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美术的A.审美功能  B.教育功能  C.记录功能  D.娱乐功能答案:B解析:张彦远将绘画与儒家伦理教化直接挂钩,突出其社会教育价值。2.下列对“没骨法”描述正确的是A.以线勾轮廓再填色  B.直接用色墨渲染造型  C.先泼墨后勾线  D.以金粉勾勒答案:B解析:没骨法摒弃墨线骨架,靠色块叠压表现形体,为恽寿平发扬。3.哥特式建筑飞扶壁的主要结构作用是A.装饰尖塔  B.分担侧推力  C.引导雨水  D.增强采光答案:B解析:飞扶壁将穹顶侧推力传递至外部墩柱,使墙体可开大窗。4.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是A.德拉克洛瓦  B.安格尔  C.库尔贝  D.莫奈答案:B解析:安格尔强调理性秩序与素描造型,与浪漫主义形成对比。5.我国现存最早纸本设色工笔画是A.《簪花仕女图》  B.《虢国夫人游春图》  C.《挥扇仕女图》  D.《宫乐图》答案:A解析:周昉《簪花仕女图》为辽博藏唐纸画,绢本之前已佚。6.“黄金分割”比例约为A.1∶1.2  B.1∶1.618  C.1∶2  D.1∶√3答案:B解析:黄金比≈1∶1.618,被广泛用于古典至现代构图。7.油画“肥盖瘦”原则指A.上层含油少下层含油多  B.上层含油多下层含油少  C.颜料厚涂覆盖薄涂  D.先画暗部后画亮部答案:B解析:防止上层颜料干燥收缩开裂,需遵循“肥盖瘦”。8.下列属于“冷抽象”代表画家的是A.康定斯基  B.蒙德里安  C.波洛克  D.马蒂斯答案:B解析:蒙德里安几何网格排除情感温度,属冷抽象。9.青铜器“饕餮纹”主要流行于A.夏代  B.商代  C.西周中期  D.春秋答案:B解析:商代尊神重祭,饕餮纹具威慑与通神双重意义。10.摄影中“白加黑减”曝光口诀针对的是A.光圈优先  B.快门优先  C.测光系统被误导  D.镜头眩光答案:C解析:大面积白或黑会误导测光,需人为补偿。11.米开朗基罗雕塑《垂死的奴隶》原定为A.教皇陵墓装饰  B.佛罗伦萨洗礼堂  C.威尼斯总督府  D.圣彼得大教堂立面答案:A解析:该作为尤里乌斯二世陵墓计划的一部分。12.中国画“六法”中“传移模写”主要指A.临摹古画  B.写生自然  C.创作变形  D.诗书画印结合答案:A解析:传移模写强调通过临摹传承前法。13.下列对“色域绘画”描述正确的是A.强调笔触动感  B.大面积平涂色块  C.使用广告色  D.以线条分割为主答案:B解析:罗斯科、纽曼等人用大色块营造精神空间。14.敦煌莫高窟北凉275窟形制为A.中心塔柱窟  B.覆斗顶窟  C.毗诃罗窟  D.大佛窟答案:C解析:275窟为僧房窟(毗诃罗),供禅修。15.套色木刻“主版”通常刻A.轮廓线  B.最浅色块  C.最暗色块  D.肌理符号答案:A解析:主版先印,提供后续套版基准。16.美术课程核心素养“文化理解”强调A.掌握透视规律  B.尊重多元文化  C.训练明暗调子  D.记忆美术史年份答案:B解析:文化理解指向对多元视觉文化的平等尊重与阐释。17.荷兰“风格派”运动发起刊物是A.《青骑士》  B.《DeStijl》  C.《Blast》  D.《Studio》答案:B解析:1917年杜斯堡创办《DeStijl》。18.下列属于“光效应艺术”的是A.瓦萨雷利作品  B.达利作品  C.基弗作品  D.巴斯奎特作品答案:A解析:瓦萨雷利用几何错位制造视觉震颤。19.明代“浙派”画风渊源可追溯至A.李唐、马远  B.董源、巨然  C.赵孟頫  D.文徵明答案:A解析:戴进等浙派画家继承南宋院体雄健。20.新课标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突出A.结果排名  B.过程与结果并重  C.教师主观印象  D.技法难度答案:B解析:标准强调学习过程与终端表现的综合证据。2.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1.北宋郭熙提出“三远”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高远、深远、平远22.油画透明画法中,用________油加入树脂增加光泽与硬度。答案:达玛23.巴黎________博物馆藏有《汉谟拉比法典》浮雕。答案:卢浮宫24.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颁布年份为________。答案:202225.摄影中色温单位是________。答案:K(开尔文)26.南宋________窑以“开片”纹著称。答案:哥27.