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意境表达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诗词中常见意境分类的是()。A.象征意境B.赋闲意境C.雄浑意境D.咏史意境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营造的意境主要是()。A.边塞意境B.田园意境C.儒林意境D.隐逸意境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是()。A.拟人B.对比C.排比D.夸张4.李白诗歌中常见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体现的艺术手法主要是()。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5.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体现的意境主要是()。A.田园意境B.边塞意境C.咏史意境D.雄浑意境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体现的意境特点是()。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C.色彩鲜明D.声色兼备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范畴的是()。A.氛围B.情感C.形象D.理想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营造的意境主要是()。A.轻松愉悦B.悲凉凄苦C.雄浑壮阔D.温馨祥和9.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A.诗歌的格律B.诗歌的语言C.诗歌的意境D.诗歌的主题10.下列诗句中,体现“虚实结合”手法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艺术手段,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体现的意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3.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体现的意境主要是______________。5.李白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其诗歌风格雄奇飘逸。6.杜甫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的______________篇。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的《泊秦淮》。10.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营造,需要诗人具备深厚的______________和敏锐的_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2.诗歌的意境只能是单一的,不能是复杂的。()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体现的意境是雄浑壮阔的。()4.拟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5.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都讲究格律,格律与意境的营造没有关系。()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所体现的意境主要是伤春惜别。()7.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营造,主要是通过语言技巧来实现的。()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体现的意境是孤独寂寞的。()9.意境的营造是诗人有意识的行为,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10.诗歌的意境是永恒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手法的含义及其作用。2.简述中国古典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的含义及其作用。3.简述李白诗歌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4.简述杜甫诗歌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五、论述题(10分)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论述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营造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B3.D4.D5.C6.C7.D8.B9.C10.A解析1.意境常见的分类有写景、抒情、哲理等,象征、雄浑、咏史属于意境的具体类型或主题,赋闲不属于常见分类。故选B。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画面,营造了宁静、祥和的田园意境。故选B。3.拟人、对比、排比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夸张不是表现手法,而是修辞手法。故选D。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瀑布的雄伟气势夸张到极致,营造了雄奇壮观的意境。故选D。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长安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营造了悲凉、伤感的咏史意境。故选C。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壮阔的景象,画面以“直”和“圆”为主要特征,色彩鲜明,构图简洁,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故选C。7.意境是由情、景、理交融而成,具有氛围、情感、形象等特征,理想不属于意境的范畴。故选D。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衰败、萧瑟的意象,营造了悲凉、凄苦的意境。故选B。9.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描写中,或借客观景物描写来抒发主观情感,直接关系到诗歌意境的营造。故选C。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前一句写实景,后一句写由月光引起的联想,属于虚写,体现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故选A。二、填空题1.写景,抒情,哲理2.落寞3.比喻,拟人,象征,对比4.温馨5.诗仙6.诗圣7.隐逸8.关雎9.杜牧10.生活体验,审美感受解析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境界,是通过写景、抒情、哲理等手段创造出来的。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友人乘船远去的景象,孤帆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处,只留下广阔的长江和天际,营造出一种孤独、惆怅的落寞意境。3.比喻、拟人、象征、对比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用于表现事物、抒发情感、营造意境。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春雨细腻、无声地滋润万物的景象,营造了温馨、柔和的意境。5.李白诗歌风格雄奇飘逸,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被誉为“诗仙”。6.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被誉为“诗圣”。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诗人辞官归隐,与自然为伍,悠闲自得的人生态度。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篇。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10.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营造,需要诗人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敏锐的审美感受。三、判断题1.√2.×3.√4.√5.×6.√7.×8.×9.√10.×解析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的灵魂。2.诗歌的意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如一首诗可以包含多种情感和意境。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秋日傍晚壮丽的景色,画面开阔,色彩绚丽,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4.拟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5.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都讲究格律,如古体诗相对自由,格律要求不高。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描绘了爱情中的相思之苦和伤春之情,营造了伤春惜别、悲凉伤感的意境。7.意境的营造是诗人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的结果,不仅限于语言技巧,还包括题材选择、结构安排等。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明月普照、天涯共此时的人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营造了思念、团圆的意境,并非孤独寂寞。9.意境的营造是诗人有意识的行为,是诗人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10.诗歌的意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诗人会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四、简答题1.答: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描写中,或借客观景物描写来抒发主观情感的艺术手法。其作用在于使诗歌的景物描写带有感情色彩,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形象,从而更好地营造诗歌的意境,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伤融入对花和鸟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意境悲凉。2.答:虚实结合是指诗歌中既描写客观存在的现实景象(实写),又描写由现实景象引起的联想、想象或感受(虚写)的艺术手法。其作用在于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含蓄,既能展现客观世界的真实,又能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还能拓展诗歌的想象空间。例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实写诗人与敬亭山的对望,虚写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敬亭山的精神契合,虚实结合,意境深远。3.答:李白诗歌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雄奇壮阔,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描绘出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二是飘逸洒脱,李白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精神气质,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三是浪漫主义,李白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想象丰富奇特,情感奔放激昂,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4.答:杜甫诗歌在意境营造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沉郁顿挫,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是现实主义,杜甫诗歌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和人民的苦难,如“三吏”“三别”;三是真挚感人,杜甫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真挚感人,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四是意境深远,杜甫诗歌在意境营造上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论述题答: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营造,需要诗人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主要包括写景、抒情、用典、象征、对比、虚实结合等。这些手法的作用在于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含蓄、深远,能够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田园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通过写景,描绘了雨后秋山的清新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爽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进一步通过写景,描绘了月光下的松林和清泉,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意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写人、写事,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热闹景象,与前面的幽静形成对比,使意境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儿科医师《儿科常见疾病诊疗知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转租合同协议2025年条款版
- 啥叫经营租赁合同范本
- 土地合同终止补偿协议
- 塑钢型材采购合同范本
- 外卖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土地融资合作合同范本
- 围墙瓷砖劳务合同范本
- 外包油罐工程合同范本
- 外聘人员解除合同范本
- 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DB35T 1626-2016 氟化工行业废水和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河南省公务员2025年考试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四川广安武胜县嘉陵水利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品牌建设术语释义手册
- 2025年内镜清洗消毒知识考核试题附答案(护理、洗消)
- DB32T 5171-2025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标准
- 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10月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软件测试团队培训方案
- 餐饮托盘技能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