我效能总分305036.76±3.761.2.4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恐惧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是否发生运动恐惧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恐惧的单因素分析[例(百分比,%)项目运动恐惧无(n=50)有(n=150)χ²值p值性别男32(64.00)87(58.00)10.1020.011女18(36.00)63(42.00)年龄≤6020(40.00)56(37.33)16.4260.053>6030(60.00)94(62.67)文化程度高中以下35(70.00)120(80.00)9.765<0.001高中及以上15(30.00)30(20.00)婚姻状况有配偶34(68.00)112(74.67)13.7680.055无配偶16(32.00)38(25.33)居住方式与配偶居住20(40.00)52(34.67)20.9070.124与子女居住5(10.00)43(28.67)与配偶及子女居住15(30.00)14(9.33)独居6(12.00)35(23.33)养老院4(8.00)6(4.00)续表4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恐惧的单因素分析[例(百分比,%)项目运动恐惧无(n=50)有(n=150)χ²值p值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30(60.00)60(40.00)11.6750.0422000-600015(30.00)52(34.67)>60005(10.00)38(25.33)职业脑力劳动15(30.00)58(38.67)12.5320.098体力劳动30(60.00)78(52.00)无业5(10.00)14(9.33)运动习惯每周<150min步行16(32.00)64(42.67)17.6980.114每周≥150min步行10(20.00)26(17.33)几乎不锻炼24(48.00)60(40.00)1.2.5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运动习惯在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5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因素分类n(%)运动自我效能得分t/FP性别男119(59.50)33.64±2.437.6310.021女81(40.50)30.57±2.85续表5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因素分类n(%)运动自我效能得分t/FP年龄≤6076(38.0)39.73±2.526.483<0.001>60124(62.0)25.82±2.04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5(77.50)26.78±3.478.902<0.001高中及以上45(22.50)36.75±3.59婚姻状况有配偶146(73.00)37.48±3.722.4730.102无配偶54(42.50)30.84±2.86居住方式与配偶居住72(36.00)34.83±3.4714.754*0.246与子女居住48(24.00)35.74±2.82与配偶及子女居住29(14.50)37.63±2.83独居41(20.50)29.57±3.03养老院10(5.00)33.97±2.95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90(45.00)36.79±3.5335.953*0.0672000-600067(33.50)38.52±3.37>600043(21.50)39.69±2.58职业脑力劳动73(36.50)36.45±2.7330.642*0.063体力劳动108(54.00)40.58±3.73无业19(9.50)35.94±2.05运动习惯每周<150分钟步行80(40.00)34.60±3.6320.680*0.028每周≥150分钟步行36(18.00)39.58±2.13几乎不锻炼84(42.00)29.46±2.36注:*代表F值。1.2.6慢性心力衰竭而患者运动恐惧与运动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总分及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4表4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的相关性(n=200)运动自我效能总分运动恐惧运动回避危险感知功能紊乱运动恐惧总分运动自我效能总分1运动恐惧-0.727**1运动回避-0.755**0.858**1危险感知-0.694**0.784**0.805**1功能紊乱-0.743**0.844**0.832**0.829**1运动恐惧总分-0.785**0.936**0.944**0.900**0.945**1注:**代表<0.011.3讨论1.3.1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现状本研究中运动恐惧总分为(44.50±8.35)分,本研究中有75%的患者有明显的运动恐惧,高于张秀婷REF_Ref4028\r\h[18]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患者年龄为(71.06±9.45)岁,张秀婷患者的年龄(64.41±8.38)岁,本研究的结果更高,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心功能状态较差、害怕疾病进展或受伤而恐惧运动。建议:医务工作者及护理人员增加与病人的沟通,了解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来源,针对性地纠正错误认知,并提供渐进递增的运动方案,针对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陪伴和监督的同时,确保病人的安全。1.3.2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本研究中运动自我效能总分(36.76±3.76)分,低于马潇然等REF_Ref4080\r\h[19]人的研究结果,考虑与本研究大部分研究对象年龄差异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对于自身的运动信心逐渐降低,容易消极对待运动,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容易固执于自身的认知错误,没有充分认识到运动对于心脏康复的好处,依从性较低,运动的自信心及动力不足,运动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建议:医务人员创新运动的健康教育的形式,提供切实可行、个性化的健康方案,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运动信心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重视家属的陪伴及监督作用,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和运动能力。1.3.3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恐惧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性别和秦靖雯REF_Ref5068\r\h[20]的结果相似,这可能和男女生理结构存在差异有关REF_Ref24356\r\h[21]。