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_第3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_第4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摘要摘要:随着国家对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促使着对外交流愈加频繁,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涌入中国这个拥有巨大潜能的市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不断增多对投资地区的环境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北省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联性,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并就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此研究以湖北省为案例地点,首先梳理了该省近年来的FDI情况与环境污染状况,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外资进入对湖北省环境质量影响的具体情形。最后,确定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状况整体上符合污染光环假说。就政府、企业双方面给出建议,为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关键字: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sustained,

which

has

prompted

more

and

more

frequent

foreign

exchanges,

so

that

more

and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has

poured

into

China,

a

market

with

huge

potential.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an

inextricabl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investment

areas,

so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Hubei

Provinc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action

links,

and

gives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balancing

the

contradictions.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Hubei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and

conducts

a

regression

analysis

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Hubei

Province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Hubei

Province.Finally,

the

impact

of

FDI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Hubei

Province

is

determin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ollution

halo

hypothesis

as

a

whole.

It

gives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o

provide

policy

support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Hubei

Province.Keywords:Foreigndirectinvestment;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

目录TOC\o"1-3"\h\u16964摘要23750Abstract5921.绪论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中国一直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发展,社会经济出现了长久稳定地提高,市场经济的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持续不断地涌入中国这个具有着庞大规模和潜力的市场。在全球化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环境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接受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外资的注入不仅为东道国创造了诸多就业岗位和引进了高端技术,还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在外资涌入早期,投资项目多在第二产业,伴随着规模效应对于环境污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后伴随着投资方向的改变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外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会相对减弱。湖北省在长时间以来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历年湖北省年鉴可知,从2013年的68.89亿美元到2021年的124.6亿美元,湖北省保持着对外的强劲吸引力,拉动省内GDP增长的同时却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在近几年呈波动性增加,为本省环境保护的推进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何利用外资推动省内减少环境污染成为湖北省必须面对的问题。研究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通过对湖北省近年来FDI的数据和环境污染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强调了FDI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佐证了先前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其中数据的变化虽然产生了些许波动,但不影响分析的推进。在实际意义方面,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同时又物产丰富,长久以来都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优越的地理因素和充足的劳动力,使得湖北省在引进外资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判断利用外资的方向,得出引导外商投资方向调整,助力省内绿色产业建设推进的方法。论证得出湖北省从各方面发展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一方面为湖北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一方面为西部其他省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出参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该课题的原因与意义,明确文章写作思路,确定研究方法。然后梳理国内外FDI与环境污染相关问题看法的历史变迁,确定文章写作方向。最后分析文章与前作相比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概念说明。阐述文章中会出现的概念,解释FDI会怎样对环境产生影响,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理论,比如“污染光环”,“污染天堂”假说理论等,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现状分析。通过制作图表直接显示将湖北省近几年的FDI和工业‘三废’排放数据,表现湖北省FDI与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说明政府政策要求对能够一定程度上压制环境污染,但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正是FDI进入投资地区最明显的优势。第四部分,实证分析。利用“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建立回归分析,为湖北省FDI对环境污染产生何种影响这一论点提供数据支持。判断当前湖北省FDI与环境污染产生什么影响。第五部分,总结归纳论点提出建议。综合以上的理论、数据,考虑到当前省内各方面需求等因素,从政府,外资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合理意见。研究方法(一)文献阅读法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寻找相关文献并阅读,查找国外文献并收集近几年一类数据。对国内外概念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构建了对课题初步的分析论证体系,阐述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说明方法。为论文的形成打下理论基础。(二)比较分析法将收集到的FDI,污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往年数据列出,横向比较,描述当前趋势,解释数据变化原因,为论文后文分析和建议提供数据支持。(三)简单线性回归法对前文出现的各种数据进行引用、归纳、总结、分析。利用简单线性回归法,证实湖北省FDI数值变化对湖北省内环境污染产生影响。支撑前文论断的真实性,为后文建议提出给予合理论据。