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_第1页
DB4117∕T 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_第2页
DB4117∕T 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_第3页
DB4117∕T 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_第4页
DB4117∕T 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100

CCSC68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

2022-08-31发布2022-10-01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4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驻马店分院、驻马店市舒马克电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敏、李磊、马亮亮、巩芳、张金玲、冯献武、李国玉、李守伟、陈鹏、杨

洪、李方、陈良峰、刘晓帅、张超峰、刘中江、程翔、张智奎、王丹、段媛媛、张豪壮、宋阳阳、吴玥

佳、盛杰、刘建伟、李毅、马娟、毛育林、王占涛、陶贞贞。

本文件首次发布。

I

DB4117/T349—2022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现场安全与防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现场安全与防护的通用要求和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检验检测人

员在检验检测现场的作业安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34370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T7002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

TSGT7003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

TSGT7004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

TSGT7005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TSGT7006电梯监督检验检测与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

TSGQ701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

TSGS7001客运索道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1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国质检锅【2002】124号游乐设施监督检验规程(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

高处作业

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

DB4117/T349—2022

4通用要求

4.1风险控制

4.1.1危险源

检验检测工作中应识别与检验检测工作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风险的大小和概率。

常见危险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放射源、电接触、静电、高处作业、物体打击、机械

伤害、挤压、剪切、缠绕、跌绊、缺氧、窒息等。

4.1.2风险评估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应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方法应符合GB/T27921的要求。

4.2现场安全作业

4.2.1检验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前,应按规定接受受检方安全教育。

4.2.2检验检测工作开展前应确认现场检验检测条件。

4.2.3检验检测人员应查阅受检方提供的设备资料,了解设备的安全状况。

4.2.4检验检测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认真执行受检方有关动火、用电、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定。

4.2.5检验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检测方案,不应违章作业。在安全措施未落实前,不应实施检验

检测作业。

4.2.6当检验检测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有事故隐患时,检验检测人员应立即中止有关检验检测

工作,按组织相关程序上报,并与受检方相关人员协商解决。

4.2.7检验检测检测过程需要运行设备应由受检方派有相关资质的作业人员进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

参与在检设备的检修、调试。

4.2.8检验检测人员随身携带的测试设备、仪表、工具应放置稳当、牢靠,避免坠落损坏或伤人。

4.2.9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落物的砸击、车辆的碰撞、挤压、高处坠落、

触电、雷击、灼烫(高温物体烫伤、化学或腐蚀介质灼伤等)、低温冻伤、粉尘吸入、窒息、中毒、射

线照射等伤害。

4.2.10在进行电气项目(线路绝缘、电源开关、电气保护等)检验检测时,检验检测人员应先检查电

源线路是否破损裸露,是否有绝缘损坏或漏电现象,测量时应戴上绝缘手套。

4.2.11绝缘电阻检测时,检验检测人员应先切断总电源、隔开电子元件。

4.2.12射线防护距离应足够,并有安全标志,射线检测应防止X射线的透照。

4.2.13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时,易燃易爆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爆炸极限下限值。

4.2.14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时,应及时抢救受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件扩

大,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3防护用品

检验检测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防护手套、口罩、面罩、护目

镜、防噪耳塞、劳保鞋等。安全防护用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4高处安全作业

高处作业的程序和设施应符合JGJ80的要求。

3

DB4117/T349—2022

4.5用电安全

检验检测用电源应由受检方指定的电工拆、接,检验检测用安全电源不超过24V,在干燥的设备内

并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条件下不高于36V,临时用电应符合JGJ46的要求。

5具体要求

5.1电梯

5.1.1危险源辨识

电梯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1。

5.1.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5.1.2.1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应符合TSGT7001的相应规定。

5.1.2.2消防员电梯应符合TSGT7002的相应规定。

5.1.2.3防爆电梯应符合TSGT7003的相应规定。

5.1.2.4液压电梯应符合TSGT7004的相应规定。

5.1.2.5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应符合TSGT7005的相应规定。

5.1.2.6杂物电梯应符合TSGT7006的相应规定。

5.1.3现场检验检测

5.1.3.1机房(含驱动站或转向站)检验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进出机房和通道的安全,如进出机房和通道的楼梯或爬梯;

b)机房地面高低差、地面孔洞等,机房内的楼梯或爬梯防坠落安全;

c)注意旋转部件及锐利边角的伤害,主要有钢丝绳、限速器、曳引轮等;

d)严禁私自对控制柜线路进行短接;

e)对电源开关检查时,应侧身断电,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带电部位。

5.1.3.2轿顶检验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进入轿顶前应确认轿厢位置、检查门锁电气触点的有效性、轿顶急停开关和检

