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结构体系中,侧向刚度最大的是()A.框架结构B.框架-剪力墙结构C.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A.100mmB.150mmC.200mmD.250mm3.以下荷载中,属于永久荷载的是()A.楼面活荷载B.风荷载C.结构自重D.雪荷载4.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C.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D.防止梁发生整体失稳5.砌体结构中,普通烧结砖的强度等级用()表示。A.MUB.MC.CD.Q6.某多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安全等级为二级,则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应取()A.0.9B.1.0C.1.1D.1.2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ξ=ξb时,构件的破坏形态为()A.少筋破坏B.适筋破坏C.超筋破坏D.界限破坏8.下列关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高于光圆钢筋B.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粘结强度越大C.钢筋表面有油污会降低粘结强度D.钢筋直径越大,粘结强度越大9.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²),HRB400级钢筋(fy=360N/mm²),柱内配置4根直径20mm的纵向钢筋(As=1256mm²),则该柱的稳定系数φ=0.9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A.1430kNB.1860kNC.2120kND.2450kN10.地震作用属于()A.永久荷载B.可变荷载C.偶然荷载D.静态荷载11.下列关于框架结构节点设计的要求,错误的是()A.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B.节点内箍筋应加密C.梁的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D.节点区可以不配置箍筋12.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墙体的抗压强度B.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C.承担楼板传来的荷载D.减少墙体的温度裂缝13.受拉构件中,当轴向拉力作用在钢筋合力点与混凝土合力点之间时,构件属于()A.大偏心受拉B.小偏心受拉C.轴心受拉D.弯剪扭复合受力14.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B.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推迟裂缝的出现C.预应力混凝土只能用于受弯构件D.预应力混凝土不需要配置普通钢筋15.某简支梁跨度为6m,均布荷载设计值为20kN/m(包括自重),则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A.90kN·mB.120kN·mC.150kN·mD.180kN·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__________。2.混凝土的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__________作用下产生的变形。3.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__________和伸长率。4.框架结构的承重体系由梁、__________和基础组成。5.砌体结构中,砂浆的强度等级用__________表示。6.受弯构件的三种破坏形态为少筋破坏、适筋破坏和__________。7.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__________。8.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主要与构件的__________有关。9.钢筋混凝土梁中,当剪跨比λ>3时,易发生__________破坏。10.预应力混凝土按施工方法分为先张法和__________。1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设置构造柱、__________和限制房屋高度与层数。12.结构设计时,荷载的代表值包括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__________。13.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钢筋锈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__________。14.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分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和__________。15.钢结构中,钢材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塑性破坏和__________。16.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Vcs表示混凝土和__________共同承担的剪力。17.砌体的抗压强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块体的抗压强度。18.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担__________荷载。19.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包括平截面假定和__________。20.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__________的概率。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2.说明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各列举3点)。3.什么是“强柱弱梁”设计原则?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如何实现这一原则?4.简述混凝土梁裂缝控制的三个等级及其要求。5.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四、计算题(共40分)1.(15分)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度l=5m,截面尺寸b×h=250mm×500mm(h0=465mm),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q=30kN/m(包括自重)。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²,ft=1.43N/mm²),HRB400级钢筋(fy=360N/mm²,ξb=0.518)。(1)计算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2)验算该梁是否为适筋梁(αs=M/(α1fcbh0²),γs=(1+√(1-2αs))/2,As=M/(γsfyh0))。2.