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西安市居民的社区意识与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社区意识的测量和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三个重要概念:社会联系、环境认知和情感连结,并将其分别作为社区意识的构成要素。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五个社区意识组成因素构面,包括社会联系、邻里亲和、场所认同、环境认知和事务参与。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居民个人基本背景属性与这些构面的表现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为了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需要针对不同社区意识构面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这些研究成果为社区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关键词:社区意识;社区公共事务;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目录TOC\o"2-3"\h\z\t"标题1,1"5133论文摘要 324407目录 132519一、绪论 217282(一)研究背景 221214(二)研究目的 230735二、文献综述 44512(一)社区的意义 424753(二)社区意识的意义 615011(三)民众参与的意涵 718447三、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 915346(一)研究架构 9515(二)研究主题与假设 1010262(三)研究变项释义 1129883(四)资料分析方法 126947四、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426644(一)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分析 1420787(二)居民的社区意识 17134831.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的区分 17168232.居民社区意识问项的同意程度分析 1830825(三)社区意识组成的因素构面 2028224五、结论 2325763致谢 2518612参考文献 26绪论 研究背景社区是一群人共同居住于某一特定区域内,其有共同的利益,同时也面临共同的问题,因此也有共同的需求与服务。从社会活动来看社区社会,居民在社区中参与为学习、为健康、为服务的社团,因共同的目的或嗜好,形成组织共同活动,用以达成个人之目标与参与的成就感。过去居民印象中的“社区”,不外是政府兴建社区活动中心;再由政府机关安排社区活动。此种由上而下的主导方式,造成实际效果不彰,社区发展停滞不前,最后仅剩宣传政令的功能,令人可惜。探讨我国社区未发挥功能的原因,主要的是社区划设及活动筹组过程由上而下,未能因地制宜,居民并无参与感;此外社区部分居民工作太忙,为家庭生计奔波,无暇关心及参与社区工作,是影响社区发展的重要原因。前者有关“社区居民的参与”,后者可以概称为“社区意识”。因此如何凝聚“社区意识”,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是政府在推展社区发展重要的课题。研究目的依据前述研究动机,本文探讨西安市居民的社区意识及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态度及方式的关系,并就居民的个人背景属性分析其和社区意识及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态度及方式的关系,借以厘清不同的个人背景属性对于社区意识的组成因素及高低类群有何影响;不同的个人背景属性造成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的态度及方式的差异;及不同的社区意识的高低类群居民对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态度及方式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如下:探讨社区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间的关系。探讨居民社区意识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间的关系。三、 探讨居民个人背景属性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间的关系。四、 探讨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的差异。五、 探讨不同居民个人背景属性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的差异。文献综述社区的意义社会学界对于社区的说法各不相同,不过综合各家学说,社区(Community)可被定义为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人及其社会性活动及现象的总称。故社区的概念至少包含三要素:(1)人,(2)一定的地理范围,(3)人的社会性,包括其社会意识、关系及活动的总称(蔡宏进,2019)。国内学者徐震认为,自社区发展的观点而言,“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共同服务体系与共同发展能力或潜力的一群人。”析言之,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1)住在相当邻近的地区,彼此常有互动;(2)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大家需要相互支援;(3)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务体系,可以交换服务;(4)面临若干共同的问题,大家可以共同解决;(5)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由于这些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要而产生一种共同的社区意识;从而为保障其利益,解决其问题,应付其需要,居民乃组织起来,互相合作,采取集体行动,以求共同发展。