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广西玉林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广西玉林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广西玉林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广西玉林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刻度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测量工具,它用来测量()A.时间 B.温度 C.长度 D.响度2.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 B.沥青 C.冰 D.玻璃3.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我国贾湖遗址出土的鹤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打孔的鹤骨可以吹奏出音乐,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5.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A.月球南极 B.地球南极 C.太阳 D.中国空间站6.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7.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8.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9.下列四个图中产生的现象都与声音有关,其中主要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拨动直尺产生声音B.玻璃罩内的空气变少,听到声音变小C.扬声器发声,烛焰“跳舞”D.车子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10.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11.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12.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声音鸟鸣猫叫声音的频率/Hz5000800声音强弱的等级/dB3060A.鸟鸣的响度大 B.猫叫是超声波C.鸟鸣的频率高 D.猫叫的音调高13.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时,碘颗粒熔化 B.冷却时,碘蒸气凝固C.加热时,碘颗粒升华 D.冷却时,碘蒸气液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悠扬的钟声不是编钟的振动产生的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16.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D.A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7.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物体的长度是cm。18.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19.去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的路上,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通过传入教师耳中。红色教育基地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这是在处控制噪声。20.小林用保鲜袋包水果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通过减慢空气流动,降低的方式来减慢水分的(选填“蒸发”或“沸腾”),可以让水果保存较长时间。21.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中酒精热量。22.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射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m,汽车行驶的速度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23.冬天大容山某天气温为零下2℃,请在图中温度计中标出该温度。24.如甲图所示,这是一物体在0~8s运动的v﹣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s﹣t图像。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5.小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绘出图乙所示的图像。(1)图甲的实验装置应按(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熔点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6.(1)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使用来测量时间,如图甲的读数为s;(2)如图乙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若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大小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的关系;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这是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的关系(均选填“频率”或“振幅”)。27.小林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应适当调整斜面的坡度使之较小,其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林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小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路段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v/(m•s﹣1)AC60.03.00.2AB30.02.0

(3)下列能正确表示小车在AC段运动情况的图像是;A. B. C.(4)另一组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他们测得的AC段的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28.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安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铁圈B的位置,确定其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3)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两次实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4)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9.小明步行上学,先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360m,求:(1)前6min通过的路程;(2)后360m所用的时间;(3)他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30.为了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交通部门采用“区间测速”进行限速监控。“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区间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汽车以80km/h的速度进入全长为76km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20km/h的速度行驶了0.3h,然后再以8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90km/h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汽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3)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31.小林一家在假期乘高铁到成都旅游,高铁从重庆北站至成都东站设计时速350km/h,表格是G8541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旅游,求:时间重庆北永川东内江北成都东到站时间09:3810:0410:48发车时间09:1509:4010:08里程/km056152(1)列车从永川东至内江北的平均速度;(2)若该列车全长400m,当以180km/h的速度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为2min,求隧道长;(3)在第(2)问中,该列火车在通过隧道前,需要鸣笛示意,在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司机听到回声时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

答案1.【答案】C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A,B15.【答案】B,D16.【答案】B,C17.【答案】1;2.8018.【答案】超声波;能量19.【答案】空气;声源20.【答案】温度;蒸发21.【答案】汽化;吸收22.【答案】238;42.523.【答案】24.【答案】25.【答案】(1)自下而上(2)晶体;48;吸热;不变26.【答案】(1)秒表;337.5(2)振动;转换法(3)频率;振幅27.【答案】(1)(2)时间;0.15(3)C(4)偏小(5)不正确;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28.【答案】(1)需要(2)98;不变(3)a;水的质量不同(4)不可行;将该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行观察29.【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小明步行上学,先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

则前6min通过的路程为s1=v1t1=1m/s×6×60s=360m。(2)解:根据题意可知,后360m的速度为1.5m/s,

则所用的时间为。(3)解: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距离为:360m+360m=720m,时间为:360s+240s=600s,

则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0.【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前方区间测速长度为76km,该车以限定速度90km/h行驶,

则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为。(2)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了0.3h,则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为;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的时间为;整个过程中所用的总时间为;该车通过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为;由图可知,该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90km/h,则v>90km/h,

因此该车通过该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