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核心病理机制是以下哪项?A.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B.血小板异常聚集、血管痉挛、血脂异常C.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D.感染性血栓、非感染性血栓、混合性血栓答案:A2.以下哪类患者不属于DVT的极高危人群?A.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B.48小时内急性脊髓损伤患者C.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70岁患者D.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5岁患者答案:C(极高危人群包括大手术(如髋/膝关节置换、骨盆/下肢骨折手术)、脊髓损伤、癌症大手术等,充血性心力衰竭需结合Caprini评分判断)3.关于梯度压力弹力袜(GCS)的使用,正确的操作是?A.晨起卧床时穿戴,确保足踝部压力20-30mmHgB.夜间睡眠时持续穿戴以增强效果C.下肢皮肤破损时仍可使用,外层覆盖无菌敷料D.穿戴后下肢出现持续疼痛时无需处理答案:A(GCS需在晨起卧床时穿戴,足踝部压力通常为18-24mmHg或20-30mmHg,夜间可脱下;皮肤破损、严重动脉缺血者禁用;穿戴后出现疼痛需及时调整或停用)4.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的最佳使用时长为?A.每天4小时,持续2周B.每天8小时,持续至患者完全活动C.术后6小时内启动,每天24小时持续使用D.仅在患者卧床时使用,活动后停用答案:B(IPC推荐每天使用≥18-20小时,至少持续至患者可自由活动)5.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DVT的常规剂量是?A.2000IUqdB.4000IUq12hC.5000IUqdD.100IU/kgbid答案:C(普通外科、骨科等非高出血风险患者常规剂量为5000IUqd皮下注射)6.以下哪项是DVT的典型临床表现?A.单侧下肢肿胀(周径差>2cm)、皮肤温度降低B.双侧下肢对称性水肿、皮肤发绀C.单侧下肢疼痛(Homan征阳性)、浅静脉扩张D.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肌力下降答案:C(典型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扩张,Homan征(足背屈时小腿疼痛)阳性)7.对DVT风险评估最常用的工具是?A.Padua评分B.Caprini评分C.Wells评分D.NRS-2002营养评分答案:B(Caprini评分是围手术期DVT风险评估的常用工具,Padua用于内科患者,Wells用于DVT诊断)8.以下哪项不属于DVT机械预防的禁忌证?A.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B.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Ⅲ级)C.下肢皮肤严重感染D.急性DVT病史答案:B(机械预防禁忌证包括下肢缺血、严重水肿、皮肤损伤、急性DVT或血栓性静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非绝对禁忌)9.术后患者早期活动预防DVT的最佳起始时间是?A.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B.术后24小时(常规拔除引流管后)C.术后48小时(疼痛缓解后)D.术后72小时(切口愈合后)答案:A(早期活动应在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如术后6小时床上被动活动)10.D-二聚体检测在DVT预防中的意义是?A.阳性可确诊DVTB.阴性可完全排除DVTC.用于监测抗凝治疗效果D.结合临床概率评估降低漏诊率答案:D(D-二聚体阴性对低危患者排除DVT有意义,但高危患者阴性不能排除;阳性无特异性,需结合超声等检查)11.关于华法林预防DVT的说法,错误的是?A.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B.目标INR为2.0-3.0C.与低分子肝素重叠使用5天以上D.出血风险低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答案:D(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出血风险通常低于华法林)12.脊髓损伤患者DVT高发期是?A.伤后1周内B.伤后2-4周C.伤后6-8周D.伤后3个月后答案:B(脊髓损伤后2-4周为DVT高发期,因制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持续存在)13.以下哪项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A.下肢静脉性溃疡B.肺血栓栓塞症(PTE)C.慢性静脉功能不全D.血栓后综合征(PTS)答案:B(PT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猝死)14.对肥胖患者(BMI>30kg/m²)预防DVT,机械预防应优先选择?A.梯度压力弹力袜B.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C.足底静脉泵D.普通弹力绷带答案:B(肥胖患者因下肢周径大,GCS可能压迫不均,IPC效果更可靠)15.