凡具备这些或其中一部分条件的一群人,我们即可称之社区(徐震,2019)。另依徐震的观点,具体而言,社区的要素有五:(1)居民:社区发展以人为发展目标;(2)地区:包括社区的自然形势、天然资源、公共设施、交通、建筑等;(3)共同的关系:多数社区为开放性的社会,社区关系以共同的需要、利益、问题、目标为重要因素;(4)社会的组织:组织系为社区居民解决共同问题,达成共同目标的通道,并为其代表各种不同利益的关系;(5)社区的意识:社区心理建设的重要项目,即使居住于某一社区的人对于这个社区有一种心理上的结合,即所谓的归属感(徐震,2020)。依社区总体营造整合规划分析工作参考手册,社区指的是一个社会单元,不是由地理范围所限制,是由一群人,一个工作组织,一个有特定目标的团体结合而成,并在成员的动态互动中,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生产新的文化与塑造适宜当地的环境空间。社区的基础,乃在于公共参与与社区意识的形成。依学者林振春的定义,社区的概念可以包括:(1)社区是一个地理位置,其大可分为:村落、城镇、都市、大都会区等。(2)社区是一种心理互动的团体组织,可以没有固定的地理疆界,如:学术社区、宗教社区、文化社区等。(3)社区是一个包含各单位功能的系统,这些组成社区系统的单位可以是正式的团体,如:社区理事会;或为非正式的团体,如:社区守望相助;可以是组织,如:学校、医院等,这些社区单位在社区内互动,其功能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林振春,2020)。依社会工作词典的解释,社区是一社会的单位,而非法定的行政单位。它是有一定境界人口集团,它是居民具有地缘的感觉或某些集体意识和行为,具有从属感,大家均感相互隶属,互相依赖,大家建立有共同的目标,并能采集体行动,以期实践。它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活动或服务的中心。依学者林瑞钦对于社区的定义,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社区是由居民、人与人间、人与邻居间或团体间的互动,产生认同、乐于参与社区活动的群体。社区的要素,可以归纳为:地理区域、社会互动及共同关系(Bulmer,2019);德国的社会学家杜尼士(F.Tonnies)认为,社区(Gemeinschaft)与社会(Gesellschaft)不同,社区指的是具有根源、道德一致、亲密及友谊的联结,成员对团体认同,这是一个具有生命共同体感的社区;与此相异的社会,没有共同的根源,以利益相结合,以契约当保镖,特性是功利、权谋和私利。社区系以生存、生活和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友谊、互助和感情为特性(蔡宏进,2020)。故社区指的是一个社会单元,不仅是地理上的意义,而由一群人、一个工作组织、一个有特定目标的团体结合而成;并在成员的动态互动中,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生产新的文化与塑造适宜当地的环境空间。社区之于现代社会,乃在于它是一种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介于国家社会和家庭团体间,而成为现代人追求居住环境质量的基础单位(林镇洋,2021)。社区意识的意义1.国内学者林振春认为,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与贡献的心,这是社区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标,使得社区居民愿意对社区事务尽心尽力,此种认同感便是学者所称的社区意识(SenseofCommunity),居民有强烈认同感的社区,则显示其社区成员有高度的社区意识,是一个凝聚力强的社区,则此社区必可持续发展(林瑞钦,2019)。2.国内学者徐震则指出,社区意识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人对这个地区及其邻人有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与融合,即此所谓归属感(SenseofBelongingness)。亦即他认为这个地区是属于他的,而他也是属于这个社区的,又称为社区情谊(CommunityFeeling)(徐震,2020)。3.另一学者费孝通则认为,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隙陶鍊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踰矩的自由(费孝通,2020)。4.蔡汉贤指出,社区意识是社区发展的动力,而社区意识的建立是以个人条件和群已彼此的交互行为为基础,否则社区意识只是口号而难以落实。进而言之,就个体要能具自发、自足和自觉的条件,而个体与个体在交互行为中有互爱、互助和互动的交往,这种错综关系调适得愈好,社区意识愈坚固(蔡汉贤,2020)。5.Moscovici认为,共识是社会共享的真理,能影响个人的行为,它不但协助个人了解及适应社区;并且作为与社区内其他成员沟通的标准。社区成员对于社区事务与环境所持之共识,即是社区意识(senseof community)的基础(林瑞钦,2020)。6.黄富顺认为,所谓社区意识,是指社区居民对社区具有归属感。此种归属感是来自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服务、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居住环境,而产生的共同意识。此种心理是社区建设的原动力,也是社区发展的基石(黄富顺,2020)。7.林瑞钦依社会认知心理的观点,将社区意识界定为“个人对于所处的社区,经由感觉、知觉而建构一套涵摄情意因子的认知结构系统。”林氏强调社区意识的建构始之于个人对于社区物理与自然环境的知觉,并借与社区其他成员的互动而产生社会交往的强烈心理连结,更进而个人对社区的关怀与认同而产生社区参与的具体投入的行动。