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概述国外关于FDI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部分学者认为FDI对环境污染有积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FDI对环境污染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先后诞生了“污染光环”假说和“污染天堂”假说。这是当前相对主流的假说看法,除此以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研究观点。用时间先后来进行叙述,最早的学者们认为FDI对环境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一点从“污染天堂”假说被提出可以证明。“污染天堂”假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许多公司倾向于在环境法规较为松散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污染重型工厂,从而达到转移污染和避规的目的,这一策略可能会加重接纳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这一假说于1979年由Walter和Ugelow提出。后世有人为验证“污染天堂”假说,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产业进行调研。发现发达国家受国内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条例的约束,会将落后企业生产线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些落后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约束并不严格,而接受了企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类似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会更加薄弱,从而导致接受外商企业投资的地区环境不断恶化。Wang(2020)的研究分析了1994至2015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可能会通过放松环保规范来间接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一发现支持了“污染天堂”假设。所谓的“污染光环”假设指的是接受国通过吸引外资的机会来学习先进技术,从而提升本土技术水平,并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Zarsky于1999年首次提出该假设,他主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FDI帮助发展中国家引进了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使得这些国家的环境质量有所提升。Perkins等研究者在2008年对全球114个国家的FDI流入进行研究后发现,绝大多数国家确实通过外来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促进了环境的改善,肯定了FDI在提升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他学者在研究FDI的时候避免了简单的二元对立观点,而是将其影响细化为多种效应,这种研究方法起源于贸易的环境效应思想。G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和1995年的工作中,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细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部分。后续的研究表明,一旦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阈值,技术和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将会超过规模效应的影响,从而在总体上对环境产生正面改善,即当东道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出于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FDI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当东道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佳,则该地无力进行产业升级,FDI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对国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可以看出,在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国外的观点不一,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研究较晚,受国外观念影响较深,下文对国内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国内研究概述受国外领先研究理论和国家发展状况的影响,国内学者看待FDI对环境污染影响这一问题的讨论会相对激烈不少。主要论点集中于FDI对受资国环境会产生积极还是消极影响上,也就是“污染天堂”假说与“污染光环”假说相争。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早期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当时对我国收资地区环境的确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污染天堂”假说相吻合,所以我国学者最初研究方向多数在于证实“污染天堂”假说。潘志彪和余妙志(2005)对1986年至2003年间江浙沪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废气排放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进一步的区域比较表明,在上海和江苏,外资增加与环境恶化之间的联系更为突出,相较之下,浙江省的情况较轻。同时,聂飞与刘海云(2015)的研究显示,中国的宽松营商环境为成为“污染天堂”的情况提供了条件,即那些污染严重、排放高的企业往往选择流向环境监管较弱的国家,从而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环境负担。当然,也有相当的国内学者支持“污染光环”假说。他们相信外资企业引进的高新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会优于国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在产业结构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国内受资地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罗伟与吕越(2019)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有正面影响,即所谓的“污染光环”效应。这是因为FDI能够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经验,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投资产业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产业结构上,石娟(2018)年的研究中,选取了湖北省2003至2016年的工业“三废”排放数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一方面,FDI的增加可能导致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的增加,恶化部分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却对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细数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者的观念和研究方向受着当时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鉴于国外假说论点的影响,“污染天堂”与“污染光环”假说虽然目前没能做出判断,但两种主要假说都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并且讨论的过程体现了两种假说并非对立,而是存在着一种联系,联系的成立则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文献评述通过对国内外目前针对FDI与环境污染影响分析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了以下结果:第一:目前学界关于FDI与环境污染的研究虽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见解,但是讨论还是集中于在“污染天堂”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即,FDI对环境究竟是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第二:两个假说并不存在绝对对立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因素使FDI对环境的影响由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第三:国内外研究已经出现就结构效应层面分析FDI如何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研究趋向,论文要扎实分析FDI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多方面效应,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商直接投资(FDI)涉及外国公司、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我国在海外注册的企业)根据中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在国内设立外资企业、与内地企业共同开办合资或合作企业,或进行资源合作开发。