修开关的有效性;

b)头、手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不能伸出护栏外,不要倚靠护栏,防止坠落井道;

c)注意轿顶返绳轮的伤害;

d)当轿顶检修运行到接近井道顶部空间时,应点动运行;

e)进出轿顶时不要长时间在层站和轿顶之间骑跨;

f)离开轿顶的步骤:应按下急停开关,开启层门,转换检修开关,恢复急停开关,关闭照明。

5.1.3.3底坑检验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进入底坑前应确认轿厢位置、检查第一层门锁电气触点的有效性、底坑急停开关的有效性;

b)注意底坑地面清洁及孔洞,防止摔倒或踩空,注意张紧轮、缓冲器等底坑部件的伤害;

c)电梯运行时接近井道底坑空间时,应点动运行,人员应站在对重侧边的空隙处,防止被挤压;

d)底坑潮湿或渗水积水时,应小心触电;

e)离开底坑的步骤:开启层门至最大位置,离开底坑,恢复急停开关,关闭照明。

5.2起重机械

4

DB4117/T349—2022

5.2.1危险源辨识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2。

5.2.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应符合TSGQ7015的相应规定。

5.2.3现场检验检测

5.2.3.1进入或离开起重机械时应走安全通道,不得攀爬建筑物或翻跃栅栏。

5.2.3.2进入起重机前应检查进入起重机械的联锁开关有效性,当联锁开关失效时,应采取人员监控

措施后,方可进入起重机械实施检验检测。

5.2.3.3进行冶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时,严禁在工作循环中进行检验检测。

5.2.3.4进行防爆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时,应使用防爆检验检测工具。

5.2.3.5测量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前应断开总电源开关。

5.2.3.6进行载荷试验时,应设置隔离区,做好防倾翻措施。

5.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5.3.1危险源辨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3。

5.3.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5.3.2.1露天检验检测应在无雨情况下进行。

5.3.2.2车辆应在平坦干燥的混凝土路、沥青或等效路面上进行制动性能试验。

5.3.2.3检验检测现场清洁,没有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无关的物品和设备,且放置表

明正在检验检测的警示牌。

5.3.2.4需要进行载荷试验的,应配备满足载荷试验所需的试验载荷。

5.3.2.5以内燃机驱动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应在通风不良的封闭空间内检验检测。

5.3.2.6防爆叉车检验检测应使用防爆专用检验检测检测仪器设备。

5.3.3现场检验检测

5.3.3.1检验检测人员检验检测时,不得驾驶待检设备。

5.3.3.2禁止在叉车的货叉下实施检验检测。

5.3.3.3在进行货叉下降限速装置和门架前倾自锁装置试验时,载荷应固定可靠,检验检测人员应与

试验载荷保持安全距离。

5.3.3.4制动性能试验时,应确认在有效范围内无任何阻挡物或人。

5.3.3.5只有在车辆熄火、停稳、驻车制动并在车轮下放置三角垫块后方可进入车底检查。

5.4大型游乐设施

5.4.1危险源辨识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4。

5.4.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5

DB4117/T349—2022

5.4.2.1温度、湿度、照明及室外气候条件应满足游乐设施正常运行及检验检测作业的要求。

5.4.2.2输入电气系统的电压正常,电压波动在允许值以内。

5.4.2.3检验检测现场不应有与游乐设施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检

测的警示牌。

5.4.3现场检验检测

5.4.3.1游乐设施进行载荷试验时,检验检测人员应站到护栏外。

5.4.3.2对水上游乐设施检验检测时,应采取防落水措施,并配备防护救生设施。

5.4.3.3对赛车类游乐设施检验检测时,应确保全部车辆停止运行后方可进入车道检查,并采取措

施防止车辆再运行。进行制动距离检验检测时应确认在有效范围内无任何阻挡物或人。

5.5客运索道

5.5.1危险源辨识

客运索道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5。

5.5.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客运索道现场检验检测条件应符合TSGS7001的相应规定。