考虑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基础不同,身体素质及疾病恢复程度也不同,对于运动的恐惧程度会受到影响。另外,男女性的性格特点及情绪稳定性不同REF_Ref24405\r\h[22],可能会影响患者对于运动的恐惧情绪,进而导致回避行为。建议:为不同性别的患者提供更符合自身的个性化运动体系,从而让患者进行更安全的运动。文化程度和谢敏娟REF_Ref5107\r\h[23]的结果相似,不同受教育水平对于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益处理解程度也不同,这些影响了患者的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即运动恐惧。建议:医生及护理人员根据文化程度不同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地纠正错误认知,并提供渐进递增的运动方案,从而降低运动恐惧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宋晓梅REF_Ref5137\r\h[24]的结果相似,考虑家庭月收入不同的病人对于疾病的所需费用的担心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了患者的运动资源和运动基础,这些均决定了患者是否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及回避行为。建议: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家庭状况作全面的了解,为不同家庭收入的患者提供不同且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的身体更加健康,以此来降低患者的运动恐惧。1.3.4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运动习惯的影响年龄和陈思杏REF_Ref5166\r\h[25]的结果相似。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进展、身体机能、症状负担不同,对于运动的接纳程度不同,从而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有所不同,影响了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建议:医生及护理人员为不同年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制定符合不同的康复方法。性别和杨婷REF_Ref5196\r\h[26]的结果相似。考虑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身体功能不同,不同性别在社会角色、文化期望和感知压力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了患者能否积极应对疾病和运动,进而影响了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建议:了解不同性别的男女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性别的患者采取鼓励、支持等措施,用这些方式从而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自信心水平。文化程度和檀亚玲REF_Ref5228\r\h[27]的结果一致,考虑该因素不同的患者对于运动的应对方式不同,进而影响了患者对于运动的积极性,造成了运动自我效能的不同。建议: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运动信心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同时注重家庭的陪伴和增加在家庭中的督促,一步步提高患者的对于运动的自信程度。运动习惯和杜培娟REF_Ref27708\r\h[28]等的结果一致,考虑不同运动习惯的患者对运动的直观感受不同,对运动的耐力和体能上也有所不同,有锻炼习惯的患者和没有锻炼习惯的患者在身体机能方面也不同,这影响了患者对于运动的自信心,即运动自我效能。建议:医护工作者多对患者宣教运动对于疾病康复的促进作用,说明通过适当的锻炼能显著促进疾病的恢复进程,让患者明确运动习惯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1.3.5慢性心力衰竭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和运动恐惧的相关性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呈显著负相关(r=-0.785、P<0.01),即运动自我效能越高,运动恐惧程度越低,运动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自信形式,是人们在各种困难情况下对自我组织和锻炼行为执行能力的判断。它可以预测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感越高,运动信心就越大,参与的运动也就越多。随着患者运动量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从而呈现出一种良性负相关。1.3.6研究局限性与建议局限性:本研究的调查人群比较局限,调查区域只涉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里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而患者,而病情相对较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进行居家修养,其次,由于研究中使用的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没有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明确的截断值及等级的明确划分,进而可能导致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该量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建议:开展多中心调查,扩大样本量,扩大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确定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最佳决断值的同时,为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预测模型的构建、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1.4小结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的情况较严重,水平较高,发生水平较高;运动恐惧受到到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受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运动习惯的影响;运动自我效能水平越低、运动恐惧水平越高。另外,考虑本研究的调查人群比较局限,调查区域只涉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医院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大多数病情相对较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进行居家修养,其次,由于研究中使用的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没有明确的截断值对其进行明确划分,进而可能导致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该量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所以应扩大样本量,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而患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通过研究确定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最佳决断值。