拜占庭镶嵌画《查士丁尼与随从》位于意大利________。答案:拉文纳圣维塔莱教堂28.套色版画“减版法”又称________版。答案:毁29.德国表现主义团体“桥社”成立于________年。答案:190530.中国画“墨分五色”指浓、淡、干、湿、________。答案:焦31.油画直接画法法语称________。答案:allaprima32.唐代________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答案:张璪33.现代色彩体系CIE1931基于________实验数据。答案:人眼视觉34.美术教学“KUD”模式中“K”指________。答案:Knowledge35.法国奥赛博物馆前身是________火车站。答案:奥赛3.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36.修拉《大碗岛星期日下午》属于点彩派。 答案:√37.青花瓷釉下彩以氧化铜呈色。 答案:×(钴料)38.美术核心素养“创意实践”强调学生解决真实问题。 答案:√39.罗丹《巴尔扎克像》1897年沙龙展即获大奖。 答案:×(被拒)40.水彩画“干接法”可形成硬朗边缘。 答案:√41.顾恺之《洛神赋图》用“铁线描”。 答案:√42.立体主义完全抛弃色彩表现。 答案:×43.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属大乘佛教。 答案:√44.摄影中F值越大景深越浅。 答案:×45.包豪斯学校1919年成立于魏玛。 答案:√4.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46.波臣派答案:明代曾鲸创肖像画流派,以淡墨勾勒结构,后施多层赭粉渲染,强调面部体积与质感,兼具西画透视光影,代表作《王时敏小像》,对清初“金陵八家”及日本长崎画派均有影响。47.威尼斯画派答案:16世纪以乔尔乔涅、提香为核心,活跃于威尼斯,强调色彩与光线胜于线条,善用油画厚涂与金色调,表现享乐主义与诗意风景,奠定西方色彩绘画传统,对巴洛克与洛可可影响深远。48.图像学答案:现代美术史研究方法,由潘诺夫斯基系统提出,分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释三层,旨在揭示视觉符号背后的文化、社会与意识形态意义,拓展了美术史的人文维度。5.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49.简述“徐黄体异”及其对宋代花鸟画的影响。答案:五代黄筌居西蜀画院,风格富丽工致、重彩写生;南唐徐熙为江南处士,以墨骨淡彩、野逸灵动为主,世称“徐黄体异”。北宋初年,黄氏父子掌控翰林图画院,确立“黄家富贵”为标准,主导百年;至崔白、吴元瑜出,吸收徐熙“野逸”突破程式,促成北宋中后期花鸟由宫廷装饰转向自然情趣,奠定文人画先河。50.概述包豪斯基础课程中“材质与肌理”训练的教学理念及其当代启示。答案:伊顿、阿尔伯斯等将材质触觉体验设为必修,学生通过编织、金属、纸材等实验,记录光影、张力与形变,建立“感知—分析—应用”链条,打破纯艺术与应用艺术壁垒。其启示:一、以感官体验激活创造;二、跨学科整合STEAM;三、强调“设计为人”,将功能、经济与美学统一;四、倡导“失败即数据”,鼓励迭代。今日中学美术可借鉴,设置“微课题”,用废旧材料探究结构,培养可持续设计观。51.比较“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在题材、市场、观念上的异同。答案:相同:均处通商口岸,受新兴资产阶级赞助,重视花鸟、人物,兼工带写,强调雅俗共赏,借金石书法入画,推动中国画现代转型。差异:一、题材上海派兼蓄历史、市井、肖像,岭南派侧重南方风物与时代叙事;二、市场上海派依托沪上画廊、笺扇店,辐射江浙,岭南派靠广州、香港及海外华侨;三、观念上海派以“兼容并包”为旗帜,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强调传统出新,岭南派高剑父等提出“新国画”,引入透视、光影、日本渲染,主张“艺术革命”,直接服务国民革命宣传,政治色彩更浓。6.作品赏析(共10分)52.阅读材料:郭熙《早春图》(轴,绢本水墨淡彩,158.3×10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请从构图、笔墨、意境、时代精神四方面赏析,不少于200字。