个人的社区意识是个人的认知-情意系统,因此自然无法免除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林瑞钦,2021)。故社区意识,实为社区透过一个公共开放的过程,讨论公共事务,获致集体的认同。最为可贵者,是意识形成过程中,能以尊重自己或少数人的意见,并使人人皆有参与的机会。培养社区成员感觉社区一切事务皆与自己息息相关,进而积极去了解、关心、努力试图改善;也就是每一个社区成员皆能真正视社区为“共同体”(林镇洋,2021)。民众参与的意涵1.左藤竺(2019):市民参与。政策形成或计划决定等重要事项中的市民参与(詹中原,2018)。2.Arnstein(2019):CitizenParticipation。公众参与是民众权力之一,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借民众参与,可使得被排除在政治、经济过程外没有权力的民众,在未来能有计划的被纳入考虑中(詹中原,2018)。3.G.D.Garson&J.D.Williams(2020):更多的政府回应和公民涉入公共事务的更直接方式的行动,尤其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詹中原,2018)。4.Glass(2019):CitizenParticipation。民众参与是提供一个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供民众参与政府的决策或规划的过程(詹中原,2018)。5.Greighton(2021):Publicinvolvement,Publicparticipation。公众参与指一般公众或机构组织参与有关政府决策的一系列程序,而且其参与过程在未来政府机关或自治法人团体的决策中,需要某程度被谘商或纳入考量(詹中原,2018)。6.Henning&Mangun(2019):Citizenparticipation。决策过程中能提供机会与鼓励公众表达自己见解(詹中原,2020)。7.Hill(2019):Publicinvolvement。决策过程中任何公众参入(詹中原,2019)。8.J.V.Cunningham(2022):普通社区的业余人员执行其权力于相关社区的一般事务的决策的一种过程(詹中原,2018)。9.Mogul:CitizenParticipation。参与是一系列的行为,借着这计划和政策的决定,居民有机会去影响因联合支持活动,而加诸于他的利与弊(詹中原,2018)。10.Skeffiungton(1969):CitizenParticipation。民众参与是民众与政策决策共同分享政策与提案的形成;并且隐含双方合作与相互教育的实质意义(詹中原,2018)。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研究架构根据前述的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本研究所探讨的研究因素有四:即1.社区居民基本背景属性、2.社区意识、3.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及4.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根据上述研究因素及相关理论,本研究拟定两个研究概念:(一)社区居民基本背景属性将会影响社区意识的组成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贡献的心,这是社区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标,使得社区居民愿意对社区的事尽心尽力。此种认同感便是学者所称的社区意识(林振春,2019)。社区居民的基本背景属性是居民个人的基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宗教信仰、居住社区的时间、家庭大小、家庭平均月总收入等(林瑞钦,2019);由于社区意识是一种包含情意的认知结构系统,深具主观性及个人性,不免受到社区居民自身的背景属性所影响。本研究探讨社区居民背景属性和社区意识的组成间的关系,将社区居民的基本背景属性设定为独立变项(IndependentVariable)而将社区意识视为依变项(DependentVariable),研究二者的关系。(二)社区意识将会影响居民的公共事务参与态度及参与方式社区意识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可从个人价值观念与态度的转变、社区参与质的改变得知。社区意识是对社区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不是一种行为,而是媒介刺激和反应的人介变因,态度使人们对于外界的种种事物、现象与符号有不同的反应。态度的组成,有认知、情感与行动三种,个人对社区所持有的态度,在认知层面,显示个人对社区事务及环境所拥有的知觉与信念;在情意层面,则显示个人对该社区的喜爱程度及各种情绪感受;在行动层面,则呈现个人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蔡祈贤,2019)。本研究内容“社区意识”为一种态度,其意义接近于态度组成因素中“认知”以及“情意”要素层面,而将“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及方式”的意向视为态度组成因子中“行动”要素层面。由此,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人是透过社区意识的认知和感觉形成,进而影响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的个人行动倾向,故本研究进一步以社区意识定为独立变项,而以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及方式为依变项,解释两者间的关系。研究主题与假设根据前述研究架构,本研究有下列五个研究主题:1.主题一:探讨个人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间的关系。(1)待验假设一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高低类群有显著相关。(2)待验假设二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社区意识组成的因素构面有所不同。2.