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指血糖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进行手指血糖监测时,首选的采血部位是()A.拇指指腹中央B.食指指腹内侧C.无名指指腹两侧D.小指指甲边缘答案:C解析:手指两侧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痛感较轻,且血液循环较好,是推荐的采血部位。拇指和食指使用频率高,指腹中央神经敏感,小指血供相对不足,均非首选。2.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后,需等待的时间是()A.立即采血B.等待5-10秒C.等待1-2分钟D.等待5分钟以上答案:B解析:酒精未干时采血会稀释血液,导致结果偏低。等待5-10秒可使酒精挥发,避免残留影响准确性。3.以下哪种情况无需重新校准血糖仪?()A.更换新的试纸批次B.使用新购买的血糖仪C.血糖仪摔落后D.每日首次使用时答案:D解析:血糖仪校准通常在更换试纸批次、仪器故障(如跌落)或新购时进行,每日首次使用无需校准(除非说明书特殊要求)。4.采血时若出血量不足,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用力挤压采血点周围皮肤B.从指根向指尖轻推C.更换采血针再次采血D.用另一手指涂抹血液到试纸上答案:B解析:用力挤压会导致组织液渗出,稀释血液;更换采血针可能增加创伤;涂抹血液会污染试纸。轻推指根可促进血液自然流出,减少组织液混入。5.空腹血糖监测的“空腹”定义是()A.至少4小时未进食B.至少6小时未进食C.至少8小时未进食D.至少12小时未进食答案:C解析:临床定义空腹为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量(除饮水外),过长空腹(如12小时)可能导致低血糖,影响结果准确性。6.血糖仪显示“HI”提示()A.血糖值超过仪器检测上限B.血糖值低于仪器检测下限C.试纸插入方向错误D.电池电量不足答案:A解析:“HI”表示血糖值高于血糖仪最大检测范围(通常>33.3mmol/L),需立即就医;“LO”表示低于下限(通常<1.1mmol/L)。7.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起点是()A.开始进食第一口食物时B.进食结束时C.进食后30分钟D.进食后1小时答案:A解析:餐后2小时指从第一口食物摄入开始计时,而非结束进食,此时间点反映餐后血糖峰值控制情况。8.以下哪种试纸保存方式正确?()A.存放在冰箱冷藏室(4℃)B.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毕C.与干燥剂共同密封保存D.暴露在阳光下干燥答案:C解析:试纸需避光、干燥、室温(10-30℃)保存,开封后需在3个月内(或按说明书)使用,与干燥剂同存可防潮;冰箱冷藏可能导致冷凝水,影响试纸活性。9.老年糖尿病患者(75岁)空腹血糖控制目标宜放宽至()A.3.9-6.1mmol/LB.5.0-7.2mmol/LC.6.1-8.0mmol/LD.7.0-10.0mmol/L答案:B解析:老年患者需平衡血糖控制与低血糖风险,空腹目标通常放宽至5.0-7.2mmol/L,避免严格控制导致跌倒、认知障碍等并发症。10.采血针重复使用可能导致的后果是()A.血糖结果偏高B.采血针钝化,增加痛感C.交叉感染风险D.试纸条污染答案:B解析:重复使用采血针会导致针尖钝化,增加穿刺时的疼痛感和组织损伤;单人专用时交叉感染风险低(非共用),但仍不建议重复使用。1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重点监测的时间点是()A.睡前血糖B.夜间3点血糖C.餐后1小时血糖D.空腹血糖答案:C解析: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更严格,餐后1小时血糖需≤7.8mmol/L(部分指南要求≤8.5mmol/L),是关键监测点。12.血糖仪与实验室静脉血检测结果的允许偏差范围是()A.±5%B.±10%C.±15%D.±20%答案:C解析:根据ISO15197标准,血糖仪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结果的偏差应≤±15%(血糖>5.5mmol/L时)或绝对偏差≤0.83mmol/L(血糖≤5.5mmol/L时)。13.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血糖结果偏低?()A.采血时过度挤压B.试纸过期C.环境温度低于10℃D.酒精未干时采血答案:D解析:酒精未干会稀释血液,导致结果偏低;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结果可能偏低或波动;试纸过期、低温环境可能导致结果偏高或不准确。14.糖尿病患者运动后监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是()A.运动结束后立即B.运动结束后30分钟C.运动结束后1小时D.运动结束后2小时答案:B解析:运动后30分钟血糖逐渐稳定,可反映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立即监测可能因应激性血糖升高导致结果偏差。15.怀疑血糖仪准确性时,正确的验证方法是()A.与其他品牌血糖仪同时检测B.采集静脉血与血糖仪结果对比C.重复检测同一滴血D.更换试纸后再次检测答案:B解析:静脉血检测是金标准,与血糖仪结果对比可验证准确性;不同品牌仪器可能存在系统误差,重复检测同一滴血无法排除操作误差。16.以下哪种人群无需每日多次监测血糖?()A.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B.