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介质?A.空气B.土壤C.人体D.水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成因是:A.环境中生物性污染物超标B.地质结构导致的某些化学元素分布异常C.工业“三废”排放污染D.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3.下列属于二次大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SO₂)B.氮氧化物(NOₓ)C.臭氧(O₃)D.颗粒物(PM)4.水俣病的致病因子是:A.镉B.甲基汞C.砷D.铅5.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步骤是:A.危害识别B.剂量-反应关系评定C.暴露评价D.危险度特征分析6.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来源于:A.工业废水B.农业面源污染C.生活污水D.医院污水7.土壤的自净作用不包括:A.物理净化B.化学净化C.生物净化D.放射性净化8.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C.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D.苯并[a]芘和二噁英9.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时,最常用的指示性指标是:A.二氧化碳(CO₂)B.甲醛(HCHO)C.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D.可吸入颗粒物(PM₁₀)10.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性环境污染物?A.军团菌B.蓝藻毒素C.尘螨D.苯系物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主要危害是:A.直接导致急性中毒B.干扰机体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C.引起遗传性疾病D.破坏呼吸系统黏膜12.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的水质常规指标共:A.42项B.64项C.97项D.106项13.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A.5.6B.6.5C.7.0D.8.514.土壤污染的特点不包括:A.隐蔽性B.累积性C.可逆性D.治理难度大15.室内氡气的主要来源是:A.建筑材料(如花岗岩)B.吸烟C.烹饪油烟D.装修涂料16.大气中PM₂.₅的粒径范围是:A.0.1-2.5μmB.2.5-10μmC.10-100μmD.大于100μm17.下列哪项属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A.健康危险度评价B.生态风险评价C.指数法D.毒理学实验18.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甲状腺肿大B.骨骼畸形(氟骨症)C.皮肤色素沉着D.智力发育障碍19.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指:A.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度随食物链延长而增加B.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扩散C.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D.污染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2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₂.₅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是:A.35μg/m³B.75μg/m³C.150μg/m³D.250μg/m³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介质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3.光化学烟雾4.基准剂量(BMD)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暴露途径及其特点。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步骤?5.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以PM₂.₅为例,论述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从环境卫生学角度,论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及主要技术措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B5.B6.C7.D8.B9.A10.D11.B12.C13.A14.C15.A16.A17.C18.B19.A20.B二、名词解释1.环境介质:指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生物等,是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和储存的载体。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结构原因,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存在区域性差异,导致某些地区的水、土壤、食物中某种化学元素(如碘、氟、砷)过多或缺乏,从而使当地人群中发生特有的区域性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3.光化学烟雾:由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ₓ)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醛类等),表现为烟雾弥漫、空气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和刺激性。4.基准剂量(BMD):通过统计模型计算得到的化学物质引起特定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通常以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BMDL)表示,用于替代传统的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提高危险度评价的准确性。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指环境中存在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可通过干扰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代谢等过程,从而对生物的生殖、发育、免疫等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双酚A、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三、简答题1.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暴露途径及特点:(1)经呼吸道暴露:大气污染物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体,特点是吸收速度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吸收量大(成人每日呼吸约10-15m³空气),且某些脂溶性污染物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2)经消化道暴露:污染物通过污染的水、食物进入人体,特点是暴露途径复杂(涉及水、土壤、生物富集等环节),儿童因手-口行为更易暴露。(3)经皮肤暴露:污染物通过表皮渗透或毛囊进入人体,特点是脂溶性、分子量小的物质(如有机磷农药)更易吸收,皮肤损伤时暴露风险增加。(4)其他途径:如医源性暴露(药物)、母婴暴露(通过胎盘或母乳传递),但非环境污染物主要暴露途径。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水源污染后,疾病呈爆发性流行,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例;(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饮用同一水源的人群发病;(3)停止使用污染水源或采取净化措施后,疫情可迅速控制;(4)除人-人直接传播外,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可再次污染水源,形成二次传播。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1)温室效应:CO₂、CH₄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极端天气(如热浪、暴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2)臭氧层破坏:平流层臭氧减少,紫外线(UV-B)辐射增强,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升高,抑制免疫系统;(3)酸雨:pH<5.6的降水破坏土壤和水体生态平衡,使重金属(如铅、镉)从土壤中溶出,污染水源和农作物,间接危害人体健康;(4)大气棕色云团:由颗粒物、黑碳等组成的区域性污染层,影响太阳辐射,降低农作物产量,同时加剧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刺激。4.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1)危害识别:确定环境污染物是否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主要通过毒理学实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2)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分析污染物暴露剂量与健康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常用基准剂量(BMD)或阈剂量表示;(3)暴露评价:评估人群对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如暴露浓度、时间、途径),通过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如尿中代谢物)等方法;(4)危险度特征分析:综合前三项结果,计算人群的健康风险(如终身致癌风险),并描述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关键影响因素。5.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1)隐蔽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初期无明显外观变化,需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2)累积性: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可在土壤中长期累积,浓度逐渐升高;(3)不可逆转性:部分污染物(如重金属)与土壤胶体结合后难以迁移,修复难度大;(4)治理难度大:土壤污染往往涉及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周期长(数年至数十年)、成本高(如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四、论述题1.以PM₂.₅为例,论述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健康影响:①呼吸系统:PM₂.₅可深入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增加肺炎、肺癌风险;②心血管系统:通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③致癌性:PM₂.₅吸附多环芳烃(PAHs)、重金属等致癌物,长期暴露可增加肺癌、膀胱癌等发病率;④人群易感性:儿童、老年人、心肺疾病患者对PM₂.₅更敏感,暴露后症状更严重。(2)作用机制:①氧化应激:PM₂.₅中的成分(如过渡金属、有机物)可诱导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ROS),破坏细胞结构(如脂质过氧化、DNA损伤);②炎症反应: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TNF-α、IL-6),引发局部和全身性炎症;③基因毒性:吸附的致癌物(如苯并[a]芘)可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恶性转化;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PM₂.₅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干扰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增加心律失常风险。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及主要技术措施:(1)必要性:①保护水环境:农村生活污水(含氮、磷、病原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河流、湖泊富营养化(如蓝藻水华),威胁饮用水安全;②预防疾病传播:污水中的肠道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寄生虫(如蛔虫卵)可通过污染水源或土壤传播介水传染病(如腹泻、伤寒);③促进生态平衡: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体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破坏农村水生态系统;④提升生活质量:污水随意排放产生异味、蚊蝇滋生,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和心理健康。(2)主要技术措施:①人工湿地: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通过物理过滤、植物吸收(如芦苇、香蒲)和微生物降解去除污染物,适用于地势平缓、土地资源较丰富的村庄;②生物处理技术:如厌氧发酵(化粪池)+好氧处理(生物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薪酬管理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金属矿山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相变储能材料热循环稳定性提升路径分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协同发展及政策红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材背景下免漆门产业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电制氨工艺路线选择与合成氨产能更新周期研究
- 2025-2030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儿童智力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展望
- 2025-2030纳米载体生物农药控释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分析
- 2025-2030纳米级手术器械材料创新与生物相容性测试报告
-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
- 银行公私联动课件
- 2025年电工(高级)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清收法律培训课件
- 2026届广东省领航高中联盟高三一模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数学单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压力容器R1证理论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制作小火车课件
- 2025年健康产业行业健康管理与预防保健趋势研究报告
- 无人机考证培训合作协议书5篇
- 骨肉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