(15分)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400mm,计算长度l0=5m,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²),HRB400级钢筋(fy'=360N/mm²),柱内配置8根直径20mm的纵向钢筋(As'=2513mm²)。(1)计算柱的长细比λ;(2)查表得稳定系数φ=0.85,计算该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公式:N≤0.9φ(fcA+fy'As'))。3.(10分)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300mm×500mm(h0=465mm),轴向压力设计值N=300kN,弯矩设计值M=150kN·m,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²),HRB400级钢筋(fy=fy'=360N/mm²,ξb=0.518),a=a'=40mm。(1)计算初始偏心距e0;(2)判断偏心受压类型(ηe_i>0.3h0为大偏心,反之为小偏心)。五、综合分析题(共30分)1.(15分)某7层普通砖砌体住宅,层高3m,总高度21m,位于8度(0.2g)抗震设防区,场地类别为II类。试分析该房屋可能存在的抗震薄弱环节,并提出3条针对性的加强措施。2.(15分)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未达到设计要求(实际强度为C25,设计为C30)。假设其他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分析混凝土强度不足对框架柱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2种可能的处理方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B5.A6.B7.D8.D9.B10.C11.D12.B13.A14.B15.A二、填空题1.耐久性2.应力3.极限抗拉强度4.柱5.M6.超筋破坏7.强烈程度8.长细比9.斜拉10.后张法11.圈梁12.准永久值13.粘结力14.小偏心受压破坏15.脆性破坏16.箍筋17.低于18.水平19.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20.预定功能三、简答题1.主要原因:(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可传递应力;(2)两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近(钢筋约1.2×10⁻⁵/℃,混凝土约1.0×10⁻⁵~1.5×10⁻⁵/℃),温度变化时变形协调;(3)混凝土包裹钢筋,保护钢筋避免锈蚀,提高结构耐久性。2.优点:(1)材料来源广(砖、石、砌块),成本低;(2)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3)施工简单,无需大型设备。缺点:(1)自重大,抗震性能差;(2)强度低,构件截面大,空间利用率低;(3)砌筑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3.“强柱弱梁”指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应优先出现在梁端,而非柱端,以避免柱破坏导致结构整体倒塌。实现方法:(1)控制柱的抗弯承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力(通过调整梁柱配筋量);(2)提高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大柱截面尺寸;(3)对柱端箍筋加密,增强柱的延性和抗剪能力。4.裂缝控制等级: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受拉边缘不出现拉应力;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受拉边缘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三级(允许出现裂缝):构件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如0.3mm或0.2mm)。5.主要内容:(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均匀分布);(3)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如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更优);(4)控制结构的高宽比、层间位移等限值;(5)加强构件之间的连接(如节点、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6)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为第一道防线)。四、计算题1.(1)跨中最大弯矩M=ql²/8=30×5²/8=93.75kN·m=93.75×10⁶N·mm(2)αs=M/(α1fcbh0²)=93.75×10⁶/(1.0×14.3×250×465²)=93.75×10⁶/(1.0×14.3×250×216225)=93.75×10⁶/(774,731,250)≈0.121γs=(1+√(1-2×0.121))/2=(1+√0.758)/2≈(1+0.871)/2≈0.935As=M/(γsfyh0)=93.75×10⁶/(0.935×360×465)=93.75×10⁶/(156,351)≈600mm²ξ=1-√(1-2αs)=1-√(1-0.242)=1-√0.758≈1-0.871=0.129<ξb=0.518,故为适筋梁。2.(1)长细比λ=l0/b=5000/400=12.5(当l0/h=5000/400=12.5,取λ=12.5)(2)截面面积A=400×400=160,000mm²承载力N=0.9φ(fcA+fy'As')=0.9×0.85×(14.3×160000+360×2513)=0.765×(2,288,000+904,680)=0.765×3,192,680≈2,442,000N=2442kN3.(1)初始偏心距e0=M/N=150×10⁶/300×10³=500mm(2)附加偏心距ea=max(20mm,h/30)=max(20mm,500/30≈16.7mm)=20mm初始偏心距ei=e0+ea=500+20=520mmη=1+(l0/h)²ζ/(1400e_i/h0)(假设l0=1.0h=500mm,ζ=0.5fcA/N=0.5×14.3×300×500/(300×10³)=0.5×14.3×150,000/300,000=0.5×7.15=3.575>1,取ζ=1)η=1+(500/500)²×1/(1400×520/465)=1+1/(1400×1.118)≈1+1/1565≈1.0006≈1.0ηei=1.0×520=520mm,0.3h0=0.3×465=139.5mm,520>139.5,故为大偏心受压。五、综合分析题1.抗震薄弱环节:(1)7层砖砌体房屋高度21m,8度区限值为21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普通砖砌体8度0.2g时,高度限值为21m),虽未超限但接近上限,整体性差;(2)楼梯间墙体易因平台梁约束形成短柱,发生剪切破坏;(3)顶层和底层墙体因地震惯性力分布,层间位移较大,易出现水平裂缝;(4)纵横墙交接处连接薄弱,易发生错位或倒塌。加强措施:(1)提高构造柱设置密度(如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并增大构造柱截面(如240mm×240mm);(2)增强圈梁设置(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截面高度≥120mm,纵筋≥4Φ12);(3)楼梯间墙体水平配筋率提高(如在休息平台标高处增设水平钢筋网片);(4)采用配筋砌体(如在水平灰缝内配置φ4@300的钢筋网)。2.影响分析:混凝土强度降低(C25的fc=11.9N/mm²,C30的fc=14.3N/mm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