关于DVT预防中药物与机械联合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出血风险患者需联合使用B.所有大手术患者均需联合使用C.联合使用可提高预防效果D.联合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答案:C(对于极高危患者,药物联合机械预防可降低DVT发生率,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16.以下哪项不属于DVT的基础预防措施?A.避免下肢静脉穿刺B.保持病房温度22-24℃C.指导踝泵运动(每日4-5组,每组20次)D.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物答案:D(止血药物可能增加血液高凝状态,不利于DVT预防)17.评估下肢肿胀的正确方法是?A.测量髌骨上缘10cm处周径B.测量内踝上缘15cm处周径C.双侧下肢同一水平(如胫骨粗隆下10cm)测量D.仅测量肿胀最明显部位答案:C(需双侧同一水平测量,通常选择髌骨下10cm或内踝上15cm,差值>2cm有意义)18.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正确部位是?A.腹部脐周2cm以外,左右交替B.大腿前侧,垂直进针C.上臂三角肌,90°进针D.臀部外上象限,深部注射答案:A(LMWH需皮下注射于腹部脐周5cm以外区域,左右交替,避免肌内注射)19.以下哪种情况需暂停机械预防?A.患者需进行下肢X线检查B.下肢皮肤出现压痕C.患者主诉穿戴后下肢轻度紧绷感D.下肢静脉超声提示急性血栓答案:D(急性DVT是机械预防的禁忌证,需立即停用并抗凝治疗)20.关于DVT预防健康教育的内容,错误的是?A.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B.指导术后早期床上翻身、抬腿C.建议每日饮水量<1000ml(防水肿)D.提醒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及时报告答案:C(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避免脱水导致血液高凝)21.以下哪项是Caprini评分中“年龄≥40岁”的分值?A.1分B.2分C.3分D.4分答案:A(Caprini评分中年龄40-60岁为1分,>60岁为2分)22.对DVT高风险患者(Caprini≥5分),推荐的预防疗程是?A.术后24小时B.术后3-5天C.术后7-10天,骨科大手术延长至28-35天D.术后1个月答案:C(普通外科高风险患者预防7-10天,髋/膝关节置换等骨科大手术需延长至28-35天)23.以下哪项不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的优点?A.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B.受食物影响小C.可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D.药物相互作用少答案:C(NOACs主要经肾脏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需慎用或调整剂量)24.关于DVT预防中“踝泵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需踝关节背屈,无需跖屈B.每次保持背屈/跖屈姿势5秒,重复10次为1组C.术后麻醉未清醒时即可由家属被动实施D.每日2组即可达到预防效果答案:C(踝泵运动包括背屈(勾脚)和跖屈(伸脚),每次保持5秒,每组20次,每日4-5组;麻醉未清醒患者可被动活动)25.以下哪项实验室指标提示血液高凝状态?A.纤维蛋白原降低(<2g/L)B.D-二聚体升高(>500μg/L)C.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⁹/L)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45秒)答案:B(D-二聚体升高提示纤维蛋白降解,反映高凝或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小板增多、APTT缩短更提示高凝)26.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预防DVT,首选药物是?A.华法林B.低分子肝素C.阿司匹林D.磺达肝癸钠答案:B(肿瘤患者DVT风险高,LMWH是首选,因NOACs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华法林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大)27.以下哪项是DVT的“非传统危险因素”?A.吸烟B.妊娠C.长途旅行(>4小时)D.高血压答案:C(传统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创伤、肿瘤、妊娠等,长途旅行属于暂时性危险因素)28.关于DVT预防中“体位护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卧床时抬高下肢15-30°B.避免膝下垫枕(影响静脉回流)C.侧卧位时双腿间垫软枕D.坐位时下肢下垂(促进血液回流)答案:D(坐位时下肢下垂会增加静脉淤滞,应避免)29.以下哪项是DVT超声检查的“金标准”?A.彩色多普勒超声B.静脉造影C.CT静脉成像(CTV)D.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答案:B(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超声因无创性成为首选)30.