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能力提升测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标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认可和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摒弃洋节是每个中学生必备的责任和担当。下列中华传统节日主要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贴对联B.端午熏艾草C.中秋赏明月D.冬至包饺子(★)2.“铁强化酱油”“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茶叶”都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这里的“铁、碘、氟、硒”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3.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金刚石C.生铁D.石油(★)4.下列生活用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不锈钢菜刀B.玻璃水杯C.陶瓷碗D.塑料脸盆(★)5.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举行主题班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B.塑料垃圾分类回收C.提倡全民自驾游D.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B.检查气密性C.引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7.玉米、胡萝卜中的叶黄素(化学式为)有助于维护视力持久度,减少视觉伤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黄素中共含有98个原子B.一个叶黄素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叶黄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推测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9.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主火炬燃料是甲醇,体现了赛事的绿色环保理念。下图为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过程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D.该反应中甲醇、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B除去MnO2中的KCl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C鉴别NH4Cl和KNO3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H2SO4D探究Fe、Cu、Ag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A.AB.BC.CD.D二、填空与简答(★)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氢气、汞、氯化钠三种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钒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在新能源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着新能源革命大潮。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①钒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②钠离子电池起导电作用的是钠离子,它是由钠原子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3)2020年12月17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1731g月壤样品安全着陆。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则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缺乏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易患佝偻病。(2)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自热米饭中的米饭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3)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①书房里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长期保存不褪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②“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4)“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13.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高铁纵横、蛟龙潜海、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1)中国高铁在一路领跑中不断提速升级。高铁的钢轨连接处常采用“铝热反应”焊接,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同时释放大量热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蛟龙号潜水器创造了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①蛟龙号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合金用于生产深海装备主要利用了下列性能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熔点低B.强度高C.抗腐蚀性好②潜水器中微型电子仪器常用银锌电池作电源,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极为苛刻。①探测器表面镀有一层特殊金属铬(Cr),以增强抗腐蚀性。已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和氢气,推测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___________(填“氢前”或“氢后”)。②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但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空气。从铁生锈的条件来分析,铁制品在月球上___________(选填“易”或“不易”)生锈。(★★★)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溶解度__________(选填“”或“”)乙溶解度。(2)M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在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3)在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在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15.《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取KOH,用以漂白丝帛的过程。其制取K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假设蚌壳、草木灰中的杂质均不参与反应)。【查阅资料】①蚌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②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其水溶液显碱性。(1)蚌壳在灼烧前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2)步骤2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步骤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该步骤中主要操作为___________(填名称)。(4)草木灰被视为一种天然的、可循环再生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可去除油脂,作清洁剂C.可用作钾肥,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三、实验题(★★★)16.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2)在实验室可选用装置A和E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为________。(3)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将该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图F、G装置,其中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4)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制氧机”自制。【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和;易溶于水。【实验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实验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实验评价】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写一条)。四、科学探究题(★★★)17.是一种常见的盐,同学们对其展开如下探究。【任务一】了解的制备方法——联合制碱法(1)联合制碱法又叫“侯氏制碱法”,是由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其核心反应有两步。第一步反应:,该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第二步反应:,得到纯碱。通过观察发现,反应生成的在农业上可以作为___________使用。【任务二】探究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2)实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归纳拓展】(3)①同学们认为碳酸钠可以与酸、碱、盐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小华同学认为,若在甲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则可知稀盐酸有剩余,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③同学们将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最终观察到烧杯内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联系反应中用到的四种试剂,同学们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任务三】了解的用途(4)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小秦同学提出:此类工业生产中易产生含有的碱性工业废水,应该处理后再排放。你认为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_________(填“甲、乙、丙”序号)实验反应原理不适合处理此类碱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