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_第1页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_第2页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_第3页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_第4页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汉语方言文学作品选读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一部作品被普遍认为是现代汉语方言文学的开山之作?A.《子夜》B.《呐喊》C.《边城》D.《呼兰河传》2.被誉为“京味小说”代表人物的作家是?A.老舍B.巴金C.鲁迅D.沈从文3.以下哪一项不是汉语方言文学的主要特点?A.使用地域方言B.反映地域文化C.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D.必须使用古汉语4.“吴侬软语”主要指的是哪种方言?A.闽南语B.吴语C.客家话D.赣语5.方言文学在记录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哪项表述不准确?A.方言文学是地方文化的载体B.方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方历史C.方言文学可以促进方言的规范化D.方言文学可以增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乡土文学是方言文学的重要分支,其代表作家有沈从文、______等。2.方言文学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词汇、语音和______等方面。3.《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______创作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4.方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带有浓厚的______色彩。5.方言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______和演变。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方言文学2.乡土文学3.讽刺艺术4.地域文化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汉语方言文学的发展历程。2.简析方言文学在语言特色方面的表现。3.简述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五、论述题(15分)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方言文学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六、材料分析题(25分)阅读下面的闽南方言小说片段,分析其中体现的闽南方言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是如何服务于人物塑造的。>“目屎滴落来,伊会惊;钱弗带足,伊弗惊。”这个人,就是阿福。伊是村里首个人物,伊话弗讲,伊事弗做,伊就弗是个人物。伊弗是个人物,伊就弗怕人;伊弗怕人,伊就弗怕天。伊是村里首个弗怕天的人,伊就弗怕鬼。伊是村里首个弗怕鬼的人,伊就弗怕死。伊是村里首个弗怕死的人,伊就弗怕阎王。伊是村里首个弗怕阎王的人,伊就弗怕地狱。伊是村里首个弗怕地狱的人,伊就弗怕刀山火海。伊是村里首个弗怕刀山火海的人,伊就弗怕十八层地狱。伊是村里首个弗怕十八层地狱的人,伊就弗怕……”七、写作题(30分)以你所熟悉的方言为素材,写一篇短篇小说,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A3.D4.B5.C二、填空题1.赵树理2.语法3.吴敬梓4.江南5.历史三、名词解释1.方言文学:使用地域方言创作,反映特定地域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的文学作品。2.乡土文学:以乡村生活为题材,表现农民生活和乡村风貌的文学作品,常使用方言。3.讽刺艺术:通过夸张、反讽等手法,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或丑恶现象的艺术手法。4.地域文化:指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包括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等。四、简答题1.汉语方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歌谣和地方戏曲,近代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兴起,五四运动后,一批作家开始关注方言文学的价值,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方言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方言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方言作家和作品,例如老舍的京味小说、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等。2.方言文学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等方面。词汇方面,方言文学使用大量的地域性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能够准确地表达地方特色。语音方面,方言文学保留了方言的语音特点,例如声调、韵母等,这些语音特点能够增强作品的地方色彩。语法方面,方言文学也保留了方言的语法特点,例如语序、虚词使用等,这些语法特点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3.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他代表了当时中国底层农民的群体形象,反映了他们麻木不仁、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等性格特点。阿Q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他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国民劣根性的象征。通过对阿Q形象的塑造,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国民性的弱点,具有强烈的启蒙意义。五、论述题方言文学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方言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方言文学作品以鲜活的方言,真实地记录了特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地方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老舍的京味小说就以生动的北京方言,描绘了北京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貌,展现了老北京的社会生活画卷。其次,方言文学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是地方文化的独特标志,方言文学通过使用方言,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特色,传承了地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例如,许多闽南方言文学作品就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展现了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最后,方言文学能够增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同地区的方言文学作品,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丰富了汉语文学的内涵,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六、材料分析题这段文字体现了闽南方言的以下特点:首先,词汇方面,使用了“伊”、“弗”、“目屎”等具有闽南方言特色的词汇。其次,语音方面,保留了闽南方言的声调特点,例如“伊”在闽南方言中读阳平调。再次,语法方面,使用了“弗”作为否定词,“会”作为可能貌助词,这些语法特点也是闽南方言的典型特征。这些闽南方言特点的运用,使得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