第2章综述2.1概况随着全球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死亡人数达到1860万REF_Ref4758\r\h[29]。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是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REF_Ref4788\r\h[30]全球心力衰竭发病率近2%。活动耐力下降、疲惫感、呼吸困难等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REF_Ref28926\r\h[31]。慢性心力衰竭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术后不能及时恢复,需要长时间用药控制,也需要患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控制和预防的疾病,在查阅众多文献后发现运动恐惧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大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尽管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良好的健康宣教、定期随访等措施,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依然较差REF_Ref10039\r\h[32,33]。2.1.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其运动恐惧的基本概念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heartfailure,CHF)简称慢性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室收缩或/或松弛功能紊乱的复杂临床综合征REF_Ref28864\r\h[34],慢性心力衰竭的弱者仍然是中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有一部分会出现这种情况。运动恐惧动恐惧又叫做运动恐惧症REF_Ref6371\r\h[35]。是一种被深入研究的心理障碍,指的是个体对运动失控的恐惧。源于对活动或身体锻炼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的过度担忧,严重影响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服从行为REF_Ref11159\r\h[33],运动恐惧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运动自我效能概念运动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运动的积极程度。运动自我效能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可以预测人们的动机和行为REF_Ref8550\r\h[36]。2.1.2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意义和作用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复发率与死亡率研究显示通过适当运动从而改善心脏疾病症状可以加快心脏康复的进程,王亚楠REF_Ref27408\r\h[37]的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康复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减小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康复,钟菁等REF_Ref27434\r\h[38]和丁懿等REF_Ref27460\r\h[39]的研究显示,为慢性心衰患者制订合适的、详细的运动计划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许可彩等REF_Ref27486\r\h[40]和康瑜REF_Ref27513\r\h[41]的研究显示,通过有关人员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运动康复训练,肢体活动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运动耐力。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其运动恐惧的相关性研究的理论依据恐惧回避模型恐怖回避模型理论模型于1983年由LethemREF_Ref28389\r\h[42]等人首次提出,用于解释由疼痛性刺激而引发的活动恐惧回避行为。恐惧回避模型指出,当人们在感到痛苦或者疼痛的感受时会出现两种明显的心理,一种是对其有反抗情绪,会对其所面对的进行积极的应对,恐惧心理也不会因为痛苦或疼痛而增加,另一种是对其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对所发生的痛苦或疼痛有逃避回避的心理。而对其有明显恐惧心理的人会将所遭受的痛苦放大,从而产生更强烈的逃避和恐惧。目前恐惧回避模型在早期概念的基础上,经历连续的发展和扩展,加入心理学等因素,通过研究展示了对所在处境有明显恐惧心理的人是如何走到更严重结局的恶行循环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概念是1977年由学者BanduraREF_Ref32647\r\h[43]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自信心程度,在生活行为活动中越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自我效能越低,在生活行为活动中就会越被动越消极。2.3运动恐惧和运动自我效能的评估工具运动恐惧评估工具1、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ampascaleforkinesiophobiaheart,TSK-Heart):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如今已应用于各大心脏病运动恐惧的研究当中,该量表第一版是由瑞典学者Bäck于2012年在冠心病人群中验证形成的。量表已被多国引入并验证REF_Ref15303\r\h[44],总分为17~68分,总得分越高,说明了患者的运动恐惧程度越高。