主题二:探讨社区意识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间的关系。(1)待验假设三居民社区意识组成构面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间有关联性存在。(2)待验假设四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其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不同。3.主题三:探讨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间之关系。(1)待验假设五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有所不同。4.主题四:探讨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间之差异。(1)待验假设六居民社区意识组成构面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间有关联性存在。(2)待验假设七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其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不同。5.主题五:探讨居民个人背景属性,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间之关系。(1)待验假设八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有所不同。研究变项释义一、研究因素释义本研究所指的研究因素分别为“居民基本背景属性”、“社区意识”、“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及“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四项,其研究因素释义如下:(一)居民基本背景属性居民基本背景属性意指:社区居民个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宗教信仰、居住社区的时间、在社区的地位有无、房屋权属、家庭平均月总收入等。由前述的个人基本资料,归纳出居民的社会经济背景,以整理出居民的个人基本背景属性。(二)社区意识居民的“社区意识”意指:居民对于所处的社区,经由感觉、知觉而建构一套涵摄情意因素的认知结构系统,包括社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及对社区所拥有的一种同体共感、和衷共济的一体感;对于社区活动的热诚,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决定。(三)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本研究所指的“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意指:社区居民对于居住社区日常惯行性社区活动中,个人对整体社区公共事务所抱持的参与态度。此态度也就是在某一动机唤起过程中,个人对自身行为倾向所可能采取的行动预估。(四)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理想的民众参与方式,应是由民众主导的,唯有民众参与的程度愈深,让民众管理自己的环境事务,才会使他们更关心自己的邻里,也愈能反应他们的需求。本研究所指的“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意指:居民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即参加社区组织、出席社区会议、为社区公益事务在财物上的捐献、提供职业专长、贡献思考为计划行动提供建议等等,由于居民参与本身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故视如何参与及参与的过程,而有不同的参与方式。资料分析方法依据前述的研究假设及方法检定,本研究在统计分析软件上将利用SPSS forWindows的统计套装软件进行统计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大致分为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Statistics,或称叙述性量测)和推论性统计(InferentialStatistics),针对前述各项假设检定所提及的需要,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一、 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Statistics)本研究所采用的描述性统计内容包括了:率(Rates)、平均数(Mean)比例(Proportions)、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次数分配(FrequencyDistribution)等作为居民基本背景属性的描述和进行相关推论统计的基础(宋念谦、2019)。二、推论性统计(InferentialStatistics)为验证本研究假设,本研究采用的推论性统计包括了:项目分析与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关联性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卡方考验分析、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下则分别予以简扼说明:(一)项目分析与信度分析项目分析(ItemAnalysis)主要方法分为相关分析法与内部一致性效标法。在计算各项题目与总分的积差相关后,若相关系数为零或者是接近零时,则表示此项目对整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没有影响力,亦即该项题目未能明显区分受测者反应的程度,则可制定该项题目题意混淆不清,可考虑予以删除。一般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以各项题目本身与总分的相关达0.3以上并且以达到显著水平时方可采用(宋念谦,2019)。