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敌后战场的抗战填空题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八年级历史-敌后战场的抗战填空题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八年级历史-敌后战场的抗战填空题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八年级历史-敌后战场的抗战填空题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山西平型关.配合国民党的太原会战)1.指挥者、部队:林彪;八路军115师2.影响: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延安)1.目的:为了驳斥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速胜论”。2.内容:①抗日战争是持久战②要坚持人民战争路线③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3.意义: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陕甘宁根据地的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巩固和发展:(1)军事上: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作用: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三三制原则);推行精兵简政。(3)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经济封锁)3.意义: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胜利的基地;四、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1年1月;彭德怀领导;华北地区)1.背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3.作战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4.意义:①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②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的抗战填空题一、(1937年9月.山西平型关.配合国民党的太原会战)1.指挥者、部队:;八路军115师2.影响:二、毛泽东《》(1938年5月.延安)1.目的:为了驳斥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速胜论”。2.内容:①抗日战争是持久战②要坚持人民战争路线③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3.意义: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陕甘宁根据地的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巩固和发展:(1)军事上:展开,进行反“扫荡”(作用: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2)政治上:建立,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行精兵简政。(3)经济上:开展(打破日、伪军的经济封锁)3.意义: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胜利的基地;四、百团大战(年8月—1941年1月;领导;地区)1.背景:日军实行,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3.作战目标:破袭日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4.意义:①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