该学者将得分>37分的患者表示为具有明显运动恐惧的患者,后由我国学者雷梦杰等人为其汉化REF_Ref5340\r\h[45]而成,汉化后的量表投入心脏病运动恐惧中使用后显示效果良好。量表第二版被来自荷兰的学者Keessen等REF_Ref19738\r\h[46]将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进行不同国家的使用后发现其中四个条目有些许不足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之后便生成了去除其中四个条目的拥有十三个条目的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该量表现在已被广泛使用与有关心脏病方面的研究,如: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PCI术后、心肌梗死等。2、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TampaScaleofKinesiophobiaScore,TSK):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人群的运动恐惧情况分析,被学者KoriREF_Ref19781\r\h[47]编制,并且已经被多国研究人员进行使用,结果显示的信效度良好。2012年我国学者胡文REF_Ref19807\r\h[48]将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进行修订和汉化,并用该量表在退行性腰腿痛人群中进行实验和分析,最终得到验证。3、冠心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Fact-CAD)Fact-CAD由Taskiran等REF_Ref13100\r\h[49]于2020年编制,适用于过往12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该量表包括21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分数越高,对运动恐惧的程度越深,该量表信效度良好。2022年我国学者高敏REF_Ref12629\r\h[50]等进行翻译和修订。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水平的评估。但该量表调查范围较局限,未来需进一步验证。运动自我效能评估工具1、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forexercise,SEE):该量表由Resnick等REF_Ref19749\r\h[51]编制,之后由Lee等REF_Ref19782\r\h[52]汉化,该量表中共有9个条目。采用Likert10级评分法,我国学者将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应用于各种研究有关人群自信心的研究中,如:跨理论模型、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恢复和各种疾病有关人群的研究。2、Resnick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由Resnick等REF_Ref13214\r\h[53]编制,该量表共包含9个条目,采用0-10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运动自我效能越大,陈娇娇REF_Ref13312\r\h[54]进行汉化在疗养院中的实验结果信效度良好,在近些年来,该量表在冠心病的患病人群中广泛使用。3、多维度运动自我效能量表(Multidimensional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MSES)多维度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由Rodgers等REF_Ref13384\r\h[55]编制,学者董建秀等REF_Ref12988\r\h[56]对其进行汉化,该量表共包含了三个维度,在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研究中广泛应用。4、Bandura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由Bandura编制,2006年发表REF_Ref14253\r\h[57],并由Tung对量表进行汉化。该量表共一个维度,18个条目,采用0~100数字计分法,信效度良好。对于特定群体如冠心病患者可能缺乏针对性,开发和使用更具针对性的评估工具将更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4影响因素研究2.4.1社会人口学因素文化水平王亚欣等REF_Ref21193\r\h[58]的研究也证实了运动恐惧与患者的教育水平存在相关性,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有关研究显示,文化水平这一社会人口学因素与害怕运动的关系在当前学者研究中无一致说法。婚姻状况郑栋莲等REF_Ref14360\r\h[59]的研究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病人运动恐惧有所不同,有配偶的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比没有配偶的患者要低,有配偶的患者比没有配偶的患者家庭对其的帮助要高,则有配偶的患者对运动的恐惧感也相对较高。职业状态Brunetti等REF_Ref11500\r\h[60]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职业患者相对于有职业患者来说运动恐惧较高,研究认为,可能与无职业患者自身空余时间较多,对疾病的关心程度也更高,而有职业患者忙于工作从而对自身疾病有所忽视从而对运动的恐惧较低。2.4.2疾病因素心血管疾病在朴京京等人REF_Ref13259\r\h[61]的研究中,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患者运动恐惧水平相对较高,且运动自我效能水平也较低,考虑是心脏病术后患者因自身疾病原因而害怕运动。在陈思杏REF_Ref3010\r\h[62]对于冠心病PCI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恐动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越长,其运动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越高,其结果分别为术后12个月>6个月>3个月,所以也说明了患者疾病症状越轻则对运动的自信心程度越大,运动自我效能得分也就越高。芬兰学者Koho等REF_Ref4303\r\h[63]一项超千例参与者的研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害怕运动的心理程度较高,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影响运动恐惧的因素之一。疼痛疼痛会局限患者的活动范围以及降低患者的运动想法,学者RantakokkoREF_Ref28048\r\h[64]的研究显示,患者的疼痛和生活空间的移动性呈现显著负相关,这就说明疼痛对患者的活动范围有影响。Liddle等REF_Ref28087\r\h[65]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人会因对疼痛的恐惧心理而居家时间加长,外出次数也会变少,外出的活动范围也会变小。