信度即可靠性(trustworthiness),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consistency)或稳定性(stability)而言。一个测验的信度在于表示测验内部试题间是否相互符合与两次测验分数是否前后一致,而其符合或一致的程度是相对的,并非全有或全无的特质;且信度可视为测验结果受机遇影响的程度(文崇一、杨国枢等,2020)。(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FactorAnalysis,亦称因子分析)是探讨变量间的关系结构的互依方法,也可认为是研究一群观察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多变量统计技术。在应用回归分析及区别分析的研究中,常会碰到复共线性的问题,即预测变量间具有高度互相关,此时可用因素分析将这一群互相关的变量简化为少数互相独立的因素。因素分析假定各观察变量间之所以发生互相关,是因少数影响这些不同观察变量的基本因素存在,因素分析的作用在于设法发现那些共同的基本因素(黄俊英,2019)。本研究在社区意识组成构面、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以及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类型的因素选取方法中均采用主要成份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另以直角旋转法(OrthogonalRotationMethod)的变值尽简法(VarimaxSolution),为其旋转因素方式,以显示出每一因素的特质,并计算其因素分数(FactorScores)以利用本研究其他统计分析使用(宋念谦,2020)。(三)关联性分析关联性测量(MeasuresOFAssociation),即是以一个统计值(相关系数)来表示两组资料之间的关系。在关联性分析中并无自变数和依变量的区分,而根据分析变量的各数区分,可以分为简单相关和复相关(多元相关);若根据其直线关联区分则可分为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以相关程度则可将其区分为函数关系,统计相关与零相关,而以相关方向则可将其区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宋念谦,2019)。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分析本节针对社区居民的基本背景属性,说明其内容及次数分配的情形,细节如表4.1。在居民基本资料部分,本研究根据前述测度架构,将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平均月总收入、居住社区时间、房屋权属、个人社区头衔有无分别陈述如下:(1)性别在42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有186位,占有效样本数的44.3%;“女性”有234位,占55.7%,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的比例为“1:1.25”。(2)年龄在420份有效问卷中,居民年龄最大者为81岁,而整体平均年龄为43岁,各年龄层的人数分布以“3645岁”所占比例为最高,为36.7%。(3)职业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以“服务业”所占比率为最高,共计98位,占23.3%;“军、公、教”74位,占17.6%;“商”65位,占17.6%;“家庭管理”70位,占16.7%;“工”40位,占9.5%;“农、渔、牧”所占比例最低,仅有1.4%,显示西安市是一都市型的社区,从事一级产业的居民相对减少。(4)教育程度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以“高中(高职)”的人数140位为最多占33.3%;“专科”80位,占19.0%;“初中”75位,占17.9%;“小学”58位,占13.8%;“大学”56位,占13.3%;“研究所以上”11位,占2.6%,显示教育程度很平均。(5)婚姻状况在420份有效问卷中,其中“未婚”所占比例16.4%;“已婚”所占比例81.0%。(6)宗教信仰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以“无”宗教信仰所占比例最高,达33.3%;其次为“道教”,占30.7%;再其次为“佛教”,占26.9%;“道教”、“佛教”总计占57.6%,显示西安市居民以传统佛、道教信仰的居民为最多。(7)家庭平均月总收入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以“3万5万元”之人数最多,计有172位,占有效样本数的41.0%;其次为“5万7万元”占23.6%;“7万~10万元”占10.5﹪,此三类平均家庭月总收入在“3万10万元”的居民共占有效样本的75.1%,显示西安市居民其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为小康程度。(8)居住社区时间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以居住“10年20年”的人数最多,共计131位,占有效样本31.2%;其次则为“5年10年”的居民计有113位,占26.9%;“20年以上”的居民77位,占18.3%,此三类居民共占有效样本的76.4%,显示西安市居民安土重迁。(9)房屋权属在420份有效问卷中,房屋权属以“自有”的居民为最多,高达331位,占有效问卷的78.8%,“租赁”67位,占16.0%,可见西安市居民为房屋权属是自有的比例为最高。(10)个人社区头衔有无在420份有效问卷中,仅有29位占6.9%的居民,除了拥有本身职业外,在社区内拥有其他社区头衔如社区委员等,而一般居民无社区头衔者高达391位占有效样本中的93.1%。