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性黑色素瘤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张某,女性,52岁,已婚,农民,因“发现左足底黑痣进行性增大伴破溃6个月”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日常生活规律,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二)主诉与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足底原有约0.5cm×0.6cm黑痣较前增大,伴轻微瘙痒,未予重视。后黑痣逐渐增大至1.2cm×1.5cm,颜色加深呈墨黑色,边界不规则,于3个月前出现局部破溃,少量渗液,无明显疼痛。自行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后渗液减少,但破溃面未愈合,黑痣仍持续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行左足底黑痣活检术,病理结果提示:恶性黑色素瘤(Clark分级Ⅳ级,Breslow厚度3.2mm)。门诊以“左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睡眠正常,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80mmHg,身高160cm,体重62kg,BMI24.2kg/m²。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左足底可见一大小约1.5cm×1.8cm的黑色肿物,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表面破溃,有少量淡红色渗液,触之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0cm×0.8cm,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及双侧颈部、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辅助检查1.病理检查:2025年3月5日门诊左足底黑痣活检标本示:恶性黑色素瘤,肿瘤细胞呈梭形及上皮样,核大深染,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侵犯至真皮深层(Clark分级Ⅳ级),肿瘤厚度3.2mm(Breslow厚度),切缘未见肿瘤细胞。免疫组化:S-100(+),HMB-45(+),Melan-A(+),Ki-67指数约30%。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0%,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计数220×10⁹/L。生化全项:谷丙转氨酶18U/L,谷草转氨酶22U/L,总胆红素12.5μmol/L,直接胆红素3.2μmol/L,白蛋白42g/L,肌酐65μmol/L,尿素氮5.2mmol/L,血糖5.3mmol/L,电解质正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2.5ng/mL,甲胎蛋白(AFP)1.8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2ng/mL,均在正常范围。3.影像学检查:胸部CT平扫:双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明显结节及肿块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胸腔未见积液。腹部+盆腔增强CT: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腹腔及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全身骨扫描:全身骨骼显像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区,提示骨转移可能性低。头颅MRI平扫+增强: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脑膜未见增厚强化,脑室系统无扩张,脑沟脑回清晰。左侧腹股沟超声:左侧腹股沟区可见2枚低回声结节,较大者1.0cm×0.8cm,边界清,皮髓质分界清,CDFI示其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五)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得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后,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为入睡困难、反复询问病情预后,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存在“癌症等于绝症”的错误认知。家属对患者关心体贴,但同样因疾病知识缺乏而感到担忧,希望得到详细的疾病指导和护理支持。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能够承担本次治疗费用,但对后续可能的治疗费用存在顾虑。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术前护理计划与目标1.护理诊断(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手术效果及治疗费用有关。(2)知识缺乏:缺乏恶性黑色素瘤疾病知识、手术相关知识及术前准备要点。(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左足底肿物破溃、渗液有关。(4)潜在并发症:感染,与皮肤破溃、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2.护理目标(1)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改善,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2)患者及家属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相关知识、手术流程及术前准备要点。患者左足底破溃处渗液减少,皮肤完整性得到保护,无新的皮肤损伤。(4)术前未发生皮肤感染及其他并发症。3.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手术的必要性及成功率,介绍科室同类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2)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详细介绍手术流程、麻醉方式、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给予解答,确保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3)皮肤护理:保持左足底破溃处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柔擦拭创面,去除渗液及坏死组织,然后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更换敷料1-2次。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鞋袜,避免摩擦创面,减少活动,防止创面加重。(4)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术前1日指导患者洗澡,更换清洁病号服,剃除左足底及左侧腹股沟区域毛发,范围为手术切口周围20cm,避免损伤皮肤。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阿托品、苯巴比妥钠等。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病历、影像学资料及药品等。(二)术后护理计划与目标1.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2)有引流失效的风险:与引流管堵塞、扭曲、脱出有关。(3)有感染的风险:与手术创伤、引流管留置有关。(4)肢体活动障碍:与手术切口疼痛、肢体制动有关。(5)潜在并发症:出血、皮瓣坏死、淋巴漏等。2.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评分≤3分。(2)引流管通畅,引流量、颜色、性质记录准确,无引流管相关并发症。(3)手术切口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征象。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逐渐恢复,能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5)未发生出血、皮瓣坏死、淋巴漏等并发症。3.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术后返回病房,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30分钟测量1次,平稳后改为每1-2小时测量1次。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面色、皮肤温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重点观察手术切口情况,包括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观察左下肢末梢血液循环,包括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每4小时评估1次。根据疼痛评分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疼痛评分≤3分时,给予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镇痛;疼痛评分4-6分时,遵医嘱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评分≥7分时,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注射液。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3)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留置左足底手术切口引流管1根及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区引流管1根,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脱出。标明引流管的名称、留置日期,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每2小时挤压1次,防止血凝块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做好记录,正常情况下,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较多,为淡红色或暗红色,以后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如发现引流液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异常(如鲜红色、浑浊等),及时报告医生。引流管一般留置3-5天,当引流液量<10ml/24小时时,遵医嘱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观察切口有无渗液。(4)感染预防:保持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搔抓切口周围皮肤。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每日测量4次体温,如有发热(体温>38.5℃)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并处理。(5)肢体护理:术后指导患者抬高左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术后24小时内限制左下肢活动,24小时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切口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如踝关节屈伸、足趾活动等,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左下肢过度负重、剧烈活动,防止切口裂开或影响皮瓣愈合。(6)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①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引流液颜色、量,如发现切口大量渗血、引流液为鲜红色且量多,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休克表现,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输血、补液等治疗,必要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②皮瓣坏死:观察手术切口皮瓣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血运情况,如发现皮瓣颜色苍白、青紫、温度降低、感觉麻木,提示皮瓣血运不良,及时报告医生,给予保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必要时行皮瓣修复术。