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终于有人讲透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看见自己的成长!“这堂课讲得怎么样?”“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教学设计上的评估手段是否真正起到了辅助成长的作用?”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抛给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犹豫几秒,因为这不只是能力问题,更多是系统过去所形成的“割裂结构”在制约我们的回答。在一节课里,教学、学习和评价常常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教师精心备课按部就班推进,学生则被动吸收信息、完成指定任务,评价手段一靠课后题,二靠阶段性考试。但问题是,如果教学目标在上课时没有落实,学生的学习理解没有即时反馈,教师根据何种依据判断“达成”?以“教学评”三个维度来说,当前课堂里经常出现的情形是:教而无评:学生听了,却不知是否掌握;学而无导:不知道该学什么,没有明确学习任务;评而脱场:期末成绩一锤定音,但早已错过成长窗口。“教学评一体化”正是带着改变这三种现象的期待登场的,它是教学型变革的新版本,不是简单的“教学+评价”,而是在课程目标引领下,把“教、学、评”三条支线抽成一根主线,拧在每一节课、每一个任务、每一次互动里。我将基于三个子主题来逐步展开探讨,希望能对正在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同仁带来实操启发和落地思维。一、教学不能靠经验驱动,更不能让目标模糊: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协同定位是第一步传统备课中,我们习惯于“先翻教材、再写教案、最后想活动”。目标这一环,往往只是草草写在第一页的“知识点”“教学目的”,形式上有,实质上缺少与“育人逻辑”的关联。而教学评一体的重要突破点之一,是主张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之前,必须对“教什么、以什么为价值导向教、学生教成什么样”先想通。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标”再回落实点。不是把“掌握阅读方法”这样的大话写进导语,而是把它拆成“当节课内能检测的表现路径”。比如说——如果你教学任务写的是“学生能理解关键词意义”,那么你课堂中得有对应活动和可评任务来检测这个理解:是在文本里找句子来解释?是在写作中应用这个词?是要和别的词比较异同?只有“目标→方式→证据”三位一体地落在一个学习任务或活动结构中,教学才不是在走“一厢情愿”的老套路。此外,“核心素养”不应作为“附属品”挂在PPT结尾。它必须成为教学起始点。例如一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讲“网络交往规则”,如果只是罗列“八条规则”,学生顶多背一下。而你若能设置一个“制作网络社交红绿灯卡”的课堂任务,学生需要根据情节判断“该放行还是禁言”,再说明理由,这不就是素养落地的项目任务吗?课程标准的分解、素养目标的落点、课堂证据的设计,这三者必须在备课与教案中实时贯穿、动态对接、处处体现。二、谁来告诉教师课堂是否有效?答案在“实时反馈权”这件工具里教学是否成功,不能等到试卷发下来才揭晓结论。任何有生命、有生成的课堂,一定都藏着若干“反馈窗口”。但要打开这个窗口,得用好一个工具——形成性评价,也叫“进行式检测”。而长期以来,我们误解了这个概念。很多课堂上所做的提问,实则属于“随堂演示”而不是真正的评价。比如:老师问: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道题怎么解的?学生举手说:先找公因式,再因式分解。老师点头:很好,继续。——这不是形成性评价,这只是记忆重现。真正有效的形成性反馈,必须满足三条件:它能捕捉到学生本体的真实理解状态它能激发学生表达、纠错的参与意愿它能为下一层次教学提供修复依据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概念卡片反馈:五分钟写“我今天最大的疑问是……”,最后交出一张反思纸,这比“有没有问题”更真切;信号卡系统:绿卡表示已掌握、黄卡表示懂得一般、红卡代表不理解,老师用这面“颜色反馈墙”立刻确认自己在哪一区讲解滞后;同伴问诊式互评:讲完一节实验课,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三步走”:①你哪部分不懂?②你打算怎么讲?③我有不同理解是……形成性评价不是额外负担,它是教学流程中的润滑剂,是让教学“可调速、可矫正、可自适”的加速器。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在数学课堂导学单内布置“自评指数”区域,学生在练习后写:“我得分原因是?我失分类型是?”这比单纯一张打钩打叉的卷本,更直观反馈了“数学答题行为认知模型”是否正确。“我们是否在课堂内就修复学习差距?”这个问题,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后面所有“怎么补差怎么提优”的策略色彩就要大打折扣。三、教学不是“交完就走”的任务分发,而要靠“教学—学习—评价”的闭环走向优化改进我经常和团队开玩笑说,课堂像“造车厂”,你不能只盯着出车,也不能靠“最后整车检验”来找毛病。如果你的“教”没有看“学生学成啥样”,你的“评”又跟“下次教学设计”脱节,你前后两堂课是孤岛,三周教学成空转。“教学评一体”的核心是——从终点回溯起点。评价最后的结果,是用来告诉我们:哪类题孩子系统性错?是哪张卷哪个题体现这个漏洞?那还要不要在下个“复现课”强调?这次讲义设计够不够承接旧问题的新生成?在几次教研诊断观察中,我们形成了“教学闭环修复跟单表”,让每一位教师围绕“这个评价结论具体转化为什么样的下一轮课程设计亮点”进行反馈。而学生当然不能是“被动等待优化”的人。他们也有责任进行“自我转化”。像一所南方重点中学在推行“自主学习日志”系统中,专为表现匮乏学生制定“错题反思—问诊路径—识能清单”三阶段再学习法。结尾不能套个“好好努力”,而是现场写:我打算用晚上30分钟做错题重演一遍,明天找张老师说我哪一步最容易错……你会发现,“教学评一体化”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一种具体可见的“反思可操场景”。结语|真正好的课堂,无需等待一个月终卷子告诉你好坏要我说,“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之所以值得推广,不在于它有多少术语或理论包装,而在于它正试图破解一个根本性教学难题:如何让教学从“过程模糊、结果难控、反馈滞后”走向“目标可追踪、任务可拆解、学生能即刻拥有课堂控制权”的生态架构。我们要做的不是每节课塞更多内容,而是:把目标写进设计图把反馈嵌入行为链把评价服务于持续成长路径一节好的课,不是你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能不能在最后5分钟知道:我学会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具装配工冲突管理考核试卷含答案
- 筛粉工岗位职业健康技术规程
- 印染成品定等工测试验证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校园物业维修服务方案
- 制鞋业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构建分析方案
- 智慧灌溉管理系统搭建项目分析方案
- 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力学(土)考研真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报表生成工具月度财务分析报告
- 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感染科护士岗前培训试题与答案
- 人工智能就业影响及研究进展
- 石油储罐呼吸阀检测原始记录
- GB/T 20113-2006电气绝缘结构(EIS)热分级
- GA/T 1717.2-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事件通报预警第2部分:通报预警流程规范
- 2022年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邢台银行校园招聘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金坛区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05土培吊兰》课件
- 双溪课程评量表(共36页)
-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乒乓球男子单打32强晋级赛对阵图
-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PPT教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