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医学检验期末复习-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专医学检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糖蛋白结合的糖()A.葡萄糖B.半乳糖C.果糖D.甘露糖答案:C解析:糖蛋白中结合的糖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岩藻糖等,果糖一般不属于糖蛋白结合的糖。2.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葡萄糖氧化酶法B.己糖激酶法C.邻甲苯胺法D.Folin-Wu法答案:B解析:己糖激酶法是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葡萄糖氧化酶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邻甲苯胺法曾被广泛应用,但有一定毒性;Folin-Wu法已较少使用。3.正常成人空腹血糖的参考范围是()A.2.8~4.4mmol/LB.3.9~6.1mmol/LC.6.1~7.0mmol/LD.7.0~11.1mmol/L答案:B解析:正常成人空腹血糖的参考范围是3.9~6.1mmol/L。当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时为空腹血糖受损;大于7.0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时可诊断糖尿病。4.下列哪种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答案:C解析: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5.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的产物()A.葡萄糖B.半乳糖C.果糖D.蔗糖答案:A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其含量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是()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B解析:双缩脲法是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但操作复杂;酚试剂法主要用于微量蛋白质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快速测定,但特异性较差。7.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常见于()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肝硬化C.肾病综合征D.营养不良答案:B解析: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免疫刺激,球蛋白合成增加,导致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出现A/G比值倒置。急性肝炎时,蛋白变化一般不明显;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主要是白蛋白降低,但球蛋白变化不显著。8.下列哪种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最早升高()A.肌酸激酶(CK)B.乳酸脱氢酶(LDH)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D.碱性磷酸酶(ALP)答案:A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会出现特征性变化。肌酸激酶(CK)在发病后3~8小时开始升高,是最早升高的酶;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骨骼和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不大。9.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乳糜微粒(CM)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D.高密度脂蛋白(HDL)答案:D解析: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乳糜微粒(CM)主要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10.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胆色素()A.胆红素B.胆绿素C.胆素原D.胆汁酸答案:D解析: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它们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代谢的产物,不属于胆色素。二、多项选择题1.血糖的来源包括()A.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肝糖原分解C.糖异生作用D.肌糖原分解答案:ABC解析: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肝糖原分解可以在空腹时维持血糖水平;糖异生作用在禁食或饥饿时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因为肌肉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答案:ABCD解析: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它们共同参与血糖的调节,维持血糖的稳定。3.血清蛋白电泳可将血清蛋白分为()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答案:ABCD解析:血清蛋白电泳一般可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个区带,不同区带的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某些疾病的状态。4.下列哪些疾病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A.急性肝炎B.心肌梗死C.骨骼肌疾病D.胆囊炎答案:ABCD解析:急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转氨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可升高;骨骼肌疾病时,肌细胞损伤也可使转氨酶升高;胆囊炎时,由于炎症刺激和肝细胞的间接损伤,也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5.下列关于血脂的说法正确的有()A.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B.血脂水平受饮食、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C.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D.血脂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答案:ABCD解析: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血脂水平会受到饮食、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高脂饮食可使血脂升高,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水平也可能逐渐升高。高脂血症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不溶于水,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三、名词解释1.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为机体各组织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2.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是一个缓慢、连续且不可逆的过程,其含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3.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血脂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4.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分布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检测同工酶的变化可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5.黄疸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肉眼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四、简答题1.简述血糖的调节机制。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激素和器官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激素调节:-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肾上腺素:在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升高。-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来调节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血糖水平。例如,当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的分泌;当血糖升高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器官调节: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它可以通过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等过程来维持血糖的稳定。肌肉也可以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合成肌糖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糖。2.简述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其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肝脏疾病:在急性肝炎时,血清蛋白电泳一般无明显变化;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加,可出现A/G比值倒置。肝癌时,除白蛋白降低外,还可能出现甲胎蛋白带。-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大量蛋白尿,白蛋白降低,α2-球蛋白和β-球蛋白升高。-多发性骨髓瘤:可见单克隆性的M蛋白带,主要出现在γ区或β-γ区之间。-其他疾病:在炎症、感染等情况下,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可升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时,γ-球蛋白可明显升高。3.简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种类及临床应用。