妊娠糖尿病患者C.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D.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患者答案:C解析: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空腹≤7.0mmol/L,餐后≤10.0mmol/L)可每周监测2-3天,无需每日多次;1型、妊娠及调整治疗者需密集监测。17.采血时使用过的采血针应如何处理?()A.直接扔进垃圾桶B.放入专用锐器盒C.用酒精浸泡后丢弃D.重复使用至钝化答案:B解析:采血针属于医疗锐器,需放入专用锐器盒,避免刺伤他人或污染环境。18.以下关于血糖仪清洁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软布蘸清水擦拭仪器表面B.用酒精棉签清洁试纸插槽C.避免液体进入仪器内部D.清洁前需关闭电源答案:B解析:酒精可能腐蚀试纸插槽的电子元件,应用干燥软布清洁;清水擦拭表面需避免液体渗入。19.糖尿病患者出现心慌、手抖、出汗时,应首先()A.立即监测血糖B.进食15g葡萄糖C.拨打急救电话D.服用降糖药答案:A解析:上述症状可能为低血糖(血糖<3.9mmol/L),需先确认血糖值,再决定是否补充糖分;若无法立即监测,可先摄入糖分。20.以下哪种药物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A.二甲双胍B.胰岛素C.维生素C(大剂量)D.阿卡波糖答案:C解析:大剂量维生素C(>500mg/日)可能与葡萄糖氧化酶法试纸发生反应,导致结果偏低;其他药物不直接干扰检测原理。21.儿童糖尿病患者采血时,推荐的疼痛缓解方法是()A.提前冷敷采血部位B.快速穿刺C.使用细直径采血针(28G以上)D.以上均是答案:D解析:冷敷可降低神经敏感度,快速穿刺减少刺激时间,细直径采血针(如30G)创伤更小,均能缓解儿童采血疼痛。22.血糖仪显示“ERR”提示()A.电池电量不足B.操作错误(如试纸过期、血样不足)C.温度超出检测范围D.试纸插入方向错误答案:B解析:“ERR”(错误)通常由操作不当引起,如使用过期试纸、血样量不足或仪器故障,需检查操作步骤并重新检测。23.以下关于空腹血糖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少量饮用含糖饮料B.需在早晨6-8点完成C.前一日晚餐可正常进食D.检测前需剧烈运动答案:B解析:空腹血糖需在早晨6-8点(避免过长空腹)、未进食(仅饮水)、静息状态下检测,前一日晚餐应正常控制热量,避免暴饮暴食。24.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记录本应包含()A.血糖值、检测时间、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用药情况B.仅血糖值和检测时间C.血糖值、检测时间、天气情况D.血糖值、检测时间、体重答案:A解析:完整的记录需包括血糖值、时间(空腹/餐后)、饮食(如主食量)、运动(如散步30分钟)、用药(如胰岛素剂量),便于医生分析血糖波动原因。25.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血糖结果偏高?()A.采血时手指温度过低B.试纸保存于潮湿环境C.检测前情绪紧张D.血样量不足答案:C解析:情绪紧张(如焦虑)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低温可能导致血流缓慢,结果偏低;潮湿试纸可能失效,结果不准确;血样不足可能显示“ERR”或偏低。26.老年患者使用血糖仪时,最需要关注的是()A.检测速度B.操作简便性(如大字体显示)C.采血疼痛感D.以上均是答案:D解析: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视力下降(需大字体)、手部灵活性差(需简便操作)、痛觉敏感(需低痛感),因此需综合考虑。27.以下关于指尖血与静脉血血糖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空腹时指尖血略高于静脉血B.空腹时指尖血略低于静脉血C.餐后指尖血略低于静脉血D.两者无差异答案:A解析:空腹时,指尖血为动脉血(含葡萄糖更多),静脉血经组织消耗后葡萄糖略低,故指尖血>静脉血;餐后静脉血葡萄糖逐渐升高,两者差异缩小。28.血糖仪长期不用时,正确的保存方式是()A.取出电池,干燥存放B.保持电池在位,避免接触不良C.放入冰箱冷冻层D.用塑料袋密封后丢弃答案:A解析:长期不用需取出电池,防止漏液腐蚀仪器;应干燥、室温保存,避免极端温度。29.以下哪种情况需立即就医?()A.空腹血糖6.5mmol/LB.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C.随机血糖2.8mmol/LD.睡前血糖5.5mmol/L答案:C解析:随机血糖<3.9mmol/L为低血糖,<2.8mmol/L为严重低血糖,需立即补充糖分并就医;其他选项均在安全范围内。30.糖尿病教育中,手指血糖监测的核心目的是()A.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B.帮助患者了解自身血糖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C.避免低血糖发生D.降低医疗费用答案:B解析:监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反馈,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如饮食、运动、用药),实现血糖达标,预防并发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1.