病程崔贵璞等REF_Ref14550\r\h[66]的的研究显示冠心病病人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运动恐惧的水平要比只有冠心病的患者高。这些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患者身体的耐受程度,在临床的实践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会忽视这一因素。研究显示,要为患者制订独立的个性化方案,才能降低不同病程患者对运动的恐惧。2.4.3心理因素抑郁有关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中显示当发生重大心脏疾病后20%的患者会有抑郁的症状出现。在冯媛媛等REF_Ref3052\r\h[67]研究当中显示,焦虑抑郁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理因素。在王子琪等REF_Ref3085\r\h[68]的有关于脑卒中在对抑郁症患者运动恐惧的研究中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卒中患者运动恐惧水平较高。焦虑高敏REF_Ref14609\r\h[69]的研究显示,焦虑会降低心脏病病人的运动康复进程,我国心力衰竭的患者焦虑人群超过40%,消极的情绪较大,患者厌烦心理较严重,因为这些负向情绪的影响,从而使患者的运动恐惧显著增强。2.4.4相关因素运动依从性:在汤逸蘋等REF_Ref13622\r\h[70]人的研究中显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对运动的信心都比较低,运动依从性也相对较低。2.5小结与展望研究趋势表明运动恐惧及运动自我效能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关于二者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全面,但是大部分研究仅限于相关性的探讨,各影响因素对运动恐惧及运动自我效能的作用路径仍待进一步分析。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的运动恐惧状态,提高运动自我效能是国外这一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其运动恐惧的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于运动恐惧的干预措施研究较少,未来应尽快对运动恐惧影响因素进行筛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打造更加有利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运动知识和运动体系。参考文献GedelaM,KhanM,JonssonO.Heartfailure[J].SouthDakotaMedicine:TheJournaloftheSouthDakotaStateMedicalAssociation,2015,68(9):403-405,407-409.王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5):14-16.NHFACSANZHeartFailureGuidelinesWorkingGroup;Atherton[J].SindoneA,DePasqualeCG,DriscollA,MacDonaldPS,HopperI,KistlerPM,BriffaT,WongJ,AbhayaratnaW,ThomasL,AudehmR,NewtonP,O'LoughlinJ,BranaganM,ConnellC.NationalHeartFoundationofAustraliaandCardiacSocietyofAustraliaandNewZealand: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Detection,andManagementofHeartFailureinAustralia2018.HeartLungCirc.2018Oct;27(10):1123-1208.doi:10.1016/j.hlc.2018.06.1042.PMID:30077227.EzekowitzJA,O'MearaE,McDonaldMA,AbramsH,ChanM,DucharmeA,GiannettiN,GrzesloA,HamiltonPG,HeckmanGA,HowlettJG,KoshmanSL,LepageS,McKelvieRS,MoeGW,RajdaM,SwiggumE,ViraniSA,ZierothS,Al-HesayenA,Cohen-SolalA,D'AstousM,DeS,Estrella-HolderE,FremesS,GreenL,HaddadH,HarknessK,HernandezAF,KouzS,LeBlancMH,MasoudiFA,RossHJ,RoussinA,SussexB.2017ComprehensiveUpdateofthe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HeartFailure.CanJCardiol.2017Nov;33(11):1342-1433.doi:10.1016/j.cjca.2017.08.022.Epub2017Sep6.PMID:29111106.MolloyCD,LongL,MordiIR,BridgesC,SagarVA,DaviesEJ,CoatsAJS,DalalH,ReesK,SinghSJ,TaylorRS.Exercise-basedcardiacrehabilitationforadultswithheartfailure-2023Cochrane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EurJHeartFail.2023Dec;25(12):2263-2273.doi:10.1002/ejhf.3046.Epub2023Oct31.PMID:37850321.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2):942-952.申文佳.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间作用模型的研究[D].郑州大学,2020.DOI:10.27466/ki.gzzdu.2020.003236.李玉,陈可英,周黎辉.基于时机理论的步行运动法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6):72-75.高敏,孙国珍,王倩怡,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20):88-92..ResnickB,ShanqhressyM,MackRF.Testingamodelofpost—strokeexercisebehavior[J].RehabilitationNursing,2006,31(1):15—21.孙姝怡,孙国珍,高敏,等.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的中介效应[J].