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从点亮灯泡到驱动高铁,电流的顺畅流动是社会生活的命脉。然而,铜、铝等传统导电材料总伴随着能量损耗,就像水管中的水流遭遇摩擦阻力。有没有一种材料能让电流“零阻力”奔跑?答案是超导材料—这个凝聚人类百年智慧的科学奇迹,正在重塑能源与科技的版图。我们为什么需要超导导电性是材料传输电流的能力,材料的电阻小,材料的导电能力就强,反之亦然。铜、银和铝等金属因内部自由电子活跃,成为电线、芯片生产的主要材料。但即便是导电性最好的银,电阻也并非为零。电流流过时,由于电阻的存在,部分电能会以热量的形式耗散。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输电损耗的电量高达总发电量的5%~10%。随着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电力需求也逐步攀升,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的芯片发热已成为技术瓶颈。例如,传统半导体芯片中,约40%的电能转化为热量,既浪费能源,又需庞大的散热系统。如何把这部分能量节省下来?超导技术是答案之一。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汞在零下269摄氏度时,电阻突然消失,电流可永续流动而不衰减,他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超导电性”。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如同为电子铺这一特性已悄然改变生活。医院中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就是经典案例:其核心的超导线圈通电后产生强磁场,用于人体成像。若用普通铜线圈,不仅耗电量巨大,还需要持续供电制冷来抵消电阻发热,而超导线圈一旦通电,可永久维持磁场,能耗近乎为零。【高一语文卷第1页(共8页)】更宏大的应用已经落地。广东深圳平安大厦于2021年启用了自主研发的三相同轴高温超导电缆,这是世界上首次将超导电缆应用于超大型城市中心区。这条电缆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保护环境下工作,电流承载量是同等粗细铜缆的5倍,输电损耗降低约80%。未来,城市电网若全面改用超导电缆,输电效率将跃升,停电事故或将大大减少。寻找超导材料之路早期超导体需依赖液氦(零下269摄氏度)维持低温,成本极高。1968年,科学家麦克米兰提出理论:传统超导体在常压下的临界温度不会超过40开尔文(约零下233摄氏度),这一然而,1986年,铜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打破了这一预言,它可以在液氮温区(大于77开尔文,即零下196摄氏度)工作,使超导应用成本降低许多。2008年,铁基超导体成为第二类突2025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团队宣布最新科研突破:在常压环境下实现了镍氧化物薄膜超过“麦克米兰极限”(40开尔文以上)的超导电性,使镍基材料成为常压下继铜基、铁基之后的第三类高温超导材料体系。这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突破性研究,不仅刷新了超导材料家族图谱,更是在镍基体系中验证了高温超导的普适性,为破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关键拼图。“谁解开高温超导之谜,谁就掌握了21世纪能源革命的钥匙。”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曾经这么预言。在铜基、铁基、镍基三类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研究中,中国正从跟跑变为领跑。如果最终实现了“超高温超导”即室温超导,将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超导的“魔力”不止于零电阻。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发现,超导体能完全排斥外部磁场,仿佛被无形之力托起。这一“完全抗磁性”现象被称为“迈斯纳效应”,它是磁悬浮技术的物理基石。上海磁浮示范线已运行近20年,线上的列车依靠常规电磁铁悬浮,需持续供电维持磁场。而若采用超导磁悬浮,列车可“自发”悬浮于轨道之上,能耗可以大幅降低。2021年,中国在成都建成全球首条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车辆在液氮温区实现自稳定悬浮,为下一代磁悬浮高铁奠定基础。超导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量子物理的“宏观展厅”。在超导体中,无数的电子会结成“库珀对”,步调一致地运动,形成宏观尺度的量子态。这种特性让超导体成为量子科技的“核心元件”。例如,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能捕捉单个光子的信号,是量子通信的“火眼金睛”;超导量子比特可长时间保持量子叠加态,科学家正在利用超导量子比特设计量子计算机,实现复杂超高速运算。如果可纠错的通用超导量子计算机最终被研制成功,它将提供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快百万倍以上的运算能力,并带来信息技术的重大变革。【高一语文卷第2页(共8页)】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导电材料的电阻与导电能力成正比,材料的电阻越大,其导电能力就越弱。