影响手指血糖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A.采血时挤压过度B.试纸保存不当(如受潮)C.环境温度过高(>40℃)D.患者脱水状态答案:ABCD解析:挤压过度导致组织液混入;试纸受潮失效;高温影响酶活性;脱水时血液浓缩,均会影响结果。2.采血前的正确准备步骤包括()A.用肥皂清洗双手并擦干B.选择温暖的环境(避免手指冰凉)C.按摩采血手指促进血液循环D.用碘伏消毒采血部位答案:ABC解析:碘伏含碘,可能与试纸反应导致结果偏高,应使用75%酒精消毒。3.血糖仪的日常维护内容包括()A.定期用标准液校准B.清洁仪器表面(避免液体渗入)C.检查电池电量D.记录每次检测结果答案:ABC解析:记录结果属于监测管理,非仪器维护内容。4.糖尿病患者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的情况有()A.感冒发热时B.调整胰岛素剂量后C.外出聚餐后D.血糖控制稳定期答案:ABC解析:疾病、治疗调整、饮食变化均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需增加监测;稳定期可减少频率。5.试纸使用的注意事项包括()A.开封后标注启用日期B.取出试纸后立即盖紧瓶帽C.使用前检查试纸是否变色(如发黄)D.与血糖仪型号匹配答案:ABCD解析:以上均为保证试纸活性和准确性的关键步骤。6.以下关于采血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肥胖患者可适当调深B.儿童应调浅C.长期采血者皮肤增厚需调深D.以能自然流出1滴饱满血液为宜答案:ABCD解析:采血深度需根据皮肤厚度(肥胖、长期采血者较厚)、年龄(儿童较薄)调整,目标是血液自然流出,避免过度挤压。7.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包括()A.心悸、手抖B.出汗、饥饿感C.意识模糊、抽搐D.多饮、多尿答案:ABC解析:多饮多尿是高血糖症状,低血糖以交感神经兴奋(心悸、出汗)和神经缺糖(意识障碍)为主。8.以下哪些人群适合使用智能血糖仪(具备数据上传功能)?()A.独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B.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频繁监测)C.工作繁忙的年轻糖尿病患者D.所有糖尿病患者答案:ABC解析:智能血糖仪可通过APP同步数据至家属或医生,适合需要远程监护的人群;非必要时普通血糖仪即可。9.采血后正确的止血方法是()A.用无菌棉签轻压采血点5-10秒B.用力揉搓采血点C.保持手指下垂促进凝血D.贴创可贴(非必要时不建议)答案:AD解析:轻压即可止血,揉搓可能加重出血;手指下垂可能增加血流,延长止血时间;无出血后无需贴创可贴。10.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意义包括()A.早期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B.评估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C.指导药物剂量调整D.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答案:ABCD解析: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数据反馈实现个体化治疗,最终降低并发症风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0分)1.手指血糖监测可以完全替代静脉血检测。()答案:×解析:血糖仪结果仅用于日常管理,诊断和调整治疗需结合静脉血检测。2.采血时应选择皮肤完整、无破损的手指。()答案:√解析:破损皮肤可能感染,且血液中混有组织液,影响结果。3.试纸瓶中的干燥剂需在开封后丢弃,避免吸收水分。()答案:×解析:干燥剂需保留在瓶中,帮助吸收试纸周围湿气,延长有效期。4.运动后立即监测血糖,结果可能偏高(因应激反应)。()答案:√解析:运动初期(<30分钟)可能因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短暂升高,之后逐渐下降。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相同。()答案:×解析:妊娠期更严格(空腹≤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以减少胎儿并发症。6.血糖仪显示“LO”时,应立即进食15g葡萄糖并15分钟后复测。()答案:√解析:“LO”提示严重低血糖(<1.1mmol/L),需快速升糖并复测。7.酒精消毒后,可用嘴吹干采血部位以加快检测。()答案:×解析:吹气可能带入细菌或唾液,污染采血部位,应自然晾干。8.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减退,无需记录血糖结果,只需告知医生即可。()答案:×解析:记录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分析血糖波动规律,家属也可参与监督。9.同一时间采集双手指血,结果允许存在±0.5mmol/L的差异。()答案:√解析:手指血存在个体差异(血流、组织液量),微小差异属于正常。10.血糖仪的使用寿命通常为5-8年,到期后需更换。()答案:√解析:仪器老化可能导致准确性下降,建议定期更换(具体按说明书)。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30分)1.简述手指血糖监测的完整操作流程。