对DVT预防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下肢周径差值变化B.D-二聚体水平C.患者满意度D.超声检查血栓发生率答案:C(预防效果评价主要关注客观指标,如血栓发生率、周径变化、D-二聚体等,患者满意度属于护理质量指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Virchow三要素包括?A.血管内皮损伤B.血流缓慢C.血液高凝状态D.静脉瓣膜异常E.血小板数量增多答案:ABC2.属于DVT机械预防措施的有?A.梯度压力弹力袜(GCS)B.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C.足底静脉泵(VFP)D.低分子肝素(LMWH)E.早期下床活动答案:ABC3.以下哪些是DVT的高危人群?A.45岁,因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B.70岁,股骨颈骨折行牵引治疗患者C.35岁,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D.60岁,肺癌晚期化疗患者E.20岁,健康人长途飞行12小时答案:BCDE(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小手术)属于低风险,其余均为高危)4.DVT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A.单侧下肢肿胀(周径差>2cm)B.下肢皮肤温度升高C.沿静脉走行区压痛D.足背动脉搏动消失E.浅静脉扩张答案:ABC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提示动脉缺血,非DVT表现)5.低分子肝素使用的注意事项包括?A.注射后按压5-10分钟(避免皮下出血)B.与华法林重叠使用时需监测INRC.严重肾功能不全(Cr>265μmol/L)需调整剂量D.注射部位选择腹部,避开瘢痕、硬结E.无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答案:ABCD(LMWH可能引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需监测血小板)6.关于DVT预防中“早期活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术后6小时指导床上翻身、踝泵运动B.术后24小时协助坐起、床边垂足C.术后48小时鼓励室内短距离行走D.活动时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呼吸困难(警惕PTE)E.疼痛明显时使用止痛药后再活动答案:ABCDE7.Caprini评分中属于“2分危险因素”的有?A.年龄61-74岁B.大手术(>30分钟)C.肥胖(BMI≥25kg/m²)D.静脉曲张E.口服避孕药答案:AB(年龄61-74岁、大手术(>30分钟)各2分;BMI≥25为1分,静脉曲张、口服避孕药为1分)8.以下哪些情况需警惕DVT发生?A.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B.突发胸痛、呼吸困难(PTE表现)C.下肢皮肤出现花斑、发绀D.患者主诉小腿“抽痛”E.体温升高至38.5℃答案:ABDE(下肢花斑、发绀多见于动脉缺血)9.关于梯度压力弹力袜的使用指导,正确的有?A.选择尺寸时测量下肢最大周径(小腿肚、大腿)B.每天脱下检查皮肤1-2次(每次30分钟)C.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自然晾干D.出现皮肤发红、破损时立即停用E.夜间睡眠时必须穿戴答案:ABCD(夜间可脱下弹力袜,避免影响休息)10.DVT预防的基础护理措施包括?A.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尤其是反复穿刺)B.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C.指导患者穿宽松衣物(避免过紧裤袜)D.监测双下肢周径(每日1次)E.鼓励高盐饮食(补充电解质)答案:ABCD(高盐饮食可能加重水肿,应低盐饮食)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所有术后患者均需常规使用药物预防DVT。()答案:×(需根据风险评估,低危患者以机械和基础预防为主)2.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应在术后24小时内启动,持续至患者可自由活动。()答案:√3.D-二聚体阴性可完全排除DVT,无需进一步检查。()答案:×(低危患者阴性可排除,高危患者需结合超声)4.梯度压力弹力袜的压力从足踝向大腿递减,足踝部压力最高。()答案:√5.低分子肝素需深部肌内注射以提高生物利用度。()答案:×(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易导致血肿)6.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障碍,DVT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如无明显疼痛)。()答案:√7.肥胖患者(BMI>30)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时,需选择“加大号”以确保贴合。()答案:×(肥胖患者可能因下肢周径过大导致弹力袜压力不足,优先选择IPC)8.术后患者需避免使用止血药物,以降低DVT风险。()答案:√(止血药物可能加重高凝状态)9.