这些投资可能采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形式,并包括投资收益的再投资及经政府批准的企业贷款。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途径。通常,外资的增加不仅预示着经济增长前景的好转,还常常标志着国家收支状况的改善,对国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外资的流入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企业将会提升产量,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相反,如果外资减少,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污染天堂”假说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可能对接受国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尤其是“污染天堂”假说,该假说由Walter和Ugelow于1979年提出。这一理论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往往选择在环境监管较为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或扩展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污染的转移。这种做法不仅转移了污染,而且增加了东道国的环境负担。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借助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按照H-O理论,国际贸易主要是基于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差异。如果把环境规制视作一种“生产要素”,那么在环境规制严格(成本高)的国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成本较高,而在环境规制宽松(成本低)的国家,这些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发达国家的污染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倾向于将生产转移到环境规制较宽松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在这些国家产生了比较优势,但也带来了环境上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愈发显著,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光环”假说“污染光环”假说提供了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可能带来环境积极影响的一个视角。这一假说由Zarsky于1999年提出,主张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经验。这些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可能被东道国企业吸收和模仿,从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和生产效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外资企业不仅通过直接使用高效和清洁的技术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而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交流,促进了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外资企业的高标准生产操作可以成为本地企业学习的榜样,激发它们采纳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此外,FDI的流入也可能促使东道国政府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提高整体的环境治理水平。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这些改变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东道国的环境质量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推动技术升级和环境标准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发展。贸易效应分析框架G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对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进行理论分析时确实提出了三个主要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之后,Panayotou在2000年对这一理论框架进行了补充,引入了收入效应和政策效应,进一步阐释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这五种效应的具体含义可以概括如下: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反映了经济活动总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如果经济增长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则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结构效应:结构效应关注经济活动中不同部门比重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特定行业可能因为国际贸易而蓬勃发展,如果这些行业是清洁产业,则对环境有正面效应。相反,如果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规模扩大,则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技术效应:技术效应说明技术进步如何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来改善环境状况。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环保技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可能促使政府和个人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环境保护。政策效应:政策效应考察国内外与贸易与环境相关政策如何影响环境质量。环保条款的加入到贸易协定中或更加严格的国内环境法规都有可能改善环境状况。这五种效应彼此交织并共同作用于国际贸易和FDI对环境的影响机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效应可能呈现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异性,因此针对特定情况的拉动分析尤为重要用以理解贸易自由化或FDI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1966年发表《经济学季刊》文章,详述了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把产品的存在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引入期,产品正处于试验阶段,产量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的接纳程度不高,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逐步被市场接受,需求开始上升;同时,随着技术的完善,生产成本开始降低。此阶段称为成长期,也是企业盈利增加的时期。随后,由于盈利的增加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进入成熟期的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增加对产品质量的投资;然而,由于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企业的利润开始减少。最终,随着科技进步,产品走向衰退期并最终退出市场,标志着其生命周期的结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总结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还系统地描述了新产品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随之发生的产业迁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假设之后,克鲁格和格鲁斯曼基于此对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会相应升高;但当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到某一水平后,会出现一个转折点,此时环境污染开始降低,从而形成了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了动态平衡,经济的增长同时带动了环境质量的提升,这一现象被称为环保的“黄金定律”。然而,湖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深入领会到这一“黄金定律”,未能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平衡点,仍旧沿用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这不仅间接阻碍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表明在经济早期发展阶段,环境恶化在所难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政府会增加环境治理的投资,技术进步也将助力提升环境质量,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环境标准和加强监管,以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