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CK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8小时开始升高,10~36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CK-MB对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发病后3~8小时升高,9~30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cTn):包括cTnI和cTnT,是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cTn在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高峰,cTnI可持续7~10天,cTnT可持续10~14天。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LDH在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升高,24~72小时达高峰,6~10天恢复正常。LDH1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在心肌梗死时LDH1/LDH2>1。由于其升高较晚,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肌红蛋白(Mb):是最早升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发病后1~3小时开始升高,6~9小时达高峰,24~48小时恢复正常。但其特异性较差,主要用于早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4.简述胆红素的代谢过程。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血红蛋白分解产生血红素,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胆绿素,胆绿素再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称为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具有脂溶性,可透过细胞膜,对脑组织有一定毒性。-胆红素的运输: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行运输,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液运输到肝脏后,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具有水溶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氧化后形成粪胆素,是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小部分胆素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小部分胆素原通过血液循环经肾脏排出体外,氧化后形成尿胆素。5.简述高脂血症的分型及特点。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高脂血症分为五型,各型特点如下:-Ⅰ型:又称高乳糜微粒血症,主要是乳糜微粒(CM)升高,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升高。此型临床少见,常于青少年时期发病,可出现腹痛、肝脾肿大等症状。-Ⅱa型:又称高β-脂蛋白血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正常。此型常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Ⅱb型:又称高β-脂蛋白和前β-脂蛋白血症,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同时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此型也较为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Ⅲ型:又称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患者手掌、肘部等部位可出现黄色瘤。-Ⅳ型:又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主要是VLDL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升高。此型常见,可伴有肥胖、糖尿病等。-Ⅴ型:又称高乳糜微粒和前β-脂蛋白血症,CM和VLDL同时升高,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胆固醇中度升高。此型较少见,可出现腹痛、胰腺炎等症状。五、论述题1.论述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各项指标的意义。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指标,同时还可检测尿糖、胰岛素、C肽等,以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血糖测定:-空腹血糖(FPG):是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的血糖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3.9~6.1mmol/L。FPG≥7.0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时,可诊断糖尿病;FPG在6.1~7.0mmol/L之间为空腹血糖受损(IFG)。FPG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随机血糖≥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时,可诊断糖尿病。随机血糖可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升高情况。-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适用于FPG在6.1~7.0mmol/L之间或有糖尿病可疑症状但FPG正常者。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口服75g无水葡萄糖,然后在服糖后0.5、1、2、3小时分别测定血糖。正常情况下,服糖后0.5~1小时血糖达到峰值,但不超过11.1mmol/L,2小时血糖<7.8mmol/L,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若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低(IGT);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OGTT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4%~6%。HbA1c≥6.5%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尿糖受肾糖阈的影响,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10mmol/L)时,尿糖才会阳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降低时,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而肾糖阈升高时,血糖升高但尿糖可能阴性。-胰岛素和C肽测定:胰岛素和C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β细胞释放。测定胰岛素和C肽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在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和C肽水平可正常或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降低。2.论述肝脏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肝脏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癌标志物检测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如下:-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清酶活性升高。ALT对肝细胞损伤更为敏感,急性肝炎时ALT升高更为明显;AST/ALT比值在不同肝脏疾病中有一定变化,在急性肝炎时AST/ALT<1,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时AST/ALT>1。-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在肝脏疾病中,肝内外胆管梗阻时ALP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梗阻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癌等疾病时,GGT可明显升高。它也是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之一。-血清蛋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白蛋白减少更为明显,可出现A/G比值倒置。-球蛋白:在肝脏疾病时,由于免疫刺激,球蛋白合成增加,尤其是γ-球蛋白。-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和非结合胆红素(UCB):STB升高可分为溶血性黄疸(UCB升高为主)、肝细胞性黄疸(CB和UCB均升高)和梗阻性黄疸(CB升高为主)。通过检测胆红素的变化可以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病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共享运营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国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6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网河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国网云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装修直播培训课课件
- 2025年信访局机关公务员面试高频问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A版)必修一高一数学上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单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
- 2025社区养老驿站社区安全与应急管理报告
-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标准化流程优化研究
- 铁路运载工具教学课件
- 桩基工程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
- 真空泵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妇联干校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交换与路由技术》课件第6讲 OSPF
- 专业水利工程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