5.5.3现场检验检测

5.5.3.1现场检验检测时,检验检测人员应站到设备运行线路以外,在设备运行线路内检验检测时应

使索道处于停止状态并采取措施防止索道突然恢复运行。

5.5.3.2现场检验检测时,检验检测人员不应站到落差较大的地方(如站台边缘等),无法避免时应

采取防坠落措施。

5.5.3.3高空作业时应符合JGJ80的要求。

5.6无损检测

5.6.1危险源辨识

无损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附录A中表A.6。

5.6.2现场检验检测条件确认

5.6.2.1射线检测放射安全防护应符合GB18871的有关规定。

5.6.2.2射线检测时,应按GBZ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

5.6.2.3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和“当心电离辐射!”标牌,未

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管理区边界。

5.6.3现场检验检测

5.6.3.1射线检测人员应佩戴核辐射检测仪。

5.6.3.2磁粉检测的磁悬液为水悬液时,应防止绝缘不良或电器短路;采用油基载体时,闪点不低于

94℃,防止明火,并保持空气流通。

5.6.3.3使用干法磁粉检测时,要求通风良好,注意防尘,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5.6.3.4使用荧光磁粉或荧光渗透检测时,应避免黑光灯直接照射人的眼睛,可佩戴专用防护眼镜,

工作服要严密,戴手套,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皮肤的损伤。

6

DB4117/T349—2022

5.6.3.5渗透检测使用压力喷灌时,应意防火,避免在火焰附近以及高温环境下操作。

5.6.3.6渗透检测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持通风良好。

5.6.3.7涡流检测所产生的强电磁场对人体自然生理磁场有干扰作用,容易导致人体自然生理磁场的

混乱,从而影响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如果有条件不应进行连续工作。

5.6.3.8检验检测人员应至少二人一组,并应另设有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监护人须坚守岗位,

对检测作业人员及电源等关键部位进行监护。

5.6.3.9监护人员应适时与检验检测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如因现场条

件所限直接交流不便,可配备对讲机等通讯工具。

5.6.3.10无损检测过程中如果安全状况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检测,待处理达到检测安全条件后,方

可再进行检测。

5.6.3.11携带的检测仪器、材料、工具等要登记,检测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检测现场。

7

DB4117/T349—2022

附录A

(规范性)

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A.1电梯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表A.1电梯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安全危害或潜在需采取的

序号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程度风险度

检查项目事件控制措施

1有毒有害环境中毒、爆炸伤亡现场检测

2高空作业摔伤伤亡安全绳、安全带

3电气检验触电伤亡绝缘手套、绝缘鞋

4高空坠物砸伤伤亡安全帽

5机械部件碰撞、挤压伤亡安全帽、防护手套

6防爆设备爆炸伤亡通风

按出入井道、底坑步

7出入井道、底坑坠落、剪切伤亡

骤操作

注:上表中内容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评估结果由检验人员现场填写。

A.2起重机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表A.2起重机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安全危害或潜在需采取的

序号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程度风险度

检查项目事件控制措施

1有毒环境中毒、窒息伤亡现场检测

2高空作业摔伤伤亡安全绳、安全带

3电气系统触电伤亡绝缘手套、绝缘鞋

4低矮通道、高空坠物砸伤、撞伤伤亡安全帽

5噪声环境损害听觉致残耳塞

6防爆设备爆炸伤亡通风

门联锁保护开关、与

7出入起重机械剪切伤害伤亡

操作人员沟通

8载荷试验砸伤伤亡安全距离

9室外作业雷电伤亡避雷装置

注:上表中内容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评估结果由检验人员现场填写。

8

DB4117/T349—2022

A.3场(厂)内专用机电车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表A.3场(厂)内专用机电车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安全危害或潜在需采取的

序号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程度风险度

检查项目事件控制措施

1机械部件碰撞、挤压伤亡绝缘手套、绝缘鞋

2电气部件触电伤亡保持安全距离

3性能试验碰撞、砸伤伤亡安全帽、劳保鞋

注:上表中内容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评估结果由检验人员现场填写。

A.4游乐设施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表A.4游乐设施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安全危害或潜在需采取的

序号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程度风险度

检查项目事件控制措施

1高空作业摔伤伤亡安全绳、安全带

2电气系统触电伤亡绝缘手套、绝缘鞋

3高空坠物砸伤伤亡安全帽

游乐设施旋转部位检操作人员按指令操

4剪切伤害伤亡

5载荷试验砸伤伤亡保持安全距离

注:上表中内容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评估结果由检验人员现场填写。

A.5客运索道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表A.5客运索道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安全危害或潜在需采取的

序号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程度风险度

检查项目事件控制措施

1高空作业摔伤伤亡安全带、安全绳

2电气系统触电伤亡绝缘手套、绝缘鞋

安全帽等有效安全

3机械部件碰撞、挤压伤亡

防护

注:上表中内容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评估结果由检验人员现场填写。

A.6无损检测人员安全作业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9

DB4117/T349—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