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省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湖北省引进FDI现状湖北省引进FDI的规模分析湖北省位于国家中部地区,接壤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制造业能力雄厚;大学众多,提供高素质人才;风景优美,自然环境优良,适宜高新科技企业建立。从九十年代开始,湖北省就积极引进外商投资,使得湖北省市场对外具有吸引力。经过查找,我们可以获得2013年到2021年湖北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详细数据。如图1所示:图SEQ图\*ARABIC12013—2021年湖北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来《湖北年鉴》收集统计由图1可知,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2013年到2021年一直呈波动上升,即使2020年遇冷导致增长率下降,在2021年的增长趋势依旧明显。表SEQ表\*ARABIC12013—2021年湖北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年份湖北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增长率201368.8912%201479.2815%201589.4812%2016101.2913%2017109.949%2018119.418.60%2019129.078%2020103.52-25%2021124.5620%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来《湖北年鉴》收集统计从整体数据看,2013年到2021年湖北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在2016年以前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2016年时突破了百亿美元的关口。此后,虽然到2020年出现了波动,但2021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仍旧出现正增长,达到了124.56亿美元。湖北省引进FDI的产业分布分析21世纪之初,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推动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中西部迁移。中西部地区因具备廉价的土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充足的资源条件,逐渐成为承接产业迁移的优选之地。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凭借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的自然、劳动力资源、便利的交通,吸引着大量的产业转移企业和资金。近年来,湖北省将招商引资定为政府工作重点,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省内各城市纷纷出台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企业的政策,使得省内吸引着大量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为第二产业,因此湖北省产业分布以第二产业占多数,以下图2为例:图SEQ图\*ARABIC2湖北省2016年FDI产业分布图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2016年《湖北年鉴》近年来湖北省着力于推进动能转换,追求优化产业,增加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以下表2为例,对2020年与2021年湖北省部分行业利用外资情况进行对比。表2湖北省部分行业利用外资状况对比(单位:万美元)年份制造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2020361581679413041569720212985962948233423840升降幅-16.82%274.87%272.05%51.88%数据来源:2020,2021年《湖北年鉴》2021年全年,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偏向发生转变。传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9859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6.82%。而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使用外资6294万美元、82334万美元,较去年都出现了超过260%的增长。说明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减少了传统行业的投资,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培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湖北省环境污染现状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湖北省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架构使得工业、制造业在经济布局中尤为重要。通过前文可知,由于地处内陆中部地区,湖北省的经济产业发展长期主要依靠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不可否认的,承接产业转移为湖北省带来了资金、科技人员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发展经济,但是监管的缺失和落后技术也让省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水污染状况湖北省作为有名的千湖之省,拥有长江、汉江等水系,对于水污染的治理状况一直重视。近年来,湖北省坚持在长江及汉江干流湖北段实施全面禁捕政策,不断推动沿江化工企业的关闭、改造和迁移,积极进行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并对工业园区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加强河道采砂的监管工作,深化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21年,湖北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7%,湖北省已对沿江30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关闭、改造和搬迁,同时退耕退湖退垸还湿面积达4万亩,将近千万亩的禁捕水域全面达到了“四清四无”的标准。长江及汉江干流湖北段的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持续优良。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已达96%,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全面覆盖,县级及以上的集中饮用水源均符合标准。初步完成了生活污水防治目标。工业废水治理方面,虽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现波动式增加,但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可以看出政府有意识的控制工业污水排放。湖北省常年进行工程治理,追加工业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工业企业污水治理能力,加强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管控力度。表3湖北省2013—2021年工业污水治理状况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万吨)294054301704313785274787272694269605332993310095313507治理工业污水投资(单位:万)158731840926067397073129622807312871557912177治理工业废水施工项目(单位:个)283863395234272124数据来源:历年《湖北年鉴》大气污染状况大气污染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上升到危害健康的水平,从而影响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自然源,诸如火山喷发、林火、风化作用等,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包括工业排放、燃烧燃料、车辆排放和核试验等,尤其是后一类更为严重。不过,湖北省在大气污染治理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为例,在2013—2020年间湖北省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减少。从2014年到达580200吨的峰值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持续性地降低到2019年的356347吨,即使存在2020年497998吨的升高,也没有改变排放量持续降低的趋势。图SEQ图\*ARABIC42013—2021年湖北省工业氮氧化物废气排放状况数据来源: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废气排放量减少是政府主导大气污染治理的结果。得益于多年以来的技术资金积累,政府可以坚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方针,关停高污染违规排放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2021年,湖北省针对废气排放防止就投入了10223套工业废气治理设施,各地区工业废气治理设施运作费用高达68.92亿。有效控制了湖北省废气排放状况。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工业固体废物可分为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工业固体废物两种,本文着重研究的是普通工业固体废物。这类废物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领域,且不具有危险性特征。没有危险性并不代表治理不棘手,相反,固体废物的堆积会对土壤、地下水产生污染,目前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最优解就是将其收回二次综合利用。针对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防治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国家先后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遍固体废物名录》并逐年修订。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界定、处理方式标准以及违法处罚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综合利用率要达到50%以上。为治理省内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统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严密监管土壤安全。增加治理工业固体废弃物方面的项目与投资,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2021年的治理资金投入超过了2000万。虽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近年来呈现出增加趋势,但是超过60%的高综合利用率对限制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表4湖北省2013—2021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相关状况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万吨)81818006.357750710981128472133688987102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单位:万吨)61966139.4252534332481255991006061776843综合利用率76%77%68%61%59%66%75%69%67%数据来源:历年《湖北统计年鉴》