表4.1:居民个人基本资料次数分配表居民个人基本资料样本数(N)百分比(%)性别男18644.3女总和23442055.7年龄18-25岁256.026-35岁8821.036-45岁15436.746-55岁8319.856-65岁4611.066岁以上总和244205.7职业学生61.4军公教7417.6商6515.5农渔牧61.4工409.5服务业9823.3自由业194.5家管7016.7无(含退休)317.4其他总和114202.6教育程度小学、自修5813.8国中(初中)7517.9高中(高职)14033.3专科8019.0大学5613.3研究所以上总和114202.6婚姻状况未婚6916.4已婚34081.0其他总和114202.6宗教信仰无14033.3基督教215.0天主教61.4佛教11326.9道教12930.7其他112.6总和420100.0家庭平均月总收入三万以下9322.1三~五万17241.0五~七万9923.6七~十万4410.5十~十五万92.1十五万以上30.7总和420100.0居民的社区意识本节将对于居民的社区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予以分析,其内容包括:1.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的区分;2.居民对社区意识问项的同意程度分析;3.社区意识组成的因素构面。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的区分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中关于社区意识间问项的五点Likert-Type量表将居民对叙述问句同意程度总加分予以评量,其中勾选“非常同意”者给予为五分,“同意”为四分,“普通”为三分,“不同意”为二分,“非常不同意”为一分,并计算个人36题问项所得总分。并进一步将所得有效问卷420份的社区意识36题问项评值总加计分后,依照各分数之次数分配以及百分比将社区意识观察值区分为“高”、“中”、“低”三个类群(参考表4.2),其中“高低社区意识类群”为总分131分以上的社区居民,共计140位,占总样本数的33.3%;“中社区意识类群”为总分114-130分的居民,共计143位,占总数的34%;而“低社区意识类群”则为总分113分以下的居民,共计137位,占总数的32.6%。表4.2社区意识高低类群次数分配表社区意识高低类群36题问项总分样本数(N)百分比(%)高社区意识类群131分以上14033.3中社区意识类群114-130分14334.0低社区意识类群113分以下13732.6注:1.总样本数(N)=420。2.各单题问项分数计算由“1”至“5”,其中回答“非常不同意”者给1分,回答“非常同意”者给予五分。居民社区意识问项的同意程度分析研究者分析西安市居民对于社区意识测度问项的整体同意程度,将其问项认同程度依高低予以排名并探讨居民对各社区意识问项的同意强度如表4.3。(1)全体居民对社区意识问项的同意程度全体居民(420位)对于社区意识问项的认同平均值顺位最高的前三位依序为“我知道我所居住的社区名称”、“我认为社区居民必须参加守望相助的工作”以及“我会经常主动和社区内其他居民打招呼”;其同意程度平均值依序为:3.84、3.83及3.79。由此可知西安市居民对于所居住社区的名称拥有明确的认知;会经常主动和社区内其他居民打招呼,并且大部分居民均普遍赞同守望相助的功能。另外,全体居民对于社区意识问项同意程度平均值最低的三位依序为:“我对于社区内各组织或社团的工作性质均非常了解”、“我觉得社区若缺少我将是一大损失”、“长期外出我会放心将钥匙或要事交邻居处理”;而其同意程度平均值依序为2.98、2.81及2.80。显示一般居民对于社区各组织及社团的行政运作和活动内容不甚明了;且无法肯定自我对社区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与邻居的互动仍处于消极的状况。整体而言,居民对于36项社区意识问项测度的平均值为3.369,显示西安市居民在针对社区意识问项测度的同意程度回答时,多界于“普通”和“同意”之间,且整体居民的社区意识认同程度差异不大。表4.3居民社区意识同意强度结果表居民社区意识问项整体居民类群高社区意识类群中社区意识类群低社区意识类群平均值(M)标准差(SD)平均值(M)标准差(SD)平均值(M)标准差(SD)平均值(M)标准差(SD)16.我知道我所居住的社区名称3.840.804.260.573.950.603.280.875.我认为社区居民必须参加守望相助的工作3.830.784.240.553.970.643.270.794.我会经常主动和社区内其他居民打招呼3.790.734.230.503.920.613.200.6519.我可以轻易的告诉别人如何到达我的社区3.700.804.090.593.840.593.170.886.我会主动提供邻居必要的援助3.690.714.140.503.820.543.090.6520.我会轻易告诉别人我所居住的社区名称3.650.814.110.583.740.663.090.837.我觉得社区内的邻居对我充满善意3.640.734.090.523.730.573.080.7212.我期待有一份社区刊物以增进对社区的了解3.560.774.040.533.560.693.070.7334.社区居民有人发生不幸我会感到难过并尽力帮助3.550.674.010.483.600.533.030.5917.当与他人谈及社区问题时我会主动介绍我的社区3.520.794.120.493.570.622.850.6721.我关心社区内的任何变化及事件3.520.774.050.553.620.582.860.668.我认为社区的事就是我的事3.500.764.060.543.520.672.910.599.我会主动制造机会认识新邻居3.490.774.080.543.530.652.840.5715.当有人提起我的社区时我会注意听并极力赞许3.480.784.060.563.550.602.810.6210.在社区活动过程中我会主动提供信息或物质的协助3.440.733.990.563.470.552.850.6033.我觉得社区邻居之间均非常友善且时常来往3.440.723.990.493.470.552.830.5929.我会主动提供邻居必要的援助3.430.774.040.433.450.602.780.6835.我从未有过想搬离社区的念头3.400.893.850.733.510.772.820.8331.当邻居有事我会主动替他照顾小孩或提供援助3.340.813.910.573.350.672.740.7014.我可以轻易说出我的社区的优缺点3.320.813.930.603.360.642.660.6232.我会乐意提供食物和物品与社区居民共享3.320.753.900.533.350.602.690.5925.我会主动提供经验和大家分享3.320.763.890.503.350.612.690.621.我会积极参与社区内所举办的各项活动3.280.863.760.783.270.822.800.712.