③淋巴漏:观察左侧腹股沟引流管引流液,如引流液为乳白色、清亮液体,量较多,提示可能发生淋巴漏,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局部加压包扎、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生长抑素等治疗,必要时手术结扎淋巴管。(三)出院前护理计划与目标1.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康复知识、后续治疗计划及自我护理要点。(2)焦虑:与担心疾病复发、后续治疗效果有关。(3)自我护理能力缺陷:与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对自我护理技能不掌握有关。2.护理目标(1)患者及家属掌握术后康复知识、后续治疗计划及自我护理要点。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后续治疗和康复。(3)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能独立完成切口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3.护理措施(1)康复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术后康复知识,包括切口愈合过程、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左下肢功能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踝关节旋转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左足底负重,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压力袜,预防下肢淋巴水肿。(2)后续治疗指导: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左侧腹股沟淋巴结2枚均未见转移),医生建议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行辅助治疗,方案为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6个周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辅助治疗的目的、方法、疗程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皮疹、腹泻等,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措施,如发热时多饮水、物理降温,皮疹时避免搔抓、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等。指导患者按时到医院进行辅助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3)自我护理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切口自我护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发现切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告知患者术后3个月内避免洗澡时用力揉搓切口部位,可采用擦浴方式。指导患者注意皮肤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穿长袖衣物、戴帽子、涂抹防晒霜。告知患者定期自我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原有黑痣的变化,如发现黑痣增大、颜色改变、边界不规则、破溃等情况,及时就医。(4)心理护理:再次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告知患者恶性黑色素瘤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术后辅助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家属继续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入院至术前护理过程患者于2025年3月10日10:00入院,责任护士立即接待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建立护理病历,测量生命体征正常。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担忧,向患者讲解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科室2例类似手术成功的病例,患者焦虑情绪有所缓解。3月10日14:00,为患者进行左足底创面护理,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去除少量渗液,碘伏消毒周围皮肤,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无菌纱布覆盖,患者无不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流程及术前准备要点,患者及家属认真倾听,提出“手术切口有多大”“术后多久能下床活动”等问题,责任护士逐一解答,患者表示理解。3月11日,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结果均正常。16:00,指导患者洗澡,更换病号服,为患者剃除左足底及左侧腹股沟区域毛发,过程顺利,皮肤无损伤。18:00,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患者表示配合。3月12日7:00,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正常,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肌肉注射。8:00,患者被送入手术室,术前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信息及病情。(二)术后护理过程3月12日12:30,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全麻未清醒,平卧位,左下肢抬高30°,左足底及左侧腹股沟各留置引流管1根,引流通畅,引流液为暗红色,量分别为20ml、15ml。责任护士立即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75mmHg。给予吸氧3L/min,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13:30,患者清醒,主诉切口疼痛,NRS评分5分,遵医嘱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g口服。15:30,再次评估疼痛,NRS评分3分,患者疼痛缓解。3月13日8:00,测量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80mmHg。观察左足底引流液量15ml,颜色淡红色;左侧腹股沟引流液量10ml,颜色淡红色。更换切口敷料,切口无红肿、渗血,皮瓣颜色红润,温度正常。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患者配合良好。14:00,患者主诉乏力,给予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3月14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左足底引流液量8ml,左侧腹股沟引流液量5ml。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左下肢直腿抬高训练,每次抬高30°,保持5秒,重复10次,每日3次。患者训练过程中无不适。3月15日,左足底引流液量5ml,左侧腹股沟引流液量3ml,遵医嘱拔除双侧引流管,拔管后观察切口无渗液。指导患者下床站立,逐渐缓慢行走,患者步态平稳,无头晕、乏力等不适。3月16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指导患者进行左下肢功能锻炼,如散步、踝关节旋转等,活动量逐渐增加。(三)出院前护理过程3月18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准备出院。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详细讲解术后康复知识、后续治疗计划及自我护理要点。示范切口自我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观察切口情况、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皮肤防晒。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到医院肿瘤科进行辅助治疗,定期复查的时间及项目。患者及家属认真学习,并进行回示教,掌握了自我护理技能。责任护士再次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患者表示对后续治疗有信心,焦虑情绪明显缓解。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告知患者出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留下科室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心理护理贯穿全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入院时患者焦虑明显,通过讲解疾病知识、介绍成功病例缓解其焦虑;术后患者因疼痛、担心恢复而情绪波动,通过疼痛护理、病情观察及鼓励支持稳定其情绪;出院前再次给予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后续治疗的信心。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逐渐改善,积极配合治疗护理。2.皮肤护理细致到位:患者左足底肿物破溃,术前给予规范的创面护理,每日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促进了创面愈合,为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术后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及皮瓣血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了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3.康复指导个性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指导计划。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出院前详细讲解后续康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出院后能继续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二)护理不足1.健康教育深度不够:虽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了疾病知识、治疗护理要点的讲解,但在后续治疗的不良反应应对方面,讲解不够深入具体。如帕博利珠单抗可能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心肌炎等严重不良反应,未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对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从业资格跨地区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学科医生内科常见病症诊断与治疗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级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社会工作干预技巧与方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CIM注册营销师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手术室安全操作规范考核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下半年《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清雅美食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神经内科护士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技能考核模拟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三基三严考试题及答案
- 脉管系统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1单元-输电线路阶段式继电保护
- GB/T 8464-2023铁制、铜制和不锈钢制螺纹连接阀门
- SIM卡基础技术规范
- 护理查房胎盘早剥
- GB/T 2504-1989船用铸钢法兰(四进位)
- 《轴承的失效分析》教学课件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件
- 2022年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械结构设计(行业专业)课件
- 《园林花卉学》课后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