湖北省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分析结合上文理论与湖北省现状和相关数据。本文将利用“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其次用相关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当前湖北省FDI对省内环境污染产生了何种影响。数据及模型设定环境污染指数设定环境污染是由人为或偶发因素引起的,某些物质的排放超出了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进而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在湖北省,近年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工业和制造业,尤其表现在空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上。本研究选择了2013年至2021年湖北省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和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并据此计算了各年份的环境污染指数。具体模型如下:Y模型中,Yj代表环境污染指数,X代表三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其中X1j代表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X2j代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X3j代表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总排放量),a(t=1,2,3)是各指标的权重,j=1至9代表九组数据。熵值法根据各指标数值变化对整体的影响,计算指标的熵值,进而确定权重。在信息论中,熵指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指标的熵值越大,权重越小。在处理多指标赋权的问题时,可以消除人为主观赋值带来的结果偏差,规避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数据预处理为便于计算,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预处理,公式如下:X其中,aij表示各项指标的指标值;Xij表示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值。“熵值法”求权重1.计算各项指标下各年份标准化值的比重pp其中,Xij(i=1,2,3,4;j=1,2,3,4,5,6,7,8,9)为各年份下各项指标的标志。2.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eie其中,t=3.计算指标权重wigw其中,gi为第i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各年份的环境污染指数将上述计算出的标准化值和权数分别代入环境污染指数模型中,得到2013年-2021年的环境污染指数,如下表所示:表52013年-2021年环境污染指数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环境污染指数0.61160.66240.73590.83760.83440.85870.56160.46770.4845回归模型设定本研究采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将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作为解释变量,环境污染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模型如下:ln其中,Yj代表环境污染指数;β0为在无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下,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β1是模型中需要估计的参数;Zj表示FDI的实际利用金额;ej是随机扰动项;j=1至9表示九组观测数据。此模型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以了解资本流入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数据检验针对文章数据要求其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满足平稳性假设,所以当前得出的环境污染指数需要与当年的FDI做平稳性检验。(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为降低变量的波动性,分别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其中y为环境污染指数,x为当年的湖北省FDI。利用Eviews13.0软件,通过ADF检验法,得出结果如表6所示:变量检验类型(C,T,K)ADF统计量5%临界值P值结论y(C,0,1)-1.427-3.4030.508不平稳x(C,0,1)-2.213-3.4030.217不平稳d2y(0,0,1)-3.131-2.0210.008平稳d2x(0,0,1)-4.991-2.0210.001平稳表6相关变量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y的水平单位根检验统计量ADF值为-1.427,大于5%的水平临界值为-3.403,且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508,在5%的水平下表现为非平稳,而经过二阶差分处理后,表现为平稳序列。同理可知,x同样为非水平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同样为平稳序列。(2)变量的协调检验。y和x为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E-G两步法协整检验。即:如果回归模型得到的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则表明两者间存在协整关系。对残差e做ADF检验,结果如下:变量检验类型(C,T,K)ADF统计量5%临界值P值结论E(0,0,3)-12.159-2.0440.000平稳表7残差单位根检验由表7可知,残差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平稳序列,即为平稳时间序列。表明xy两个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即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模型利用Eviews13.0软件对环境污染指数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做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下:LnY由回归结果看出,环境污染指数与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环境污染指数下降0.091%。