我乐意参加社区中的志愿性服务社团3.230.853.750.763.170.792.760.7024.我会妥善运用社区内的任何资源和设施3.210.813.820.603.130.692.670.6818.我觉得我的社区是令人称羡的社区3.200.823.860.623.170.652.570.6226.我经常与邻居讨论有关社区内发生的大小事3.200.813.800.583.190.672.610.7011.我经常邀请社区以外的朋友来参观我的社区3.200.793.750.553.280.632.550.6513.我可以轻易找到社区内每一户的正确位置3.200.863.880.633.180.622.510.733.我愿意分摊社区活动进行所需的经费3.140.813.610.673.060.762.750.7636.我愿意认养社区内某一部份植物并且花时间照顾它3.130.873.760.723.030.732.580.7227.我会主动拜访社区中其他邻居3.120.793.720.563.150.652.490.6328.我会主动告知社区内居民家中电话,并欢迎随时到访3.010.903.610.733.060.732.360.7822.我对于社区内各组织或社团的工作性质均非常了解2.980.863.670.682.910.702.360.6223.我觉得社区若缺少我将是一大损失2.810.883.410.802.740.742.270.6830.长期外出我会放心将钥匙或要事交邻居处理2.801.003.390.902.800.922.190.80整体社区意识36题问项平均值(M)=3.369,高社区意识类群36题问项平均值(M)=3.913,中社区意识类群36题问项平均值(M)=3.399,低社区意识类群36题问项平均值(M)=2.780。注:1.各单题问项分数由“1”至“5”,其中回答“非常不同意”者给予1分,回答“非常同意”者给予5分。2.总样本数(N)=420,高社区意识类群(N)=140,中社区意识类群(N)=143,低社区意识类群(N)=137。(2)不同社区意识类群居民对社区意识问项同意程度不同社区意识类群居民对于社区意识问项的认同平均值顺位最高之前几顺位与全体居民所认同的问项大致相同,高社区意识类群居民对于36题社区意识问项测度的平均值为3.913,界于“同意”与“普通”之间。中社区意识类群平均值为3.399亦界于“同意”与“普通”之间,低社区意识类群的平均值为2.780界于“普通”与“不同意”之间,稍有差异。在有关不同社区意识类群居民对于社区意识问项的认同平均值顺位与全体居民比较下仍大致相同,唯低社区意识类群居民对于“长期不在家时我放心将家中钥匙或要事交由邻居处理”问项的认同程度明显低于全体居民的平均以及高、中社区意识类群居民,显示社区意识较低的居民,其对于邻里信任程度较低,对社区普遍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吻合社区意识的高低。社区意识组成的因素构面本研究利用因素分析进行社区意识组成构面因素的选取,在执行因素分析前,经由问项的筛选,包括项目分析的相关分析,内部一致性标,利用Cronbanch's系数(适合五点量表)进行信度检测,进而确定量表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以作为因素分析时问项选择的考量(参考表4.4):表4.4社区意识的项目分析与信度分析表题号社区意识问项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与量表总分号的相关值量表平均数(c)量表变异数(c)Cronbach's系数(c)1我会积极参与社区内所举办的各项活动0.5104***117.9881338.30770.96102我乐意参加社区中的志愿性服务社团0.5066***118.0381338.60000.96103我愿意分摊社区活动进行所需的经费0.4943***118.1238339.77460.96114我会经常主动和社区内其他居民打招呼0.6295***117.4810337.80630.96035我认为社区居民必须参加守望相助的工作0.5404***117.4357339.07220.96086我会主动提供邻居必要的援助0.6624***117.5810337.37050.96017我觉得社区内的邻居对我充满善意0.6365***117.6310337.52220.96038我认为社区的事就是我的事0.6852***117.7643335.51230.96009我会主动制造机会认识新邻居0.7192***117.7786334.25870.959810在社区活动过程中我会主动提供信息或物质上的协助0.7132***117.8238335.49630.959811我经常邀请社区以外的朋友来参观我的社区0.6782***118.0690335.08590.960012我期待有一份社区刊物以增进对社区的了解0.5334***117.7048339.57850.960813我可以轻易找到社区内每一户的正确位置0.6740***118.0714333.23120.960014我可以轻易说出我的社区的优缺点0.6920***117.9476334.12610.959915当有人提起我的社区时我会注意听并极力赞许0.7238***117.7881333.88580.959716我知道我所居住的社区名称0.5767***117.4310337.56320.960617当与他人谈及社区问题时我会主动介绍我的社区0.7309***117.7476333.43970.959718我觉得我的社区是令人称羡的社区0.6953***118.0619333.75750.959919我可以轻易的告诉别人如何到达我的社区0.5670***117.5643337.96960.960620我会轻易告诉别人我所居住的社区名称0.5921***117.6119336.94450.960521我关心社区内的任何变化及事件0.6975***117.7500334.93740.959922我对于社区内各组织或社团的工作性质均非常了解0.6424***118.2833334.37060.960223我觉得社区若缺少我将是一大损失0.5421***118.4548336.98840.960824我会妥善运用社区内的任何资源和设施0.6320***118.0548335.81800.960325我会主动提供经验和大家分享0.7168***117.9500334.74450.959826我经常与邻居讨论有关社区内发生的大小事0.6673***118.0643334.73810.960027我会主动拜访社区中其他邻居0.6703***118.1429