B.电流流过传统导电材料时,电阻会使部分电能转化为热量,造成能源浪费。C.中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与研究中,后来者居上,取得重大突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汞在零下269摄氏度时,会出现“超导电性”,即电阻突然消失,电流可永续流动而不衰减。B.超导体又称超导材料,指在某一温度以下,材料。C.继铜基、铁基超导体之后,镍基超导体成为第三类常压下突破“麦克米兰极限”的高温超导材料。D.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发现的,所以这一现象又被称为“迈斯纳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到超导体的一项是(3分)A.医院中的核磁共振成像仪B.广东深圳平安大厦的电缆C.上海磁浮示范线上的列车D.多通道超导单光子探测器4.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该科普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5.根据原文,简要概括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当今社会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卖磨刀石的人刘亮程①房子一年年变矮,半截子陷进虚土。人和牲口把梁上的虚土踩瓷,房子也把墙下的虚土压瓷。那些地,一阵子长苞谷,一阵子又长麦子。这阵子它开始长草了,从虚土庄到天边,都是草。草木把大地连起来。七月,走远的人回来说,东边是大片的铃铛刺,一刮风铃铛刺的响声铺天盖地,所有种子被摇醒,一次次走上遥远的播种之路。红柳和碱蒿把西边的荒野封死,秋天火红的红柳花和天边的红云相连,又从天空涌卷回来,把村庄的房顶烟囱染红,把做饭的锅染红,晚归的人和牛也是红的。七月,跑买卖的冯七闻着麦香回来,马脖子上的铃铛声在几里外传进村子。我们对他拉回来的东西没一点儿兴趣,喜欢听他说外面的事。他跑的地方最多,走的路最远。那些夜晚,村里一半人围在冯七家院子。有人想打听自己家人在远路上的消息,有人想打问自己的消息。冯七从来不带回同村人的消息,仿佛他们在远处从没有相遇,仿佛每个人都去了不同的地方。当冯七讲完他经过的所有村庄后,天还没亮,院子黑压压坐着人,有的睡着了,有的半睡半醒。这时就有人问,你每次回来时,看见了一个怎样的虚土庄。你见识了那么多人,回来看见的虚土庄人又是怎样一种人,我们在怎样的生活中过着一生。冯七说,我从北边回来的那个下午,看见虚土庄子的背后,零乱的柴垛、破土墙、粪堆,潦草圈棚,看见晚归人落满草叶尘土的脊背,蓬乱的后脑勺。多陌生啊!我就想,我们一次次回去的是这样一座村庄,一天天的劳忙后我们变成这样一群背影。【高一语文卷第3页(共8页)】你们或许从没注意过村子的背后,也很少有人从背后走进村子。我从东边回来的中午,看见太阳照亮的屋墙。所有人和牲畜在西北墙根儿乘凉。村庄的东面比西面新,漫长的西风把向西的墙吹秃、刮歪,把向西的草垛吹乱。从西边走过的人,会以为虚土庄是个几百年的老庄子了,从东边看才知道是个新庄子。而我从南面回来的早晨,看见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整洁的院落,敞亮的门窗,刚洒过水、清扫干净的路,穿着一新准备出门的村人。南面是村庄的门面,向着太阳月亮。我们不欢迎从北边来的人,把北边来的人叫“贼娃子”。北边没有正经路,北边是我们长柴火、放羊、套兔子打狼的地方。南来的路到了虚土庄,叉开两条腿,朝西朝东走了。我还没有从天上到达过虚土庄,不知道一只鸟、那群飞旋的鹞鹰看见了一座怎样的村庄;它们“呱呱”地叫,因为我们的哪件事情。它们在天上议论我们村子,落到地上时说天上的事,唧唧喳喳,说三道四。冯七讲述的远处村庄让人们彻底绝望。他把村里人的脑子讲乱了,弄不清到底有多少个村庄。当他讲述一个村庄时,人们心中就会有三四个相同的村庄,出现在不同的远方,它们星星一样密布在远远近近的地方。无论我们朝哪个方向走,最终都将融入前方的一个村庄,在那里安家落户,变成外来人,种别人种剩的地,听人家指使。另一些买卖人带来的消息,证实了冯七的说法。这片荒野四周都已住满人,只剩下虚土庄周围的荒野。虚土庄人的远方早就消失了,人、牛马羊,都没有更远的去处。以前我们长柴火、放羊、套兔子打狼的北沙窝,我们认为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北沙窝,到处是人走出的路,沙漠那头的人,已经把羊群赶过来,吃我们村边地头的草了。他们挖柴火的车,也已停到我们村边,挖我们地头墙根的梭梭红柳。老早我们叫砍柴火,砍一些梭梭红柳枝就够烧了。现在近处的梭梭红柳枝被砍光,我们只有挖它们的根。刘二爷说,那些车户,一开始想找一条路,把整个村子带出去。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把别处的好东西一车车运回村子时,觉得没必要再去别处了。况且,他们找到的所有路都只适合一辆马车奔跑,而不适合一个村庄去走。他们到过的所有村庄都只能让一个人居住,而无法让一个村庄落脚。七月,麦香把走远的人唤回村子。割麦子了,磨镰刀的声音把猪和羊吓坏了。卖磨刀石的人今年没来,大前年七月,那个背石头的人挨家挨户敲门。这个喊声在大前年七月的早晨,把人唤醒。突然的,人们想起该磨刀割麦子了。本来割麦子不算什么事,每年这个时节都割麦子。麦子黄了人就会下地,可是,这个人的喊声让人们觉得,割麦子成了一件事。人被突然唤醒似的,动作起来。那时节人的瞌睡很轻,大人小孩,都对这片陌生地方不放心。夜晚至少有一半人清醒,一半人半睡半醒,一片树叶落地都会惊醒一个人。守夜人在房顶上,抵挡黑暗的风声,风中的每一个声音都不放过。贴地刮来的两片树叶,一起一落,听着就像一个人的脚步,走进村子。风如果在夜里停住,满天空往下落东西。