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受饮食(如绿叶蔬菜)影响,需指导患者保持饮食均衡。()答案:√10.急性DVT患者需绝对卧床,抬高下肢,避免按摩患肢。()答案:√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5题)1.简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至少列出5项)。答案:①手术/创伤:尤其是大手术(如髋/膝关节置换、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后制动;②肿瘤:恶性肿瘤及放化疗导致血液高凝;③年龄:>40岁风险随年龄增长升高;④妊娠及产后:激素变化、子宫压迫下腔静脉;⑤制动/长期卧床:如脊髓损伤、心力衰竭导致血流缓慢;⑥血液高凝状态:如遗传性易栓症(因子VLeiden突变)、获得性高凝(抗磷脂抗体综合征);⑦其他:肥胖(BMI>30)、吸烟、口服避孕药、中心静脉置管等。2.列举机械预防DVT的3种方法及其适用人群。答案:①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适用于中低危患者,或药物预防禁忌时的辅助措施;②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适用于中高危患者(如大手术、脊髓损伤),尤其肥胖或GCS不适用者;③足底静脉泵(VFP):通过足底加压促进静脉回流,适用于无法使用IPC或GCS的患者(如足部无破损)。3.简述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DVT的护理要点。答案:①注射部位:选择腹部脐周5cm以外区域,左右交替,避免肌内注射;②注射方法:捏起皮肤成“帐篷状”,45°-90°进针,缓慢推注,注射后按压5-10分钟(避免揉搓);③监测:定期检查注射部位有无血肿、瘀斑;监测血小板计数(警惕HIT);④禁忌证: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对肝素过敏;⑤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患者(Cr>265μmol/L)需调整剂量;⑥与其他药物联用:与华法林联用时需重叠5天以上,直至INR达标(2.0-3.0)。4.如何对术后患者进行DVT预防的健康教育?答案:①风险告知:解释DVT的危害(如PTE)及自身风险因素(如手术类型、年龄);②活动指导:强调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术后6小时床上踝泵运动,24小时床边坐立,48小时室内行走),避免长时间卧床或静坐;③体位护理:卧床时抬高下肢15-30°,避免膝下垫枕或跷二郎腿;④生活方式:鼓励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避免脱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⑤症状观察:告知DVT典型表现(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及PTE预警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出现异常及时报告;⑥机械预防配合:指导正确穿戴GCS(晨起卧床时穿),解释IPC使用的必要性(每日≥18小时);⑦药物指导:说明LMWH注射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皮下瘀斑),强调不可自行停药。5.简述DVT的预防护理流程(基于Caprini评分)。答案:①风险评估:术后24小时内使用Caprini评分评估患者风险(低危≤2分,中危3-4分,高危≥5分);②分层预防:-低危:基础预防(早期活动、抬高下肢、踝泵运动)+机械预防(GCS);-中危:基础预防+机械预防(IPC或GCS),可联合药物预防(如LMWH);-高危:基础预防+机械预防(IPC)+药物预防(LMWH或NOACs),骨科大手术延长预防至28-35天;③动态监测:每日评估下肢周径(同一水平双侧对比)、皮肤温度、有无压痛;监测D-二聚体(必要时);④并发症处理:怀疑DVT时立即停用机械预防,启动超声检查;确诊后配合抗凝治疗(如LMWH过渡到华法林),抬高患肢,避免按摩;⑤健康教育:贯穿全程,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预防措施,识别预警症状。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患者,女,68岁,因“右股骨颈骨折”收入院,拟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130/80mmHg),2型糖尿病病史5年(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6-7mmol/L),否认血栓病史。查体:BMI28kg/m²,右下肢活动受限,双下肢周径(髌骨下10cm):左38cm,右38cm(无肿胀)。Caprini评分:年龄(>60岁,2分)+大手术(>30分钟,2分)+肥胖(BMI≥25,1分)+下肢骨折(5分)+糖尿病(1分)=11分(极高危)。问题:1.该患者DVT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5分)2.针对极高危风险,应采取哪些预防护理措施?(8分)3.术后需重点观察哪些DVT相关症状?(7分)答案:1.主要危险因素:①年龄>60岁(Caprini2分);②大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