答案示例:构图主峰突兀而右倾,以“S”形溪涧引导视线回旋,体现三远法之高远、深远、平远并用,山体层层推递,空白云雾留虚,气势宏阔而灵动;笔墨以圆笔“卷云皴”层层渍染,湿笔淡墨显早春润泽,浓墨点苔提神,树干用“蟹爪枝”峭拔向上,寓复苏之意;意境上晨雾初散,山泉解冻,渔舟始行,士子携童登岸,传递宋人对宇宙生生不息的静观与敬畏;时代精神层面,神宗新政方启,郭熙以“春回大地”暗喻朝廷更化,山水被赋予政治隐喻,体现北宋院画“图式—道德—权力”三位一体的视觉政治学,开画院山水祥瑞图式先河。7.综合应用题(共9分)53.教学情境:某校初二年级将进行“城市记忆”主题单元,需融合摄影、速写与版画,时长4课时。请完成:(1)设定单元大概念与基本问题;(2)设计第2课时“镜头里的老街”学习活动,含目标、任务、评价;(3)说明如何渗透“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答案:(1)大概念:视觉图像记录并重塑城市文化记忆。基本问题:我们如何通过镜头与版画让老街“说话”?(2)课时目标:①识别并运用三分法、引导线、框景等摄影构图语言表现老街空间叙事;②通过EXIF数据分析光线与情感关系;③生成3张具有故事性的数字照片。任务:A.教师示范手机手动模式调节ISO、色温;B.学生分组赴老街拍摄,完成“入口—细节—人物”序列;C.回校即刻选片,用“星级+便签”互评,选出1张最佳。评价:过程性——拍摄日志记录尝试次数与参数变化;结果性——照片故事力四维量表(主题、构图、光影、创意)≥3分即为达标;自评+同伴+教师权重4∶3∶3。(3)文化理解渗透:课前邀请本地史研究者讲述老街移民史;拍摄前学生绘制“情感地图”,标注个人与街区的情感节点;课后将照片与口述史并置上传校园“云端博物馆”,供社区长者点评,实现跨世代对话,理解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多样性及保护议题。8.创作方案设计(共15分)54.命题:以“水”为媒,设计一份适用于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模块“综合材料”单元的创作方案,要求:一、列出材料与安全预案;二、说明创作步骤与技法要点;三、结合艺术史案例阐述创意来源;四、给出评价维度与标准;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字数不少于400字。答案:材料:透明环氧树脂、丙烯色浆、天然蓝晒铁盐、宣纸、旧地图、LED灯带、热熔胶、一次性注射器、塑料手套、口罩、通风橱。安全:佩戴丁腈手套与护目镜,树脂固化剂比例严格100∶40,操作温度20–25℃,废弃液料回收至专用桶,严禁明火。步骤:①以旧地图撕成江河形,蓝晒法晒制个人记忆照片,留0.5cm白边;②调配两色树脂,一层透明封地图,二层滴入丙烯色浆模拟水纹,用热风枪去泡;③半凝固时置入LED灯带,导线预留背面;④上覆宣纸,用注射器局部注入淡铁盐液,形成“水渍”晕染;⑤完全固化后背面安装电池盒,测试透光。技法要点:控制树脂厚度≤1cm防开裂;色浆浓度5%保透明;LED选2700K暖白与5500K冷白交替,制造晨昏变化。史论支撑:参考韩国艺术家金允哲《液态档案》对城市水系的记忆重构;中国汉代“水陆攻战纹”铜鉴以分层叙事表现水的社会功能;日本“水庭”枯山水以静寓动,启发“层叠—留白—光影”三位一体。评价:创意性30%,材料实验20%,工艺精度20%,主题表达20%,展示效果10%。核心素养:创意实践——树脂与光结合解决“时间流逝”不可视难题;文化理解——地图与照片叠合探讨水资源与家园变迁;审美判断——通过色温对比与层叠折射营造“水”之多义性;艺术表现——掌握液态材料固化窗口期,实现从液态到固态的“瞬间封存”。9.论述题(共20分)55.结合实例论述人工智能生成图像(AIGC)对中学美术教育“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挑战与机遇,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措施具体,不少于600字。答案:人工智能生成图像以扩散模型、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秒级输出高分辨率视觉方案,对“造型·表现”领域形成双重张力:一方面,学生可能因“一键出图”而弱化手绘造型基本功,教师陷入“技法无用论”焦虑;另一方面,AIGC提供即时视觉反馈,降低创意试错成本,为个性化表现打开前所未有的实验场。机遇首先体现在“生成式临摹”:教师可引导学生输入德加油画关键词,观察AI对笔触、色相、边缘的解构,再与原作对比,反向归纳大师造型规律,从而把传统“静态临摹”升级为“动态解析”,提升学生形式分析能力。其次,“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