落下最多的是尘土叶子,也有别的好东西,一块头巾,几团骆驼毛。后来人的瞌睡一年年加重,就很难有一种声音能喊醒了。狗都不怎么叫了,狗知道自己的【高一语文卷第4页(共8页)】叫声早在人耳朵里磨出厚茧。鸡只是公鸡叫母鸡,鸡叫声越来越远,梦里的一天亮了,人们穿衣一块磨刀石五年就磨凹了。再过两年,我才能听到那个背石头人的敲门声。卖石头的人在南山采了石头,背着一路朝北,到达虚土庄再往西,路上风把石头的一面吹光。有时碰见跑顺风买卖的,搭一段路,但是很少。卖石头的人大多走侧风和顶风路,迎着麦香找到荒野中麦地拥围的村庄。他再回到虚土庄时我已经长大走了。我是提一把镰刀走的,还是扛一把铁锨,或者赶一辆马车走的,我记不清了。那时梦里的活儿开始磨损农具,磨刀石加倍地磨损,早就像鞋底一样薄了。一块磨刀石两年就磨坏了,可是卖磨刀石的人,来虚土庄的间隔,却越来越长,七八年来一次。他背着石头在荒野上发现越来越多的村庄,卖石头的路也越走越远,加上他的脚步,一年比一年慢,后来多少年间,听不到他的叫卖声了。【注】①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七月麦子飘香,在外跑买卖的冯七拉着东西回来,但大家不满意这些东西,只喜欢听他说外面的事,这一对比凸显了冯七见多识广。B.文章联想丰富,富有趣味,例如,因为冯七的话,“我”很想知道天上的鸟看见了一座怎样的C.文章通过心理描写,暗示卖磨刀石的人的喊声和人们割麦子间的关系,突出了卖磨刀石的人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好奇,增强可读性。D.文章运用夸张手法和细节描写,呈现了守夜人在房顶上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物,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渲染了村庄夜晚的寂静。7.关于文中冯七讲述村庄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虚土庄背后零乱的柴垛、土墙、粪堆,潦草圈棚,和人们邋遢的背影,令冯七B.这个部分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了从南面看到的虚土庄子的景象,内涵丰富。C.冯七表示需要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来看虚土庄子,才能全面了解人们的生活。D.“冯七讲述的远处村庄让人们彻底绝望”一句,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和改变的无措。8.“虚土庄人的远方早就消失了”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9.有人评价刘亮程散文的语言是“一种没有被城市文明覆盖或污染的浑金璞玉般的语言”。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高一语文卷第5页(共8页)】材料二: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餮一。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A壮大者B乃奸民C诈妄D以避征役E取之F何害G而卿H固执至此!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唐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建议不满十八岁的强壮男子也可征收,唐太宗听从并发出敕令,而魏征坚决反对这一做法。C.魏征认为,国家兵力强盛的关键,不在于人数众多,而在于军队治理得法,所以没有必要征召年幼的人来增加虚数。D.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赋和谣役的命令,魏征认为,虽然百姓对此没有责怪之意,但这是君王失信于民的表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4分)(2)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4分)14.材料二中唐太宗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材料一中的“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简要概括。(3分)【高一语文卷第6页(共8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高平县东私路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谢无人处。石溪远荒涩,棠实悬辛苦。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使用叠词,将诗人被槲树的叶子香气渐染的感受呈现出来,细腻柔美。B.颔联紧承上文,用白描手法营造了与“晓C.诗歌意象丰富,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极具画面感和意境之美。D.整首诗用语简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和这个幽静之地的喜爱。二字便可谓“字立纸上”,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表明自己预先知道会有很多怨恨非议,蕴含着变法决心不会改变的坚定态度。(2)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古诗文中有很多直建筑的主要构件是回廊,“”一句则指出屋顶的四角是翘起的。