护理学报,2023,30(22):63-6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3.22.063.LETHEMJ,SLADEPD,TROUPJDG,etal.Outlineofafearavoidancemodelofexaggeratedpainperception[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1983,21(4):401-40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BackM,CiderA,HerlitzJ,etal.Theimpactonkinesiophobia(fearofmovement)byclinicalvariablesfor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J].IntJCardiol,2013,167(2):391-397.张红伟,类美容,刘萍,等.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05):785-788.ResnickB,JenkinsLS.Testing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J].NursingResearch,2000,49(3):154-159.LeeLL,PerngSJ,HoCC,etal.ApreliminaryreliabilityandvaliditystudyoftheChineseversionofthe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forolderadul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2009,46(2):230-238.张秀婷.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慢性心衰患者活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20.马潇然,孙国珍,林红,等.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家庭运动行为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3):9-11.秦静雯,熊娟娟,潘鑫,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4):408-414.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2.04.004.MariaB,MariL,ÅsaC,etal.RelevanceofKinesiophobiainRelationtoChangesOverTimeAmongPatientsAfteranAcuteCoronaryArteryDiseaseEvent.[J].Journalof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andprevention,2018,38(4):224-230.周欣,李嘉惠,邢盈,等.心脏病病人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3,21(26):3633-3637.谢敏娟.运动恐惧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与D型人格的调节作用[D].广东药科大学,2023.DOI:10.27690/ki.ggdyk.2023.000004.宋晓梅,彭艳婷,安利杰,等.冠心病病人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2,20(01):94-97.陈思杏.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恐动症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21.DOI:10.27038/ki.ggxyu.2021.001163.杨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右江民族医学院,2023.DOI:10.27908/ki.gymzy.2023.000196.檀亚玲,郑晓真.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23,30(06):426-430.杜培娟,阚丽君.自我效能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3):4413-4416.施仲伟.回眸过去30年全球和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1990年至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报告解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4):349-355.宣风琦,王祖禄.《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6):551-553.WangG,WangS,QinJ,etal.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andOutcomesofAcuteHeartFailureintheEmergencyDepartment:AMulticenterRegistryStudywith1-yearFollow-upinaChineseCohortinBeijing[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7,130(16).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9(9):714-720.ResnickB,ShanqhressyM,MackRF.Testingamodelofpost—strokeexercisebehavior[J].RehabilitationNursing,2006,31(1):15—21.GedelaM,KhanM,JonssonO.Heartfailure[J].SouthDakotaMedicine:TheJournaloftheSouthDakotaStateMedicalAssociation,2015,68(9):403-405,407-409.于甜栖,孙国珍,高敏等.运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与运动康复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2):4163-4168.DOI:10.20043/ki.MOM.202204201.高敏,孙国珍,王倩怡,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20):88-92.王亚楠.运动康复治疗在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作用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2):91-92.钟菁,李佳蓓,高旭斌,等.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武警医学,2021,32(09):747-751+757.DOI:10.14010/ki.wjyx.2021.09.003.丁懿,郭琛琛,孙敬龙,等.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康复学报,2021,31(01):24-29.许可彩,于卫华,戈倩,等.基于时机理论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功能性体适能及手握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22):4101-4104.