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湖北省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直接减轻作用。利用贸易效应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环境污染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建厂以先进的技术进入市场竞争,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技术得以作用于投资地。然后FDI促进当地的人均收入增长,激发当地人群环境偏好的提高和环保项目投入的增加,接下来政府在环境保护层面会对产品生产加以限制。接着因为FDI投入的领域不同,对当地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最后,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投资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也会愈加明显。针对湖北省现状,技术效应、收入效应和政策效应在外商直接投资减轻省内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FDI对环境污染的减轻仍有发挥余地。总结与建议总结通过回归分析及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湖北省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相关性。FDI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呈负相关,表明FDI的引入有助于减少废气排放;而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则呈正相关,显示FDI可能加剧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在分析FDI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时,发现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国民收入,对改善环境状况有一定贡献。结构效应中,第二产业的增长显著增加了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这与该产业主要由制造业构成有关,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废弃物。然而,FDI带来的结构效应实际上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可能的原因包括FDI流入科技行业较少,未显著推动湖北省的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变量选择可能存在问题,技术效应作为多方面技术利用的综合评估,应包含能源利用率、生产效率、治污技术等方面,本文在此指标的选取上尚有完善空间。综上所述,FDI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可以进行干预。要扩大湖北省内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引进先进、环保的技术,优化投资布局,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助力减轻环境污染建议由上述内容可知,当前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抑制了湖北省环境污染。就整体而言FDI对湖北省省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关系基本符合“污染光环”假说。即,随着FDI的引进,整体上将改善湖北省生态环境。如何加强“污染光环”对省内环境的作用,就政府和外企两方面入手,综合上述内容,文章给出以下建议:政策建议坚持对外开放方针,改善引资环境要充分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湖北省的发展作用,坚持对外开放方针。通过减少税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外资引入相关法律法规等方法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外资引入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继续扩大省内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严格企业筛查,提升市场准入标准对于产业转移企业和外商投资要及时辨别,严格检查。积极吸引外国投资者向生产性服务行业投资,同时对化工、建材、钢铁等高污染、低附加值并耗能大的企业的入驻实行严格控制。对待省内现有制造业企业需要提升市场准入标准,以高要求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促进产品生产向环保、低能耗、高附加值发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及时整改或淘汰。坚定产业升级战略,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加强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的核心支撑,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从科技强国到产业强国、经济强国的转变。积极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挥地区大学集中的优势,加强科研人才、工程师、技术员的培养,为产业升级预备有生力量。企业建议经过多年的投资并购和市场反馈,企业在与政府、与市场交流方面也具有着大量经验。在当前的市场局势与政策风向的作用下,企业为了长期盈利,势必要进行变通。如何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明确市场局势,优化产业布局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各方面信息畅通是极其重要的。要明确当前市场的竞争局势,了解政策偏向,考虑自身发展状况和后续发展需求,及时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积极同当地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吸引技术人才,主动进行供给侧技术升级。尽力实现投资阻力最小化,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遵守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