(3)班级要出一期介绍战国著名将帅的黑板报,在介绍赵国将帅李牧时,可引用苏洵《六国论》中“,才华。(5)《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表现词人虽有萧瑟幽冷之感,但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口误是日常口语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即使是播音员、主持人也常有口误发生。我们耳熟能【高一语文卷第7页(共8页)】编造句子,故意夸大口误的滑稽性,以达到引人关注的目的,如根据“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编造出“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头一棒打鸳鸯戏水淹七军之势”类似的句子。口误看似是任意的,实际是B的。语言是一个层级结构组织,包括语音层(如音素、音节、音步和韵律段等单位)和语法层(如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等单位)。①不同语言单位的层级在大脑认知加工时出现失误,②会导致概念或单位之间的替换、增加及整合现象发生。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④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可以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机制和大脑神经活动去理解和分析,⑤大脑神经机制活动有时会出现冲突与紊乱,⑥言语表达有口误现象。因此,口误是说话人对其心理认知表达的一种偏离现象,即正常人说话时出现的语言运用上的失误现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整合成一个长单句,为“口误”下定义。(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当我们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仰望天空,①,好像在眨眼睛,特别是当星体观察位置靠我们从光的折射现象说起。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现象。不仅如此,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因为密度不同而发生折射。地球上的空气,靠近地面的密度大,接近太空的密度小。光线从太空照向地球时,也会因为空气密度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因此,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②,而是有一定“位移”。这种现象在专业上又叫“蒙所以,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非常频繁,每秒钟有几十次到上百次。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条小小的鱼儿困在了荷叶上的水珠里,它冲破水珠却因为外面没有水,只能再回到水珠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卷第8页(共8页)】题号1236710111215答案ABCDCBEGDDB3.C(C项,根据原文“上海磁浮示范线已运行近20年,线上的列车依靠常规电磁铁悬浮,需持续供电维持磁场。而若采用超导磁悬浮……”可知,上海磁浮示范线上的列车采用的是“常规电磁铁悬浮”,而不是“超导磁悬4.①举例子,如列举医院中的核磁共振成像仪这一经典案例,说明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已悄然改变生活。②打因输电损耗的电量高达总发电量的5%~10%”,直观地呈现输电损耗的电量之多。⑤引用,如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的预言“谁解开高温超导之谜,谁就掌握了21世纪能源革命的钥匙”,突出了高温超导对能源革命的重要意义。(每点1分,答对四点、意思对即可)5.①减少电能损耗,节约大量能源。②提高医疗精准度。③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环保。④促进量子科技发展,带来信息技术重大变革。(每点2分,答对三点、意思对即可)6.D(A项,“但大家不满意这些东西”错误,过度解读。根据原文“七月,跑买卖的冯七闻着麦香回来,马脖子上的铃铛声在几里外传进村子。我们对他拉回来的东西没一点儿兴趣”可知,大家只是不感兴趣,没有不满意。B项,“例如,因为冯七的话,‘我》很想知道天上的鸟看见了一座怎样的村庄”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冯七说,我从北边回来的那个下午……我还没有从天上到达过虚土庄,不知道一只鸟、那群飞旋的鹞鹰看见了一座怎样的村庄;它们‘呱呱》地叫,因为我们的哪件事情……”可知,这部分的“我”指的是冯七本人。C项,“暗示卖磨刀石的人的喊声和人们割麦子间的关系”错误,说法不当。根据原文“这个喊声在大前年七月的早晨,把人唤醒……这个人的喊声让人们觉得,割麦子成了一件事。人被突然唤醒似的,动作起来”可知,此处是明确指出,而非暗示。)7.C(C项,“冯七表示需要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来看虚土庄子,才能全面了解人们的生活”错误。