康瑜.阶梯式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4,16(01):19-22.LETHEMJ,SLADEPD,TROUPJDG,etal.Outlineofafearavoidancemodelofexaggeratedpainperception[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1983,21(4):401-408.AlbertB.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Asocialcognitivetheory[M].EngleweodCliffs:Prentice-Hall,1997.王晶依,周洪昌,尹艳茹,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的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3,18(17):213-216.DOI:10.19738/ki.psy.2023.17.065.雷梦杰,刘婷婷,熊司琦,等.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37-1642.KeessenP,denUijlI,VisserB,etal.Fearofmovementinpatien-tsattendingcardiacrehabilitation:Avalidationstudy[J].JRehabilMed,2020,52(2):134-138.KORIS.Kinesiophobia:anewviewofchronicpainbehaviour[J].PainManag,1990,3(5):35-43.胡文.简体中文版TSK和FABQ量表的文化调适及其在退行性腰腿痛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Ozyemisci-TaskiranO,DemirsoyN,AtanT,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ScaletoMeasureFearofActivity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Fact-CAD)[J].Archive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2020,101(3):479-486.高敏,孙国珍,王倩怡,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20):88-92.ResnickB,JenkinsLS.Testing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J].NursingResearch,2000,49(3):154-159.LeeLL,PerngSJ,HoCC,etal.ApreliminaryreliabilityandvaliditystudyoftheChineseversionofthe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forolderadul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2009,46(2):230-238.RESNICKB,JENKINSLS.Testing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J].NursingResearch,2000,49(3):154-159.陈娇娇.养老院老年人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药科大学,2018.RODGERSWM,WILSONPM,HALLCR,etal.EvidenceforaMultidimensionalSelf-EfficacyforExerciseScale[J].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Sport,2008,79(2):222-234.董建秀,王建辉,杨慧,等.多维度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在冠心病病人中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研究,2022,36(04):606-611.BANDURAA.GuideforConstructingSelf-EfficacyScales[M].Greenwich:InformationAge,2006:321.王亚欣.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后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乡医学院,2022.DOI:10.27434/ki.gxxyc.2022.000298.郑栋莲,陈燕辉,刘娜,等.中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22,21(03):7-11.BRUNETTIND,GUERRAA,IEVAR,etal.Scaredforthescar:fearsomeimpactofacutecardiovasculardiseaseonperceivedkinesiophobia(fearofmovement)[J].ClinicalCardiology,2017,40(7):480-484.朴京京,于亚群,李琪,等.运动恐惧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23,21(03):155-159.DOI:10.13498/ki.chin.j.ecc.2023.03.06.陈思杏.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恐动症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21.DOI:10.27038/ki.ggxyu.2021.001163.KohoP,BorodulinK,KautiainenH,etal.FinnishversionoftheTampaScaleof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欲不振常见症状及护理注意事项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急性中毒的处理
- 2025年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工程考核卷及答案
- 液压和气压试题及答案
- 肺气肿疾病的健康宣教
- 流感的预防健康宣教
- 2025年超声医学技术正高真题解析含答案
- 《工程地质》峨眉山介绍课件
- 胃肠内营养护理
- 物业项目经理管理培训
- 辽宁省幼儿教师通识性知识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TCCTAS 162-2024 公路中央分隔带组合型波形梁护栏技术规程
-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讲解
- 产业园运营绩效评估与改进策略
- 《生命的个体发育》课件
- 绩效考核方案及指标库
- 2025年云南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光伏产业链介绍》课件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