答案:①准备:检查血糖仪、试纸(型号匹配、未过期)、采血针、75%酒精、棉签;②清洁:用肥皂温水洗手并擦干(或用酒精消毒后待干);③按摩:轻揉采血手指(如无名指两侧)促进血液循环;④装针:将采血针装入采血笔,调整合适深度;⑤开机:插入试纸,血糖仪自动开机;⑥采血:用采血笔快速穿刺,轻推指根使血液自然流出(避免挤压);⑦吸血:将血滴接触试纸吸血区(血量需覆盖指示线);⑧读数:等待5-10秒,记录血糖值;⑨处理:用棉签按压采血点止血,丢弃采血针至锐器盒,关闭血糖仪。2.酒精消毒采血部位时需注意哪些事项?答案:①选择75%酒精(过高浓度可能凝固皮肤表面蛋白,影响血液流出);②用棉签蘸取酒精,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范围直径>5cm;③消毒后等待5-10秒,待酒精完全挥发(避免残留稀释血液);④若手指有污渍(如油渍),需先用肥皂清洗再消毒;⑤避免重复使用同一棉签消毒(防止污染)。3.采血后若血糖结果异常(如明显高于或低于预期),应如何处理?答案:①重复检测:使用同一手指或对侧手指重新采血(排除操作误差);②核对因素:检查试纸是否过期、仪器是否校准、采血时是否挤压过度;③结合症状:若伴心慌、出汗(低血糖),立即补充15g葡萄糖(如3-4块方糖),15分钟后复测;若伴口渴、多尿(高血糖),检查近期饮食、运动、用药是否有变化;④就医:若重复检测仍异常(如>16.7mmol/L或<2.8mmol/L),或症状持续,及时就诊。4.简述血糖仪日常维护的主要内容。答案:①清洁:用软布蘸清水擦拭仪器表面(避免液体渗入),干燥软布清洁试纸插槽;②校准:更换试纸批次、仪器跌落或显示异常时,用标准液校准(按说明书操作);③电池:定期检查电量,低电量时及时更换(避免检测中断);④存放:未使用时置于干燥、室温(10-30℃)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⑤记录:标注试纸开封日期,确保3个月内用完(或按说明书)。5.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率应如何制定?答案:①新诊断、未达标或调整治疗者:每日4-7次(空腹+3餐后+睡前+必要时夜间);②达标稳定者:每周2-3天(至少包括空腹和1次餐后);③使用胰岛素者(尤其强化治疗):每日5-7次;④使用口服药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每周2-4次;⑤特殊情况(如感染、手术、妊娠):增加至每日4-7次;⑥老年患者(75岁以上):避免过度监测,重点关注空腹和餐后2小时(每日2-3次)。6.简述采血时“自然血流”与“挤压采血”的区别及对结果的影响。答案:自然血流指血液因穿刺后毛细血管压力自动流出,无需外力;挤压采血指通过捏压手指迫使血液流出。自然血流的血液中组织液含量少,结果更接近真实血糖值;挤压采血会导致组织液(含较少葡萄糖)混入,稀释血液,可能使结果偏低(尤其当血糖正常或偏低时);此外,挤压可能引起局部淤血,增加感染风险。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案例1:患者王某,65岁,2型糖尿病病史5年,使用二甲双胍(0.5gtid)联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早12U、晚10U)治疗。近1周自测空腹血糖波动在7.2-9.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8.0-10.5mmol/L,自述夜间无饥饿感,未监测夜间血糖。今日上午自测空腹血糖10.2mmol/L,立即重复检测为9.8mmol/L,患者怀疑血糖仪不准,要求更换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租车合同协议范本
- 2025-2030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发展分析与市场接受度预测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新材料市场规模与政策驱动效应专项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产业市场供需分析与投资价值评估规划报告
- 2025-2030绿氢耦合化工产业链的碳减排效益测算与政策建议报告
- 2025-2030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与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纳米涂层智能玻璃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策略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突破与产业化前景报告
- 护理初级护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信用管理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医院团委工作介绍
- 妇科急腹症教学查房课件
- 安理工起爆器材教案
- 报告审核管理办法
- 机械制图课程说课课件
-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概述
- 学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
- 《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课件-第三章:光器件
- 城投公司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