根据原文“冯七说,我从北边回来的那个下午,看见虚土庄子的背后”“我从东边回来的中午,看见太阳照亮的屋墙”“从西边走过的人,会以为虚土庄是个几百年的老庄子了,从东边看才知道是个新庄子”“而我从南面回来的早晨,看见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可知,冯七只是客观叙述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庄子,选项过度解读。)8.①客观原因:虚土庄周围荒野的四周已被其他村庄占据而住满了人,虚土庄的人、牛马羊都没有更远的去处。②主观原因:虚土庄的车户把别处的好东西运回村子后觉得没必要再去别处,虚土庄人的落后和安守使他们失去了抢占远方的先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本文语言质朴、简约,大多采用偏口语化的叙述性语言,不事雕琢,如话家常。②本文语言富有乡土气息、(每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10.BEG(原文标点为: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2.D(D项,“虽然百姓对此没有责怪之意”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百姓固已不能无怪”可知,百姓对此是有责怪13.(1)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不恰当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2)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以”“大体”“诚”各1分,句意1分)【高一●语文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14.①唐太宗多次让魏征进入卧室内,向他询问政治得失。②接受魏征“不点中男”的劝谏,取消敕令。③赞同魏征以诚信为治国之道的进言,承认自己的过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材料二参考译文】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让魏征进入卧室内,向他询问政治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均高兴地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虽不到十八岁,其中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一并征发。”太宗同意。敕令传出,魏征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如是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中男中魁梧壮实的,都是那些奸民虚报年龄以逃避谣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征答道:“军队在于治理得法,而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来增加虚数呢!而且陛下总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想要使臣子百姓均没有欺诈行为。》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太宗惊愕地问道:“朕怎么失信了?”魏征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求索取。陛下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谣役一年。》不久又有敕令说:‘已纳税和已服谣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退还已纳税物之后,又重新征回,这样百姓本就不能没有责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另外,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日常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太宗高兴地说:“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6国网青海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6年新乡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6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国家管网集团造价管理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4.3 看一看(三)(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甘肃新媒体管理办法
- 智慧ICU建设与配置全流程标准(2024版)
- 机动车辆合格证管理办法
- 心源性猝死死亡病例讨论
- 心理宣教活动方案
- 高级餐厅大堂经理职务聘任合同范本
- IATF16949内审员培训资料
- 美团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设备缺陷闭环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眼部护理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