335.11560.960028我会主动告知社区内居民家中电话,并欢迎随时到访0.5743***118.2524335.44930.960729我会主动提供邻居必要的援助0.7207***117.8357334.21400.959830长期外出我会放心将钥匙或要事交邻居处理0.5041***118.4690335.71500.961331当邻居有事我会主动替他照顾小孩或提供援助0.6393***117.9310335.69690.960232我会乐意提供食物和物品与社区居民共享0.7149***117.9476334.95190.959833我觉得社区邻居之间均非常友善且时常来往0.7170***117.8310335.76850.959834社区居民有人发生不幸我会感到难过并尽力帮助0.7150***117.7143337.17830.959935我从未有过想搬离社区的念头0.4728***117.8690339.00670.961336我愿意认养社区内某一部份植物并且花时间照顾它0.5700***118.1405336.28810.960737题问项的总信度(α)=0.9614M=117.8982M=336.1190注:1.有效样本数为420。2.(c)表该列所呈现的数值为“删除该问项后的整体量表”。3.*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P为机率值。在项目分析和信度分析检测之后,显示相关社区意识36题问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皆达显著水平(P0.05),而各问项与量表总加的相关系数皆大于0.3,故36题关于社区意识的问项皆予以保留并执行信度分析,经表显示其36题问项的总信度值为0.9614,证明关于社区意识所涵构的36题问项信度颇高。本研究经由前述项目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将保留社区意识36题问项并进行因素抽取的工作,利用Bartletts球型检定以及检测各变项间的相关系数值和KMO抽样适当性进行因素分析前的考验。其中Bartletts球型检定结果的p值为0.000达显著水平,且社区意识各变项间的相关系数值皆大于0.3,KMO系数值亦高达0.951,显示36题社区意识问项具有良好的抽样适当性。结论本论文研究的结果如下: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高低类群之间有显著相关。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社区意识组成因素构面不同。居民社区意识组成构面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间有关联性存在。四、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不同。五、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态度类型不同。六、居民社区意识组成构面与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间有关联性存在。七、不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居民,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不同。八、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不同,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方式不同。上述实证研究分析的整体结果,经整理规纳后结论如下:(一)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高低类群有显著相关本研究利用卡方考验分析居民基本背景属性与社区意识高低类群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1.个人基本资料的“性别”、“宗教信仰”和“个人社区地位有无”明显和“社区意识高低类群”存有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班组长胜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带状疱疹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技巧
- 3-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 青春期功血科普
- 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0人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护士考编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复审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生儿护理分析题库及答案
-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五章习题和答案
- 2025年工会法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综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题(含答案)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花境培训课件
- 作业分析培训
- 集成薄膜电容器的储能性能与结构优化仿真研究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试题
- 《年产万吨燃料乙醇的发酵车间设计》9900字(论文)
- 宫颈癌大出血的护理
- T-GDIOT 002-2024 网络安全管理运营规范
- T∕HGJ 12402-2021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紧急隔离控制阀设计标准
- 《封闭煤场技术规程》
- 护理三基习题篇(有答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